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再露羞愧之色。 永昌帝:“你啊,哪都好,遇到大事就犹犹豫豫没有决断了,谁都能推你一把,推得对还行,万一有人故意把你往坑里推,等你掉进去了再后悔还来得及吗?” 康王服这样的批评,他确实就是这样的人。 永昌帝:“所以啊,朕要把你往贤王上面历练,让你去巡渠巡山,一是为了让你亲眼看看你二弟的大才,让你心甘情愿地辅佐他,二是要你在凉州亲眼看看当地百姓的干旱缺水之苦、治水能臣的修渠之道,要你在灵山看看真正的实干官员从想到富民的法子到落实这个法子一步步要做哪些实事。” “官员们惯会写折子,但折子上的东西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瞎编的,你只有亲自经历过,才能辨别折子的真假。” “这两趟差事你办得都很好,朕很欣慰。” 康王又红了眼眶,原来父皇藏了这么多苦心! 永昌帝最后道:“兄弟手足,你二弟的脑子好使,但他的腿废了,所以朕盼着你能做他的腿,他无法亲自去查验的工事你去替他查,他无法亲自去威慑的地方文武你去替他威慑,瞧你这人高马大的,到时候蟒袍一穿眉毛一竖,铁面无私奖善罚恶,朝廷有你这样的贤王,谁还敢不把你二弟的政令当回事?” 听到这里,康王眼中再无半丝郁气,声音坚定地道:“父皇放心,儿臣会做一辈子的贤王!” 五月二十一,天边才微亮,文武百官已经入殿准备今日的朝会议政了。 百官开口之前,永昌帝先让汪公公宣读了册封惠王赵璲为太子的诏书,诏书用词极简,但每一个字都是对惠王所具才华品德、所立功勋的总结赞颂,南征北战戍卫边关,举贤献策改善民生,实乃天意所属,故立为皇太子,另择吉日行册封大典。 当汪公公抑扬顿挫的声音落下,永昌帝看眼唯一还坐在轮椅上的老二,再看向跪了满殿的文武百官,道:“储君乃国之根本,立储既是朕的家事更是大齐的国事,诸位爱卿若对朕钦定的储君人选有异议,尽可直言。” 就在官员们互相对眼色的时候,康王直起腰,朗声道:“父皇英明神武,惠王确实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儿臣无异议!” 年方十五第一次被喊来入朝听政的四皇子听了大哥的话,忙道:“父皇英明,儿子也无异议!” 两位皇子都不争了,另一个皇子也降成郡王了,文武百官岂会再触永昌帝与新太子的霉头? “皇上英明,臣等无异议。” 既如此,永昌帝笑着叫众人免礼。 汪公公走下御台,恭恭敬敬地将册封太子的诏书送到惠王面前。 赵璲双手接过圣旨举在齐额的位置,朝龙椅的方向恭声道:“承蒙父皇信重,儿臣定当勤勉自律,不负父皇所托。” 说完,他放低圣旨,在圣旨上完成了三次叩首之礼。 汪公公将惠王爷的轮椅推到大殿中央,转向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再次行礼,跪拜太子。 惠王府。 因为福成长公主、庆王被严惩的事,姚黄这几日都没出门,吃过早饭后便推着躺在紫檀小推车里的筠儿去逛园子。 邓师傅给惠王爷打造了那么多把越来越好用的轮椅,按照王妃的吩咐再打造一辆给小孩子用的推车简直易如反掌,上面能撑起绸布遮阳,推车底下还有一层托板能放东西,而姚黄推惯了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斤的惠王爷,推筠儿就更轻松了。 