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歪楼了。 “二公子说,他又在人工孵小鸡,等孵出来了,可以找他买小鸡,我媳妇说去买几只,生蛋给孩子吃,多的蛋还可以拿去卖。” “孵小鸡不用母鸡,一下孵好多个,这是神仙才有的手段啊!” “二公子还养了猪,你说二公子养的猪怎么就和别人养的不同,长得那么快呢?” 听到这话,有几人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色。 老牛看得稀奇,问崔先生:“他们这是什么怪表情?那猪有什么古怪?” 崔先生看了看那几人的神色,好像是有什么难以言说之事。 最好是让老牛先去探探底,自己就先不要去了。 于是他慢悠悠道:“你想知道?那你明天去看看二公子养的猪。” 老牛怀疑地打量他几眼:“你不去?” 崔先生淡定无比:“我去看看人工孵小鸡的神仙手段,我们分头而行,你看了猪回来告诉我就行了。” 原来是这样,老牛释然。 以前被崔先生坑多了,即使是以他的粗神经,后来在危险来临时,他也是有一点感觉的。 时隔十八年,这份危险的感觉刚刚突然毫无预兆地出现,吓了他一跳,原来是他的错觉。 老牛摸了摸头。 老张在一旁疑惑地眨了眨眼:奇怪,怎么忽然感觉到一丝危险呢? 好像是崔先生以前坑人时的感觉? 错觉吧? - 第二天没等崔先生和老牛出门,皇帝的赏赐到了。 一大群人敲锣打鼓地从庄子大门口进来,一个公公双手高举圣旨走在最前。 吴太守和白县令在一旁陪同,郑远钧还在人群中看见了他大哥郑世子,两人对了一下眼神。 庄民们呼啦啦跪了一片,郑远钧跟着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郑彦北都督之二子,生而聪慧,……”接下来是一大段晦涩拗口的句子,那公公念得抑扬顿挫,热情澎湃。 郑远钧上辈子对古文深恨痛绝,这辈子虽然生在一个学习古文的好环境里,奈何她从小就在筹划如何保命,实在没有精力去研究古文,这时候对这段话就听得半懂不懂。 不过听那公公的语气,郑远钧猜想是在夸奖她。 “特赐:上等田一千亩,白银一千两。” “为表其功,赐御笔亲书牌匾一幅。” “领旨,谢恩。” 念完了,公公合上圣旨,笑容满面地捧给郑远钧。 郑远钧高高兴兴地谢恩,三个头磕得真心实意。 这最后几句我听懂了啊,匾就罢了,我正好差田,一千亩田来得真及时,银子也是好东西,这皇帝爽快。 郑远钧捧着圣旨起身,公公笑呵呵地道:“二公子,皇上接到高产粮,当天就煮了,连吃了三碗啊,直夸赞二公子少年不凡呢。” “皇上夸奖,又亲写牌匾,赏赐许多财物,我真是诚惶诚恐,感激涕零,可惜不能得见圣颜,只得在此叩谢圣恩。请公公回去后,一定替我向皇上表达谢意。”郑远钧满脸堆笑。 “一定一定。二公子,我姓陈,师傅是于公公,”陈公公笑得越发亲切,“皇上听民间传言二公子身有神异,向我师傅打听,我师傅禀告皇上,二公子是上天派来护佑圣明天子的福星呢。” 做了好事怎能不留名,师傅在皇上面前为二公子说话,打消了皇上的猜忌之意,师傅的一片好心,还是要让二公子知道的。 郑远钧却是有点茫然。 她知道这是古代,普通人说是神仙肯定犯了皇帝的忌讳。 但这身有神异的说法从她落地就有了,一直说了十七年,她爹也没有避讳的意思,那不就是没事了吗? 怎么现在这陈公公又特意说起来,而且看他是一脸邀功的意思。 看到郑远钧呆愣的脸,郑世子连忙抢步上前,一把推开她,双手扶住陈公公,无比热情。 “原来陈公公是于公公的徒弟,我父亲当年与于公公在京城一见如故,分别多年,时常挂念。” “正好陈公公来了,等我备下些土仪,请陈公公带给于公公,聊表我父亲的思念之情。” “好好好,你父亲的思念之情,我一定带到。”陈公公拍拍郑世子的手。 总算有个明白人,这郑世子不错,那二公子在农事上极有天赋,不想是个不通人情的。 不通人情的二公子捂住腮帮子,正在牙酸之中:还什么思念之情,古人肉麻起来比现代人强百倍啊!
