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无CP向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时间:2024-04-07 08:10:02  状态:完结  作者:一只悄悄勤快的小拖沓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和自家老父亲和弟弟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工于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说实话,我都佩服他的精力,而且很想代后世的学子说一声:平时写写就算了,别一被贬就写,一被贬就写,我们背不完,真的背不完。】

  还年轻的苏轼得意的不行,他向来都不会故意掩藏心中的情绪,然后就听到后世学子的呐喊,摸了摸鼻尖,还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就开始说他被贬的事情啦?

  而且,他也不是只有不开心的时候写,想弟弟的时候写得也很多啊。

  其他人:这个苏轼怎么回事啊?怎么哪哪都要掺和一脚啊?

  哼,和谁都并称,显得你了。

  一群人口是心非,心里都酸酸的,好羡慕啊。

  要是他们,非得显摆死。

  赵匡胤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无奈,宋朝文人上榜自然是骄傲,可一听这个开场白,也不怪他敏感,怎么听着他大宋的文人动不动就被贬,动不动就写诗词啊?

  而且听着这些人的名声还不小,只不过都是诗词,并不是政事。

  这对朝廷来说,不是好事啊。

  一个朝廷出名的都是诗人、词人,要不就是意难平,没有真正意气风发的名臣,听着都没生机啊。

  林书表示:当皇帝的就是想得多。

  【苏轼一生在仕途上可谓是大起大落,但在文坛却是毫无疑问的天骄。

  之前咱们讲大宋大家也差不多有个概念,可能都觉得宋朝软弱。

  确实是的,但不得不说,宋朝因为每年要给人家花钱,自己朝内的经济搞得真实如火如荼。

  但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宋朝整体经济繁荣,并不代表百姓赚到钱,毕竟平均数没有意义。

  内部的工商业发展,叫官僚地主阶级的人大肆收拢土地,甚至北宋还专门把有可能造反的百姓收入军队,北宋的三冗可不是开玩笑的,巨大的开支经过层层剥削,已经成为产业链。

  面对如此境况,自然也会有有识之士想要改变现状,纷纷要求变法。】

  【庆历年间,也就是宋仁宗在世时期,以范仲淹为首的几人开启庆历新政,毫无疑问直接被反扑的没有抵抗之力,纷纷被贬。

  范仲淹啊,我真的是,大宋不单折腾武将有一手,折腾文官也在行。

  一直到他死,那些和他一块被贬谪的人才有机会回到朝廷中枢。

  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痛楚、复杂的年代。】

  赵匡胤熟练的开始喝下火药,只要讲到他大宋,就是有这么一种神奇的魔力。

  原来不单单是武将啊,连文官也是被折腾。

  后来人则是可惜范公,最后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冲着他命来的。

  短短几年内,历经邠州、邓州、杭州、青州、颍州好几处,对于六十多的 范仲淹,不死在路上都是奇迹。

  其他人也是无奈,为什么每次到大宋就这么叫人气不顺呢?

  这不是挺好的臣子嘛,怎么着没一个皇帝顶得住?

  林书倒是得说一句,宋朝的皇帝还真顶不住,谁家党政那么厉害啊?

  而且是反反复复,东风压西风,皇帝的立场?皇帝都没有立场可言。

  【苏轼出身不是小民,但也不算赫赫有名,只能说是文人之家。

  大唐的世家被黄巢杀没了,到了大宋倒是提出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推崇教育是好的,只不过宋朝的士大夫太过单薄,路走窄了。】

  大唐的世家冷不丁又听到这个名字,一个个都是杀气渐露,这个鬼皇朝到底是谁?

  时不时的听到世家被杀没了真的很影响他们的心情啊?

  当然,也有人听到士大夫共治天下,激动是激动,但因为提前知晓北宋的结局,一盆冷水立马浇下来:那走宽敞了的路是什么样子?

  宋仁宗带着人听,从听到范仲淹名字脸上便开始自责,面对大宋现在的困境,他又着急又无力。

  宋神宗现在总算是没有住草棚子了,不过喝之前的大宋宫比肯定比不上,看了眼身边的苏轼,“你倒是出名,连带着我们也跟着被说一遭。”

  苏轼笑道:“官家不用自谦,只要您用王大人再小心点,肯定比我上榜要好。”

  以往看不惯的人现在倒是能多几分耐心,宋神宗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是充满期盼啊。

  努努力,尽量给他儿子多留点家底造,起码别让朝廷上的老东西逼他。

  只不过变法啊,还是不能操之过急,急不得,急不得。

  宋哲宗就更加有耐心,先养身体吧。


第163章 一直在丁忧

  【宋朝时真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被他们的老父亲送考,前往汴梁参加进士考试。

  府试、省试、殿试三级考两兄弟的表现都很优秀,当时的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可是直接摆在明面上的。

  顺带说一句,欧阳修也是个文学大家兼政治家,咱们要背的东西有他贡献一份。】

  欧阳修听见自己的名字难免高兴,旁边的同僚倒是笑着打趣,“永叔可是留名了啊。”

  哪怕再关心现状,也不能脱俗知晓自己身后传名之事。

  欧阳修摸了摸蓄着的长须,“不过是借后辈之名罢了。”

