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地被人拉住,转身见是徐达。他惊吓不已,“沈姑娘!你不要命了?这个节骨眼可不能出来!快和我回去!” 莲衣怔然跟着他走了几步,顿住脚,鬼使神差问出一句:“徐大哥,一千八百两,能买高家粮仓多少粮食?” 徐达大惊,“姑娘这是何意?” 她声音有点打颤,“你说…能稳住城里的流民吗?够吃几天?”
第74章 几乎是在城门爆发内.乱的第一时间,消息就传到了城郊卫所。 局面一旦造成,便无法轻易挽回,中军都督当即下令出兵,进城协助北平的地方官将难民驱逐出城。 军营就是个一言堂,主将发话军令如山,慕容澄这时候不得不承认,他固然打过一场胜仗,熟读兵法,可是在如此紧要关头,他或许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不论是拿出军粮救济流民,还是放弃这一条条尚且努力求生的人命,对他而言都无法轻易取舍。 但一旦错过了决断的最佳时机,或许就会满盘皆输。 所以快刀斩乱麻有事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他并不全然认可主将的做法,但在军营之中,面对极端的生死抉择,所有人都应当站在同一战线,一起承担后果。 中军都督一声令下,一百人的兵力去往城中镇.压流民,走在半路却看到对面有官府的人策马奔来。 那日挥舞手臂高呼,“不必出兵!高府放粮了!不必出兵了!” 这话听得军士们一头雾水,难道高府又答应开粮仓救济流民了? 前来送信的人气还没喘匀就从马背跌到了中军都督的面前,他手指着城楼说:“高府出来了一帮人,说要在城郊搭棚子开粥铺施粥,让流民稍安勿躁。流民担心这是骗人出城的把戏,没有轻信,我出来时两边还在对峙,但高府说的应当是真的,我看到他们的人在城郊搭棚子呢!” 众人面面相觑,都想不明白这个高老爷昨日还言之凿凿,称自己绝不可能做“冤大头”,怎么一个晚上他就突然反悔了? 但他反悔就是好事,既然如此官府也就不必再费劲折腾这些流民,卫所也不用再为那三十车至关重要的军粮提心吊胆。 中军都督大手一挥,“再探!打听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 城外临时搭起了一间粥棚,里里外外围满了高府家仆,他们趁着城里正焦灼,赶紧运来了第一批粮食,架锅烧水,煮起黏糊糊的杂粮粥。 莲衣站在人堆里,帮不上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跟过来,大概是因为钱是自己出的,不亲眼看着钱是怎么没的,总有些不是滋味。 徐达见她“神情肃穆”地前来督工,朝她拱拱手,满脸敬佩之情,“沈姑娘,你这下真是惊着我了。真想不到,你初来乍到,与北平也没什么感情,竟可以为北平做出如此壮举,实在令人钦佩。” 莲衣被说得也不好意思了,干笑两声,“做好事嘛,钱没拿到手上不知道多少,花出去也不至于太心疼。” 徐达说道:“一千八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粗略算算能吃两三个月不成问题,别担心,这已经算进了那些从西边闻讯赶过来的流民,两三个月的时间,官府要是还不能筹来粮食,可就说不过去了。沈姑娘,你可不光救了流民,还救了北平这帮吃干饭的父母官,他们可得好好谢你,没准还要将你写进县志。” 莲衣连连摆手,她可承受不起,“那还是别了,其实这个好事挂高府账上也一样,我不是为了出名才花这个钱的,只是眼看几方僵持,总要有人出来破局,我胆子小,害怕看谁为此丢了性命,既然能用钱解决,那就还是用钱解决了最好。” “说的是。”徐达意味深长一笑,“不过这笔善事不能记在高府账上,沈姑娘,其实老爷之所以不愿意替官府救济流民,还有一个原因,你未必理解,但朝廷如若得知高府在北平有如此举措,定然心生不悦,这个多说无益,只可意会。” 莲衣明白,她太明白了。 慕容澄不就是因为这个被从蜀地薅到京城的吗?现在就连她都知道当朝皇帝有个多疑的脾气,疑心这个疑心那个,疑心完外人疑心宗室里的亲戚,想必当年高家为新皇登基修葺的三座城楼,就是为了向圣上表忠心的吧。 徐达说道:“今天先运一百袋来,派完为止,明天减半,之后都五十袋一天,撑三个月不是问题。” 一袋袋粮食被运了过来,划开布袋倒进大锅,五彩斑斓的各色粮食在水中翻腾,莲衣在边上绞着手,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和家里交代。 虽然的确是流民的遭遇令莲衣动了恻隐之心,但说到底她是为了慕容澄才出此下策…… 小满居不是她一个人的,可是她却为了慕容澄,弄丢了小满居的一千八百两。 想着眼泪就要从眼眶子里沁出来了,只是后悔也迟了,反悔更是来不及,这个善人她当得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想躲开点不忍看了,又听见远处嘈杂的人声和官兵严厉地呵斥声,原是官府领着流民来喝粥了。 这么一看,人真是多,乌泱泱像是望不到边际,沿小路跟着官兵浩浩荡荡地来了。 