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见诏书被封驳,立即召集了几位宗王和朝臣,联名上表对右相发起弹劾,称其因是姒家族亲,从前受过英宗提拔,所以不准新帝追封皇考,是陷新帝于不孝之地。 右相见事闹大了,忙也写了一封奏疏上表陈情,说并非是要阻止圣上追封皇考,只是诏书上不宜包含诋毁英宗的措辞,毕竟当年旧事证据不足,给圣庄皇储澄清谋反即可,但不能罪及英宗。 这时,又有几位朝臣对此事接连上表,还有人借机弹劾妘策,说她拟出这种诏令来诋毁英宗,其心可诛,劝圣上莫要受佞臣蒙蔽。 接下来的几天里,因追封一事,朝堂上争吵不休,姬婴只是坐在上面默默观察着众人言行,始终未置一词。 三日后,姜舟回到了政事堂,听妘策说完这几天的事,她想了想,让妘策再拟一诏,只追封皇考,诏书中保留对圣庄皇储谋逆的昭雪词,但删去了罪责英宗的一节文字,并单独将姬平的皇帝牌位供于奉先殿北边的九华殿中。 姬婴这次依然批复“可”,而门下省也不好再找由头阻止圣上追封皇考,于是加盖公章,诏书顺利发往尚书省,由礼部尚书亲自监造牌位。 朝中众人见圣上做了让步,这才渐渐平息下来,几日后,政事堂又下发了两条人事调令,提御史左丞姚衡为门下侍卿,地位仅次右相,另外又由宗正卿赵王兼任御史左丞,以宗王名义督管御史台。 这两封任命,看上去与追封一事似乎关系不太大,姚衡自从去年年底带巡按御史团归京以来,一直在家中休养,这次巡狩回来她只受封了成国公,但职司是到此刻才得晋升,她空出来的位子,给了赵王兼任,朝中众人对此倒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但右相却明白这是圣上要挤兑他走呢,前些天因追封一事,他先是封驳了诏书,又在陈情奏疏中批了妘策一顿,但妘策事后地位完全没受影响,圣眷如旧。 他知道自己算是把圣上和政事堂的人给得罪完了,但他据理力争,保住了英宗的体面,自觉无愧于先皇了,于是提本请辞,要求致仕还乡。 姬婴收到他的请辞,连照例挽留也没做,直接就批了。第二日政事堂发布调令,提门下侍卿姚衡,升任门下省纳言,成为新任右相。姚衡入仕至今也有三十年了,又有爵位在身,资历摆在那里,朝堂众人对此未有太大异议。 这天,礼部连日赶造的新牌位做好了,正赶上吉日,于是姬婴下朝后,直接来到九华殿参加追封典礼。 整场典礼由太常寺卿主持,追封圣上皇考姬平为圣庄文皇帝,庙号哲宗。 这时节春光正好,暖风拂面,九华殿内也格外通透明亮,追封仪式完成后,姬平的新牌位被安置在了大殿正中香案上。姬婴带着皇太子姬嫖,在牌位前各自上了三炷香,随后又带身后众宗亲一起朝上拜了三拜。 姬婴看着那牌位,心中轻轻说道:“请等我把奉先殿里的晦气东西清理清理,再让您与皇姥姥相聚吧。” 次日晚间,姬婴在宫中设了一个小筵,单请了姚衡、姚灼和妘策前来叙旧。 因几人都是旧相识,席间姬婴也叫她们不必多礼,两三杯酒下来,气氛也热烈了起来,姬婴笑着举杯说道:“今日这筵,原也没什么由头,不过是想着又有许久没见璇玑了,赶上她升职,那就算个升职酒吧,同时也贺明心臂伤痊愈。” 姚灼因广陵王破城那次手臂受了重伤,如今小半年过去,终于是大好了,原本太医还说可能会留下些遗症,但好在姬婴时常打发人看望送药,她又每日勤谨保养,到如今已完全恢复,并没有落下遗症,近日开始在禁军指挥部里忙着禁军重组训练等事。 席间她们又就姚衡这次巡狩见闻,做了一番长谈,其实许多内容,姚衡才回京时,已同姬婴说过了,只是这几个月来朝中事多,而且江南官场重整之事也需从长计议,所以便没急着处理。 这次江南征伐,主要针对府衙军营和世家商贾,对民间影响不大,反而没了头上那些吸血蛀虫,民生状况倒好了不少。 后面江南各州的人事调派,姬婴都交给了妘策督管,只在几个重要州府中,点名安排上了从前魏王府里出来的几个近臣。 趁今年坤元新政推行,姬婴也想从江南着手,除一除地方官场的弊病,这些年地方府衙之间事权层级不清,遇事来回推诿,以致糜政绵延,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做些变革。 谈完江南诸事,她们又聊起燕北七州的情况,这一晚上天南地北的话,总也说不尽,几人边喝边聊,直至二更方散。 第二日朝中旬休,姬婴在宫中歇了一整日,只傍晚同姬嫖在御湖上泛舟游幸了一回,晚间母女二人又到东宫里一同用膳。 接下来几天,朝中按部就班地每日在早朝上回禀着坤元新政的推行进展,这日下朝后,姬婴照旧坐在长信殿里看拆奏疏,发现其中有封贴黄的谏议启本,姬婴拿过来一看,是礼部侍中姞茂发来的,关于追尊圣上生父的上表。 姬婴看了不禁一愣,生父?她哪来的生父? 她皱着眉头将那奏疏放到了一旁,又看了看别的,留了御批奏疏后,等妘策带着其余奏疏离开书房,她才叫来一个宫人:“叫姞茂午后前来听宣。” 午后申时,礼部侍中姞茂带着一份文书,来到了提象门听宣,两刻钟后有宫人来宣他入内觐见,他正了正衣冠,信心满满地走了进去。 姞茂这几年仕途不太顺,尤其按他的起点来说,作为第一任魏王府长史,他当年跟随魏王从封地邺城回京,又调到了礼部,这些年就晋了一级,而第二任长史妊羽,现在都已经是京兆尹兼户部尚书了。 