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匪也好,背地里想要打劫粮草的人也好,面对分散的队伍,如何使出全力? 谢昭正是算计到这一点,早已做了决断。 姜玉珠不好忽悠,任凭谢昭把计谋吹嘘到天花乱坠,姜玉珠稳稳地抓住核心不动摇:“敌在暗处,你我在明处,说得好听点是分散风险,简单直接一些就是靶子。” 当招摇的靶子,草船借箭,搞不好万箭穿心! 姜玉珠想到苦差原本是爹姜福禄的,镇定几分又问道:“那原定的将士和镖队运送的是什么?” 明面一套,暗地里一套? “运送山石到达陵城。” 陵城有用石头盖屋子的习俗,多是从京城周围购买山石。 谢昭把粮草分散出去后,也不打算让朝中派去的人手闲着,利用他们运送山石还可以小赚一笔。 “为避免大规模损耗,在靠近北地周边的几个城池调配粮草最是稳妥,为何要从京城开始运送?” 姜玉珠看到册子写着耗损至少要一到两成,那还不如带着银子,有钱不愁买不到东西。 第178章 好婆婆 对于战事,姜玉珠是门外汉。 谢昭拿出一本微型的地图,耐心讲解运送粮草的好处。 “此番前往北地边城,中途经过三岔路口,此地是默认三不管地带,四周山上住满穷凶极恶的山匪。” 山匪常年占山为王,三地管辖父母官曾合力围剿,中途有人走漏消息,人去山空。 等过了风头,山匪回到老巢,继续行凶。 “多年来,朝中多次派人,一无所获。” 那些山匪,连军需的官银都敢打劫,背后必定有人支撑。 从京城前往北地,三岔路口是必经之路。 正是如此,谢昭才提前布局,把粮草军需分散给上百商队来运送。 即便山匪得到消息,哪怕左右开弓,也会手忙脚乱。 “还有夫人所提的损耗问题,更好解答。” 大齐各个城池,在粮草等物方面,保持一个很平衡的状态。 “一旦去北地周边大肆收购粮草,的确把损耗降到最低,但短时间内的粮食短缺,奸商哄抬粮价发战争财,必定会造成粮价飞涨。” 粮食,是最重要的民生。 粮价飞涨,各种生活物资接连涨价,势必会引发大齐动荡。 谢昭正要继续说,姜玉珠已经很好的理解:“北地一年到头只有一季出产,入冬之前都有囤粮囤菜的习惯,一旦粮价飞涨,最苦的是百姓,恐慌忧虑,本就饱受严寒和战乱的痛苦,原本吃红薯饭,现下只能数着米粒过日子,太难了。” 姜玉珠曾看过娘陈氏买来的游记,也明白条件所限货品运送上的缺陷,这些在大齐来说不可避免。 “元和,我愿意拿出私房钱在江南购买一批粮草等物,运送到北地。” 军需的粮草,专门有粮草官负责采购,这中间水很深。 糙米,粳米,陈米还有霉米,价钱天差地别。 有些黑心商人为压重量,在米中掺傻子糊弄。 粮草官手一松,动辄几万两银子进入腰包里,赚昧着良心的银子。 姜福禄提及此事,万分愤慨,大骂粮草官丧良心。 彼时,姜玉珠才恍然大悟,原来贪官中,也有一条鄙视链,爹姜福禄站在最顶端。 夫妻二人商议,随时可能启程。 临行之前,姜玉珠更忙了。 出行的马匹,马车都要按照规划改造,带的衣物一切从简。 期间还要安抚爹娘亲人,与姐妹们告别,叮嘱名下铺子的掌柜,请商队前往江南采买粮草,每日只睡两个时辰。 谢昭忙到夜深回府,正是姜玉珠昏沉的时候,她倦意袭来,眼皮都懒得睁开。 翌日天不亮,姜玉珠身侧空空,被褥有翻动的痕迹,证明谢昭回来过。 早膳,沈氏吩咐厨娘炖了燕窝粥,亲手端给儿媳。 姜玉珠诚惶诚恐,赶忙站起身道:“娘,您这是做什么,哪有您伺候儿媳的道理?” “玉珠,娘今日启程回江南。” 沈氏不是故意隐瞒,她观察了几日,发觉姜玉珠熬得太晚,不想再用自己的事情引儿媳分心。 “娘,怎么这般匆忙?” 这几日,沈氏经常去庄子上小住,姜玉珠以为婆婆想要散心,因而没有过问。 沈氏笑答道:“娘是去庄子准备一些京城的土特产送回江南。” 自打姜玉珠嫁入谢家,从没送过礼品,这面子总归是过不去的。 谢家规矩多,沈氏不愿意儿媳因这点细碎的小事,被谢家族人苛责。 沈氏知晓族人喜好,费心思准备几日,到时候打着姜玉珠的旗号送回,保管无人再有半点违和的声音传来。 “娘,儿媳礼数不周,多亏有您在。” 姜玉珠实心实意地道谢。 在大齐,出嫁女侍奉婆婆天经地义,沈氏不但不用她伺候,还事无巨细为她着想,姜玉珠甚至怀疑她是被选中的老天亲闺女,这待遇太好了! “还有老五,在青竹书院念书也没把规矩落下,收集了京城的试卷,笔墨纸砚等物,以玉珠你的名义,早早的送回江南了。” 谢暄办事更周到,默默做事,若不是沈氏收到族中感谢姜玉珠的书信,对此也不得而知。 难怪,姜玉珠在谢家的地位持续攀升,拿人的手短,都记得她的好。 临行前,沈氏还有几句话叮嘱。 “玉珠,如果此行有危险,千万不要强出头,咱们女子柔弱,理应躲避在男子身后。” “到北地,写几封报平安的书信,等从北地回京,你不如直接到江南来。” 沈氏的意思,儿子谢昭忙碌可以不回,她们婆媳之间感情好,不好分开太久。 “娘,儿媳嫁给元和以后,的确还没有回过族中。” 姜玉珠没扭捏,很快答应了。 