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今墨转头看向城墙之下的湿土,满目疮痍,无数红巾丢在尸山血海之中,其中一抹被朔风卷起,像是一段飞溅的血光。 恍惚间,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当初义父选择和薄青城合作,就令他十分费解,漕帮和沙船帮向来势不两立,就算都投靠南王,谋取一个从龙之功,到时事成之后,如何划功行赏?漕粮承运的任务总不可能一派一半吧? 如今想来,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或许老帮主早就看透了时局,也料到了他必定不会遵照他的遗愿,拱手让整个漕帮受制于薄青城,所以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他的义父押了两个注,薄青城和他,是老人家左右手五指山下的两注砝码。 如此一来,漕帮进可跟随沙船帮行踪,知己知彼,胜率翻倍,得到从龙之功;退可重回朝廷护法,得以洗白,获取政治博弈的资本。 他忽然想起从前,义父考过他一个问题,说是两只帆船在海上比赛,一只遥遥领先,此时遇到大风刮来,是否转向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第一只要如何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时他凭借直觉,不假思索,告诉义父说第一只应当回头,回头模仿身后的对手。 义父听后大笑,盛赞他的聪慧,并对此津津乐道了好几年,可是如今看来,他竟然是这样的愚蠢,竟然不知道自己手里的漕帮,就是这个故事里的第一只帆船。 于是他忽然发现了可怕的一点,原来在知与行之间,还隔着人性的深渊,就像薄青城说的那样,他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被圣贤书灌坏了脑子,满口家国天下仁义道德,结果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自己一心推行的海运国策,兜兜转转,将要亲手毁在他的手上。 漕帮立了大功,漕粮改制的问题,必定要再次搁浅—— 对于这场改革,或许一开始,结局已经注定惨烈。 恐怕这也是为何薄青城一开始就选择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赌上全副身家,支持南王起事改朝换代的原因。 周围是一片死寂,明明城楼并不算高,薄今墨站在上面,却感到止不住的心惊。 朝远处望去,那抹被风卷起的红巾,终于还是没有渡过江面,被一处湍急的漩涡捕获,在其中纠缠翻涌,像是一道鲜红的伤口,很快便沉了底。 - 大战结束,不断有伤兵被抬回,血滴淋漓,洒了一路,黏红的小径尽头,是一排整齐的空屋,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沉痛吟声,大鼎在火上烹煮,白烟冲至半空,药气氤氲,苦味盖住了弥天血腥。 薄今墨来到帐内,撞进眼帘的是两个血人。 原来这两人正是负责诊治伤兵的薄素素和薛汍,此时,两个一见面就争吵不休的少年男女,难得三缄其口,手底沾满血污,沉默着,任由浓厚的血腥在两人的发丝间撕扯涌动。 薄今墨走进来,看着满地的伤兵,问了几句,都是关于伤兵病情的事,听说麻沸散不够,便打算下去着人准备。 舵主亲来慰问,伤病们不由得群情激奋,即使他们才在战争中失去了手足和血肉…… 薄今墨走到门口,忽然被一只断了腿的漕丁绊倒,那人顾不得自己身下正源源不断地冒血,还打算爬过来扶薄今墨,可是,看到那只递来的手的一瞬间,方才还清冷平静的少年,忽然发疯一般,一把将人推开,起身大步跑远,像是要摆脱难缠的噩梦。 薄今墨一走,薛汍从薄素素衣服上取下根银针,薄素素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扎上的……是我不小心。” 薛汍道:“我也有。”说着从自己胳膊上取下一针。 原来刚才的忙乱之中,许多用来缝合残肢的长针都没了踪影,被发现时已经扎进了他们自己的手臂、衣服、鞋面之上。 大帐之中。 “如今既然战事已平,还请侯爷尽快回去吧。”徐伯道。 “这是卸磨杀驴,要赶我走?”忠毅侯笑得古怪。 “难不成你还想留在这里?” “本侯舍不得自己的外孙,有何不可?” 徐伯失色,眯着眼睛逼问:“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若是旁人,我岂肯冒这样大的风险?” 徐伯冷笑,“都是你做的好事,你心里的成见,毁了所有人,现在孩子长大了,你就来认亲,还真是敢想敢为。” 北风呼啸而过。 薄今墨站在门口,心底一片空旷,像是一扇纸糊的旧窗,被北风穿透,随着风声忽大忽小,泛起褴褛的毛边。 里面徐伯还在说:“你的侄女叶凤阁,替嫁过来,一辈子都被毁了,她还刺了我们少主一刀,差点要了他的命,你知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罪魁祸首都是你!” 大约隔了很久,老忠毅侯哑着嗓子,声音苍老,“我知道,所以我来了,我来赎罪。” …… 薄今墨失魂丧魄一般,走出卫所,走到冰冷的长街上,跨过无数纵横僵硬的尸体,背离城门而去。 据最后看见的人说,万丈霞光之中,少年骑着一匹老马渡江而过,提一柄长剑,孤身杀入叛军大营,那样子,像是要去赴死。 