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建康城城南门外,扶家率先搭起了一个施粥的粥棚。 扶萱便跟着毋需上值的扶潇和扶谦,一并去施粥救灾。 却不知,在粥棚处,竟又遇了些事。
第216章 第2 25章 以怨报德 太和三年,腊月二十五。 北风劲吹,光秃秃的树枝在狂风怒吼中战栗,摇曳不定。 建康城南城门处,衣衫褴褛的人们颤着身子,在成百个持刀侍卫的高声招呼下,排起几条长队,一一按顺序,从扶家粥棚处领粥。 粥棚开设了三个方向,扶潇、扶谦、扶萱每人负责一方。 按往前的救灾经验,加之现下扶家手中所有的物资属实不算多,扶以言出发前,就朝扶家负责此次行善的三位小辈耳提面命过:“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势必能分多少份,便分出多少份来。切记,行善之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在最起初便将后续的粮食耗尽。这样前面的人获得了大量吃食,而后面的人分毫未得,便会造成怨怼,生出混乱来,如此便有违救灾的本意。” 是以,本着这个原则,连续几日的施粥,每个灾民从扶家粥棚捧出来的,皆只有小小的一碗吃食。 扶潇和扶谦皆是在百岳军中有领兵经验,行事果断,嗓门还不小,一旦遇人质疑“怎就这么点”时,训人的声音利落干脆、毫不客气。 扶萱这头,虽也按计划行事,但她的音色本也娇媚,饶是说着拒绝的不容置疑的话,给人的感觉仍然比隔壁两人柔和一些。 欺软怕硬原也是人之普遍的劣根性,这不,便有几个老妪领粥后,堆在一处,在扶萱跟前不远,声量不减、意有所指地骂骂咧咧—— “这也太小家子气了,那分明堆着那么多粮,给我们的就这一口汤!” “要不是我家塌完了,仓里的粮食可是吃不完的,就没见过做善事这么抠门的。” “往前就没听过这建康城有姓‘扶’的,说不准就是来做做样子,赚些名声,搞几天就撤退了,也不花几个钱。” “我儿媳挺着个大肚子,日日排两个时辰,也是这一口……” 听到这般不知好歹的话,扶萱翻账册的手一顿,抬头朝几位老妪看过去。 别的几位老妪,她尚且印象不深,但那位家有有孕儿媳的,她记地真真的。 排队初期,便有一队府兵们特意从灾民之间挑出最弱的孕、幼、老、残来,特站了一队派发。且因怕众人对此不解和不满,在设置粥棚时,便刻了大字在木板上,立在旁边特作提醒,逢不识字的上前问字是何意时,还有专人解释。 因而,那位孕妇从第一日起,便被安排在特殊队列,莫说排队两个时辰,便是一盏茶的时辰也不会有。 这老妪说的话,纯粹是瞎话。 且第一日,她那儿媳还仗着自个身子,连续排了两回,施粥那处提出质疑,她才吞吞吐吐地说第一碗给了她婆母。 这事下人来请示了扶萱,扶萱瞥过搓磨儿媳的老妪一眼,特意派了人送那取了第二碗粥的孕妇回去,朝她婆母当面说清楚,每人每餐只准领一回,省得那孕妇回回被婆母指使,冒着摔跤滑倒的风险,多跑无用的一回。 没料到,本就对她那儿媳特殊照料,竟然还会被她如此愤恨地抱怨。 按理说,另几个老妪应也是知晓孕妇优先的,当下却是一副极为赞成的模样,瞧起来……怎么说,有些怪异。 扶萱心思不住翻转。 须臾,耳侧响起了玲珑低声告状的声音:“女郎,昨日抱怨的也是这几个人,他们不仅在这处讲,奴听说,他们甚至还在庇护所那头也大声吆喝,害得好多灾民都在埋怨我们。分明我们是做好事,被他们讲地,好像是装模作样似的,真没良心!” “他们当真如此?”扶萱有些不想相信地问。 玲珑连连点头。 怪异的感觉愈发浓烈,扶萱放下账簿,蹙眉沉思,片刻后,刷一下起身,叫上扶炫留给她的侍卫漠九,径直越过几位老妪,往扶家按军中经验,用茅草临时搭建出来的庇护所走了过去。 而那几位老妪见她去他们安置的方向,立刻停了口中埋怨,快步跟上。 扶萱先前在众人面前本就大大方方、不遮不掩,取粥的人们或多或少也都见过她的面貌,口口相传后,这位扶家女郎在灾民那处可谓名声大噪。 故而,大雪纷纷之中,柳娇花媚的女郎一身张扬红衣,蛾眉微蹙,神色肃穆,娉婷袅娜缓步而来,俏然出现在庇护所门口,鹤立鸡群地站在蓬头垢面的灾民中时,立时就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许多人好奇地看来,有些大胆的,朝她身前挤了挤,甚至开口与她打起了招呼。 “快看,是扶家那位女郎来啦!” “唉哟,一家大善人啊。” “这是仙娥下了凡……” “这可不就是人说的人美心善么?要不是扶家这回帮咱,我老婆子早饿死了。” “我儿发了热,也是他们的大夫给看好的。” 在有人夸的同时,自然也有人斜眉吊眼地看她,撇嘴低声嘀咕的不在少数。 见到大部分的人们尚且对她友善,出口是感恩而非责难,扶萱心中到底是有了几分把握,那几个老妪的话尚未广泛流传。 