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自然和谐。 既处得来,又是未来上司,姜沃就将心中一直惦记的事与王神玉说起。 “王公可知京中女医馆?” 王神玉点头:“自然知道,家中还有女眷请过女医馆中的助产士。孙神医亲传,遂安夫人手把手教出来弟子们,各家都是信得过的。” 姜沃眼中便有笑意。 当时请遂安夫人薛则出宫,作为第一位女医和将来女医们的‘二导,’也有这方面的缘故。 她曾经太子乳母的身份,本就更令人信服些,只慕此名来学的女医也不少。 姜沃继续道:“是,我想说的正是这助产士。” “王公也知,有助产士在,大有益于难产妇人和婴孩活下来。” “可这等医术,不是口传心授就行的,需得有师父手把手的教导。” “先帝时,就曾下旨令太医署将大夫派往各地。” “如今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州都有京中太医署考核过后,下派的数名医博士、助士,以防各地疫症,大见成效。” “若是女医也能像太医署的官员一样,得个朝廷的官位,被朝廷安排去各州,能够有朝廷文书有俸禄,一路还有官驿,到了地头还有官府的供应——便也能将这助产士散向天下各州,岂不有益天下人口户籍?” 王神玉敏锐道:“你是想走吏部之制,提出在太医署增一助产士官职?” 姜沃点头。 只见眼前王神玉凝神想了片刻:“只怕很难,老尚书处不会批的。” 姜沃努力想说服一下王神玉:“太医署的助士只是从九品。” 太医署的官职都不高,跟着医博士去往各地的男助士,官职也都很低,说句实在的,朝中其实没有人把他们算作真正的官员。 在姜沃看来,女子助产士也可以从此例。 如此微末的职位,都不能够吗? 王神玉依旧一针见血:“不是品阶的问题,是先例的问题。” 王神玉人很风雅,但目光很透彻:“老尚书为人谨慎了一辈子,怎么会开这个先例,令女医挂在太医署,为外官职——若是你向他上此表,他一定会令你改为宫内女官品阶。” 姜沃沉默下来。 此结局她其实也想到了。 姜沃从来知道前路难行,但到了吏部后,见了这个庞大的已经严丝合缝运转的组织,才知道,要为女子入朝撬开哪怕一道缝,有多么难。 不过,再难也总要走下去的。 此时不成,未必将来不成。 于是点头,准备曲线前进:“内官职也好,总之该有的俸禄与出门在外的安稳保障有了,才有女医敢于走出去,将这助产之法带向各州。” 王神玉道:“如你所说,这是一桩有利于人口的好事,老尚书也会同意以吏部名向圣人上表。” “只是应当还要让你再上书给皇后。” 毕竟是要增宫内女官职。 要上奏给皇后这件事,自是现在姜沃最不需要担心的一环。 * 次日,姜沃刚给王老尚书送过‘女医授内廷女官’的奏疏,回来就见元宝站在门前。 姜沃见了他笑道:“怎么了?太史局有事吗?” “是有太……姜侍郎的信送到太史局去了。”元宝一时还有点改不过口来。 姜沃接过来。 是师父李淳风的。 “多谢。” 然而坐在桌前要拆信的时候,姜沃心头忽然有一阵无法忽视的不安。 她一时竟然不敢拆此信。 直到王尚书处打发一位书令史过来,传达令她‘具书奏皇后’的公务安排时,姜沃才回神。 她索性带上已然写好的奏疏与李淳风的书信,往立政殿来。 皇帝与媚娘原在一处,听了此事皇帝笑道:“原来不是寻朕,而是要禀于皇后的内官职事?那姜卿单独回禀,由皇后决断吧。” 媚娘笑了笑,与姜沃一起来到后殿。 女医事从一开始,媚娘就深知——最开始,姜沃甚至是半夜把她惊醒,然后拉着她说了一夜,这印象实在深刻。 “好,等我看过后用印。” 媚娘从奏疏上抬起头来,却不禁问道:“你怎么了?” 旁人未必看得出,但媚娘很快就察觉,姜沃似乎有些极罕见的不安。 姜沃取出了李淳风的信,就在媚娘处慢慢拆开。 * 熟悉的笔迹。 映入眼中的第一句,便是:“袁师已然仙逝。” 夏日绵绵,蝉鸣原不绝于耳。 这一刻,姜沃却觉得很静,静的让人窒息,像是人忽然沉入水底,听不见岸上的声音。 片刻后,她才从这种窒息的安静中,缓慢而迟缓地听到媚娘唤她的声音。 她茫然回首:“武姐姐?” 媚娘也已经见信上之书,用力握住她的手,却不忍说节哀之词。 姜沃把剩下的信看完,心中愈痛。 原来,袁师父仙去并非现在,而是一年前——怪不得,李师父去岁来信,便已在蜀地。 媚娘从未见过姜沃眼中这般失去神采的时刻。 只见她木木然道:“是了,去岁,我还梦到了师父们,醒来便觉得怅然。”那时正是宸妃事后,太史局许多官员解官而去,她直接夜宿太史局忙公务的一段时日。 李淳风信上写的分明:去岁五月,袁天罡病重。但不令李淳风告知姜沃此事,只道她当时必处在艰难之中,不要再令她雪上加霜。 之后月余,袁天罡便溘然长逝,亦留下话,要一年后再告知姜沃。 李淳风遵行,于今岁书信方至长安。 “姐姐,其实我是有预感的——李师父为何忽然自关中入蜀,又为何这些时日不来信。” “我只是不敢深想,更不敢起卦。” 