  秦汉总算是听到了这所谓的科举制细节,但眉间没有任何松动。

  他们现在别说是这么选拔,直接跳到最后一级都选不出来多少人。

  无他,没有多少读书人罢了。

  宋朝的科举能够繁荣,第一是各项造纸、印刷术的发展,能够叫知识不再被垄断,哪怕还是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可总归比起连书都找不到地买的时代好。

  第二是大宋有钱,不说别的,读书人寒窗苦读,要是没有朝廷的一些额外资助,像是学馆、补助,农家子弟是不可能负担得起的。

  这两点,放在秦汉那就是死穴。

  不过,一群人也不是畏难之人,既然现在没有那么多人,就先等等嘛,和陛下说说现在咸阳/长安选一批。

  实在是活越干越多,再不选点同僚来一块干,他们真得死在任上。

  头一回没有那种要把所有事情都抓在手里的权欲心。

  干不完,根本干不完。

  【这次科举苏轼虽然不是状元,但风头却是实打实的,两兄弟都给宋仁宗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遗憾的是,就在两人等着安排工作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俗,需要丁忧27个月。

  表达孝心是好的,但守孝三年这个传统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想要推崇孝道不应该在这种身后事上做文章,身后孝顺不如生前用心。】

  其他人:三年?

  说句不好听的,父母年纪大了,要是那么不巧去世的时间隔得比较近,那还做什么官啊?守孝都得守个六年。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也是有点恼火啊,守孝三年,这是要找人给他干活都找不到的意思。

  当然,不排除推崇这一点的人骂天幕不守孝道,林书表示无所谓。

  丁忧三年丁给谁看啊?

  三年的时间,现代职场连女性妊娠期都容不下,位子都要被人挤走,三年真就是查无此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和之前的职位脱离三年,以后还能挤得进去的,不是家里有点东西,就是自己在上面人眼里挂了号的。

  【父子三人第二次到汴梁已经是三年后了,苏洵这个当爹的还是来了,本来两兄弟都被安排了职位,不过人家有信心,也觉得现在的位置不好,决定重新考一次。

  也是人家有本事,不满意就重开,换平常人,能上榜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还有就是,人家兄弟俩有大佬的赏识,这里不得不提到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欣赏真就是丧心病狂,就是觉得人家有文采,也不是为了嫁女儿。】

  欧阳修摸胡子的手一顿,天幕这是什么话?嫁女儿是什么鬼?

  其他读书人则是羡慕,他们为了小小的秀才挣扎得死去活来,人家殿试说重来就重来,半分不惧怕落榜。

  而且还有大佬关照,还不是为了把人拉拢做女婿。

  最常用得收拢人心——嫁个女儿。

  【这一次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还是考上了,苏轼以京官的身份充任地方的签判,比起上一次的官肯定是进步了。

  在他而言,考一次试而已,就能升官,可比直接接受上一次的任命来得要快。

  苏轼去上任,但他弟弟苏辙还是没当官,因为照顾老父亲。

  这里就值得说道,苏轼虽然是兄长,但性格上面反而是做弟弟的苏辙更加沉稳冷静,也看得出来一家子对苏轼的‘宠爱’啊。】

  苏轼听到这话一点都不谦虚,还冲着宋神宗一副得意的模样:我有一个好弟弟,你没有。

  宋神宗很想揍他。

  苏辙听到这话很是赞同,毕竟他兄长在他眼里自小就如同仙人一般。

  【对于苏轼,大多人都停留在文豪的层面,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侧重实干的官员。

  上任后实地走访做出来一些改革,比如说改革“衙前之役”、免除贫民积欠官府的债务、为百姓祈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等,虽然祈雨这个没什么用。

  但苏轼在任的四年,已经叫他锻炼出初步的政治家形象。

  后来被调任回到京都在史馆任职,又给了他一个阅读的机会。

  遗憾的是,之后苏轼的妻子和父亲接连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顺带又要回去丁忧了。】

  始皇帝:“这后来是怎么回事?动不动守寡,动不动丁忧,是人很多吗?”

  林书:人还真挺多的,宋朝的读书人可不是多嘛,大名鼎鼎的冗官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还去不掉,就是没什么好用的人而已。

  【然后,等到苏轼再次回到汴京,却深陷北宋内部新旧党争之中。

  说来好笑,苏轼第一次被贬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第二次被贬是因为为王安石求情。

  王安石也不容易,有个笑话,唐宋八大家只有韩愈和柳宗元不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为他们是唐朝人。

  说回来,年轻锐意的宋神宗遇上王安石这么个尖锐进取的臣子,自然是一拍即合。

  王安石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客观评价,里面很多变法如果能顺利实施,确实可以改变北宋,但弊端也很明显。

  其他的旁论,王安石变法里面没有考虑到的一点,不是谁都是王安石。

  执行人很重要,他有自己的抱负追求,有高洁的品德,但手底下的人不是。

  再就是基本上是掀了人的饭碗,朝廷上分为保守和改革派,苏轼是保守派,倒不是他性子守旧,而且保守派里也有一部分臣子看出来改革太猛的弊端。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 祝你今夜梦不到我艳山姜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祝你今夜梦不到我》是一本情节与文笔

  • 一眼钟情槐故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一眼钟情》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言情

  • 遵纪守法好邪神是个打字机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遵纪守法好邪神》是一本情节与文

  • 雨意荒唐州府小十三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雨意荒唐》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

  •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叙华已完结古装迷情小说《娇弱贵妃精神稳定》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