沈老儿据实道:“桐木,结实耐用。” 谁知说话那人竟面露些许嫌弃的神色。 他们这些自诩为文人墨客的学生,用笔十分讲究,以梨木檀香木为雅,桐木杨木为次等,不少卖毛笔的商家不惜成本,用珍奇木材造笔,也是为了迎合书生所好。 故而,这些学生一听,便有纷纷打退堂鼓的趋势。 “此笔并非华而不实之物,以实用耐用著称。”乔宁解释说,“高雅可以,也要备一支务实笔哦。” 有些学生们被她说动了心,有些则坚持非好木不买,但此刻已经日上三竿。 “快走吧,今日先生抽查背书,我还没背下来,得须临时抱抱佛脚。” 一经提醒,众学生幡然醒悟,皆被“先生抽查背书”几字吓得不轻,有几个胆子且没背住书的,竟直接抱着书袋奔向讲堂,大约是去背书了。 剩下尚且有自信已经背会的,在摊位前徘徊一会儿,有阔绰子弟倒是不计较所用木材,当场拿出钱来,买下一套铅笔和削笔刀,匆忙赶往讲堂。 路上再没有什么人,乔承也去了讲堂,乔宁拎过钱盒,数着里面的铜板。 不用看她表情,沈老儿也知道所卖不多,一个早上陆陆续续卖出十多套。 他看乔宁没什么神色,故意说道:“丫头,你买这点钱可不够老夫我的酒钱啊。” 乔宁笑笑:“这才刚开始,沈老伯就丧失信心了?不着急,我不会让咱的付出白费。” 沈老儿活了这把岁数,心态比乔宁好多了,刚才那是故意激她。 听她这般说便放下心来:“如此甚好,我可是要吃醉香楼包厢的。” 乔宁拍拍胸脯,可可爱爱道:“大话先放出来,包我身上!” * 先生还没来,书院讲堂里有嗡嗡的背书声。 乔承坐在位子上默写先生的讲义,用的是乔宁给他削好的铅笔。 昨晚他晚睡,正是新颖这笔,用来抄写《论语》,没想到竟无师自通,学会了握笔方式。 来书院路上他演示给乔宁看,乔宁纠正了些许握笔姿势,现在已经完全正确了。 同桌王昀背书则死活背不住,焦躁地把书往书案上一扣,凑到乔承面前:“昨个儿先生教的书你背会了吗?” 他比乔承大五岁,也是个童生,脑袋却没小乔承的好使,问完这一句立马反应过来:“哦我忘了,你肯定背会了,你可是先生的得意门生。” 乔承往旁边瞧一眼,听同桌一番自问自答,继续低头默写讲义。 左右背不会,王昀左顾右盼地乱看,忽然瞥见乔承手里的铅笔,立刻瞪大了眼睛:“你买了书院门口那小娘子卖的铅笔啊?” 乔承停下笔,笔尖在晨曦映照下显得格外尖细,他纠正说:“你说的那小娘子是我堂姐,这支笔是堂姐削好给我的。” 王昀又问:“那你买铅笔刀了吗?” 乔承摇摇头:“堂姐说我年龄太小,不能拿刀具,用完这截铅笔她会再给我削。” 王昀艳羡地看着乔承,打从上学堂起,他就希望可以拥有众多笔具,没想到他的同桌竟有个卖笔具的堂姐,还给他削铅笔! 这时,有几个买了铅笔的学生悄咪咪围过来,目不转睛地看像乔承手里的铅笔:“乔童生,我们也买了铅笔和铅笔刀,请教你如何才能把笔尖削的跟朵花一样。” 乔承的铅笔是乔宁亲自削的,笔尖处削开的黄漆像朵盛开的花,铅芯儿像从花瓣里长出来的一样,漂亮非常。 这几个人虽说也买了铅笔和铅笔刀,可却削不成这么漂亮的模样,一时都被乔承吸引了过来。 乔承老老实实道:“这不是我削的,是我堂……就是卖铅笔的小娘子。” 那几人有些失望,想着只能等午时下学,去找那小娘子请教,希望届时她还在。 “可否先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们,让我们比照着削?” 乔承想了想,便答应了,把手中的铅笔给其中一人:“你们用完记得还给我。” 那几人道了谢,便兴高采烈地研究起乔承的铅笔来。 乔承默不了讲义,只能再把昨日的书默背一遍,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 讲堂里嗡嗡的背书声越来越低,反而传来几声醒目且激动的声音—— “我削出花来啦!我就说我祖父是木匠,我肯定是有点天赋的。” “你这花瓣也太大了,没看乔承的花瓣小小的,又对称,你这削的都不对称。” “让我来试试让我来试试。” 这几声听得人啼笑皆非,德馨书院学子们的胜负欲竟然被“削铅笔”给激了起来。 手里没笔的只能眼睁睁看那几人玩耍,似乎在玩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更有甚者,见先生还没来,竟偷偷溜出讲堂,一溜烟跑去门口买铅笔去了。 商屿今日破天荒地准时来讲堂,在最后一排的位子上坐下,装模作样摆出一本书来。 好友陶崇立刻凑过来,嬉皮笑脸道:“锦年兄,你还会看书啊?” 商屿面不改色:“身为学生,看书是本分。” 陶崇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立刻道:“得了吧,你商锦年能主动看书,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 这两位损友言语上虽不靠谱,却是已经过了院试的秀才,只是院试名次一般,算是勉强挤上榜贴,可见基础打得实在一般。 