交代很多赶路的经验,沈氏结合自身又道:“玉珠,坐一日马车腰酸腿疼,尤其是脖子僵硬,元和他手劲儿得当,找他为你按摩舒缓。” “除了按摩,元和沏茶一绝。” “沿途路过荒郊野岭,若你想要如厕或者是洗漱,就喊他把风。” 沈氏看出姜玉珠自立,不愿意麻烦别人,劝道:“你们是夫妻,你找他帮忙天经地义,只要费脑子的难题都丢给他,你不用,万一便宜别人呢?” “娘,我都听您的。” 姜玉珠免不了帮谢昭解释一句,“娘,元和不是那种人。” 沈氏颔首,她也觉得儿子不是那样的人,不过女子弱势,若是和离,男子随意续娶,对女子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你看看粉蝶,你得留个心眼,多多防备元和,把他的银子全部掌握在手里。” 沈氏絮叨半个时辰,还是不过瘾。 沈嬷嬷听着听着,越发察觉不对劲,若不是夫人当年生产她在身边,真怀疑公子不是夫人亲生的! 偏心的婆婆太常见了,偏心儿媳踩儿子,为数不多。 自打夫人来京城与陈氏走动后,个性大变。 虽说夫人沈氏变得泼辣,丢了以往的礼仪规矩,变得有那么点不可理喻,不过沈嬷嬷察觉,自家夫人过的日子,是连出嫁之前都不曾有过的肆意畅快。 一段时日过后,沈嬷嬷有经验了,对自家夫人满口虎狼之词淡定自如了。 “玉珠,受委屈了找娘说,娘当恶人收拾元和,这样也不影响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 第179章 佳人有约 送别沈氏后几日,到农历八月下旬募捐结束,运送粮草的车队,终于从京城启程。 启程那日天不亮,下起了小雨。 在送行的城门处,姜家连门房都在,全员到齐,百十来号人列队来送别。 姜玉珠哭笑不得地道:“爹娘,女儿只是陪同元和前往北地,路上照顾他的衣食起居,您二老不必忧心。” 当初送别二哥姜怀庆和玉檀郡主,姜家都没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陈氏眼角布满血丝,却笑着拍了姜玉珠的肩膀道:“你这丫头,你以为这是娘的提议?” 姜家的下人,大多是从西北跟来的老人,在府中二十年多,看着姜玉珠长大,感情深厚。 管事有这个想法,偷偷与下人商议。 陈氏对此根本不知情,等到城门处不久,发觉家里连腿脚不好一直负责修剪后花园花树的老伯都来了。 “小姐,您一路平安!” 姜管事做了个手势,百十来号下人同时喊了一嗓子,那声音高亢,震耳欲聋。 面对四面八方投来的眼神,姜玉珠颤了颤眉毛,故作镇定地招手,她虽不是将军,却有阅兵之感。 几乎是一个瞬间,下人们齐齐扭头,直勾勾地看向谢昭。 谢昭眼皮狠狠地抽动一下,承诺道:“玉珠是本官的夫人,本官必定照顾好她。” 等着姜玉珠伺候他衣食起居,他什么时候有这般地位了? 在众人面前,谢昭并没有敷衍,姜家众人更满意几分。 先与家人告别,而后轮到好姐妹。 赵粉蝶乔莹和于娇娇都来了,带了便于存放的糕饼糖果。 三人齐齐上前,对谢昭道:“谢大人麻烦了,要照顾好我们玉珠。” 谢昭:“……” 听这意思,好像他才是那个外人。 之前谢暄和娘沈氏已经提过好几遍,谢暄每次都要做保证。 他没说的是,在娘亲沈氏离开前,还强迫他写了不纳妾的保证书。 “我们相信谢大人。” 赵粉蝶说完,不再搭理谢昭,上前抱住姜玉珠碎碎念。 众人话别,很快到了吉时。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后,大队人马启程上路。 姜玉珠从马车里探出头挥手,一直到马车走上官道,密密麻麻的人都变成了小蚂蚁,她这才进入车内。 马车外表简陋,内里却极其奢华。 车凳被加宽,四周有软垫,很好地减轻路上的颠簸。 姜玉珠随手打开大哥姜怀达淘换来的北地游记,继续了解边城的风土民情。 北地苦寒,民风彪悍,对女子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铺子里有一半的女掌柜,把生意打理得很好。 红鲤跟在身边看,也有些好奇:“小姐,您说大雪封山,百姓们住在村里出不了门,如何过日子啊。” “怎么不能?” 北地百姓都有囤货的习惯,从入冬之前把家中库房存满。 气候严寒,吃食埋在雪地里,可以保存一个冬天,吃的时候捞出来解冻。 “你看上面写着,雪天窝在家里,多是吃铁锅炖菜,邀请上三五好友坐在炕头,热热闹闹叙话。” 既然到北地,姜玉珠只得从中找到趣味。 “京城里,一年到头雪花少的可怜,若是落雪很快化为水,根本不见雪花,在北地冬日,可取寒梅树梢的雪水煮茶,茶香杂糅梅花的暗香,可谓风雅。”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0 首页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