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阁主略一思索后就朝店中百姓拱手道:“老夫与这位姑娘有事相商,还望诸位给个面子暂且回避。” 他在云水县威望不小,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客气几句,也愿意自此退去。 在店小二的帮忙疏散下整个食肆只剩云岫和典阁主两人,还有躲在后厨帘子后面偷看的食肆伙计。 “姑娘头戴帷帽,老夫识不得你的真面目,只不过想请姑娘解惑而已,等姑娘出了这食肆,帷帽一摘再换身衣服,谁也不会认出你。” 云岫有自己的考量,但事关安安身上的毒,她还是想搏一搏,如果能拿到寒泗水的解药就再好不过了。 “小女斗胆,想以寒泗水解药作为交换。” 典阁主眉毛一扬就差吹胡子瞪眼了,背了他家的《药典图鉴》,还要让他给出解药才能知晓她到底记下多少。 可偏偏这赔本的买卖他愿意,他着实好奇三十六册的药典,真有人十日就能全部记下? “据老夫所知,中了寒泗水的人活不过一年,你说的五岁小儿,症状虽对,但时间却不对,老夫不亲自看一眼是不会轻易给药方的。但是,你如果真将《药典图鉴》记下,那我可随你走一遭亲自诊脉。” 他知道中毒者身子弱,自然也就没提让她把人带来云水,几年未出青州了,出去走走也无妨,何况是这么有意思的小姑娘。 云岫心情澎湃,一股喜悦直冲大脑:“此话当真?” 典阁主信誓旦旦:“老夫从不打诳语。” 云岫端正己身,满怀敬意地说道:“请典阁主考核。” 《药典图鉴》前三册是基础常识,第四册 之后才是整套书的精华,他直切紧要:“第十七册,记录在册的是哪种疾病?如何医治?方歌是什么?” 书页知识犹如一张张照片似的,储存在她的脑海中,不用费力回忆思索便能脱口而出,云岫流畅地念出方歌: “厚朴七物是复方,甘桂枳朴姜枣黄,腹满发热脉浮数,表里交攻效力彰。” “厚朴七物表里方,桂枳姜枣草大黄,解表散邪和肠胃,临证加减在变通。” “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症见腹满发热,大便不通,脉浮而数。” “方剂: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典阁主目瞪口张,双眼越睁越大,越来越亮,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小姑娘大!才!也! 从晌午到黄昏,一老一少绕桌倾谈。 典阁主脸色变幻莫测,从惊诧与钦佩到惊喜与矛盾,再到遗憾与思念。总之,他对这头戴帷帽的姑娘心悦诚服,终于信了这世上当真有人能十日背下《药典图鉴》:“那小友有意学医否?可拜入老夫名下,药典阁藏书可全数让你阅之,学之。” 云岫忙婉拒道:“多谢典阁主赏识,但小女在医术上确实没有天赋,恐有负您老所望。” “你出色的记性便是做大的天赋。” 那是天赋,却不是做大夫的天赋,云岫无奈:“不瞒典阁主,小女对望闻问切全然不通,便是把脉也摸不准脉象,这又如何能确定病人病情。“ ”再者,如果只记得书籍上的药方,却无法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下药,这样的医者还是有天赋的医者吗?” “这不也是您要亲眼看到身中寒泗水的病患,亲自诊脉后才能给解药的原因吗?” “真正的医者是要对病患负责的,而我,没有能力,没有经验,没有一颗热爱医术的心,无法对他们负责,所以我并没有做大夫的天赋,只是占着些小伎俩在刻记书籍知识而已。” 一番话令典阁主对她刮目相看,越发欣赏。 人的一生中最难的便是顿悟,顿悟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是自己做不了的。小姑娘年纪不大,但看透了,也想明白了,他不再多言说服。 “老夫知晓了,只是你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却安于后宅,当真不会后悔?”