第十八章 在郑世子和郑远钧的热情相邀下,前来颁旨的众人都留下吃饭,仔细尝一尝这高产粮的滋味。 陈公公是天使,当仁不让坐在首位,郑世子和吴太守两边坐下,郑远钧和白县令敬陪末座。 几人一边坐下,一边还在互相恭维。 “二公子,皇上吃高产粮时,赏了我师傅一点,我师傅吃了,说味道比一般粮食要好呢。”陈公公笑得露出了白牙。 “于公公不过是心中偏爱我一点,才会觉得我种的粮食比别人好吃。”郑远钧拱手做谦逊状。 “哈哈哈,二公子太谦虚了,郑世子,你父亲有你们两个,足慰平生啊。” “公公过奖了,我父亲常感慨这些年为我们操心,远不如当年无牵无挂,与知交好友畅谈快活啊,还不知哪一日能再和于公公相见呢。”郑世子拉住陈公公的手,情真意切。 大齐景和十五年,安王叛乱,郑大都督受诏入京,领兵出征前皇帝亲自送行,获胜回京后皇帝召见嘉奖。 两次面见皇帝时,跟随在皇帝身边的都是于公公。 郑大都督曾与于公公打个两次照面,但两人并没有私下交谈。 这段经历郑大都督给儿子们说过无数遍,对于其中详情,郑家公子们都十分清楚。 虽然郑大都督与于公公并无深交,但于公公传达了善意,郑世子是一定要接住并有所表示的。 郑世子和陈公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陈公公想起吴太守,也不能冷落了。 “从进入信州,一派丰收之景啊,吴太守功不可没,我一定会向皇上如实禀报。” “陈公公辛苦了,吴某感激不尽,”吴太守得了这话,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殷勤地给陈公公夹菜,“陈公公来吃菜,这鸡肉滋味与众不同。” 桌子上鸡鸭俱全,有鱼有肉,菜肴十分丰盛。 陈公公时常能吃到御膳房的菜肴,皇帝吃剩的赏下来,于公公是皇帝身边第一人,得的从来都是最多,然后又赏给徒弟,陈公公自然口福不浅。 菜做得再好吃,还能好过御膳了? 陈公公漫不经心地把鸡肉送入口中,咀嚼片刻,顿住,又继续细细品味,只觉肉质细嫩,唇齿留香,回味悠长,竟是他从未尝过的美味,比御膳更胜一筹。 陈公公咽下鸡肉,惊道:“这怎么做的,这么好吃。”因为太过吃惊,说话也不文绉绉的了,直白无比。 这话郑远钧最有回答权,于是解释:“这是用铁锅炒的,先……,再……,放入调料……”巴拉巴拉。 陈公公听得睁大了眼,连声感叹:“从没见过用铁锅炒菜的,二公子所做之事,总是前所未有。” 现代无菜不可炒,但在这里,还真没人尝试过炒菜。 当年郑远钧炒菜一出,惊艳了整个都督府,现在都督府的餐桌上,每次都有几盘炒菜。 炒菜方子郑远钧也没瞒着,后来信州也就渐渐流传起了炒菜。 但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炒菜的,首先一口铁锅就价值不菲,然后炒菜常常需要多放油,这也是一个金贵物什,还要放入各种调料。 有些调料现代常见,而在这里却十分罕见,甚至没有,还需要找替代品。 总之,炒菜只能让上层人家打打牙祭,想要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少要等到百姓都有饭吃,有余力去想到改善生活,还要油价降下来。 今天郑远钧的主推项目不是炒菜,而是蛋,盐蛋、卤蛋和皮蛋。 “陈公公,吴太守,白县令,你们尝尝这蛋,看滋味如何。”郑远钧让庄民给每人送上一个盘子,每个盘子里装了三种蛋。 盐蛋和皮蛋切开了,一瓣瓣的放在盘子里,另外放了两个整蛋,一个卤蛋和一个皮蛋。 郑远钧一一介绍:“这是卤蛋,这是盐蛋,这是切开的松花蛋,这是没剥壳的松花蛋。” 是的,松花蛋比皮蛋好听,郑远钧决定还是叫松花蛋。 陈公公看那盐蛋十分漂亮,黄白分明,夹起一瓣,去掉蛋壳,送入口中。 蛋白细嫩,最好吃的是蛋黄,松软可口,有极细腻的沙粒感,咬一口满满的全是油。 陈公公享受地眯起了眼。 吴太守倒是觉得松花蛋符合他的审美,灰色的壳,黄褐色的蛋清,像一块琥珀,晶莹剔透。 他夹起尝了一口,清凉爽口,香而不腻,在这夏日吃着,让人大开胃口。 白县令吃了卤蛋,评价道:“卤蛋十分味美。” “晶莹而剔透,鲜香而味美,”吴太守拍手赞叹,“松花蛋才是一绝啊。” 陈公公埋头吃着盐蛋:“我就觉得这盐蛋好吃。” 不管是什么蛋好吃,郑远钧都高兴。 庄子里鸡鸭多,蛋多,她准备把这三样蛋推销出去,销路好还可以扩大生产,然后去招些流民来。 最好是一家家地招来,一家骨肉不分离,不会生出别的心思,好安心地给她做事,也比分散的流民好管理。 先把青壮年挑选出来,训练后组建军队。 资质不好不能当兵的可以种地,皇帝赏下的一千亩地还荒着呢。 老弱妇女可以养鸡鸭,养猪,人人都有事干。 郑远钧打算把这三种蛋的制法保密,做垄断生意,销售对象是中上层人家。 盐蛋制法最简单,恐怕不久就会被人仿制出来,价钱定低点,鸡蛋八文一个,那么盐蛋就十二文一个。 卤蛋和松花蛋稍有技术含量,制作的材料也比盐蛋复杂,就十五文一个。 吴太守和白县令是郑远钧销售对象的领头人,又是本地人,占地利之便,是销售对象中的重中之重,可要好好的笼络一番。 郑远钧转到两人中间坐下,拿起一个整的松花蛋,剥开壳给他们看:“这蛋清上有一簇簇松花,故取名松花蛋。” 两人仔细一看,白县令先叫了出来:“果真有松花。” 吴太守拿着松花蛋,端详半晌,爱不释手,叹道:“果真是雅致之蛋,当赋诗咏之。”摇头晃脑,凝神思索。 白县令实际一点,问:“不知这蛋做价几何?” 郑远钧早就想好了,马上答道:“盐蛋十二文一个,卤蛋和松花蛋十五文一个,若一次拿蛋二十个以上,则盐蛋少一文,卤蛋和松花蛋少两文。”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