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商鞅建议惩罚太子的老师,也算是把账算到了源头上,找准了需要受罚的对象。 秦孝公这次同意了,起码保全了太子的颜面,至于受损的威严日后慢慢补回来就是。 尊严这种东西又不是别人给的,往上数他爹那一代,可都是还逃亡了二十多年,寄人篱下看脸色的日子过的可不少。 就这样,太子的老师被施了刺字的黥刑。 其他人也不敢闹腾了,显然商鞅是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谁要是再撞到他受伤,不脱层皮怕是都无法脱身。 避一会儿,避一会儿,他们就不相信国君还能永远都如此坚定的支持商鞅。】 始皇帝想到商君的结局,孝公确实永远都支持商君,只是新君继位,商君的结局…… 百姓则是没有那么多的思考,只觉得喜气洋洋,这般听了更加信服。 商君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肯定是要把地继续分给他们,完全不需要担心承诺无法兑现。 至于贵族? 哼,大不了忍你一时,报仇十年不晚。
第236章 商鞅:不见血不落泪啊 【商鞅在历史上用刑法的严苛那是出了名的,据说曾经在渭水曾经一次性处死了七百多人,鲜血哭声在渭水久久不散。 商鞅的政策没有像是吴起那般当场被反扑,主要是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虽然军功爵将他们以往能啃世代的念头打消,但说到底没有把人抄家了,加上商鞅那遇神杀神的气势,显然叫旧贵族的气势一下子熄鼓了。 他们不是亡命之徒,没有和商鞅同归于尽的气势。】 旧贵族:说的他们形象很受损啊。 他们可是有很多财产的,干什么要和商鞅那个疯子硬碰硬啊? 商鞅能活多久?君上能保他多久? 他们并不缺这点等待的时间。 【商鞅一上场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叫人叹服,后来军功爵制度给秦国带来的战场好处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扎那啥的心了啊。】 还垂死挣扎的一群人:真的好气哦。 【商鞅还推出一系列富国的措施,认为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重农抑商。 他那会儿的农商和后面不是一个概念,就那么一个亩产一百斤的年代,若是不把绝大多数的百姓框到种地上面,那国家不用完了。 新法的奖励和惩罚走向两个极端,凡是努力农桑的秦人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甚至是过于懒惰的人都被得抓起来。 这简直是不给懒人活路啊。】 听了老半天没想到会得到天幕如此感慨的众人:??? 不过,过往天幕那他们都要干完活才起床的德性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感慨只觉得在意料之内。 得亏没有生在他们的时代,不然可怎么活下去啊。 【再就是分户籍的连坐制度,互相监督检举,这样严苛的刑法刚开始叫百姓很不适应,每时每刻都感觉有人在监视。 所以在初期,许多百姓都反对变法,甚至在旧贵族暗搓搓的鼓动下公然聚集多人反对,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商鞅的决心。 商鞅的决心,秦孝公的支持,严酷的刑法,慢慢的,新法的优势开始出现了。 军功爵带给老秦人的激励不可想象,本来就世代和夷狄打交道,被东方诸国嫌弃粗俗,现在军功爵一出来,更是激发了一清二白百姓对战场的渴望。 农业在发展,秦人有了战斗的勇气和渴望,可想而知等到战争爆发,秦人给其他国家的威慑有多大。】 商鞅的政策确实是强秦,但基本上也把百姓当成了没有思想的机器,也不需要他们有思想。 商鞅想要的,便是秦国上下都一心,这时候出现有思想的人于他的设想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三年的时间,商鞅的新法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已经逐渐被秦人适应。 秦国的地位也提升了,之前就说过秦国连和诸侯国开会的资格都没有,简单来说就是别人吃饭都无法上桌,可是在公元前255年,秦孝公和魏惠王这个大怨种会盟了。 秦孝公这三年顶着的压力也不小啊,变法这个事情啊,臣子再强硬都挡不住国君软弱一次。 秦孝公见到成效自然高兴啊,觉得没白支持,这个新法有搞头啊。】 剩下的魏国贵族王室:能不能老是刷我们魏国的存在感啊?还嫌捅刀子捅得不够吗? 他们现在觉得自己真的是大怨种,给秦国输送了那么多人才,自己却是成为丧家之犬。 【前期取得成效也给商鞅松了一口气,得罪那么多人,承担着老板那么大的支持和期盼,要是不拿出点成果,也不好意思继续了啊。 这几年里面,户籍和军功爵制度把百姓纳入到官僚的管理控制下,间接是纳入国君的掌控中,这和周天子的分封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虽然没有做到绝对的公平,但起码在军功这个上面,万民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而且,许多百姓的期望也不过是能获得一点属于自己的田地和宅地,没有想要成为封侯拜相的大人物。】 【后面秦孝公迁都咸阳,给商鞅升职以后叫他继续主持变法,变法还得继续深入。 百姓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新型的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百姓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所以商鞅着手废除井田制,允许百姓开陌阡。 