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思前想后后,将制定一部新《商律》的事情交给了李斯,并提了几个紧要之处:“涉及民生的粮食、布帛等物,须得商讨是以官方全权负责,还是可以下放部分权利给商贾,可进行贸易;对行商中的机巧手段之事,要进行明晰的规定,以助各地方官员决断此类案件;要对趁人之危、趁灾难等处境而发横财者,进行严惩;对了,盐铁这两项,须得官府专营,商贾不得沾手,违者重惩……” 虽然嬴政说,自己只提几个要紧的事,但这么一通说下来,已经是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许多了,给李斯三天时间,都未必想得这么周全,所以李斯猜着,这个事已经存在皇帝心中许久了。 当然,商律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关于税收。 这一点还需要细细斟酌与讨论,但从嬴政提的几个点来看,李斯也看出来了,皇帝是要将这些商贾当做是钱财的来源了。 皇帝不愧是跟着吕相学过的,对行商之事也颇为了解。 嬴政对李斯道:“这份《商律》你须得仔细斟酌,不可有疏忽,商贾中不乏头脑聪敏之人,若有缝隙,他们便能想法子钻。” 李斯顿时感觉事情有些棘手,忙道:“是,陛下。” 见李斯紧张,嬴政道:“你倒是不用这般担忧,这律法制定出来,还会继续修订,设想一千遍一万遍,也不如在正是施行后,让真正的商贾们来检验施行效果。” 李斯点头道:“陛下说的有理,是臣想多了。” 嬴政对李斯道:“所以,你察觉到了没有,这才是你们法家所应当发挥所长之处。制定规矩,并严格执行,就是你们法家所擅长之事。所以这国事,是离不开法家的。” 对于天幕所讲的统治思想一事,嬴政也明悟过来了,说后世虽然都尊崇儒家,可实际上做事的那一套依旧是学的秦,依旧是用的法家的办法,说白了是内法外儒。只是法家手段,并不会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要用儒家的方法去掩盖着,显得那些强势、冰冷、果决的政治手段,显得有一些合理和温情在,使得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李斯听后,明白皇帝这是在安他的心,深深拜下道:“臣多谢陛下指点开导。”
第258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7) 税收新政的颁布,也令普通贫民欢呼雀跃。 轻徭薄赋的这些政策,实际上帮着始皇帝和大秦,以最快的速度归拢了民心。 七国争霸期间,各国的百姓都过得不怎么样,也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国归属感并不深。大秦一统天下后,百姓们更担心的是,听说秦的赋税徭役极为严重,他们会不会也要和秦人一样,有交不完的赋税,服不完的兵役徭役? 但近一两个月,皇帝颁发的新政令,令平民百姓都安下了心,能安安心心种地,就是许多百姓的愿望了。 为使得新的赋税能够尽快落实推行,始皇帝又将几个年长一些的儿子召集了来,将大秦版图划分成几个部分后,命他们各负责一处,代天子巡视。 嬴政此次清醒回来后,再看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心境已经全然不同。 嬴政自己一世英名,未曾料到,会在继承人的事情上翻车。如今再看这些儿子们,虽然依旧不满意他们的能力,但有胡亥那个祸害衬托着,这些儿子都显得可爱了许多。 将任务说明后,几个公子都有些惊奇,毕竟他们的父亲,极少下放权力给他们的。这种巡视之事,按照习惯应当是他亲自去,没想到这次竟然会将事情交给他们做。 这些公子也很快回过味来,除了查看各地新政落实情况,同时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 送走了几位公子,李斯有些担忧道:“陛下,几位公子并无经验……” 公子们读书学剑之类的事儿,倒是没落下,但是真对政事有接触的,就只有公子扶苏,其他大多对政事没怎么上过手。 嬴政道:“所以这才叫他们出去锻炼锻炼,也长长见识。许多事,光是书上看着,还不够,还得亲眼去看看。” 天幕说得对,大多皇家败家子,是不了解民生的,不能体会民间疾苦的。为何天幕说,每一个皇帝都要读一读《三吏》《三别》,就是想让他们去看看真正的百姓生活。 嬴政无法保证,让自己的继任者,与自己的想法完全一直,自己死后,依旧能继续推行自己制定颁布的制度,但多为百姓想想,多去接接地气,多了解民间的事,总是有帮助的,即便是不完全继承自己的想法,也不至于败光了大秦。 如今始皇帝自己在上面坐镇,不用担心他们捅出太大的篓子,无法收拾。现在有犯错成本的时候,就让他们多出去摔跤碰头,多历练,将来才会从容许多。 而嬴政自己呢,也可以趁机省下一些精力与时间,不至于因为过于劳累而损耗寿命。 新的赋税制度与《商律》颁布几个月之后,整个大秦就肉眼可见地繁盛了许多。据几个在外巡视的公子,捎回来的书信表示,各地因战乱和人丁不足,而导致土地大量抛荒的情况,逐渐改善,许多良田又有了人耕种,一些人口凋敝的城镇,也逐渐恢复了生机,商旅往来于这些城镇之间,让各地信息与物资得以流通运转,使得各处都泛起了生机。 