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怕是还得你多操心,他还小,面上看着沉稳,实际却很冲动。” 柏舟看着九歌的眼睛,认真地说:“他不小了。”对他们来说,郑羽要小几岁,于是他们一直心安理得地把他当作弟弟,但是几年过去,他们都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郑羽长大了。 就拿这次出征来说,虽然郑羽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儿。他去求柴桑那天,他也在场,郑羽说的话,实在算不上友善。 “他比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更想要出人头地。” 柏舟的话让九歌皱起了眉,她了解柏舟,如果不是确凿的事,他绝不会乱说,他定是在郑羽身上看出了什么。男人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再正常不过,但若是太过执着、太过急切,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就更让人担心了。”九歌心里有些焦躁。 “陛下让我把他带在身边,你也宽心些。”柏舟自是知道郑羽这番举动是为了什么,但他在九歌面前却只能提醒,不能深讲,因为这归根结底是他自己的事。 “你的腿怎样了?”见九歌久久不说话,想是还在为郑羽的事担忧,柏舟便转移话题。 “好的差不多了。” 柏舟点点头,后又说:“我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也要多保重。有什么难事,同陛下讲讲,不丢人。” 九歌抿着嘴笑了笑,倒是很少见柏舟这样讲话。 “若是有空,烦劳去看看我的父亲。”说这话时,柏舟无意识地搓了搓手。他在开封城中没什么朋友,林沐要陪着南昭容回澶州,柴桑毕竟身份摆在那里,他要是说了这话,倒像是谈条件。他只能拜托九歌。 “这是自然,你放心。”虽然当年在蟠龙寨,她曾当面对慕容诀抢白过几句,但也算不得什么龃龉,她不会在意,慕容老将军更不会在意。况且他们这些人中,多的是失恃失怙,慕容老将军在世,对柏舟而言是一种幸运,柏舟出征,照顾慕容将军,作为朋友,她责无旁贷。 见过柏舟之后,郑羽的事情便一直悬在九歌的心头。出征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九歌思来想去,在出征的前一天,还是让兰姐儿找来了郑羽。 “姐姐,你找我?”郑羽兴冲冲地跑进来。 先前柏舟的话,九歌确实听进去了,否则也不会从郑羽进门时就发现,他着实长大了,个子高了,人也壮了,好像不再是之前瘦弱的少年。 九歌垂下眼,避开郑羽期待的眼神,简简单单回了一个字:“坐。” 郑羽听话地坐在一旁。 “听说你也要随军出征,有几句话想嘱咐你几句。” “姐姐请讲。” “一要听军令守军规,二要沉住气稳住神,莫要不顾一切强露头,三……要看重自己的命,平安回来。” “姐姐讲完了?” “讲完了。” “我应下了。” 九歌点点头。 “姐姐……也要保重自己。”多日没见,他其实有好多话想说想问,但临到嘴边,只剩一句保重。这些时日里,他时时在反省自己,他先前的行为,武断而极端,不管不顾,而回过头审视自己,除了一腔热血一无所有,这样的人,何以得到别人的认可,更遑论,得到别人的心。 虽然有人先入为主,但他要后来居上,他要让九歌看清楚,到底怎样的人,才值得托付。 柏舟和南昭容去了西南,九歌的腿还未全好,但也坐不住了。 柴桑即位已经大半年,在这半年里,他深切地感受到施政的艰难。北征时栽的跟头自不必说,在军中施行改革,他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但当他真正扑在政事上,想要有一番作为时,却发现举步维艰。 朝中的大多数官员,都在开封城中有一定的根基,对他们而言,皇帝几年一换,朝代的频繁更迭司空见惯,外面再怎么变天,他们关起门来,第二天事一了,照样穿上官服去上朝,无论谁做皇帝都少不了他们的富贵,宝座上是谁,又有何区别? 而柴桑表现出来的雄心壮志和不安现状,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但这很难激起他们的热情,因为怕是柴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宝座上待多久。 这种情况他们见得多了,只要他们不呼应,上位者很快就会偃旗息鼓,这种时候,能少折腾尽量少折腾,最好别折腾。 这种情况下,柴桑迫切地需要支持者,他心里明白,要推动整个王朝向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他需要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他心中暗自萌生了一个想法。 几百年前,中原王朝开科取士,网罗天下英才,天下平民自此有了进身之阶。可惜近几十年来,局势动荡,科举取士名存实亡,读书人上行的道路壅塞,只得在野幽愤不平,而朝中却尽是庸碌求安之人,怎能不令天下士子心灰意冷。 而这带来的弊病,其实他先前在各地就看到过了,既然读书不能谋得前程,自然不会再有举全家之力奉一人寒窗苦读,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澶州要大兴学堂。 先前在澶州建学堂时,王朴曾说过,缺一个契机,现在,他要的契机来了,他要重开科举。 打定主意之后,柴桑很快召集了王朴和礼部的官员商议此事。 