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不用愁不用怕也不用再惦记挽回父皇的圣心,庆郡王反倒有种风雨过后的平静。 “殿下,惠王那边受封太子了。” 管事小心翼翼地禀报道。 瘫在凉床上的庆郡王并不意外地嗯了声。 管事:“太子妃派曹公公来送礼,就在前面等着。” 庆郡王看了过来:“什么礼?” 二哥何时这么喜欢显摆了,刚当上太子就来送礼炫耀? 管事挠了挠头,一边动手比划一边努力找词形容那物件。 庆郡王听得背冒冷汗,怎么那么像轮椅?二哥是记恨他当初的冷嘲热讽,要打断他的腿? 不管怎么说,太子贵为半君,他跟表妹就得当面去接礼谢恩。 庆郡王心神不宁地去换了衣裳,在王府的二进院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他多时的郑元贞。 这一个月夫妻俩的处境差不多,庆郡王求的是能保住富贵,郑元贞求的是能保住母亲的命以及她现有的三皇子正妻的名分,这样已经很让她抬不起头了,如果永昌帝还要让三表哥休了她,让她也跟着母亲去剃度出家,郑元贞根本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 为了她仅存的这点体面与尊荣,为了三郎还能继承爵位,郑元贞又哪里还敢给庆郡王脸色看? 她甚至要学她曾经看不上的那些女子笼络男人的手段,目光思念又哀怨地看着庆郡王一步步走近。 尘埃落定的这五日,夫妻俩连一个院子都没住在一起,庆郡王一直单独住在水榭那边,虽然没有召侧妃通房陪伴,但郑元贞猜测庆郡王只是不敢,并非真的不想。 庆郡王还真被这般楚楚可怜的郑元贞给勾动了心,到底是从少年时就喜欢的表妹。 该骂该怨的都发泄过了,往后就一起窝窝囊囊地过日子吧。 夫妻俩并肩来了前头。 曹公公亲自给夫妻俩展示如何使用这种推车,并解释了太子妃为何要送推车过来。 庆郡王立即朝着皇宫的方向跪下,哭谢父皇还惦记着他。 郑元贞的眼泪也掉了下来,还好她有了三郎,还好舅舅疼爱三郎这个孙子,凭着这份疼爱,庆郡王大概不会太苛待她们母子。 这份庆幸在郑元贞的心里盘旋了许久,直到庆郡王新鲜过躺在推车里的三郎离开了,周围安静下来,郑元贞才忽地想起惠王受封太子的事。 自嘲、悔恨相继涌上了她的心头。 早知如此,她与母亲又何必当初,心机用尽,反倒便宜了一个百户家的女儿。 炎炎夏日,酉时到了,窗外的阳光还很晃眼。 赵璲还在工部的公房,父皇的意思是,让他先全力督促兵器坊研试出重火药的方子再去中书省协办。 赵璲并不着急去中书省,他在意的是接下来出宫这一路,遇见的官员们一定会比往日热情,大哥…… 耽误了两刻钟,新封的太子殿下还是由青霭推着、飞泉跟着出了工部。 之前的惠王爷有礼却疏离,今日的太子殿下还是从前那姿态,会颔首会正视,却无任何不必要的寒暄。 终于,赵璲看到了等在前方的康王。 披了一身灼灼夕阳的康王远远地笑了笑,然后大步走来,离得近了,忽然一个躬身行礼:“臣拜见太子。” 赵璲:“……大哥不必多礼。” 康王直起身子,笑容爽朗:“第一次总要讲讲礼数,你真不愿意,以后我再像以前那样只跟你称兄论弟。” 赵璲:“本就是兄弟,不要太见外了。” 康王便接过轮椅,大步推着二弟往前走了,父皇说得对,二弟哪哪都好就废了腿,那他以后就给二弟当腿用! “今日就算了,月底我再去你府上讨顿席面。” 将二弟推上马车,康王站在车前道。 赵璲颔首。 待康王走开了,飞泉再从外面关上车门。 终于又清静了,赵璲缓缓放松下来。 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惠王府门外。 在青霭从外面打开车门之前,赵璲都在想等会儿见到的王妃会是什么态度,是学康王那样先客气一下,还是…… 门板开了,赵璲抬眸,却见一道红裙身影探了进来,身姿素来敏捷的王妃转眼就扑进了他怀里。 赵璲下意识地抱住他的……太子妃。 “怎么回来这么晚,我都等你好久了。”激动过后,姚黄手撑着面前人的肩膀,小声埋怨道。 赵璲看看太子妃嘟起的嘴,再看看她眼里要溢出来的笑,问:“怎么没在里面等?” 姚黄晃了晃身子,美滋滋道:“我的夫君升官了,我要第一时间跟他道喜啊。” 赵璲垂眸。 姚黄贴到他耳边,用很轻很轻的声音唤道:“太子。” 过于尊贵的两个字,姚黄唤起来还生疏,就一连多唤了两声。 唤着唤着,裙下一紧。 姚黄:“……” 待到夜里,姚黄不知不觉又喊出了已经喊惯的那个旧称,一连串地全是各种拐着弯的“王爷”。 赵璲并不在意这些称呼,他要的是她一个音都叫不清。 久违的狂涛骇浪几乎将姚黄掀翻到床外,倒下后又过了足足一刻钟,姚黄才转过来,靠到惠王爷穿着中衣的怀里。 “白天还好,这时候叫太子不太顺口。”姚黄嗓音暗哑地道,叫来叫去总是卡在“太”上头。 赵璲摸着她的头发:“那就继续用原来的。” 他也喜欢听她喊王爷。 姚黄摇摇头:“太子就是太子,哪能往回叫的,我给王……你想个新的称呼。” 赵璲便耐心地等着他的新称呼。 姚黄想到了,摸着他的胸口道:“就叫殿下吧,王爷是殿下,太子也是殿下。” 太子殿下简简单单地应下了。 半夜姚黄睡得好好的,忽然被太子殿下弄醒,她困得慌,不想依他。 太子殿下就在她耳边道:“试试新称呼顺不顺口。” 姚黄:“……”