嬴政虽无法亲眼所见,但也能想象那样的情形。 回归生产后,各地传来的各种起义、冲突的消息也逐渐减少,有了新的活路,许多参与到骚乱、反抗的人,在新政颁布后,发现有田可种了,便放弃了随时可能会流血丢命的日子,回到了家人身边,忙着一起种田种地去了。 这些人本就是青壮年,将力气花到田地中后,不仅能将官府发放的田地种好,还有余力去开荒垦荒,三年不收地税,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己的,这是多么难得的事!几百年来都未曾有过这样的好时候! 青壮年回家后,家中也会张罗着为其娶妻,人丁税被免了五年之久,所以生孩子的积极性也高了。 许多年轻力壮的丁口,就这么回归了家庭,很快有了妻儿家小,只要日子过得安稳,有盼头,就更加生不出什么与官府作对的念头了。 这种安民抚民的措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大秦的面貌,确实是日新月异起来。 随着垦荒之风的兴起,嬴政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行为需要得到鼓励,于是又出台了新垦出来的田地,五年免税的政令。毕竟开荒是需要极大的成本的,若是土地不好,前几年地没肥起来的时候,收获大概就是抵得种籽肥料。 鼓励了垦荒后,紧接着又出台了鼓励兴修水利、奖励创新发明农具、织布机等生产工具的措施。 除了秦修的郑国渠、都江堰这类大工程,一般地方县里乡里的水利工程,比如一座桥、一座小型水坝、一条水渠之类的,始皇帝鼓励地方政府募资修建,修建以后需要将捐资者与捐资金额都用碑文记录下来,就树在桥边、村口等人多的地方,好令往来人群看见他们的贡献。 若有更大的工程,中央会根据工程的体量与情况进行部分拨款,另外部分则由当地官府向民间募资。 嬴政的目的,就是想尽办法,鼓励和促进各地生产。 他看得出,农民们是不怕劳累的,他们更怕生活不安稳,怕没地种,怕风雨来的不及时,或者风雨来的太多,如果能够种出足够多的粮食,农民大多是愿意辛勤耕作的。 李斯有些担忧道:“陛下,将这许多事,交给了地方的官府去做,不担心他们会从中贪墨吗?” 嬴政道:“贪墨之事,是无法避免的,但不能因为这等小事,就放弃了更关乎民生的大事。这方面的律法规定,还需要你加以详细思考去制定。” 说白了,还是堵不如疏,不能因为贪墨的事,就放弃鼓励那些有利于民生的小工程的进行,相对于能让百姓们种出更多粮食的核心目标,其他的都是小事了。 因为“暴秦”的名声,嬴政已经在注意着别让刑罚过于苛刻,但若是有人敢在这种事情上做手脚,那就别怪他手段狠辣了。 这种鼓励措施,也得到了民间较为积极的响应。 最希望那些水利工程早日修好的,是普通百姓,种田种地最期盼的,就是老天爷仁慈一些,能风调雨顺的,保证一季的粮食能顺顺当当种出来,能有个丰收。 但天意不好掌控,水利工程才是真正能调节水资源的可控手段。 在各地开始搞小型的工程时,许多百姓自带干粮和扁担等工具,去工地上帮着修建,如此一来,各地的小工程进展也颇为顺利。 而这一切,都是会记入到各地方官的政绩中去的。 这政绩也会记入考核,将来升迁贬谪,就更多的看这个了,看地方官为当地做过多少事,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 大秦初立,对于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事,一直都存在分歧。 一开始,嬴政是更看好郡县制的,主要是能够将地方权力都收归到中央了,更好管理。而后世的沿用,也说明了郡县制就是未来趋势。 可是根据秦的结局来看,强硬推行郡县制,怕是会埋下不小的隐患,秦虽灭了六国,但无法完全拔除他们在各地的势力,所以这次,嬴政决定用温和一些的手段,循序渐进地推进。 这根据不同的职务,来记录政绩考核,并给予升迁的方式,只是他瓦解地方结构的一种方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大势所趋,若有机会往上走,非既得利益者又有几个愿意守着老旧的那一套呢?
第259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8) 新的考核制度的实行,也推动了小篆的普及,因为始皇帝要求公文都用小篆书写,若不能很好地使用小篆,是会影响到升迁与前途的。 有了官方的带动,民间也逐渐开始普及小篆,虽有六国遗民为自己的文字呼号,但小篆的使用和风行,是大势所趋,因此六国曾经使用的文字,也逐渐边缘化了。 与小篆情况类似的,还有度量衡的使用。 营商活动的发展兴盛,使得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得到了迫切的需要,始皇帝推出了统一的钱币和度量衡标准后,最为支持的是那些行商的商旅们。 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始皇帝还制定了六国钱币回收兑换的标准,将六国钱币收上来以后,统一融掉,铸成新钱,大秦的钱币也逐渐取代了六国的钱币。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