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贱籍以后,便是解放了这些社会底层,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这一点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好政策,毕竟许多高高在上的上流贵族都是要用奴仆的,废除了贱籍,让他们如何安心用人?可是以现在人权和人人平等的眼光来看,这一举措就十分超前。】 【废除贱籍,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间和地方的乡绅势力,是十分符合朝廷的利益的。当然,也有人说,雍正帝是因为当初九子夺嫡,落下了一个暴君冷血残酷的名声,所以想用这样的“仁政”来恢复一点自己的名誉。这个理由,主播只能赞同一部分,废除贱籍确实是能为雍正帝赢得一定的声誉,可是雍正帝也十分清楚,真正的话语权和声量,都是掌握在那些大地主阶级和乡绅手里的。】 【除了朝廷官方有记录的史书,地方一些有钱人也会出资写史书,再加上明清时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兴起,这些有钱人想骂皇帝,搞臭皇帝的名声太容易,如果雍正帝真想要所谓的“仁君”名声,他该讨好的不是社会最底层的贱籍百姓,而是那些会造声势会带舆论风向的地主们。】 嬴政赞道:“此人的能耐与勇气,我是越来越欣赏了。废除贱籍?眼下大秦怕还是做不到。不过,天幕既然说到了人人平等,那后世必然是做到了吧?” 这么想着,嬴政还有点想看看,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那样的世界,是否实现了他的宏图伟志,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四海归一。 刘彻还在琢磨那个改土归流呢,听到这“废除贱籍”,也是愣了愣。
第163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7) 要做到废除贱籍,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人平等这个说法,也是十分新鲜,只是,有人生来就在帝王家,有人生来就在贫穷家,真的能做到人人平等吗? 李世民听到此处,也十分感叹:“废除贱籍,是一个十分需要能力与勇气的做法。” 哪怕大唐到了盛世,他也觉得时机并不成熟。 大唐最大的敌人,还是那些世家大族,若是不能将这些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给消灭掉,那废除贱籍,也只是一纸空文。 赵匡胤与朱元璋也都觉得,要废除贱籍,并非易事,那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的,若时机不对,一个没做好,就可能导致动荡。 玄烨更是讶异,这个儿子的动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要厉害得多,甚至废除贱籍这种事,也做得出来。 “他似乎从未畏惧过那些阻力,甚至主动去挑衅似的。”玄烨咕哝道,显得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讽。 玄烨是知道问题在哪里,却没有去解决;而胤禛不仅强势解决各种问题,甚至对一些未形成大问题的地方下手了。 听到这里,玄烨也不得不佩服老四这个儿子的勇气与能力。 “往日,倒是我看错了。”玄烨轻叹道。 他曾经最看重太子,太子被废以后,他就在阿哥们之间玩平衡,结果就像天幕说的,造成了朝廷的动荡。他本觉得老四和其他儿子差别不大,现在看来,老四大约是所有儿子里,心性最坚韧、最下得去狠手的那个。 而作为帝王,正需要这样的心性。 【当然,真正废除贱籍,规定人口买卖是非法的,在法律上确定人人平等的精神,是新中国的事情了。要想在帝制时代完全废除贱籍,说人人平等,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这里主要赞扬的,是雍正那种超前的眼光与精神,尽管他作为封建帝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做出这样的第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雍正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绩,比如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也就是咱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将传位遗诏放在大殿牌匾后面,等到皇帝驾崩后,才可以打开来看,皇帝指定了谁是继任者。这也是胤禛从他自己与兄弟夺嫡的事情中,吸取的教训,像他阿玛康熙帝那样,早早立了太子,太子就会成为夺嫡的众矢之的,后期不立太子,朝堂就会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 【另外,雍正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清朝皇帝的厉害之处,就是他敢重用汉人,像田文镜、李卫、张廷玉等,不是汉军旗就是正宗汉人,雍正帝敢顶着满人的压力,重用他们,并让他们做出了不俗的政绩。当然,汉人给雍正当臣属,也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曾经由胤禛亲自培养提拔,恃宠生娇后又一手拉下马的汉人将军年羹尧,就可以看出雍正可不是一味宠幸,臣属要兢兢业业干活,才能在他手下保住地位与荣华。】 “秘密立储”制度,让几个帝王都颇有兴趣,还能这样做?立太子还能弄成解密游戏?不过天幕多次提到九子夺嫡,估计是那场兄弟相争,确实是打得厉害,逼得雍正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吧? 玄烨稍稍回想一下,就记得这个孙子的皇位,确实是秘密立储得来的,老四的传位诏书还真是到死才公布。 “老四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吧?”