命最好的还要数第三任姞杉,区区一介寒门举子,不知撞了什么大运,叫魏王看上了,才当了半年长史,赶上魏王登基,她竟然直接递补了妘策的中书侍卿,进了政事堂,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不止魏王府长史,凡从前魏王近臣,没有不得加封的,连魏王封地邺城太守姜信,前些天也升任河北道总督了。只有他这个首任长史,在魏王登基后,半点好处都没捞着,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胸中憋着股气。 眼下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极好的点子,一个能够让他也一步登天的好点子,前几日听说圣上给皇考做了追封,他忽然想到,要是让圣上能够追尊生父,这可也是大功一件。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姬婴生父的记录,还真被他找到了些蛛丝马迹,于是他这日忙不迭地上了奏本,生怕被别人抢了功。 姬婴此刻已坐在长信殿的书房里了,悠悠喝着茶,让宫人带姞茂进来。 不多时,果然见到姞茂跟在宫人身后,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朝她行了个大礼:“给圣上请安,恭祝吾皇圣安。” “嗯,起来吧。”姬婴抬眼看了看他,几年不见,他看起来委顿了不少,“手里拿的什么,给朕瞧瞧。” 这时一旁宫官走上前,用金盘盛了那文书,递到姬婴的案上,她伸手翻开看了看,见是姬平当年太子府侧侍郎名录,有名有姓的共一十二位。 姬平当年开府时也曾立过王后,只是成亲不上一年就殁了,后来也未再续,身边就只有侧侍郎。 “你是准备叫朕从这十二个人里头,挑个爹?” 姬平府上的人事文书都在那场大火里焚尽了,但太常寺和礼部还留了些零星记录,这才让姞茂得以检索出来,他听姬婴这样问,忙说道:“臣从这十二位中,按时间又将范围缩小到了六位,接下来……” “你查这些,是要做什么?”姬婴冷冷打断他问道。 姞茂欠身答道:“圣上登基,理应追尊双亲,臣只为全圣上孝道。” 姬婴眯起眼睛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说:“这文书朕留下细看,你去罢。” 姞茂这天原本准备了满腹话要回禀,说他是怎样抽丝剥茧,为圣上探寻生父的,不料姬婴丝毫没给他表现的机会。但他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又向她行了个礼,跟着宫官出去了,姬婴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轻“嗤”了一声。 第二日,政事堂代发上谕,礼部侍中姞茂僭谈天家内事,着革职发回原籍,永不录用。 姞茂接旨后大受打击,去职离京没几日,就忧愤客死于一间乡间驿舍中。 因这件事,后日翰林院编纂史书,关于坤元帝姬婴的身世,在生父部分只留下了八个字:“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一转眼,已到坤元元年五月初,妫易的西征大军来到了察合汗国的一座边城,城外草原上繁花盛开,生意盎然。 这日上午抵达后,妫易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吩咐麾下将领就地扎营,并派遣一队随军使团,前往察合汗国的都城科布多下军书,要求察合汗王放弃抵抗,随大军回中原面圣。 阿勒颜坐在王座上,拿着那封军书半晌无言,自从当年在邺城信了姬婴那句“做后路”的话,这些年他埋头经营这片国土,只盼她实现夙愿后,能回到他身边,在科布多过上真正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却没想到等来等去,等到了一封登基国书,彻底击碎了他的美梦,他又被她骗了。 这时,一位老臣走上前低声说道:“大汗,下令调兵吧。” 察合汗国这些年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地处西域通商要道,周边诸国没有一个敢来挑衅,面对远道而来的凉州军,认真打起来,胜算并不低。 阿勒颜看了看那位老臣,又看了看阶下其余众人,只感到一阵心灰意冷,良久后,他才缓缓开口:“不,打开国门,告诉妫将军,勿伤我民。”说完他又看了看面前案上摆着的那封几个月前中原送来的国书,此刻他只想再见她一面。
第147章 念江山 三日后, 察合汗国边城大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队宫官,先到妫易的营地大帐中, 递上了国书。 当天午后,妫易令左副帅带麾下大军继续驻守此地, 随后亲自同右副帅妘邈,带了一支人马, 开进边城,穿过这座城, 往科布多去了。 这日一早,科布多城的王宫中,各处宫人侍卫皆肃然而立,宫门按照汗王指令, 四敞大开,国中群臣都在议政堂里站着,满宫里更无一人走动。 不多时,只听宫外马蹄声响,一支察合汗国御前军,带着着后面一支中原军,在王宫外面停了下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