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游牧蛮族成功解除中原汉人的全民武力和基层自卫能力,一旦大一统封建王朝中央军被消灭,马上,就是整个中原的人口坐待游牧蛮族几千万几千万屠杀。 这就是为什么梅之焕坚持要地方高度自治权。 许凝的脸色变得惨白。 洪承畴说得残酷,却是事实。 怪不得他不擅长诗文,却能考到二甲十四名。 怪不得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热爱杀降…… 一切都说得通了。 他不应该做将军。 这个人是天生的暴君。 她抬头看着卢象昇,突然下定了决心。 “我想把媛贞送到麻城,给梅珊抚养长大。” “你我二人,没办法把她养大。”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哀痛的脸,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话。 她目光涣散,有些失力。 洪承畴说的这些话,她如果早些听见,就好了。 “你不可能一直在湖广……如今你是圣上最锋利的一把刀。” “他会拿你去杀鞑子。” 风雪开始肆虐,巨大的恐惧涌进许凝的心,她不由得战栗起来。 她声音破碎如江边的薄冰:“以后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第170章 瘴气 义军诸部纷纷联手,合力进犯中原地区。 从正月到七月,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闯王高迎祥为首的义军劲旅,从围困长江北岸的庐州(今安徽安庆)始,接连征战于江北、南直之广大区域。 义军攻打位于今鲁苏皖豫四省交界的诸多城池,转战于广阔的河南省内,最后又隐退于楚豫陕三省之间的郧阳一带大山中。 各地官军也分路围攻,前堵后追,虽有不小的胜利,但也元气大伤。广大人民饱受兵燹之灾,无以为生,继续加入义军队伍,这无疑又加强了义军的军事实力。 “曹操”罗汝才和“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等部众也依附于“闯王”部,却都不包括“闯将”李自成所部。 此时的李自成一部,已被“督臣”(西北总督洪承畴)“歼散奔逃”。 正月,“丁未朔,总理卢象昇大会诸将于凤阳”,部署“围剿”中原义军的方略。 高迎祥诸部义军围困庐州,继而攻陷含山、和州(今安徽和县),并围困滁州城,并直接威胁到陪都南京和南京、凤阳等处皇陵的安危。 卢象昇自然不敢怠慢,决定与义军进行决战。 《明通鉴》有载:“而总理卢象昇在西沙河,闻警,遣副将祖宽将边军为前锋,游击罗岱以火器三营为后劲,躬率麾下三百骑居中督战。” “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朱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 滁州大战之后,义军残部向北、向西突围,卢象昇乘胜追击,义军一路损兵折将, “乃北趋凤阳,围寿州,突颍、霍、萧、砀、灵璧、虹,窥曹、单。总兵刘泽清拒河,乃掠考城、仪封(今河南兰考东)而西。其犯亳者,折入归德。永宁总兵官祖大乐邀击之,贼乃北向开封。” 许凝升任勋阳巡抚,顶替了卢象昇上任后的空缺。 卢象昇告诫她:“贼疲矣,东西邀击,前阻汉江,可一战歼也。” 但湖广巡抚王梦尹疏于防范,致使义军残部再次由光化渡汉水逃入郧阳山区。 卢象昇深知,义军一旦入山,则无异于纵虎归山,必将贻害无穷。 他的战略目标很清楚:杀敌务尽,不留后患。 此时楚、豫两省的义军及高迎祥主力部队都隐藏于秦楚豫三省间的丛山中,卢象昇积极部署。 但此时,官兵欲进山征讨也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义军藏匿于万山丛林中,难觅踪迹;官兵有不少骑兵,不善于山地游击战;天气转暖,“山气熏蒸,(官兵)多染疾疫”;官军长期逗留,徒糜粮饷,甚至有哗变可能。 卢象昇也深知“楚贼阻山石木,难以制胜”,决定部署部分将士于郧阳、襄阳一带,以扼制义军反扑,自己统领“关宁劲卒”入河南继续征战。 山林之间,瘴气缭绕。 夏粮的赋税一交,许凝不顾孱弱的身体,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卢象昇南阳的大营之中。 面对风尘仆仆的她,他第一次发了火。 他双眼通红,几乎是咆哮:“说了多少次了,不能来,不能来!” “郎中都说了,你若是安心卧床修养,天天喝他给的汤药,再活七八年是没问题的!” “你怎么永远都不听话!” 营帐中所有下属吓得肝胆俱裂,纷纷逃出帐外。 许凝哽咽着,她的头发因为多日来的风餐露宿蓬乱颓丧,嘴唇苍白。 她流下眼泪,喃喃道:我给你带了粮饷…… 我怕你死…… 也怕……你死的时候,我不在你身边…… 他心如刀绞,猛然把她搂入怀中,身体剧烈地颤抖。 “对不起……我太急了。” 泪水涌出他深陷的眼眶。 两天前,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副将雷时声在山道里抄敌人后路袭击时,遭到敌军的激烈反扑,英勇战死。 找到他的时候,尸体被义军屠戮多次,几乎无法辨认。 每一次呼吸,他都感受到胸口的剧痛。 