金宝乖乖地跟在推车旁边,每次王妃停下脚步,金宝就抬起前爪搭上推车,探头去瞧里面的小主人。 筠儿看到金宝比看到他父王笑得还欢,高兴地踢着两条小腿儿,小手也拍在一起。 姚黄瞅瞅金宝,脑袋里冒出了做个狗拉小车的念头,到时候她推着惠王爷的轮椅,让金宝拉着筠儿的小车走在前面,父子俩都不耽误。 正想着呢,门房派人来传话了,说宫里有旨意,请王妃快去接旨。 接过太多次的旨意,姚黄对这事都不新鲜了,一边把筠儿交给乳母照看,一边带着阿吉往前走,算算日子,猜测道:“是不是赏赐荔枝?” 但凡永昌帝或是周皇后赏赐什么,口谕也是旨意。 跑腿的小公公:“没见带着什么箱子,只端着放了圣旨的托盘。” 诏书? 她上次接诏书还是受封惠王妃呢! 心跳加快,姚黄稳着脚步来到前面,久违地跪在了硬邦邦又被日头晒得热乎乎的石板地面上。 宣旨公公捧着诏书念了长长的一大串,先是册封惠王为太子的那部分,再是册封惠王妃为太子妃的,一番溢美之词夸得姚黄都觉得这位惠王妃真好啊,果然是天生的太子妃! 作者有话说: suiri:天生的太子 姚黄:天生的太子妃 康王:天生的大腿
第160章 宫里的旨意分成很多种,像赏赐荔枝绸缎这种在皇家很常见的贡品,姚黄在送赏的公公面前说些谢恩的话便可,如今永昌帝封她做太子妃这样的大事,姚黄就该进宫谢恩了。 让宣旨公公稍等,姚黄一边让阿吉回明安堂准备一个干净好看的小篮子,一边跑着回了后花园,亲自钻进菜圃这边的青瓜畦,挑那长得又长又直又粗又足够鲜嫩的青瓜一口气摘了十来根,放进阿吉送来的篮子里,再与乳母、筠儿分别换身衣裳,一起跟着宣旨公公进了宫。 勉励完自家老大的永昌帝又在批折子了。 毕竟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大风大浪都见过,还不至于被两桩闹心的家事击倒。 “皇上,太子妃前来谢恩了。”汪公公迈着轻轻的脚步来到内阁门前,见皇上抬头望来,汪公公露出一个笑:“太子妃把小公子也带来了。” 儿媳妇的到来在永昌帝的意料之中,能看到小皇孙就纯属惊喜了,永昌帝直接放下朱笔,离开书房来了外面的厅堂,然后就看见正门外儿媳妇推着一个奇模怪样的带着轮子的木制东西站在那儿,永昌帝正打量呢,那东西里面突然伸出一只小胖手…… 永昌帝:“……” 御书房的门槛也是改过的,缓坡似的几乎没有阻碍,姚黄一边注意着推车的前轮一边走了进去。 永昌帝已经靠近了,看到舒舒服服躺在里面的筠儿,再退开两步上下打量这不知该称为椅子还是床的东西,问:“哪弄来的?” 姚黄笑道:“儿媳让邓师傅做的,有时候我跟二殿下去游园,天气好也想带上筠儿,可一直让二殿下抱着筠儿怪累的,儿媳就想再备一辆轮椅把筠儿放进去,然后儿媳推二殿下、二殿下在前面推筠儿,那轮椅又太硬了还没有围挡,儿媳干脆把邓师傅叫过来,让邓师傅看着打造一辆,最后给这东西起名叫推车。” 永昌帝:“结实吗?” 姚黄:“比二殿下的轮椅还结实。” 皇家的大宝贝蛋已经不怕摔了,小宝贝蛋还太嫩。 永昌帝按按推车的车身,确实够结实,这才弯腰解开将筠儿固定在车里面的带子,抱起他的小皇孙。 筠儿眼瞅着要三个月了,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双凤眼像极了他的父王,但是笑起来就很有娘亲的影子。 刚气过一场的永昌帝就喜欢这样的笑,刚捏捏筠儿的小手,就见儿媳妇从推车底下掏了一个小篮子,里面是……前年儿媳妇孝敬过的青瓜。 