瞧着这景象,莲衣不禁疑问,一千八百两能救这么多人吗? 莲衣怔怔出神,一下也忘了掉泪珠子,只顾得上看流民们挨个在等待中喝上一碗黏糊糊的杂粮粥。他们为能够活命感到高兴,而这份无数人的喜悦竟也是她花钱买来的? 这么算,这钱似乎花得值得。毕竟人命是不能用价值衡量的。 莲衣来了干劲,她担心糊锅,拿起大马勺帮着在几口大锅之间游走,不停上手搅动。 “都慢点,不要抢!”也有那饿急了的,这就到了官兵出力的时候,真要饿急了挤上来,也得拖下去排队,否则个个都上来插队,那还不乱套了。 流民们也不知听谁说的,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施粥的是灶台后边那个掌大勺的姑娘,有的上前来还要感激涕零地谢她,领着孩子跪下磕头。 莲衣吓坏了,“你快起来!我可受不起这个!” 那大婶却说:“没什么受不起的!这孩子的命都是您给的。” 莲衣一听,忽然觉得这一千八百两就该是这么花的,她长这么大还没被人如此感恩戴德过。 远处山坡上,几匹马从卫所那边赶来,不想惊动什么人,只远远眺望这间临时搭起来的粥铺。 那陶副将为人傲气也深感佩服,乜目道:“这么多流民,在城里时都分散着还不觉得惊心。最后竟是一个小女子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说完看向身侧慕容澄,不知道他为何一言不发,只好又道:“世子,如此一来计划不变,明日你还是按照原定线路走官道向西。” 慕容澄始终望着粥铺底下某个忙碌的身影,轻叹一口气,有些哽塞道:“我有些挂记北平的局势,待我启程之后,还望陶副将能督促官府今早筹措粮食,别再节外生枝了。” 陶副将虽说对他这番话感到意料之外,但还是答应下来,“你不说我也会的,你只带走二十车,剩下十车不还是要我们盯着。”他顿了顿,“你说她哪来的这么多银子?近两千两的白银,就这么全煮进锅里分给了素不相识的流民,她可真不简单。” 不简单吗?他倒觉得她是想得太简单,一拍脑袋才做得了这个决定,但凡再多思索三个弹指的功夫,她都不至于这么冲动。 一千八百两,她全都跟高家换成了粮食,如此一来高家开心,官府开心,流民开心,他这个押送粮草的倒霉蛋开心,唯独她,该一个人偷偷抹眼泪了。 这其中有他的罪过,要是押粮的人不是自己,她未必会下如此决定。 这当然是他欠了她的。可他同时又很高兴她将自己看得如此重要。 翌日一早,粥铺已经烧起火来煮粥,慕容澄身披甲胄领兵往西上官道,本不会经过施粥的粥棚,但他还是带着几个军士特意绕了过来。 一个眼尖的高家仆役问:“几位军爷有什么吩咐?” 慕容澄坐在马背上,目光只顾着看向人群里的莲衣,他想谢她,想和她话别,想亲亲她,问她昨夜有没有为这个决定掉过眼泪,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也只有相互凝望,将想说的话都寄于眼神。 慕容澄对那高府家仆道:“我要动身了,特意来讨一碗粥喝。沈姑娘乐善好施心地纯善,我知道只要喝了她的粥,一定能保我此去西宁顺顺利利,班师得胜。” 那家仆见慕容澄坐在马背上,仪表堂堂威风八面,心说这人怎么回事?怎么连难民的粥都要分上一口? 正要看向莲衣征求意见,却见她已经端起陶碗盛粥,轻快地走了过来,举起双手递给马背上的年轻将领,“快请喝吧,你说的,喝了我的粥,就一定顺顺利利班师得胜。” “那是当然。” 这粥不好喝,只是为了果腹自然寡淡无味,慕容澄将碗接过来,一饮而尽,眉开眼笑。 去往西宁的运粮队伍走远了,莲衣站在粥棚底下,周遭忙得热火朝天,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竟没有几分等待的荒芜,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他们正并肩作战吧。
第75章 莲衣在北平待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计划着早点回去,免得江都家里担心,但是北平的情势一天一个变化,流民越聚越多,好在官府还算争气,等了半个月,从南边运来了官粮。 官粮一到莲衣就走了,走之前高老爷还设宴款待了她。 他见着莲衣就笑,莲衣也不知道这笑里几分欣赏几分忍俊不禁,毕竟像她这样的大傻子可不多见,钱没拿到手,就先花了个一干二净,空着手来,空着手回。 “多谢高老爷连日来的照顾,我这就回老家了,您有什么事只管送信来,方子若有迭代,我会请信得过的伙计尽快给您送来。” “不着急,我信得过你。小丫头,你这趟回去,不会哭鼻子吧?” 莲衣摇摇头,故作洒脱,“高老爷说笑了,这有什么好哭的。” 高老爷哼笑道:“你回去的车马费高家来出吧,知道你身上不剩几个银子,留着在路上应急,不用跟我客气。” “…多谢高老爷。” 莲衣出城那日,流民送了她十里长街,她还是哭了,探出头去左边招招手,右边招招手,叫所有人都保重身体。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5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