当年她与袁天罡黔州作别,袁天罡已然说过‘此生师徒一场,至今已圆满’。 他们彼此都有预见,那便是最后一面了。 可事不到眼前,姜沃依旧不想去见,不肯去想。 媚娘一直关切担忧望着姜沃,见她眼底终于渐渐有了一丝神采。 不,不是神采,是泪光。 先是蓄在眼底,浅浅一层。 直到姜沃说出:“姐姐,我想与陛下告假数日,去阆中……” “我应当还能赶上师父的周年祭礼。” 一直自持于眼底的泪光,终于破碎。 泪如雨下。 ** 六月初,姜沃素衣抵蜀地阆中。 与上次冬日入蜀相比,这次她到的很快。 因河道未结冰,可以走先帝贞观二十二年所修的京中与蜀地相通的‘斜古道水路’。[1] 帝后坚持让崔朝陪她同行,暂将方满周岁的公主暂时接回宫中,媚娘道:“虽说宫中还未彻底理顺,但你此去不足月,我多上心就是。” * 姜沃再见到李淳风时,亦不免落泪。 叙过别后事,李淳风温声道:“袁师临终曾提起你,要我再次转告——前路漫漫摇摆不定之时,要静一静心,想一想你的本心。” “确认了路,才能往前走。” 在袁师父周年祭礼前的一夜,姜沃独自一人提前来至墓前。 暮色深沉中,她与坟茔相伴。 她近来,是有些思绪太杂了。 等待多年的媚娘成为皇后,她深入朝堂都已做到,甚至还已经兑换到了【农作物】与【航海】两本指南。 她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但相应的,她离眼前重重大山更近了。 这座山显得更高大更坚不可摧了。 就比如助产士。 她走了这许多年,才看到萌芽,看到了几十个人的出现。 但至今为止,才撬动了一点点边缘,让她们成为了内廷女官,却依旧不能入朝。 何为‘传统’,只是存在,就自有泰山压顶一样的重量。 “师父,我生怕自己终此一生,都是愚公移山。”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真的能做完吗? * “太史令。” 姜沃听到这个称呼,还是下意识回头。 颇有些意外:“大公子。” 马车停下,下来的人居然是李承乾。 姜沃很快想起,当日李承乾离开昭陵时,皇帝曾与专门护送李承乾的亲卫说过,若是兄长到了蜀地后想出来走走,只管随行相护就是。 “袁仙师仙逝事,我也是近来才知道。”两人偶有书信往来,谈论因果事。 “听闻明晨是袁师的周年祭,我便提早一日过来了。” 李承乾点过香烛后,也未离去。 竟然也就在墓前坐下来。 两人各坐一草蒲。 他先开口道:“太史令为何事所惑?” 姜沃不由抬头看着李承乾:这可不像是深居幽谷的大公子会主动问的话。 果然,很快李承乾直白道:“是袁仙师在信中提及,太史令或许需要与我谈一谈。” 姜沃只觉得眼底再次发热。 师父…… 夏日夜晚,风温热,蝉鸣响。 空气中满是用以驱虫的艾草燃烧的气息,有些微微的发呛。 于良师坟茔前,姜沃闭上眼,静视己心。 再睁开眼的时候,就觉得内心安静了许多。 “大公子可还记得,当日在黔州,我曾与你提起过,先帝所期许的后世。” 李承乾点头:“自不会忘。” 其实他一直知道,父皇盼着天下百姓永无饥馁。 姜沃道:“先帝之言,振聋发聩。” “我亦是从那一日起,就一直想梦到,这世上有没有什么良种,能够亩产比现在的粮米多许多,多到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能够吃饱。” 所以,她在火药之后,再也没有买其余的指南,而是一直攒到买了《农作物的活点地图》与能获取相应作物的《航海术》。 姜沃已经细细读过。 但正因为读过,才令她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并不是得到良种与高产量的农作物,百姓就一定能无饥馁。 【指南】最先介绍是良种的必要性,以及人口陷阱—— 人类在研究历史中,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口增长是成几何数(2、4、8、16)增长的,生存资源却是算术级(1、2、3、4)增长的。[2] 人口是不能超过农业发展水平的,这是很朴素的能量守恒——有多少粮食,就能养活多少人。 所以,良种与高产量的农作物是必须的。 姜沃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与李承乾讲了人口陷阱。 李承乾很快理解道:“农为政本正是如此。父皇是极重视劝课耕织的。” 但,指南又指出,只有高产的良种也是不够的。 亩产再高,也得百姓有亩才行。 “若是有良田良种,但是到不了百姓手中,也是无用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01 首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