对上永昌帝无惊无喜的淡然视线,姚黄也不尴尬,解释道:“父皇这里什么都有,儿媳妇那最贵重的好东西还是父皇赏的,儿媳妇总不能再还回来吧,没有贵的,那就只能送点实惠又满载儿媳孝心的家产了,父皇您瞧这里,还湿着呢,证明这是儿媳妇刚摘的,保证新鲜!” 永昌帝这才嗯了声,是够新鲜的。 国务繁忙,永昌帝分不出太多时间给小皇孙,将筠儿放回推车之前,永昌帝道:“这推车不错,可以提前送你大嫂一辆。” 姚黄看眼好像在专心打量推车的皇帝公爹,小声道:“大嫂那儿媳是打算等她生完再送的,包括两位妹妹,将来肯定都有,倒是三弟妹那里的三郎跟筠儿一个月份,我想送,又怕……” 怕郁气沉沉的庆王、郑元贞夫妻不稀罕她的礼,也怕永昌帝这里不高兴,好啊,他正冷着的人,儿媳妇倒去送关怀了,是不是太没把一家之主当回事? 姚黄从来不是什么滥好人,麻烦能少则少,反正他们夫妻跟庆王夫妻本就没多少兄弟妯娌情分,能做面子活的时候姚黄会做,不给人挑她错的机会,不方便做面子活的节骨眼,姚黄也不会不合时宜地去自寻麻烦。 永昌帝:“怕什么怕,你是三郎的伯母,伯母关心侄儿谁敢说闲话?” 老三、外甥女各有各的不是,三郎是无辜的,永昌帝禁足夫妻俩,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反思己过,三年之后只要他们学老实了,照样是正正经经的皇室宗亲。 让老二媳妇送个推车去,夫妻俩就该明白他对三郎的关心,自己反思的时候对三郎也多上上心,别把三郎养废了。 姚黄听懂了,笑道:“儿媳遵命,出宫立即派人去送。” 太子妃推着小皇孙去给周皇后请安了,汪公公也端了刚洗好的一盘青瓜过来,左右看看,寻思着该把盘子放在哪。 永昌帝一边批折子一边朝书桌边上扬扬下巴。 汪公公笑着放下盘子,悄然退下。 批到不是那么重要的折子,永昌帝就改成右手写字,左手拿起一根青瓜,咬一口果然清脆可口且清凉解渴。 姚黄回府后,让人去已经开始贩卖推车的雅居阁买了两辆,再安排曹公公亲自去庆郡王府走一趟。 王府与郡王府的规制不同,但永昌帝只是降了三儿子的爵位,并没有要将三儿子一家三口赶出王府迁到另一处郡王府的意思,所以皇城东边的庆王府只是换了一方“庆郡王府”的匾额,里面基本没什么变化。 庆郡王夫妻闭门思过,郡王府的管事照旧当差,听到叩门声,他透过门缝朝外瞅瞅,认出了惠王府的曹公公。 管事打开门,疑惑道:“公公这是……” 曹公公指着旁边两个小公公推着的推车,面容平和地道:“老奴奉太子妃的口谕,来给郡王爷、郡王妃送礼。” 苍天可鉴,曹公公真没有任何要炫耀的意思,可他们做公公做下人的,当差办事必须敬称上面的主子与贵人。 门里面的前庆王府管事现庆郡王府管事:“……” 都是在贵人府里当差的老人了,管事谨慎地没有多问,请曹公公等人进第一进院稍等,他亲自去郡王那里通传。 此时的庆郡王,正在后花园的水榭里纳凉避暑。 从四月二十五被父皇吓走半条命到本月十六被父皇明着降罪就是二十来天,而从他被降为郡王也过去五日了,前前后后这么久,足够庆郡王接受他今后只能做个闲散宗亲的下场了,虽然很没面子,但跟被父皇贬为庶人只能在皇寺陪伴青灯古佛的长公主比,他这处境还算不错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7 首页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