科考本就在礼部职责范围内,实在无反对的理由,但主持的人选就有待考量了。依照旧例,礼部侍郎知贡举,负责科考一切事宜,可如今礼部侍郎一职空缺,不知柴桑会钦点谁来主事。 次日朝堂上,柴桑宣布重开科举,同时命王朴权知贡举,赵九歌、谏官孙全义同知贡举。 王朴是先帝旧臣,素有文名,在一众臣子中也颇有威望,深得柴桑信任,权知贡举倒也担得,谏官同知贡举是惯例,也无可置喙,但是赵九歌……待众人反应过来,一时间举朝哗然。这不是前些时候陛下北征回来亲封的本朝第一女将军吗? 当时所封的将军是个虚名,并不真正掌兵,且看在皇帝正在兴头上,封也就封了,但科考一事事关国本,如此重要,怎能假手一名女子。 柴桑冷眼看着下面朝臣的反应,这种场面,他见的太多了,下面这些人,他早已看透,脸上露出夸张的表情,喋喋不休却又嘀嘀咕咕,一边表达不满,一边将自己的声音隐匿在人群中,这是他们为官生涯深入骨髓的一部分,也是多年修炼所得。 “诸位若无异议,那此时就这么定了。”说着,柴桑做出要起身的姿势,准备要走。 “陛下……” 一番眉眼交流之后,有人站了出来。柴桑坐在高处,下面有什么动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人显然是被人推出来的。 “陛下,臣觉得不妥。” 柴桑调整了一下坐姿,并没有接话,而是抬眸看着下面,目光冰冷,等着他继续说。 “天下从来没有女子任考官的道理,科考之事关乎社稷,赵……将军纵使先前有大功,也不宜涉足此事。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第50章 “科考是国之大事,考官为国选材,自应有才有德者任之,赵九歌为国尽忠,德自不必说,而才……”说着,柴桑抬眸,对着阶下群臣扫视一番,才缓缓开口。 “便是满朝中也难寻敌手。” 殿下的人,虽有不少是因祖荫才得以站在这里,但有真才实学者也不在少数,柴桑的话,着实是有些不留颜面,因而甫一落地,便惹得众人议论纷纷。 柴桑看着诸臣,又添了一把柴:“有不服者自可以提出来,与其比试一番。” “臣愿领教赵将军才学。”只见一人几乎是毫不犹豫站了出来。 柴桑循声望去,王朴也回过头去看,然而看清那人的身影之后,两人都不由自主地吃了一惊。 居然是翰林院学士廖洪。 殿下随即传来一阵嗤笑。 廖洪却无视身边人的嘲笑,直直地站在那里,无惧无畏。 柴桑看着他胸前那一缕惹眼的白须,却并未像众人一样有那么大的反应,反而点点头:“廖学士算一个。”语气十分平常。 朝臣感受到了柴桑动了真格,倒像是受到了鼓舞,一时间竟有不少人站了出来。 柴桑招了招手,把李苇唤过来,耳语了几句,随后对着众人说:“既然如此,参加比试的诸臣留下,其余人便可退下了。” 朝臣听了面面相觑,这是,当堂比试? “现在?”九歌看着来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柴桑从不曾不打招呼宣她去前朝。 得到李苇肯定的回答后,九歌纵是心有疑虑,却不再多说,当下便出了门,坐上柴桑专门为她准备的步辇,随人去了前殿。 “哼,倒是威风的很。”不远处有个小丫头刚好看到九歌一行人远去的背影,一脸的不屑。 九歌一进殿,就看到平日空旷的殿内,此时已经整整齐齐摆放了二十余个矮几,殿中的人,除了高坐的柴桑和阶下站着的王朴外,其余都已入坐。 而第一排正中间空着一个位置,不用想,定是留给她的了。 “陛下。”九歌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其他人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纷纷回过头去看。 赵九歌这个名字响彻朝野,但因她在人前露面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在座的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见。 “入坐吧。”柴桑用手指了指自己正前方的位置,示意九歌坐下。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她款款走上前,没有一丝拘束和惊慌,神色如常地落座。 “既然人都齐了,王卿,便由你开题吧。” 王朴领命,随后缓缓说道:“那便以《平边论》为题,巳时末将文章呈上。” 王朴话一落地,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安静。有人当即皱起了眉,有人埋头思索,还有人,坐立不安…… 九歌确实没想到,王朴会当堂出这样一个题目,于眼下的大周而言,北有大梁和契丹,西南也不太平,南边各国,是敌非友。 这样一个局面,高喊“平边”二字,是不是过于高调。 她下意识地抬头望了柴桑一眼,然而此时他端坐高台上,手里举着一本奏折,恰好挡住了自己的脸。 罢了,她仔细回想了一下,王朴公布题目的时候,他好像并没有过多的表情,想必并非全然不知,或者完全是他的授意也说不定。 九歌拢了拢心神,而后提笔开始写。 虽说是巳时末结束,但是各人快慢不一,约莫一个时辰后,就陆续有人写完上交。 在柴桑的授意下,王朴对呈上的文章先做了初步的筛选,最后挑出了三篇交由柴桑定夺。 矮几已经撤去了,参与此次比试的官员立在阶下,九歌站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众人紧张地抬头望着,眼见柴桑将这三篇文章一一看完,随后便看到他再次拿起其中一篇反复翻看,似乎是有些疑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8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