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清不清楚,在他眼前的,就是分叉路。 一条,支持皇上,去提醒皇上,那两位必反,兵权一时半会儿收不回来,但京中可以控制住秦家人,林家人,还有平阳长公主。长公主必定也是知情的。 另一条,选择林繁,他老太师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都不做,等林繁回逼京城时,做里应外合的那一个。 就这两条,是大路,不平稳,却能走。 至于别的小路子,什么装傻装到底,谁赢了站谁;什么两边拉拢、左右都不落下…… 太蠢了。 自寻死路。 他死就死吧,但那真正祸害的是大周。 僵持着、拉锯着,乱的是大周的根基,哈哈大笑的是西凉和南蜀! 等他两脚一蹬,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大周基业放在前头,黄太师不考虑自己,当然也顾不上考虑黄逸。 以林繁与秦胤的性子,会让黄逸写昨儿那样的家书回来、催他支持进攻西凉,但绝对不会拿捏着黄逸的性命,逼他这位老祖父反叛。 他们不是那种人。 再者,真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黄太师可以舍弃孙儿的命。 他不惧别人骂他、咒他,只要他认为他走的路是对的,他选择心中的大义,他坚持着的是他心中的大周。 可是,大周该走向何方? 疲惫感从心底泛起,黄太师闭着眼睛养神。 他记得,先帝驾崩前,曾召见他,问了他很多想法。 因着是君臣间可以预见的最后一次交谈了,先帝请他畅所欲言,黄太师也没有绕任何圈子,直抒己见。 他说的是,比起先太子赵临,他更看好殿下赵隶。 如若大周没有建朝,天下还是乱糟糟的,赵临无疑是最合适的人。 敢打、敢拼,能鼓舞人心,能号召天下。 可大周建了,百废待兴,一味征伐,百姓得不到休养,安定不下来。 内政不似杀伐。 杀伐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效,而农工商内政,需要年复一年去养,赵临性子太急了,让他稳下来,需要他们一遍遍去说,能不能听进去,不一定。 赵隶不一样,他在内政上有想法,适合稳步建设。 当然,这些也是马后炮了。 那位已经是先太子了,能继位的只有赵隶。 而他黄晔,也不用在名正言顺的太子、与更合适的殿下之间,来回动摇了。 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需要向唯一的继承人赵隶效忠,指点他、辅佐他,让大周继续前行下去。 先帝赞许了他的直言不讳,亦把辅政之责交到了他的手中。 他辅佐着皇上,支持着大周,走了二十多年。 现在,选择重新摆在了他的面前。
第223章 此时此刻 黄太师睁开了眼睛。 告了假,他决定如范太保说的,好好回去歇一歇。 等精神头足了,再仔细思考一番,比现在这样捣糨糊强。 轿子起了,行至一半,黄太师突然想到了什么,让轿夫改道,去了徐太师府上。 当然,还是爬着梯子、翻墙进府。 唯一不同的,是他精神不及前回,落地时险些崴了脚。 徐太傅正在书,见客人到来,让管事添了盏茶。 黄太师一口一口抿了,管事再续。 如此饮了三盏,却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徐太傅放下了书,在黄太师对侧坐下。 两位老人静静坐了一刻钟,还是由徐太傅打破了沉默。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竟能让你如此耿耿于怀?”徐太傅问道。 “您听说了?”黄太师问。 “老头子耳朵没聋,”徐太傅指了指窗外,“昨儿热闹呢,欢天喜地的,我在院子里散步,隔着墙都能听见。” 黄太师闻言,笑了笑:“打得漂亮,确实热闹。” 徐太傅睨了他一眼:“可你心里不畅快,你发现了什么,又开不了口,只能来爬梯子,跟老头儿眼瞪眼。” 这话说的,黄太师苦笑。 说不得,又憋得慌,可不就只能眼瞪眼嘛。 徐太傅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道:“我不知道你为何事为难,但思来想去,应是与皇上有关。” 见黄太师颔首,老太傅笑道:“你向来相信皇上,对他最有信心,怎么犹豫起来了?” 黄太师老脸一红。 “不用解释,开不了口,就解释不了,老头子也不是真要听个答案,”徐太傅道,“我能说的,就只有几句话。 当你开始犹豫不决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有答案了。 或者说,你对你原先的答案,不坚定了。” 黄太师握着茶碗的手,微微一僵。 老太傅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他自己看不穿、或者说不肯去看穿的东西,被老太傅几句话,直接戳了个透。 这是年长之人的智慧吗? 黄太师想,不是的,不全是,老太傅能点透,只因是过来人。 这一瞬,他越发明白,徐太傅从被禁足于御书房偏殿,到竖起砖墙,这一段前后的无奈了。 “没有什么是不会变的,我老了,你也老了,皇上他也、也长大了,”徐太傅说到这里,长长叹了一口气,“老头子在家里休息了这些时日,想明白了一件事,要接受改变。” 黄太师拱了拱手,虚心听讲。 