第13章 她出现了 云岫粲然一笑:“不瞒典阁主,小女是锦州缙沅书院的女夫子。云水县此行结束后便要回去开班授课,此生所学所知,也会倾心教授缙沅学子。在此,也想斗胆问一问典阁主,小女所记典籍是否可以抄录誊写,供其他医者学习?” 与白涧书院齐名的缙沅书院?竟然是缙沅书院的女夫子,果然是真人不露相,他眼拙了。 典阁主仰头畅笑:“你既然都替唐晴鸢背下《药典图鉴》,难道回去后不会默写予她?” 今年胡椒花大赛的最大意外便是唐晴鸢和眼前女子,饶是他见多识广,饱经世故,也没曾想到唐晴鸢会请一个过目不忘的高人来替她入药典阁。 此举剑走偏锋,却也满载而归,令其十日便得《药典图鉴》。 云岫对唐晴鸢的骚操作也是哭笑不得:“会,但给她一人看和给众人学是两码事,偷偷摸摸学和光明正大学,心境、感悟亦不相同。” 典阁主点头认可她的一番说法:“你记下多少便都是你的,想给谁知晓也全在你。但你可知,药典阁为何要定下五年才开放一次且只取五十人进的规矩?” 是他不想让天下医者阅之,学之吗?不是的。 那些典籍,每一个方子都是前人不断摸索、改良、验证才得到的,它们来之不易,他又何尝想将它们束于阁内。 “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典阁主是怕这些医药典籍受人轻贱吧。”当然,在云岫看来,这也是打响名声的一种方式,饥饿营销?越得不到,就越想进去。 典阁主不由得对云岫刮目相看啊!想不到他会在花甲之年再遇一位知他懂他的小友。 别人只知他性情古板,不懂变通,一生守着一座药典阁,里面藏有医典药典无数却不让人抄录,五年开放一次又只许五十人进内,明明只要他愿意打开就能使广大医者受益不菲,甚至能获千金万金。 可这些“别人”却不记得他祖爷爷那代,药典阁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但有人心思不正,有人歪门邪道,有人不懂珍惜,有人离经叛道,有人把那些典籍当买卖做,有人忘了医道初心。 因此,药典阁又关闭了。 云岫听他说着药典阁往事,也明白很多事都可以当作生意来做,却唯独医学不行。 医者大夫若心不正,则害人害己。 入阁者五十人,不仅是在选天赋也是在选人品。 思来想去她还是向典阁主提了个建议:“建立药典阁医学院如何?” 典阁主若有所思,然后摇了摇头:“老夫名下也收有弟子,但学医道阻且难,出师者甚少。” “不,典阁主,您名下收弟子和建立医学院是两件事。” 当今德清帝重视教育与技术的发展,不仅广设学堂,增筑学社数千间,更分科教学。不仅有经、史、文学,还有农学、算学、律学、书学、医学、天文等等,实施产教融合的政策,为一个王朝的繁荣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性人才。 药典阁拥有数量极多的“教科书”,若把这些书籍分门别类,由易到难,由简到精,一定能培养出一批批医者。此外,还能从中挑选精英尖子,传授高、精、尖的专业知识,比如《药典图鉴》。 典阁主听得入神:“所以要建立一个类似白涧书院的学院,传授医道知识,若有合适的,再从中挑选能人做嫡传弟子,因材施教,因人传道?” 云岫点头:“正是如此。各人天赋不一,有的工于炮制药材,有的长于诊脉开方,有的精于摸骨续骨,有的善于女科小儿,书籍能以类相从,大夫也可以类聚群分!” 这样不仅能带出一批医学“本科生”,还能选出更合适深造的“博士生”,那些医药典籍便也不会就此埋没。 典阁主忽而茅塞顿开,乐得开怀大笑:“小友大才!” 解他人生一愁,那寒泗水的毒他要解,这人他也要结交:“小友那身中寒泗水的患者在何处?” 云岫唇角扬起,心思落定:“就在锦州兰溪缙宁山缙沅书院,不瞒您老,他也算是我儿子。” “唔。”他略作思考,而后回她:“药典阁还要开放三个月,等到十月,老夫安排好家中琐事,便去那锦州一趟,既解毒,也观摩观摩那缙沅书院。” “如此,云岫便在缙沅书院恭候您的到来。” 青州一行,收获颇多,她已心满意足。 云岫与典阁主有了锦州兰溪之约,典阁主再三邀她在云水多停留数日,若等得,他们还可以十月一起前往锦州。 他的一番好意,云岫心领了,却不得不婉拒:“实在是家中还有两小儿,放心不下,约莫再在云水带待个两日就要启程,多谢典阁主。” 典阁主不再坚持:“也罢,那就十月锦州见。” 一老一少就此告别。 但仅一夜,云岫帏帽姑娘的名声便响遍云水,众人都知今年入药典阁的医者中,有位姑娘天资聪颖,十日记下《药典图鉴》。 消息传到程行彧耳中时,他刚把李鸿予送回故里白涧。 “一路上劳烦程公子费心照料老朽,此乃陛下给予的锦囊,便送交与你。” 那是一只青绿色锦囊,绣有青州二字,暗指青州有人要寻。 程行彧接过锦囊,拱手辞别:“程晏之就此别过,望老先生保重身体,告辞。” 出了李家,他就把青色锦囊打开,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书有:“至青山寺,寻故人,静慈师太。” 静慈师太?是位比丘尼?难不成此人会对南越有所建树? 不外乎程行彧会这样想,实在是他这五年来寻访了不少栋梁之才,他们要么能治国安民,要么会治水兴水,要么通节气农事,总而言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好,唯独这位比丘尼,他想不通,此人是有什么奇才异能?竟能入兄长法眼。 几番思索毫无头绪,想不明白后他也不过多纠结,等他去一趟青山寺便知此人有何神通才学。 “海叔,我们去驿站换马。”程行彧对驾马车的老奴说到。 海叔全名汪大海,年四十有余,曾是位宫中大监,三年前被兄长安排到他身边伺候跟随,与汪大海一同出宫的,还有一位许嬷嬷,如今正守在锦州兰溪的宅子里。 兄长虽没有明说,但程行彧还是猜到几分,这两位上辈子必是对兄长竭智尽忠之人,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早就放他们出宫,让他们过寻常百姓、普通夫妻能过的安稳日子。 听到程行彧的吩咐,汪大海扬起马鞭:“得嘞~公子,这就启程。” 他们驾马车来到白涧附近的驿站,汪大海找驿丞更换马匹,并整顿随行行李,程行彧则拿着羊皮水囊去装盛清水。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0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