玄烨苦笑,胤禛能和兄弟们打得头破血流,不代表他能冷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也像他自己的兄弟一样下场。 品了品这秘密立储一事,玄烨的目光又转向了那个重用汉臣的事,再次感叹雍正胆大,却并非妄为。 康熙朝时,玄烨也尽量维持着朝堂的满汉平衡,但还是以满臣为主,什么索额图、明珠都是他朝堂上的名臣,虽有姚启圣、李光地等汉人大臣,但玄烨心中十分清楚,汉臣要做出比满臣大得多的功绩,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官职。 可雍正朝证明了,汉臣如果用得好,他们做出的功绩,是十分亮眼的。如果胤禛想要做出那么多功绩,用满臣怕是难以实现。 这就让玄烨想起了天幕提到过几次的说法:汉家学术传承。汉人读书,到底是有传承的,比入中原以后,才努力跟上的满人,有着先天的优势。这东西,确实是金钱权势都弄不来的,只能靠一些传承。 【雍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三年,但他在位期间对清朝做出的贡献,施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没有他在中间一肩挑起重担,历史上也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所以全称应该为康雍乾盛世,没有雍正朝,前面后面啥也不是。】 【而雍正对清朝的积极影响,不仅远超他儿子乾隆,说比肩他阿玛康熙也不为过,在位时间却少了几倍,是因为他真的热爱皇帝这份工作。他在位期间,批阅的奏折达到了四万一千六百余件,其中汉文有三千六百多件,满文的有六千多件,这些是他留下了朱砂批文的折子。批阅奏折不是看看就过去,而是要对奏折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然后给予反馈,下面的人根据皇帝反馈的意思去做事。所以根据粗略统计,雍正每日用朱砂手写的字,平均有八千多字,十多年四千多个日夜下来,他手写了一千多万字,近两千万。有时候奏折中的内容,令他十分有想法时,一本折子会写上几千字,比奏折本身字数还多,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这样大的工作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所以他每年只有生日那一天会休息,其他的时候,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也就是古代的两个时辰,是真正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勤奋得像是时间很来不及了一样。因此,有人看到关于四爷后宫宫斗的剧会说,他都在前朝忙得没时间去后宫了,后宫哪里斗得起来啊!这话倒是不假。继位后,几乎将人生最后十几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大清,这就是雍正为何能力挽狂澜给他亲爹补锅的原因,为何他能在短短在位时间,做出那么多政绩的原因。】 【虽说,批阅奏折的数量,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位帝王,是不是好皇帝的标准,但从历史上来看,每一个称得上好皇帝的,都是勤政的,都是批阅了大量的奏折的,比如朱元璋批奏折,得用麻袋装,因为他将皇权和相权一手抓了;李世民批阅奏折数量也不少;而秦始皇嬴政,出去巡视时,后面大车拉的都是他要看的公文,坐车时间就在批奏折。】 虽然早就猜得到,能做出这么多政绩的皇帝,定然是十分勤政的,但是统计数据摆出来的时候,众帝王们,还是受到了冲击。雍正帝胤禛的勤政程度,放在任何一个帝王的眼里,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嬴政最为感兴趣的,是书折页一般的折子,看上去比竹简要轻便太多,而且能写更多的字,写起来也容易许多。若是大秦也用这种,他的案牍上就不用堆满沉重的竹简了,能省不少地方呢! 刘彻有点震惊于天幕将四万多件折子具象化以后,所呈现出来的盛况,那可真是一座小山啊。刘彻自认为自己还算上勤政的,但是和这位后世的雍正皇帝比起来,还有些差距。 李世民和赵匡胤也有些惊到,但对李治、赵德昭和赵德芳造成的则是冲击了。他们也从未见过那么多折子堆在一起的盛况。 李治赞叹道:“父皇,您这一生批的折子,也不比这少吧?” 李世民谦逊道:“或许吧,只是我坐这个位置的时间更长,而且,我可不是每年只休息一日。” 赵德芳则发出了“哇”地一声,这些折子堆在一起,让他觉得比一书库的书还要可怕:“这皇帝也太累了吧?” 赵德昭有些疑虑道:“真的会有那么多折子要批吗?他在位也只有十三年。” 赵匡胤道:“在位时间确实不算长,可你看他做了多少事,朝中事情多,大臣们肯定是要尝尝上奏折的。再加上这个皇帝有些……有些独断专行?许多事肯定要亲自过问才让人去办,所以事务就繁杂起来。而且你想想这清朝的舆图,那么大的疆域,要管的事情自然也极多。” 赵德昭觉得十分有道理,哪怕他也曾一腔豪情壮志,想要接父皇的班,做好一个皇帝,可是看到那奏折堆成的山,心中也忍不住发憷。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真是不容易啊。 赵匡胤看得出他心中的忧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位皇帝,怕是帝王中批奏折最勤奋的那个,咱们不用那般争强好胜,不用对标他,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 赵德昭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因为赵匡胤的安慰,反而下定了决心。 朱元璋看到那么多折子,听到雍正帝一天睡不到两个时辰,有些不甘心地轻哼道:“这清还有这样勤政的皇帝,也是难得。” 朱棣偷偷笑,知道朱元璋是被激起了好胜心了,可是他到底年纪大了,已经不能那样熬油一样煎他自己了,老爷子还是挺惜命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