但经过这一年来扶家的起起落落,受过冷眼相待、得过几番搓磨,甚至还曾被人陷害的扶家小女郎,已非是先前那位万事不过心的天真小女郎了,心境已然大不相同。 她深知三人成虎、重口铄金的道理,亦是明白,谣言在火星点点之时不去扑灭,一旦蔓延开来,便会势不可挡。 抱着防患于未然的心思,扶萱这回想做的,便是将人群之间刚刚兴起的那点埋怨掐灭,也省的扶家损了粮食,还折了名声。 她先朝漠九开口道:“我讲一句,你便朝众人高声重复一回。” 漠九应下。 扶萱紧了紧手指,下颚微抬,气势十足地道:“我扶家非是这大梁大家,不过是一门世代奔赴战场,为保大梁疆土与百姓,甘心粉身碎骨的普通家族罢了。” “我们决定建立庇护所、设立粥棚,盖因我们目睹这场雪灾给大家带来的创伤,心情沉重,感同身受,并非是为了有些阿婆口中所谓的‘赚些名声’。” 这句话毕,在漠九高声重复她的话时,扶萱刻意往之前那几位老妪身上看了过去。 ※※※※※※※※※※※※※※※※※※※※ 作家的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孔子《论语?季氏》 —— 萱萱:今天我要掌握住舆论风向,不能让几位老婆子带偏ˉ\\_(ツ)_/ˉ 这章和下一章一起会连贯些。
第217章 第2 26章 皆为利来 那几个老妪见扶萱目光扫来,悄悄地往旁人身后躲了躲身子。 扶萱心中哂笑了一声,出口的话风一转,皱眉可怜道:“我扶家小家小户,家底不丰,钱财有限,屯粮亦少,往前六日的施粥,已是快耗光现有库存,竭尽所有了。” 她说着话,面露难色,看起来是扶家的粥棚明日就要倒闭了一样。 未等众人评论她的话,她又道:“我们家能做的全部做了,实在是能力有限。不过,城北有朝廷的粥棚,城西有张家和谢家的粥棚,城东有周家和余家的,大伙儿若是认为我们家这处不够吃,不如也去那几处寻寻罢。” 这话虽然合情合理,却也暗藏威胁。 京畿九县受灾,地方县衙根本顾不上这么多灾民,他们留在当地无异于等死,这才冒死赶路往京都而来。 按大梁律,宵禁之后,夜间不允在城中街头逗留,如此,非是本城居民即便进了城,也无栖身之地;二来,因灾民过多,朝廷为恐城中作乱,早先便下令关闭城门,在城门处就地安置灾民,故而,若他们想去城北、城西、城东,是要绕城外一圈走的。 而若是绕城,城南通往城东,中间乃是并未冰冻住的激涌的澜庭江,若无有船只,无法渡河;通往城西,亦不容易,中间乃是皇家猎场宇微山,山高,且有凶兽。 再者,当初扶家为何会在城南处设置粥棚,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上述原因,城南人群通到别的方向不易,若无救济,他们留在城南,也无异于等死。 二来,扶家深知自己的粮食不足,当初设粥棚时,就考虑到自己的能力,选择量力而行。建康城南面是永世县和万佳县,这两个县乃是京畿九县中人口最少的两个,比起其他三个方向,这处涌来的灾民相对较少,扶家能力所及,能救。 扶萱话毕,本想加一句“但还有粮食在送来的路上”以作安抚,又突地想起,方才不远的一个平地上,有人正在丈量尺寸,她猜想是有哪家人也来此处设粥棚施粥,干脆咽下话语。 最终是面露难过,垂头丧气地走了。 众人在她身后一阵议论,虽未听全,但也听到,还是在感激扶家的。 离了庇护所,扶萱吩咐漠九道:“派人盯着那几个嚼舌根的老妪。”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不信,他们分明得了扶家实惠,还能以怨报德,如此恶毒地睁眼说瞎话。怕是有人从中给了利益,这才收买了人心。 扶萱的这点猜测,在晚些时候,隔壁粥棚建起来之后,便很快得了证实。 ** 比起扶家的粥棚和施粥,不远处王家建起来的,可称得上“豪气”。 不仅是粥浓了一倍,便是那分派上,也是极为可观的满满一碗。 见到终于有人分担,扶家这头总算松了一口气,扶潇立时吩咐熬粥之人减少数量,增加浓度。 又有一批粮食运来,扶萱一边点着数量,一边在账簿上登记。 记录尚未做完,背后便有一声温和中含了骄矜的声音传来—— “扶女郎。” 扶萱问声转身看来,王芷怡一脸优雅,淡笑看她。 而王芷怡身后,竟然还有个王艾。 ※※※※※※※※※※※※※※※※※※※※ 作家的话 为了大家看地顺畅,小加更乖巧奉上。 (可以留点评论么?嘿嘿
第218章 第2 23章 一场好戏 泠冽寒冰的风刮起,几个女郎相视而望,兜帽被吹地鼓鼓瘪瘪,飒飒风声过耳,掠过几位贵女郎耳畔,再飘向远方。 自打那日在滨江楼从她手中要到了谢湛的折扇,扶萱便再未见过王芷怡,而上回见王艾便是更久远前,何时她已不记得。 她朝王芷怡和王艾点头致意,心知肚明,几人是不可能平心静气地相处的,而他们来此,想必也是带着目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9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