德馨书院的讲堂不分学识、只分课程,今日先生来讲《孟子》,像这两位基础差劲的,便被先生勒令前来听讲了。 商屿并不答陶崇的话,目光随意地浏览书本上的文字。 陶崇见好友不理,又寻一话题:“你听说了吗,晨起书院门口有一小娘子摆摊,买什么铅、铅笔,你可有兴趣去看看。” 商屿对陶崇歪门邪道的兴趣,通常情况下予以泼凉水处理,并不搭理,今日却一反常态问:“书院门口?可是一位容貌惊人的小娘子?” “容貌惊人?”陶崇一愣,“那倒没有,据说是个姿容秀丽的姑娘。不对啊商锦年,你一向不近女色,怎么对门口那小娘子这么关心?” 商屿收回目光,淡淡道:“随口一问。” “那你去不去吗?”陶崇追问不舍。 “不去。”商屿干脆利落地拒绝,“前排那个小童生不是有一支么?你若有兴趣何不借他的看。” 陶崇一听,也行,便猫着身子溜到前排。 王昀是认得陶崇的,陶崇这人学问不好却能勉强考上秀才,王昀把他视为“偶像”,十分希望日后自己这等学问不好的人也能如陶崇一般,勉强考上秀才便心满意足了。 他笑问:“杰宗兄也对这笔感兴趣?” 陶崇从王昀手中接过铅笔,细细观赏把玩,口中“啧啧”不已:“有些兴趣。” 王昀从乔承手中借来铅笔,已经能用铅笔写字了,这笔竟是极好上手,他兴冲冲告诉陶崇:“这笔好用,我已经打算等午间就去买一套来,杰宗兄可要一起。” 陶崇“嘿嘿”一笑,只道:“你先买,为兄再观望观望。”
第13章 “阎王、先生来啦!” 不知谁喊了一声,嘈杂的讲堂整齐划一起来,变为朗朗的读书声。 陶崇还在王昀书案前讨论铅笔,两人闻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要完”的惊慌,书还没背会,先生怎么就来了! 陶崇一溜烟儿跑回最后一排的位子上,王昀则把铅笔收进笔具袋中,重新摊开书本《孟子》,装模作样摇头晃脑背起来。 乔承无奈看着同桌,先生已经走到讲堂门口,再临时抱佛脚又有何用,而且还—— “书拿倒了。” 话音刚落,门口进来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先生。 老先生姓阎名行,是永庆七年的举人,为人严厉古板,人送外号“活阎王”,学问自是不必说,教导这群童生和生员们足够了。 他一来,便走上讲台拿起戒尺,讲堂里的读书声立刻停了,受惊的鸟儿般看向阎先生。 阎行一手拿戒尺,一手翻开书,一双眼睛鹰勾一样扫视下方,废话不多说,严厉兮兮道:“昨日我教的《孟子梁惠王》篇可背住了?抽查!” 这一声让不少学子狠狠一抖,并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活阎王”点自己。 陶崇的头都快埋进书案里了,嘴里不断无声祈祷“别点我别点我”。 慌忙之中他看向难兄难弟商屿,没想到那仙儿竟然丝毫不慌张,连头都不低,仍旧悠闲哉哉地坐着,仿佛已经把《梁惠王》篇会背了一样。 不可能不可能,陶崇使劲摇摇头商屿什么水平他还不知道吗?只是他这兄弟向来大佬做派,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子。 那边王昀也是差不多的境地,同桌乔承全书院年龄最小,背书却比自己快多了,看着乔承端端正正坐着等待先生抽查的模样,王昀那个羡慕的泪水直流。 阎行当了半辈子先生,学生那点子伎俩在他面前都是透明的,越是埋头的越是没背书。 “陶崇,你背《梁惠王》下。” 陶崇身子一抖,几乎要哭出来,他不情不愿站起来:“阎、阎先生,我刚把上篇背会,下篇还没背……” 阎行冷哼一声:“那你便背上篇。” 完了完了,陶崇欲哭无泪,他只是找个借口,没想到先生就顺杆爬了,问题是上篇也不会背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亦将……” 阎行要求秀才背四书的程度,要一口气流利地背完,中间不能结巴,陶崇这样的背法指定过不了关。 果不其然,阎行怒气冲冲走来,一把苍老的声音却中气十足:“伸手!” 陶崇颤巍巍伸出左手,右手还得留着抄书呢,除了打手板,抄书必定也少不了。 啪!啪!啪! 三声清脆响亮的声音从陶崇手掌心传来,疼得他五官都扭曲起来。 商屿同情地看向陶崇,只见陶崇用口型给他挤出两个字——“酸爽”。 他失笑,这小子的心态非常人可比。 “《梁惠王》上篇,抄五遍,明日上交!”阎老先生丢下这么一句,气冲冲地转身。 其他学子则又紧张起来。 阎行阎王点兵一样又开始扫视:“王昀,你来背!” 王昀背影一颤,朝乔承投递一个“慷慨赴死”的壮烈眼神,旋即站起来。 和陶崇的垂死挣扎不同,他就知道自己不能将三千多字的上篇背下来,竟一闭眼,直接道:“学生尚且没有背会,请先生责罚。” 阎行倒不意外,这俩厮要是能背下来,那德馨书院的前途就光明了。 王昀都主动伸出手了,阎行也不客气,“啪”得一戒尺打在手心上。 秀才打三下,童生打一下,这是阎老先生一早就说好的规矩。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