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这特殊的历史时期,秦与清的做法,截然不同,结局却是有些相似之处的,都走向了灭亡。 清是因为抵抗了这种无法避免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而秦则是太心急了,将推进的速度开得太大了,也导致整个国家与社会承受不住。胡亥的上位,是火上加油,让大秦完得更快一些了。 而秦推进这一切速度太快的原因,还在嬴政自己。 嬴政时常觉得自己的时间太短,而要做的事太多,所以加快了许多事的进程。 可这样做,就像是在高速飙车一样,嬴政自己是个高手,所以能稳稳控制住方向盘,可他一撒手,换别人来就接不住这么大的盘子,更何况是换了胡亥那个蠢东西,连方向盘都懒得自己掌控了,直接让赵高代掌,可不得就以高速的姿态翻车,还车毁人亡了? 李斯听着皇帝,把不少原因都归咎于他自己,冷汗直冒的同时,还生出了深深地愧疚感。 作为皇帝身边的丞相,是辅佐皇帝的第一人,若说皇帝要为大秦的灭亡负不小的责任,那他这个丞相,也要一起对此负责。 君臣二人虽是一同用午膳,结果这次聊天,反而一直持续到了下午。 李斯就算是再难以接受,也不得不信了始皇帝的说法:法家,至少是明面上不可直接用了。 但令李斯感到安慰的是,嬴政并非是要完全抛弃法家,法家在朝政上,在各处都还有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李斯跪在地上,伏在地上给始皇帝行礼:“陛下,臣愿追随陛下……” 嬴政微微抬头,看着殿外被红霞渲染的天空,道:“既如此,李相依旧是朕的李相,大秦帝国基业,依旧需要你的忠心辅佐。” 李斯自然满口答应。 接下来,嬴政与李斯商讨的第一条新政令,便是关于田地的丈量与管理,以及统一全国税收的事。 天幕说过,土地是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管好了土地,就是管好了一朝的命脉。 天幕都说得这么清楚了,嬴政不朝这个七寸下手,不是他的作风。 因李斯虽信服了嬴政的说法,但他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一时半会还难以扭转,所以嬴政自己承担起了关于土地和税制的大部分工作。 丈量土地、明确土地归属的事,在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就在做。 六国被灭,各国的贵族们都沦为阶下囚,他们的财富都被收归到了秦朝中央,而他们的土地,是无法被秦兵搬走的,所以这些土地的去向才是最重要的。 若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些田地自然都是收归中央。但现在嬴政的计划改变了,无主的田地,他准备以多种方式,或发放或赎买,流入到底层的百姓手中。 这样的举措一提出,就在朝中激起了一大片的反对,那可是土地啊!是最重要的财富!皇帝就要这么撒出去了?撒给那些卑贱如尘埃的平民? “陛下,经过多年战乱,如今人丁正空虚,田地被分给平民,他们家中没有男丁如何种田?” “哦?”嬴政颇有兴味地挑了挑眉,“你的意思是,家中没有了男丁的人家,妻子儿女都会饿死咯?” “这……当然不是……” “所以你是何意?” 看着皇帝脸上还带着笑,眸光却冷如寒霜,这位做出头鸟反对的大臣,后面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见对方说不出话了,嬴政收回视线,道:“倒是要多谢你,提醒了朕一句,良田确实是需要人丁与畜力耕种……”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混乱,男丁确实是消耗了不少在战场上,好不容易完成了统一,安稳了下来,若是还将男丁劳力都束缚在各种徭役兵役上,确实十分有碍社会的发展。 于是,过了些时日,皇帝突然宣布,暂缓皇陵与阿房宫的修建,以减轻徭役,放服徭役的民夫还家去。 秦被骂“暴*政”的一个重要因由,就是徭役兵役过重,许多人一年到头都在服役,根本没机会从事生产活动。 可是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恢复生产生活,老百姓们在生产资料上创造出来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 嬴政发布了政令后没多久,李斯就急匆匆到咸阳宫来觐见皇帝了。 匆匆忙忙行完礼以后,李斯问:“陛下,阿房宫暂且停下,臣可理解,可为何骊山的皇陵也停工了?” 嬴政道:“皇陵并非直接停工,只是减缓了速度罢了。朕想了想,既然朕想长寿,又何必急着修自己的陵墓呢?若是那么民夫回到家中,好好耕种劳作,所交上来的税收也能提升国力,能使得秦更快地发展起来,这也能让我少费些心力在民生之事上,便能延长一些寿命不是?” 李斯真是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皇陵哪里是减缓了速度,那是减缓到了几乎停工的地步。 皇帝也是考虑到,若直接停工,那许多备好的材料、做好的一些地基等,都要废弃了,那又是一重浪费,所以还留了一些人在维持着工程的进展。 