徐太傅摸了摸胡子,笑了笑:“任何决定,都来自于‘此时此刻’。 而此时此刻的结果,在几十年后,没有人能够保证什么。 你不行,我也不行,皇上同样不行。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引导’两字。 一如种树,选了地、选了苗、选了肥料,我们精心养育,也得修枝,不能让它胡乱长。 可是,做得再多,也有不容我们置喙的,虫子该长还是会长,哪年风不调雨不顺了,我说了不算,也求不来雨。 这事儿啊,和教养孩子差不多。 你都见识过小孙儿不照你的心思、整天舞刀弄枪、最后还投军去了,你怎么就不能接受皇上长大了,和我们这些老头子想法相背了呢?” 黄太师被徐太傅说得哭笑不得。 黄逸浑,浑一个,龙椅上那个若是浑了,浑一国。 再说,黄逸的志,不在文上,但他习武为大周出力,殊途同归,他的志没有偏。 而皇上…… 若以树来形容,他曾经长得很好,只是近几年…… “你看我,”徐太傅指了指自己,“我为何闭门不出? 上次就与你说过了,不是怄气,也不是拉不下脸,而是,我再登朝堂,对皇上无益、对大周无益,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此时此刻,我就歇着吧。 但过去的几十年,每时每刻,我努力做到了当下该做的事。 所以,哪怕牵挂着朝政,老头子也能在家怡然自得,因为无愧于心。” 最后的四个字,让黄太师心神震荡。 他想起了和黄逸说的那段话。 他自知行事不光明、不磊落,甚至可以说是“狡诈”、“弄权”,但他无愧于心。 他的心属于大周,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 站起身,黄太师深深向徐太傅行了一礼。 老太傅说得对。 他的犹豫,便是动摇。 二十年光景,能改变许多,他也必须去接受这种变化。 现在的大周,不是当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大周,现在的皇上,不是当初那位年轻的殿下赵隶,现在的林繁,也不是当年那位先帝请他评述的先太子赵临。 他得退后一步,看到“此时此刻”。 林繁与秦胤还在为西进做准备,显然他们也很清楚,外敌不除,再生内乱,绝不明智。 打下西州不是易事,还得要些时日。 而他也可以沉下心来,借着这些日子,再仔细想想,而不是心急火燎地,在分叉口团团转。 黄太师顺着梯子爬出了太傅府,落地时,他缓了缓,站得很稳。 这厢,黄太师想要想一想,另一厢,御书房里,皇上靠坐着,打了个盹。 这个盹打得很不踏实,模模糊糊间,总能听到些什么。 一个激灵,他惊醒过来,看了眼案上的兵部催促的折子,眉宇紧皱。 昨日,皇太后提醒了他,与其催着前头撤兵,倒不如再向西。 西凉鞑子不好对付。 林繁若次次出险招,迟早会反噬。 哪怕侥幸逃过一劫,军中养伤,亦不容易。 先前随秦胤出发的两个御前,倒是能…… 正思考着,眼皮子一抬,皇上看到了一旁缩着脖子的徐公公。 “你在琢磨什么?”皇上问。 徐公公讪讪笑了笑,一副犹豫不决模样。 “问了你就说。”皇上催道。 徐公公这才上前一步,压着声儿,道:“确实在琢磨一桩事。 上回,国师讲过,永宁侯手握兵权,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毕竟不是衙门断案子,大军在前,定国公不是也是。 可这事儿吧,琢磨来、琢磨去,始终觉得永宁侯不是那样的人,他对大周的忠心天地可鉴。 那为何,老侯爷会确信定国公就是呢? 是定国公手里有什么证据,亦或是旁的什么缘由。 若真的有,不止能让老侯爷鞍前马后,也能让其他老大人们…… 那就糟了。” 皇上眼神一厉:“你觉得会有什么?” “正如前回所说,襁褓、玉佩什么的,都是虚的,能一锤定音、师出有名的,不可能是那种东西,”徐公公转着眼珠子,试探着道,“您说,先帝驾崩前,当真没有对吴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做一些安排吗?”
第224章 朕被他骗了 话音一落,御书房里,闷得几乎让徐公公喘不过气来。 他赶紧垂下眼,不去看龙颜。 只是,那低沉的气氛依旧让他如芒在背,就像是有一把刀,悬在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这把刀下面的那颗脑袋,不是他的。 可饶是如此,他依然很不适应这气氛。 太难受了。 比六月里、雷雨迟迟落不下来的下午,还要闷人。 闷了好一会儿,皇上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照你这么说,父皇会做些什么?” 徐公公咬了下唇。 他哪里知道先帝做了什么? 不过是正瞎琢磨时,被皇上问起来,顺水推舟就说了。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这几年,奉行的就是这八个字。 如此一来,能让皇上越发信任他,愿意听一听他的话。 不管最后查不查得出来,总归是虚实两者都能说。 毕竟,他只是个管事大太监,又不是赤衣卫、三司衙门,他哪儿能知道那么多呢?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3 首页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