行到江心,有渔船将他拦住,少年却笑着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请你转告我的夫人,千万不必为我伤心。” 或许是老马走得太慢,这个消息传到蜀地时,已经是春天了,在贺昳的斡旋下,蜀地安然无事,那个闯祸的世子也平安归来。 可是有人永远再不能回来。 据史书载,隆庆四十三年,淮安薄氏豪族嫡嗣子,素有神童之名,少年得中举人,守城退敌后,径趋逆贼营中,趁其酣饮之际,即众中射箭取贼首首级,于追击途中,遭逆军万箭穿刺,堕于马下,时年十六。 一路乘船南下,满江都是水,许青窈没掉一滴眼泪。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到了位于东南内陆的建阳。 商贾辏集,万家书院,十里竹林,书声琅琅。 这个地方,和他曾经向她讲述的一样。 竹林尽头,许青窈走进一家叫“慎独斋”的书局。 翻开新印的书籍,墨香扑面涌来,继而铺天盖地,裹挟着她,叫她再也动弹不得。 过路人偶然一瞥,只见角落的书橱背后,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忽然大作悲声,震恸心肺。 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
第130章 多年以后, 市面上出了一种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 声名远扬, 一墨难求,这种墨,因其产地在东南建阳, 被叫作建阳墨。 从前建阳以造纸和印刷闻名,现在多了墨业,倒是使当地更为发达了。 六月七月连着两月大雨连绵。 一场暴雨过后, 阴霾消散,山峦苍翠, 碧空如洗,墨厂白烟直上九霄。 林间的羊肠小道上, 一个身穿青袍的女子, 正朝山底下那星罗棋布的烟窑而去, 身后跟着一群男女, 年龄不大, 都是学徒。 “出海到百越的那一批桐烟墨, 都描金了吗?” 人群里为首的少女很恭谨地回答:“已经装盒。” 许青窈微微颔首,“下半年雨多,到时出货恐怕受困, 存货数目点过了吗?” “按照往年的单子, 应该是够了。” 改名换姓后,又经过几年浮沉, 许青窈依托当地山脉水文, 建起一座墨场,出产的墨, 不仅在文人士大夫之间有口皆碑,甚至成为皇室贡品,她也据此成了闻名遐迩的巨商,后来架本充足后,又将产业扩大到丝绸、玉器、钱庄……七年前,因为南王反叛,朝廷虽然最终没能将漕粮改制,然而却决定撤禁开海,许青窈抓住时机,将生意做到海外,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富甲天下,财被四海。 即使是这样,手底下的人都知道,自家掌柜最上心的,还是建阳山里的这爿墨场,每年春夏之交都要回来小住。 看着大片的油桐树,将人面也覆得极绿,许青窈不禁心思幽然,想起从前在淮安,她的南风苑里也有这般泼黛气象,以致于空翠湿衣,终年如雨,如今再想起,却也只有满树的蝉鸣。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从前的事,似乎真成了杳梦,午夜梦回,脑子里全是火,铺天盖地的大火。 然而睁开眼,枕头上却常常是湿的。 夏蝉拉长了嗓子,把一株株碧树拉得像天那么高。 “兹——兹——” “徐伯,可以把外面树上的蝉粘掉吗?” 一个粉雕玉砌的十几岁的少年坐在雕花楠木窗下,手里正捧着一本书,不断探着脑袋朝外张望。 “少爷,不如您移步向后院书屋,这里树多,蝉总也粘不完,到时误了您课业。” 小少年摇摇头,眉间有隐忧。 徐伯知道他在张望什么,摇头失笑,“您不用等了,少主去南岭公干了,恐怕得些时日才能回来。” 少年这才不情愿地小声叹了口气,“墨哥哥走也不带着我。” 徐伯倒是颇能理解这孩子的心思,自打他母亲沈氏自焚于祠堂,父亲又一直“下落不明”,被薄今墨收养后,就落下了这痴病根,最怕身边没人,兄长片刻晚回家,便要站在大门口等,风雨无阻,倘若半夜回来,他便打着灯笼站到半夜,好几次因此犯了风寒,碰上这病根,就连那位医术出神入化的南疆巫医也束手无策。 怕再把这孩子的病给逗犯了,徐伯赶忙说:“少主这回去,是有要紧事,不过他走前,给你留了个好东西。” 说着拿出一方紫檀木的小匣子。 停瑜将它打开,扑面而来的一股墨香,里面还夹杂着少量的药气。 “这是什么?”停瑜指着盒子里的东西问。 “您没听说过建阳墨吗?” “就是那个得当今圣人盛赞‘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建阳墨?” “正是。” “听说此墨要得一块,得排上几个月的功夫呢。” 徐伯笑道:“底下那些小官吏为了巴结,给咱们家不知道送了多少东西了,全都被拒之门外,这一回,求上门的是个商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少主突然破天荒允了口,留下这东西,说是送给小少爷您使。” 停瑜珍惜地将墨匣抱在怀里,又仰起一张惶恐而期盼的脸说:“兄长什么时候回来?” 一阵熏风从廊上刮过,花园里竹林苍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徐伯看向远方,意味深长道:“这得看天意。” - “不知上官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0 首页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