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万一出个什么状况,老臣白发人送黑发人,那…… 老臣有些时日睡不好觉了! 现在危机解除,他也登上军报、立了功劳,等回京了,老臣也放心了。 于大周、于他自己,于老臣,都是好事。” 皇上看了眼黄太师,是了,精神头是没那么好,没睡踏实闹的。 有理有据又有心的话,让皇上放松了些,他道:“爱卿既不想再战,怎么还帮兵部送着折子?” “老臣没脸,”黄太师轻咳了声,“因为舍不得孙子,所以想收兵,不想再打了,这种话,老臣能厚着脸皮跟皇上掏心掏肺说实在话,在其他官员跟前,真没脸说。” 皇上哼笑出声。 这黄太师,还挺实在。 比那之乎者也一堆、大道理一堆、自己当圣人还要把所有人变成圣人的徐老头,识趣多了。 皇上的所有反应,黄太师看在眼中。 见皇上放松了不少,老太师道:“原还说着继续征兵,被老臣给拦了,既然南蜀的墙头草不会加入战局,兵力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是这个道理。”皇上道。 “但是,向飞门关多补给粮草军需,”黄太师笑容讪讪,“老臣不好拦,就刚说的,没脸拦。” 皇上沉思了一阵,问:“那依爱卿的想法,如何才能收兵?” 黄太师的呼吸,微微一紧。 是的,这就是皇上的真实想法。 玉沙口大捷,让皇上不安、动摇,该乘胜追击的局面,皇上想要的是收兵。 如果说,他黄晔是“因为”担心孙儿、见好就好,那皇上的缘由又在哪里? 皇上念过兵书,长在乱世,他并不是对战场局势全然不懂的外行人。 换个说法,论带兵打仗,不是皇上长项。 可纸上谈兵,皇上还是能谈出些子丑寅卯来的。 为何不选择追击? 为何想收回来? 为何会怕? 而且,皇上的怕,显然是“没脸”的,比他舍不得孙子更脸面无光。 若不然,即便不在殿上与文武百官说明,也该与他这样的近臣,说一说道理。 真有些状况,他和范太保,能不替皇上考量吗? 多少也要替皇上保一保面子。 皇帝的面子,就是朝廷的面子。 除非,这面子根本保不住。 皇上不肯说内情,也不肯主动说退兵,而是要以他黄晔的想法来商讨收兵…… 收兵的责任,全在他黄某人脑袋上了! 退一步说,身为三公,替皇上干些脏活儿,这没什么;被不明内里的官员、百姓骂一通,也没什么。 他不怕背骂名。 但是,得让他背得明明白白。 很显然,皇上不想给他一个明白。 黄太师垂眼,一副思考模样,半晌,道:“很难,而且,收兵出于老臣的私心,于公,不能收兵。” 这个答案,皇上并不满意。 黄太师只当不知道,继续道:“刚取得一场大捷,西凉兵败,继续西进,十之八九能取得胜果,此刻若要求收兵,无论是前线还是京中,在朝在野,都伤士气。 南蜀只是继续观望,并非无力兴兵,一旦他们发现我们大军士气不振,老侯爷又离开飞门关返京,未必不会生事。 老臣犹豫再三,想到的也不过是,不西进、多观察,让永宁侯在边关再留些时日,稳住状况。 就算这样,士气与军心,多多少少,都会损失。 实在没有两全其美之策。” “没有其他主意了?”皇上问。 黄太师心念一动,试着道:“让永宁侯继续压阵,调其他人回来呢?皇上,老夫很想让骑兵队回来,就是缺个由头……” 话一出口,黄太师敏锐地注意到,皇上的眉头微微一跳。 抓到了! 不西进,只维持稳定,皇上意兴阑珊。 维持稳定的同时,调骑兵回来,皇上心思动了。 这说明,皇上在乎的,不是打不打,而是骑兵留不留。 骑兵上下那些人,皇上能叫得出名字的,就黄逸与林小子了。 为了黄逸? 黄太师的脸皮没有这么厚。 为了林小子…… 林翰、林宣对大周有功,因此舍不得林家独苗苗在边关出事? 不,不完全是。 若不然,不西进、多观察就是了。 皇上更不需要不安、动摇…… 除非…… 一个念头,从黄太师脑海里一闪而过。 几乎是本能的,他觉得那念头危险极了,起码,不该是他现在去仔细琢磨的。 黄太师死死按住想要思考的心,与皇上道:“那请功折子,您看如何安排?” 话音落下,老太师就看到,皇上的眼中划过了不耐烦。
第220章 母子 御书房里,有片刻静默。 皇上揉了揉眉心。 他很清楚,在谈及赏赐时,他不应该如此应对。 不管内心如何想,起码明面上,他要积极些,表现出对大捷的喜悦与振奋来。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做起来…… 他的五脏六腑,都在叫嚣着“排斥”。 勉强打起几分精神,皇上道:“赏自是要赏,等他们回京后,亲自领赏。” 黄太师并不赞同。 班师回朝后的论功行赏,与眼下对秦家、林家的家眷的赏赐,是两回事。 毫不冲突。 国库里不缺银子不缺物。 总不至于是舍不得给吧? 说穿了,不愿意。 