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是连年天灾人祸,蝗灾不断。 他自然很是明白乱世的苦。 听着天幕不止一次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苦日子。 也觉得,那个时候,跟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区别嘛。 但他们却做到了,到了虞姑娘这一代,让他们能吃饱穿暖。 真神奇。 也真厉害。 明朝。 对于现代的一些经验,朱棣简直是急不可耐。 下令对于天幕所说一切,务必一个字都不能落下,必须详详细细记清楚。 对于后世有那么多各领域的“父亲”。 朱棣就两个字:羡慕。 能用《永乐大典》换这么一些个经验,讲真的,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育种是可以这么育的吗。 水稻中的天阉,他找定了。 而且,等到郑和把那什么美洲作物拿回来。 他大明就能一边种植高产作物,一边弄那什么杂交玉米了。 所以,人才啊人才,朕想要的人才,你们都在哪里啊。 秦朝。 嬴政也听得认真,但却并没有朱棣那种迫切的心理。 开玩笑,他大秦现在是要啥没啥。 别说第二期天幕了。 就说第一期,大秦也得花时间研究和消化。 实在是他大秦炼铁技术实在不太行。 有些农具,完全处在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程度。 所以,现在摆在大秦面前的,更加重要的是—— 炼铁技术怎么提升。 怎么才能炼出更好的铁。 嬴政并不什么都指望天幕,如今天幕能够透露出这么多信息,对他大秦来说已然是幸事。 当然,如果能把大秦二世而亡这件事情讲清楚,那就更好了。 但撇开这个,嬴政完全是处于那种,老祖宗什么都想要,但老祖宗我觉得自己能行,但你要是非要说,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心态中。 凡事先靠自己,是嬴政的人生准则。 手边放着初中地理的嬴政,心中如是想到。 虞美人:我懂,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不就是要我先主动吗,完全没有问题。 …… [哦,对了,补充一点,在袁爷爷确定研究杂交水稻之前,其实还发生过一些事情。 就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苏联的教育模式才是主流。 苏联人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被中国学术界奉为真理。 大学的讲台上也只允许讲他们的学说出现。 但那个时候的袁隆平,特别想要研究基因,所以只能偷偷地进行。 于是,他把摩尔根的《遗传学》夹在《人民日报》里,打掩护,偷偷学。 他在偷学了这些之后,就开始研究水稻。 每天一有空,就拿着放大镜、在成片的稻田中,不厌其烦的寻找符合他预期的水稻。 这一找,就是两年。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学校的早稻田块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 怎么个鹤立鸡群法呢,原来,它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 这是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再后来,袁隆平和学生们还给这株水稻系上了一个标识,天天去地里看它的长势。 第二年,他们把水稻种在地里之后,长出来的秧苗,却让他跟学生特别失望。 因为这株“天然杂交水稻”的崽,完全没有继承他们老爹的英勇风范,又变成普通水稻了。] “啊,怎么会这样。”随着天幕放出来的照片,一路看着事情经过的众人,只觉得同样失望。 但同时,又隐隐觉得,杂交水稻什么的,果然没那么简单。 天幕虽然没有细说,但总觉得那个时候的,那个科研界厮杀的很激烈。 但想想,那个时候好像没有新中国什么事。 就,是祖宗给你们丢脸了QAQ。 但一想想,就是这样,袁隆平都能成为这个领域的爸爸。 嗯,果然超级无敌厉害。 二凤:我就说,当别人爸爸最快乐了嘛! …… [这次实验的不成功,让那个时候的袁隆平十分灰心。 但很快想,水稻之所以千姿百态,会不会是因为混合了不同基因呢? 也许正是因为杂交的存在,同一株水稻的种子里才有了高低美丑之分。 从此,他也终于确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杂交水稻。 感觉自己被以前学的知识忽悠了的袁隆平,终于下定决心。] 很好,世界线收束,总算是交代清楚了。 虞美人喝了口水,在天幕上把这个重要节点标出来,才继续道。 [之后,四年过去了,水稻研究毫无进展,连终身大事也耽误了,到了34岁才张罗结婚。] “34岁?!”众人惊讶,在他们这个时候,这个年纪已经能够做爷爷了。 这个年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已经结婚了的他们,不是特别能理解。 …… 虞美人却觉得没什么,[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在你们那个时期也许很意外,但在我们这里,真的不算什么。 当然…… 袁爷爷跟我也不在一个时期,他那个时候当然算有点晚了。 但放到我们这个时期,你别是是34岁才结婚,你就是来个50岁一婚,感觉也是个挺正常的事情。 三十多岁生第一胎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更是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常态。 我这么一说,是不是也没有那么惊讶了。] 各朝代众人:并没有,谢谢。 只觉得要心肌梗塞了。 原本在心里腹诽虞美人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找个男人嫁了,这么大年纪肯定没人要的那批人,只觉得三观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击碎了。 拼都拼不回来了,整个人满心只剩下荒谬一种情绪。 30岁一胎,50岁一婚,别太荒谬。 女孩子那么大年纪,还有谁愿意要。 后世人到底怎么回事?!