他直接以法律下令,规定了新的田界,将土地授给农民,可以土地买卖, 根据占田数来进行收租,这个范围包括了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落在贵族眼里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啊。 世袭的特权没了,土地的面积变少了,现在那点子地还得交租,一个个退让得觉得快成乌龟王八了。 他们一下子逆反了,连商鞅得强权都顾不上,直接聚集起来开始反抗。 领头得那也是不管不顾了,知道商鞅得手段狠辣,召集势力直接反叛了。 商鞅也确实没跟他们来什么怀柔的政策,铁血镇压,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唉,前面忍了那么久还没看透啊,居然等到商鞅威信和变法的成果都出来了再反抗,这不是闹嘛。】 百姓都已经看到好处了,肯定会支持商鞅的啊。 就那么点势力,反抗不是自讨苦吃嘛。 【在土地政策实施下去的第五年,弱势下去的周天子都给秦国送来了祭祀祖庙的贡品。 别管人家是不是拉拢,那都是长脸的事情啊。 新的土地制度带来新的经济秩序,确立了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关系,这一关系持续了两千多年。 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不能说它完美,也不能说它全是封建,只能说它能在奠定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关系基础是顺应时代洪流的。】 其他朝代的百姓听到这里忍不住叹气,明明一开始觉得十分有希望,为什么到他们就连养活一大家子都觉得是幸运了呢? 因为要交租子啊。 多少人倚靠着地主老爷租地,可那沉重的租子却是没有说价的地方。 辛辛苦苦一整年,地里的收成大半部分都给了地主老爷和官府,剩下的也就是补充点嚼用。 一个个忍不住挠头:他们的地到哪里去呢? 百姓的承受风险能力小,稍微点天灾人祸就是卖地,更加蛮横残忍的,直接抢,几代过去,百姓的地又转移到一小部分手里。 周而复始,王朝迭代,都是土地惹的祸啊。
第237章 死于自己的变法 【商鞅变法强秦和奠定基础并不是夸张,除却军功爵制度,他为了削弱贵族势力,还弄出来县的概念。 始皇帝后来推行郡县制自然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从秦献公时就有了县这个概念,只不过当时只是在边境军防重地设置了四个,但等到商鞅时,是在全国普遍推行,有人说是30多个,有人说是40多个。 具体的数目不知晓,但按照当时秦国的国土面积,如此多的县数量,基本上已经是将中央和地方联系起来。 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不用我来普及,后来始皇帝给它定性,后续封建王朝虽然也有修改,但内核也是这一套,足以体现商鞅的前瞻和能力。】 这话他们无从辩驳,毕竟后面虽然有了许多的限制和细枝末节,但终究还是郡县制那一套。 至于倒退搞分封的,不是皇帝的刀还没磨好,就是王朝直接玩完。 不过好在这人是商鞅,他们用点大佬外加老祖宗的东西不丢人。 现在皇帝都还抄后面子孙的东西呢,这么一想,立马那点子变扭全部消失,还想着天幕说快一点,多说点后世的改革,看看能不能适用他们现在。 哪怕时代不对应,挑挑拣拣总归能找到点能用的东西。 【在经济领域秦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度量衡,这对国家的税收极不利。 商鞅制定了统一的斗桶、权衡和丈尺,始皇大大后来统一度量衡时期的方升,和商鞅时期的误差居然在1%之内,人家颁布的法令可以用那么久,确实服气啊。 度量衡这个东西,夸奖一下当初始皇帝统一的魄力和耐心,只要想到现在收一份资料都收不齐,始皇帝居然能把全天下的度量衡都统一,就忍不住夸奖。 (PS:一个深受各种不同充电转接头其害的打工人。)】 刘彻:“不就是想夸始皇帝嘛,绕这么大弯子干什么?不过,充电转接头又是什么?” 卫青:“……” 我哪里知道? 他们算是明白了,这就是对商鞅的表扬大会,顺带听天幕夸夸始皇帝,其他的别多问,专心听着就好。 实在听不下去,不是手边还有工作能干嘛,完全没有闲着的功夫。 【商鞅的历史功劳是伟大的,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商鞅的结局如何,他的变法是成功的。 而且许多人在一个问题上变法都极其困难,可是商鞅却是对整个秦国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遍调整,并不单单只是政治和经济,社会风气风俗都涉及到了。 比如著名的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这在商鞅眼里是落后的风气。 虽然人家是从国家税收、人口这些方面考虑,但考虑的方向是对的啊。 而且不要单单盯着百姓,还要想到贵族,一群贵族没想到他们一退再退,商鞅那是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满足,得寸进尺啊。 现在居然连生活的习惯都要改变,分户分家对于贵族的影响其实更大。】 可不是嘛,百姓不分家一方面是思想习惯,另一方面是要多出税钱,后面能折腾到连这样的税钱都成为百姓的坎,也是朝廷的不作为和腐败。 贵族可就不一样了啊,他们不缺那点子税,但人要是分户了,总归不利于团结一心的啊。 【宗亲贵戚又坐不住了啊,就派了赵良为代表去找商鞅,两人开始有来有往的说起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