至于皇上的“不愿意”的理由,正是黄太师如此不能、也不适合想的内容。 黄太师想再劝一劝,见皇上不住按压眉心,一副精神不济的样子,不得已,作罢了。 等黄太师离开,皇上放下了揉按的手。 他的精神没有那么差,但眉宇间的郁气依旧浓烈。 不管怎么说,得让林繁离开飞门关。 另一厢,黄太师回到千步廊。 范太保睨了他一眼,心中颇为讶异。 虽说弄不懂皇上的真实想法,此去触霉头是触霉头,但是,不至于会毫无收获。 尤其是黄太师这么个熟悉皇上的人精,劝一劝、哄一哄,这些本事还是极高的,军情调度上谈不拢,定了赏赐还能有困难? 可观黄太师神色,十之八九,赏赐都没谈好。 这可真是…… 范太保越琢磨越不对劲,打发了其他人,暗悄悄问:“国库空了?” “什么?”黄太师被他吓了一跳。 国库发生了他不知道的状况? 两人眼瞪眼,才反应过来,最后双双叹气。 国库没空,皇上这是在“小气”个什么劲儿! 黄太师清了清嗓子,多少为皇上找补一句:“皇上精神欠妥,我就没有多说。” 范太保笑了笑,话题就此带过,互相留個颜面。 毕竟,递上去的折子里清清楚楚,每个章程都写明白了,他们两人也过目、确定没有问题,皇上有精神没精神,都只是点个头的事儿,连脑子都不用动。 临到晚膳时,慈宁宫请了皇上过去。 淑妃正陪伴皇太后诵经,起身与皇上请了安,知他们母子有话要说,识趣地退了出去。 “让她在偏殿候着,等下陪哀家用膳,别回去,”皇太后交代了夏嬷嬷,才看向皇上,淡淡道,“淑妃懂事。” 就是太懂事了些。 只晓得在慈宁宫伺候,却不懂讨皇上欢心。 前阵子在她的叮嘱之下,淑妃总算开了窍,晓得给顺妃使绊子,却也只绊了一下。 倒是叫皇太后瞧着着急。 毕竟,比起先帝定下来的皇后、皇上素来中意的顺妃,在皇太后眼里,还是淑妃最合眼缘。 皇上落座,道:“她懂事,您才一直宠着她。” “边关大捷,哀家瞧着皇上不太高兴?”皇太后也坐下来,道。 “朕该高兴吗?”皇上反问。 皇太后的眉头倏地皱了起来。 她很清楚皇上指的是什么。 “哀家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哀家也一样,一想到念之十有八九就是那个孩子,哀家如坐针毡,”皇太后沉下了脸,“可是,皇上你不要忘了,打了胜仗的是大周,化解危机的是大周,官员百姓谁都不知道那些内情,他们看到的是,一场大捷在前,大周的皇帝不高兴!”3 “朕……” 皇上想说什么,被皇太后直直打断了。 “赏赐呢?哀家等到现在,都没见到赏赐出宫!”皇太后道,“定国公府、永宁侯府、安北侯府、冯将军府上,按道理上午就该去了,直到此刻,什么都没有。 这不合理! 皇上,你总说你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初登皇位的小皇帝了,你掌大周掌了二十多年了。 今儿这事,换作二十年前,你早就办妥了! 这二十年过了,伱的城府修到哪儿去了呢?” 皇上蹭得站了起来,涨得通红的脸,瞪着眼睛看皇太后。 这些话,跟刀子一样割在了他的心上。 是的,他曾经做的很出色。 徐太傅说他什么,他都听着;秦胤在御书房里直来直去,他也忍了;臣子们提些他不愿的政见,能凑合的他都凑合了…… 可那些不满意、不舒坦,一直累积在他心里。 他彼时不得已接受的,现在还要继续接受? “你是觉得,你的江山太稳当了?”皇太后咬着牙,质问道。 “稳吗?”皇上反问,“您看看边关,您还觉得稳吗?” 皇太后起身,上前一步,抬着头看皇上。 她想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年她怀疑林繁出身,皇上不以为然。 那时林宣还在,皇太后再生疑惑也不会去动林繁,林繁是林宣为大周效力的那把锁。 后来,林宣病故,皇太后没有选择下手。 无端端动忠诚之后,对皇权不利,已经失去林宣抚养的林繁,即便长大了,也很难产生威胁。 皇太后最不满的是皇上让林繁去了赤衣卫。 当个御前侍卫,不会有多少出息,但进赤衣卫,这小子就如鱼得水了。 一旦崭露头角,再想断根,谈何容易。 更别说远赴边关了。 皇太后深吸一口气,把这些话都咽了下去。 眼下就事论事,翻旧账只会激化矛盾,毫无益处,毕竟,事已至此,宣泄一顿脾气,能改变任何吗? “不稳,所以不能自暴自弃,”皇太后忍住脾气,劝道,“先把赏赐送出去,军情上,与其收兵,不如让他们继续西进,你视他们为眼中钉,西凉更是,你动不了他们,让西凉动手。”2 “西凉人又……”皇上起了个头,一个念头划过心田,没有继续说下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3 首页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