第105章 雄性不育系 但更多人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 现在他们什么也不想,只想按头虞美人,快点继续讲事情的后续。 四年的时间都不顺利,是不是说明第五年就顺利了。 赶紧的,麻溜的,继续讲。 看见我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了吗,别逼着我们跪下来求你啊,可恶。 …… 虞美人也知道,跑题什么的,一点点就可以了。 而且讲袁爷爷的故事,跑什么题。 于是,也不犹豫,麻溜的回归正题。 [我们刚才说,在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这一方面,四年时间,袁隆平都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大家听着可能觉得很失望,觉得,啊,怎么会这样啊,怎么会有这么多波折。 但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讲李振声院士的时候,他研究出不惧怕“条绣病”的小麦,也是整整用了三十一年的时间。 说到这个,只是想要告诉大家,科研的道路肯定是要走,但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选择这条路的人,是要有会经历挫折的准备的。 更是要有,即使几年看不见成果,也要坚持的恒心。 杂交水稻没有进展的四年,并不是因为袁隆平什么也没有做,所以没有进展。 事实上,在这个时期,他也一直在稻田里忙碌着,这个期间,他一直重复实验,失败,再实验的过程。 一直在努力,从未想过放弃。] 虞美人这话说得极其认真,对于科学家,如今种花家的年轻人,谁又能不敬佩呢。 真要说,虞美人还在小学的时候,老师问班里人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同班同学有多少回答,未来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 其中包括虞美人自己。 虽然虞美人自己没成,小时候说想要成为科学家更是随大流,更不知道班里其他人成没成。 但不耽误她对科学家,对这些也许并不十分有名,但绝对十分厉害的英雄们表达尊敬。 她希望各朝代众人在了解袁爷爷的伟大时,也知道袁爷爷背后千万倍的努力。 是以,虞美人说这话是极其认真。 认真到让各朝代众人都能察觉到的程度。 一时间,百姓们有一瞬间的安静,接着爆发出更大的讨论。 但大多数言语总归是好的,正面的,好奇的。 也更加好奇,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同时,不少写农书的作者,研究农业的专家,已经要抹泪了。 救命,为什么在他们这个时代,他们就没这个待遇。 写个农书还要隐姓埋名的,他们又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玛德,他们不干了,他们就是要堂堂正正用真名,用本名。 把每页都写上他们的名字。 他们要名留青史,要抬头挺胸。 …… 虞美人并不知道,自己认真坚定的态度,改变了许多人的想法。 或者说,即使知道了,她也只有高兴。 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得是读儒家学说才最高贵这种事情,虞美人一个现代人,是真的有些消化不良。 [杂交水稻这条路实在是太过难走,难走到当时世界前沿的大国都在这条路上接连碰壁,几十年都一无所获。 当时国际上普遍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不看好,此路不通。 但袁隆平却仍坚持认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 “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袁隆平坚信。 说到这里,大家发现没,我们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心中总有一股劲。 李登海也说过,“我们虽然打破了我国玉米亩产量最高纪录,但这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超过m国,向世界证明。” 而事实上,在那个时期,那个时代,还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如此说。 他们的智慧才华和努力,让他们有了说这些话的底气。 而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说这话。] 各朝代众人:…… 就突然想到,他们跟虞美人在天幕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虞姑娘对夏朝老祖宗们说的那句“妈的,扇他们脸上。” 虽然是有那么一点点尬吧,但突然知道,虞美人那个时候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了。 破案了,那种张扬明媚的自信,原来是一个国家由上自下的啊。 秦朝。 嬴政摩挲自己的秦王剑,心中思索。 无论是大秦,还是华夏这片土地,本就应该是最强的。 现在,他看见了什么,两千年后,居然要跟他大秦祖龙听都没听过的国家攀比。 啧,想想就真不爽。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