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东有卢龙,南有魏博,西有河东,此皆朝廷藩属,岂无可用之军? “……王逆军心未稳,轻军东出,传旨藩镇……成德反掌可定! 薛霖边看边 叠声赞道: “好好好!云君果然好才学!!” “此篇檄文气吞山河,笔挟风雷之势,更难得是见识明白,分析鞭辟入里……好好好!” “昔年左思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云君此篇犹有过之,只怕说震惊海内也不为过呀!” “好!好!!好!!!”薛霖看着云非墨的眼神那是越看越欣赏,左右看了看房准他们,笑道,“本来我请薛岳参加文会,顺便叫他叫几个朋友一道,却没想到薛岳的朋友竟都是如此出类拔萃,实在是大夏之福啊!” 众人连道不敢,云黛却知道薛霖这句话专门是说给他们听:别看薛岳刚刚一直不吭声,可你们几个都是因为薛岳才来的兵部文会,记得要承薛岳的人情。 “刚刚问策诸君,诸君各有所长,都是人中龙凤,某也是大开眼界,诸君今日的高谈阔论某自会叫人整理成文,流传开去!”薛霖笑了一会,显然是心情十分愉快,此时他话锋一转,“某还有一桩怪事,想请诸位一同参详,特别是云公子。” “是何怪事?薛大人还请示下。”刚刚的问策之后云黛对于薛霖的观感好了一些,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毕竟这个人是真的想要讨伐王廷安、讨伐成德的,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云黛对他心生亲近了。 房准等人也是有些好奇,薛霖身为实际上的兵部尚书位高权重,身边必然是群英荟萃,有什么样的怪事还需要来问他们几个闲人? 薛霖缓缓说道:“此事并不复杂。君等应该知道,成德之事的消息一传到洛阳,朝廷之中就分成了战和两派,其时太子出外,朝廷空虚,朝中倒是主和派的声音更大些,不管是政事堂还是部寺之中,乃至于在兵部之内主和的人也是所在多有,我和刑部的严尚书虽然力主讨伐王氏以正国法,但究竟是势单力孤,若不是当时陛下心意不明,几位监国的殿下也是天天打太平拳,两位仆射又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硬是把事情拖了下去,说不定早在云公子的永昌奇案问世之前,朝廷就会颁布承认和安抚成德的诏书了。”
第232章 王廷安在等什么 云黛并不清楚进京之前朝廷的舆论竟然惊险到了这个地步,她一直以为只是两派争执不下才拖延至今,却不知原来主和派一直大占上风,要不是还存在很大一批“中间派系”,主战派早就败下阵来了。 薛霖抚了抚胡须道:“云公子上京前后这段时间可说是最惊险的时候了,主和派本来就声势极大,坊间又开始流传指称云麟谋反大逆的《河朔纪闻》,一时间朝野之中舆论哗然,不少原本模棱两可的清流正直之士也都转向了主和,就连左右仆射也都私下跟我说起‘成德之事暂时安抚未必不可’,。 更要命的是,王廷安的使者还押送了成德夏税入都,这十万石粮食放在往年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朝廷为了省钱省粮甚至要官员隔一日办公的情况下,对于朝廷的诱惑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而且我听闻王廷安派的那个使者足智多谋,乃是一个长袖善舞之辈,游走于公卿之门,很是收买了一些人帮着王廷安摇旗呐喊。 若不是云公子的《永昌奇案》横空出世,拨乱反正,澄清玉宇,那真是悔之无及。” ”薛霖言辞中还是心有余悸,“云公子的永昌奇案一出,洛阳民间的风气为之一变,紧接着清议也开始转向,朝廷关于成德之事的争论又被提起,在洛阳的老百姓和清流眼里,主张安抚王廷安的就是佞臣、奸臣!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主和派也要顾及名声、爱惜羽毛,加上太子大捷的消息传来就更是如此,一时间整个朝廷的舆论几乎掉了个个儿。” “这不是很好么?若非如此我们也没办法在这里讨论出兵之事啊。”杨安然问道,其实众人有些不解,这些事情不都是好事么?何怪之有呢? 薛霖摇了摇头:“嘿嘿,主和派那些人岂是易与之辈?这样就无声无息实在是叫人难以安心。” 杜确思忖了一会:“这也不足为怪,最近这段时间先有太子西北捷报,后有易之的《永昌奇案》,两厢夹攻之下,便是洛阳的百姓也知道云将军忠、王廷安奸,谁敢这个时候帮王廷安说话?” “不不不,薛侍郎所怪,应该是他们后继无力。”房准打断道,“况且杜兄应当知道,那些主和的大臣们也决不会直接‘帮王廷安’说话,而是为朝廷计、为天下苍生计!” 薛霖连连点头:“正是如此,主和的多是文官,说起这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来我是望尘莫及,正因如此我才奇怪他们怎么会这样束手认输……” 云黛插口道:“这有何怪,王廷安不过是个草包!朝廷公卿们自然不会在他身上押注。” 薛霖却不这么认为:“王廷安为人如何,某虽不知,但他叔父王世贞我却知之,算得上老谋深算。便是王廷安此人,若从成德传出来的 消息为真,以他能在云麟眼皮子底下发动兵变的手段,绝对不是易与之辈……虽说被太子捷报和《永昌奇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可如今也过了七八天了,该有所反攻了。”