第161章 册封太子的公文要布告天下,而京城是天子脚下,这边的百姓们最先听到风声。 康王妃陈萤、大公主等住在宫外的皇亲国戚以及姚震虎、罗金花等亲友陆续来给太子妃请安、道喜。 姚黄在别人面前要收敛喜意,单独跟母亲罗金花在一起时,娘俩面对面笑得比姚黄靠皮椅赚了五千两银子时还高兴。 罗金花拉着女儿细皮嫩肉的小手,笑不拢嘴地给女儿讲她跟丈夫、儿子刚听说这事时的各种又惊又呆又乐的反应:“我还好,是镇国公下朝后派人过来送的喜,只有你嫂子瞧见我的傻样了,你爹是镇国公亲口告诉他的,还好镇国公平易近人,不但没嫌弃你爹的傻样,还各种嘱咐提点了一番。” 姚黄:“我哥呢?” 罗金花:“你哥是世子爷去找他说的,哎,都知道你爹你哥是啥德行,你嫂子一家简直比我还要费心。” 她高兴归高兴,绝不会说傻话,丈夫跟儿子却可能会因为过于震惊蹦出一句“这怎么可能”,自家人听了知道爷俩没有别的意思,就怕有心人传到女婿那里,让女婿觉得岳父、大舅子是因为他的腿而看轻了他。 伴君如伴虎,封了太子的女婿就是将来的君王,以后他们一家待女婿要更加谨慎恭敬,不求阿谀奉承跟女婿讨好处,至少不能因为嘴笨上赶着去给女婿添堵,最后再影响到女婿跟女儿的感情。 姚黄笑道:“哥哥这一成亲,相当于多了三位名师,娘终于能轻松些了。” 罗金花瞅着女儿,莫名一阵心疼:“娘最牵挂的还是你,说起来你这身份是越过越高了,外面不知多少人羡慕,可皇家是什么地方,你住在王府还能自己当家做主,等搬进东宫,离皇上皇后娘娘等贵人们近了,天天打交道,说话得多小心?” 姚黄揉了揉母亲蹙起的额头,神色是一如既往的轻松:“娘别把宫里的日子想的太复杂,皇上日理万机,没多少时间见我这个儿媳妇的,皇后娘娘温柔似水,我离她近些正好能跟着她学习如何掌管后宫事务,就跟高门闺秀跟长辈学管家一样。” “贵妃之前就改性子了,一直都没有再针对我跟太子,现在储君已定,她更不会犯傻,况且她也从来没有在我这里讨到过便宜。” “贤妃端庄明理,太子跟大殿下还算交好,她没道理针对我。” “柔妃……庆郡王出了那样的事,柔妃没被皇上迁怒已是万幸,她更没理由找我的麻烦。” 姚黄对皇家自然是敬畏的,但她不想过得像陈萤那般谨小慎微,不想因为自己身份尊贵了就学贵妃的高傲跋扈,也不想学周皇后完全无可挑剔的国母之风,她更想顺心而活,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她一不坏了皇家的规矩一不触犯律法,又何必做什么都畏首畏尾? 再说了,姚黄懂变通啊,哪天她真做了什么会让永昌帝、太子不高兴的事,那也只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譬如永昌帝根本不喜欢她送的便宜青瓜,或是太子不喜欢她在床上抓他骂他,真这样,姚黄再改也完全来得及。 “娘,你只管放宽心,我能过好自己的日子的。” 永昌帝钦定太子只是一道旨意的事,但礼部筹备太子、太子妃的册封大典就没那么简单了,同时工部那边也有差事,得把三十多年没住人的东宫里里外外都修缮一遍,而当今太子的腿疾则又增加了改东宫各处门槛的工事,包括再次将太子旧邸用惯的那些工匠召进宫,让他们负责太子所需的一些寝殿改建。 东宫是皇宫的一部分,按理说做任何改动都需要永昌帝先行审批,不过永昌帝一早就给了口谕,东宫的修缮完全由太子决定,永昌帝只管出银子。 东宫的舆图就送到了太子手上。 赵璲将舆图带回王府,陪太子妃一起看。 惠王府是三路五进带个超级大花园的大宅子,东宫只有一路三进院,宽敞倒是宽敞,每进院都是正殿五间、东西侧殿各三间的布局。 就在赵璲隐隐担心太子妃会嫌弃东宫不如王府大时,耳边便响起了太子妃惊喜的声音:“居然有三进,我看贵妃的翊坤宫都只有两进。” 姚黄怎么可能会嫌小呢? 王府盖得大,那是因为做皇帝的爹把王爷们分出去了,以后王府就是王爷们一辈子的家,当然也要修个大园子让王爷一家人有个散步赏景的好去处。 再看太子,东宫是没有王府大,可皇帝爹把整个天下的家产都留给了太子啊,太子一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再嫌东宫小的话,是打算重新搬回王府把包含整个天下的家产都让给别的兄弟吗? 姚黄宁可先踏踏实实地住一段时间的三进“小”东宫,也比虽然住在宽敞王府却时不时要担心将来哪位新帝会不会给自家王爷夫君难堪或是未来皇后会不会刁难她来的舒服,而且东宫虽然没有花园,但御花园一家三口也可以去赏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7 首页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