嬴政是看了看自己正在进行的几项工程,长城不可停,它关系到边境安宁,若战火重燃,别说安心搞发展了,这中原又要历经一波浩劫,又要重头再来;正在修建的水渠,也不能停,水渠关系到农田灌溉,便是关系到民生,亦是十分重要;驰道是他不舍得放下,也关系到中央与地方管理的,于公于私,嬴政也无法忍痛放弃,所以他最后选择暂停阿房宫,暂缓皇陵修建。 李斯衡量了一番后,发现他也无法做出比皇帝更好的选择,所以只剩下叹息。 相对来说,其他几项,确实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皇帝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这些工程,是必然要停一些的。 民间倒是不知道朝中的这些争吵,只是皇帝这一波又一波的政策,搞得他们觉得像是做梦一样,许多人家不仅服徭役几个月的男人要回家了,而且官府还要将田地给他们耕种,这不就是想让他们好好活下去么? 百姓们对活下去的要求就是这么低,只要能有地种粮食,只要能一家人齐全,就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了。
第257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6) 与土地有重要相关度的,还有另一个事情,那就是税收。 秦国虽打了十多年的仗,但实际上国库并不空虚,甚至还挺富裕。灭了六国以后,六国王族与贵族的财物,尽数归入了秦帝国的国库,再加上秦祖上的积累,所以秦的国库还算丰裕,不然嬴政也不敢一边修长城一边修帝陵,还一边忙着修设想中十分奢华的阿房宫了。这几样工程,不仅人力投入极大,财务投入更是惊人。 嬴政暂停皇陵修建一事,就能省下不少的钱财了。 财政上是不缺钱,但税收的事,不仅仅是钱的事,更是一种资源配置和调节的手段。 想起天幕讲清时,说到的雍正帝用过的改革税制的方式,嬴政召来李斯,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致和李斯说了一下。 李斯抽了一口气:“您的意思是,这人丁税就五年不收了?” 嬴政闭着眼睛,点了一下头:“如今大秦人丁不够,所以须得让百姓们愿意生孩子,养孩子。有了土地,他们能获得足够多的粮食来养育孩子,免去了人丁税,养孩子的胆子更轻了一些,也能鼓励他们多生一些。” 如今这时候养孩子嘛,给口吃的,给个窝睡,就是养着了,养孩子最大的成本就是吃。若能保证口粮充足,生育意愿也会提高许多。 人口是什么,人口就是国民,就是构成这个国家的基本单位,若人口凋敝,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各个方面。 新生的大秦,有人口千万,但相对于后世来说,真的是有些少了。 如此广袤的国家,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劳作耕种。 李斯沉思了一会儿,道:“此法确系能让人丁多一些,待过个十年,第一批新出生的人丁长成,陛下的皇陵也能征调到更多的民夫来修建。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现在的大秦确实缺少人丁,否则皇帝也不会把那些服徭役的民夫都遣回家了。 暂时停止征收了人丁税,但土地税还是要征收的。 但嬴政也十分大气,普通贫民先免了三年的田地税,但富有者的田地税不能不交,而且还交的不少。 嬴政大手一挥,直接免了两种重要税收,意味着这接下来三年里,国库的收入将会十分匮乏。 李斯担忧大秦新立,处处都要花钱,这国库就算是有再多珍奇重宝,也经不起这样消耗。 嬴政先签发了免税的政令,让人尽快传达到大秦各处。 至于李斯所担忧之事,嬴政嘴角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李相可还记得朕的‘仲父’?” 李斯讶异极了:“陛下说的是吕相?” 李斯上位之前,最受那时候还是秦王的皇帝信任的,就是吕相吕不韦了。 “正是,”天幕的解说,唤起了嬴政的不少回忆。 吕不韦是做了许多对不起他的事,但同样也教了他许多东西。吕不韦商贾出身,是个天生的商人,嬴政跟着他学了好些年,也对商贾之事,有些见地。 他知晓许多商贾所用的手段,明白他们最追求的便是利益。 本来嬴政觉得,农为国本,商贾一事到底更多的是投机取巧,所以要取农弃商。另外,在七国争霸时期,许多商人在各国之间穿梭往来,参与了不少政治之事,各国政治风云变幻的背后,都有这些商人的影子,而他们出手的原因,自然是“奇货可居”,想从中牟利。 其中最为成功的,应该就是吕不韦了。谁还能像他一样,“奇货可居”选中了一国国君呢? 但是天幕的话,给了嬴政一些新的想法。 商人或许不需要直接打落尘埃中,而是可以加以利用起来,这些人也能成为建设秦帝国的重要部分。 “仲父教予了我许多行商之事,先前,我对那些事有些不太在意,只觉得是商人的小手段。可如今面对着大秦帝国的新局面,我觉得,这些人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李斯看着嬴政脸上的笑意,突然觉得,商人这个群体,怕是要倒霉了。 天幕讲过“重农抑商”的事,直接吐槽说抑商就是官方不作为的表现,就是想要把人们都束缚在土地之上,所以才在政策上打压了商贾群体。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