说道此处薛霖回忆了一下,“王廷安的人进京一个月了,除了最开始炮制河朔纪闻污蔑云麟谋反,到处跑了些门路外,之后就安顿在长夏门内的仁和坊,毫无动作了。” 房准心中盘算了一阵,点头道:“这确实不合常理,云大都督当世名将,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起兵作乱,乃至于弑杀长官,同时还准备好了谋反的证据,怎么看都像是事先谋划好的。就算不是王廷安本人,他身边也一定有善于出谋划策之人。面对如今的局面却束手待毙实在有些可疑。” 杨安然道:“或许他们没有算到太子这么快能得胜而回?” 杜确断然说道:“不可能,谋此等大事,岂有不谋划周详的道理?再说了太子善战天下皆知,王廷安敢动成德、敢动云家绝不会没想到这一点。” 薛霖陷入思索:“所以,某一直觉得他们在等什么?” 云黛说:“等什么?等朝廷粮草耗尽,等饥民入京?朝廷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夏税吗?” 云非墨此言让堂中诸人都陷入了沉默,适才慷慨激扬说要如何如何讨伐成德,但这些的关键都在于朝廷能不能度过目前的难关。文会一时陷入了僵局。 “罢了罢了,”而薛霖显然是没办法解决粮草问题的,他叹了口气道,转开话头,“对了,我记得云公子在春会上与人比武,把一个举子的门牙都给打掉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仍不住掩面偷笑,云黛更是尴尬的面目红透。倒也不是他们几人良心不好,实在是谢祎本就和他们不对付。 “看易之你细胳膊细腿的,力气到不小嘛,”薛霖故作惊讶地看向云非墨,相谈下来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年轻人了,语气也亲切起来,“这样吧,我大夏以武立国。古之君子更是讲究文武双全,就连蔡尚书都比试了武艺,某既然忝为兵部侍郎,当然也要考校一下各位的武艺。” 杜确他们听到这话,竟然有些兴奋起来。
第233章 雪夜比试 薛岳有些不明就里,忙问杨安然:“杨兄,你们高兴什么?你们会武艺啊,我怎么不知道!” 房准笑道:“这与会不会无关,这是兵部文会,他此刻考校我们武艺,说明薛侍郎确实想要不遗余力的举荐我们几人!” 薛霖毕竟是兵部的官,他说某人文章好士林未必接纳,但若是说文章不俗武艺亦精,那么他举荐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想明白了这一层,薛岳看向薛霖的目光更复杂了。 不多时几个仆人抱了一堆弓箭过来。 房准、杜确、杨安然面色各异。 云黛看了看屋外,此时天光渐暗,室外还有大雪,她皱起眉头和薛岳小声嘀咕:“射箭吗?现在没了天光,又下雪又有风,怎么射啊?” 薛侍郎久在军中,当然知道大雪之中,弓箭可说是百无一用。他特意如此布置,一方面想看一下众人的弓箭功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考较一下个人的心性。 薛霖此时已率先走到轩外,从旁边摘了弓来,接了小童递来的雕翎箭,却是一张一石五斗的硬弓,只见他双臂较劲,已将一张硬弓挽得如同满月一般,对准园中约莫五十步外的那株古槐嗖嗖嗖三箭,有一箭直接钉在槐树的树梢之上,另外两支却是被风吹偏,远远落在了雪地里。薛霖摇头笑道:“东都一住十余年,弓马都生疏了。” 然后叫了一个仆人过来吩咐了两句。就见那个仆人拿着一个铜锣走到那槐树下,两三下攀上树顶,将那面铜锣系在了树枝上,薛侍郎待他系好,笑道:“今日风雪甚大,取准不易,就请诸君以雪中的铜锣为靶,每人二十支箭,射中多者为胜者,如何?” 薛侍郎既然说了比法,众人陆续上前挑选弓箭。 薛侍郎拿上来的弓箭当然都是上好的犀角弓,只不过强度也是有强有弱,房准等人终归是书生,选的都是军中常见的一石重的角弓,云黛虽然从小挽弓惯了,但毕竟女子力弱,选了一张最轻的七斗弓。 最郁闷的大概要数薛岳了,薛岳武艺超群不假,但是他一身功夫都在拳脚刀剑上,他一个广陵会的少当家何曾在弓箭上下过功夫?联想起之前的认亲戏码,只觉得今日根本就不该来。他试着拉了拉剩下的几张弓,只觉得这些弓轻飘飘的没什么力道,挑选再三竟是找了一张最沉的两石弓——着实让在场的众人吃了一惊。须知军中一般将领也就是一石三斗左右,能挽到一石五斗的已经算是善射之士了。 拿云黛来说,她父兄都是当世名将,平素用的弓也不过就是一石七八。如今的大夏,也只有中兴四将中的卢裕和太子殿下传说中可以用两石甚至三石的硬弓。几人见薛岳上来就开两石的弓,都觉得有些惊讶。 其实房准等人也是心中惴惴, 他们几人的射术在读书人中也算不错的。只是现在是风雪天,天色又暗,射箭远比平时为难,也不知道到时候能发挥出几分实力,只希望不要出丑才好。 而且说是考校众人,其实考得就是:薛岳、云非墨、房准、杨安然、杜确他们五个。 挑完弓,除了云黛,其余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先开始。 薛岳看了一脸笑意的薛侍郎,心里郁闷的不行,心想自己本就不善此道,先给出来给后面的人趟趟道吧,当下走上前来:“那我就抛砖引玉了。” 说完走到檐口,但他到底不会射箭,学着薛侍郎的样子弯弓搭箭,但是一开始却连箭也拿不稳,直弄得手忙脚乱,好容易摸着门道,已经是一身大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0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