看到许凝的那一刻,他在战场上紧绷的神经突然就断了。 “对不起……” 三个月前,她带着媛贞回了一趟麻城。 麻城城外戒备森严,过了四道关卡她才到了沈庄堡垒。 大雨滂沱的深夜,一身红色戎装的梅珊兴高采烈地迎接了她,背着弓箭的黄鼎看着形容枯槁的她,既惊讶又百感交集。 罗夫人和梅瑾都已经先后病逝,梅府空空荡荡。 同样是暮春时节,她撑着伞漫步在自己少女时期的庭院之中,哭得不能自己。 物是人非。 媛贞已经快要两岁了,没说过一句话。 两天后,虹销雨霁。 许凝离开的时候,媛贞在梅珊的怀里,怯怯地看着她的背影喊: “妈妈……妈妈摸摸……妈妈!” 许凝几乎从马上跌下来,泪流满面。 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把掌心抠出了血。 她没有回头。 一次都没有。 她不想让媛贞记住自己这个母亲。 我要踏上一条,必死无疑的征途。
第171章 大局 两年来,许凝只给程宿写过五封信。 都是关于媛贞的。 她长牙了,病了,痊愈了,会走路了。 最后一封,她写: 我把她送回了麻城。 我要跟卢象昇死在一起。 程宿剧烈地头疼。 他在秦岭剿匪时,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无法行走,因此回到了洛阳。 洪承畴慷慨地为他出资买下了洛河旁边的一处大宅院,让他安心养病。 夕阳西下,微风吹动洛河河水,浮光跃金。 他喃喃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他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她。 以过度占有的姿态。 多年以前,他为她在同一条河水中捉鱼,两个穷孩子自得其乐。 如今……他看着自己形销骨立的水中倒影,发出一声长叹。 兵部尚书吕维祺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吕维祺邀请他去讲述兵法,他以病重为由推脱不去。 程宿知道,再过五年,李自成进攻洛阳,吕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以济时荒,福王不听。 吕维祺就会尽出家私,设局赈济。 城陷,吕维祺被俘,农民军中有认识吕维祺者,欲释放之,吕维祺“不辱大节”,于洛阳城周公庙“引颈受死”。 他确实知道一切的结局。 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 但她一直在坚持。 一个倔强得无视天理的女人。 给她一根金箍棒,他确信她会打上天庭,向玉帝质问这不公的末世。 凉风吹皱了波光粼粼的河水,程宿目光涣散地看着邙山上巨大辉煌的红色落日。 帝国的垮塌,不是因为制度缺陷,是因为人心朽烂。 比如他千疮百孔的心。 滁州会战后,官兵在战事上处于较为主动的位置。 但此时河南出现大饥荒,民变蜂拥而起,官兵粮饷也十分贫乏。 洪承畴和卢象昇商议军情大计,认为豫、楚一带的义军主力皆已逃往郧阳一带丛林中,暂时无法根除;秦地义军又来势汹汹,在关中平原一带有剥肤之患,而关中地势平旷,利于卢象昇的关宁军队纵横征剿。 所以他们决计合兵西向,专讨秦地义军。卢象昇便督祖宽、李重镇挥师西进入关,配合洪承畴的秦军镇压义军。 在洪承畴、卢象昇密切配合下,官军取得一系列大捷,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俘获义军劲旅首领、闯王高迎祥。 在明末大小数百股义军中,高迎祥部应该说是最为强悍的。 他率军长期在西北、中原和江淮一带作战,部众作战彪悍异常,许多股义军都曾与之协同作战,屡屡打乱官军的围攻部署,他也被称为“闯王”。 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和卢象昇,在奏议中都称高迎祥部为义军诸部中最强者,“至各股大寇,惟闯王、闯将、闯塌天最强”。 高迎祥被捕,对明末各地义军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之后,许多义军首领纷纷受抚变节,甚至包括当时著名的义军首领张妙手和“蝎子块”等。 关于闯王高迎祥被俘杀的问题,据《明大司马卢公奏议十卷》附传和《明末忠烈纪实》所载,闯王高迎祥为卢象昇标下骁将祖宽所杀,卢象昇从朝廷“围剿”义军大局考虑,决定将杀高迎祥之功让于西北总督洪承畴。 文中记载,崇祯九年夏,卢象昇入秦地,会同洪承畴共商“围剿”大计。 卢象昇行军至潼关时,侦知被围困的高迎祥部正在野外觅食,于是派出部将祖宽,袭杀了高迎祥。 此时,洪承畴正被朝廷严旨切责,“时承畴三被诏责,夺五阶,罪且不测”。 倘若洪承畴被朝廷逮捕,就会破坏好不容易形成的洪承畴于西北、卢象昇于东南联合“围剿”义军的良好局面。 于是,卢象昇请祖宽让功于洪承畴,以赎洪承畴之罪。 起初,祖宽不乐意,卢象昇于是晓之以理:“麾下称宿将,何忧尺寸。今让之,获全朝廷右臂,免天子西顾忧,他日必有忠义之报。” 卢象昇还向祖宽下拜,直到祖宽应诺,“公(卢象昇)下拜,宽急掖公,公不起。宽曰:惟命。公乃起。” 结果,洪承畴以杀高迎祥之功奏报,才得以复官职,并再获朝廷恩宠。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