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团队中的李必湖,发现了对于杂交水稻至关重要的野生雄性不育株——野败。] 汉朝。 刘彻听着天幕过于直白的解释,没忍住扶额,其实,可以稍微说的委婉一点的。 比如……额,人工栽培稻之间的杂交,基因相近,“远缘杂交”。 算了,说杂种就说杂种吧,最起码好理解。 明朝。 朱元璋听着,只觉得脑门上青筋一跳一跳的。 农民出身的他,就从来不知道,培养个水稻能这么麻烦的,他真的听不太明白啊,可恶。 但让他不记录,那是不可能的。 亩产3000斤什么的,他根本抵挡不了这样的诱惑好嘛! 所以,还是从民间搜罗几个人才吧。 想着,朱元璋就想叹气了。 忍不住想,那个徐光启,怎么就不在他这个时期呢。 若是在他这个时期,他老朱绝对重用。 左边站着抱着朱雄英的马皇后,右边站着朱标的朱元璋,十分认真的想。 别问这一大家子怎么都围绕着朱元璋,问就是老父亲得知未来的他会死全家的ptsd还没好。 但问题是,朱棣:所以,在老父亲心中,我已经不是您全家的一员了吗。 卑微.jpg。 …… [说起来,对于“野败”是怎么被发现的,我们现代就有好多说法。 有说李必湖散步时发现的,洗澡(游泳)发现的。 还有说是钓鱼钓起来的,“解手”碰到的。 或者是买米回来在路边发现的,以及在海南帮忙带路的冯克珊发现后,要李必湖去鉴定的。 但听采访了本人后,据本人口述,发现这六种说法…… 全错。] 各朝代众人:…… 所以,他们刚才那么认真讨论,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到底有什么意义。 玩他们呢。 见自己逗到了人,虞美人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揭晓答案。 [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当然是要看李必湖的采访啦。 我们之前说,他们经过了6年的持续研究,在杂交水稻这条路上却几乎没有进展后。 袁隆平就重新整理思路,准备研究“远缘杂交”。 之后呢,他们就一路辗转到海南三亚南红农场。 没错,就是我现在在的地方,还记得我现在在哪里吗—— “海南三亚的水稻国家公园”。 没错,就是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附近,发现的“野败”。 他们来这里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海南真的有很多野生稻。 其实,袁隆平团队在发现“野败”之前,就已经针对调查,研究组到达海南后能不能搜集到当地的野生稻资源。 他们因此询问了在农场的农民,农民的回答皆是,“哪有什么野生稻啊!” 他们得到这个答案后,直接懵了,心中在想,教科书上不是说,海南的野生稻非常普遍吗。 没有疑惑多久,很快,他们就在冯克珊那里得到了答案。 原来,在海南,当地人是称“野生稻”为“假禾”的,农民又不懂普通话,所以才不知道“野生稻”为何物。 乌龙解开,李必湖就同冯克珊约定,他方便时给袁隆平团队带路。去找野生稻。] 听到这里,百姓也想扶额了。 这研究杂交水稻的路,是不是真的,太波折了一点。 只要一想想,专业的团队,十几年的努力,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差点翻车。 怎么就这么好笑又心酸呢。 幸好,李必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反复又询问了冯克珊。 幸好啊。 …… 虞美人也觉得心酸,研究杂交水稻的路太难了。 每走一步,就真的如同鲫鱼跃龙门一般,是逆流而上一般。 太累了,也太难了。
第108章 高级、高级、高级! 所以,在种花人的心中,袁爷爷才是袁爷爷啊。 可可爱爱,受人敬重的“九零后”。 想到那次采访,虞美人忍不住鼻头泛酸,却又努力按捺住。 [前期说完,我们再次回到主题。 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他们坐着冯克珊的牛车,走了大约三公里左右,他们到了一片沼泽地。 那里,就是袁隆平团队此次来海南的目的——野生稻。 说来也幸运,他站在沟边仔细观察,不到半个小时,就发现离他观察的地方约20米处,有3个穂子明显不一样。 怎么说呢,李必湖自己描述,别的穗子开花是鲜黄色的,那3个穗子是白色的。 大家也不要觉得,诶,好像也不是特别难吗,不就是三公里,不到半小时和20米吗,普通野生稻跟他们寻找的雄性不育株还有那么明显的颜色差别,怎么可能认错嘛。 只能说,格局小了,也想得太简单了。 这里有一张李必湖后来回到沼泽地拍的照片,大家自己看这么些草,这像是好找的吗。 再说,水稻的花到底什么大小,大家心里也有数。 “野败”能被发现,可以说有一部分运气,但你不能说全都是运气。 要不是他们来海南找水稻。 要不是他们知道自己在找什么。 要不是他们自己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气馁,能够仍然坚持。 要不是李必湖观察仔细,他们能得到“野败”。] 虞美人的嘴就跟机关枪似的,突突突的说了好几个要不是,直接把各朝代死性不改的杠精完全堵回去了。 这是一点都不给他们发挥的机会啊。 看着身边人赞成天幕的表情,杠精们只能憋屈闭嘴。 只能在心中嘟嘟囔囔,觉得这个天幕,这个虞美人,就是他们的克星,灾星。 平日里靠着这张嘴无往不利的他们,从天幕出现后,就一直踢铁板,一直踢,一直踢,简直气死他们了。 …… [接着,李必湖选择过去看看,用石头赶走沼泽地的水蛇和蚂蝗,他脱下长裤,小心翼翼地走近那3个稻穗。 定睛一看,终于确定了他的猜想,这就是一株,他们梦寐以求的,野生雄性不育株。 但这还不够,后续的研究还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位野生雄性不育株的后代,会不会遗传母株的特性,同样是雄性不育株呢。 这实在太过重要,但无疑,能够发现这株雄性不育株,对于袁隆平团队来说,就是巨大的振奋。 几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李必湖小心翼翼地挖起雄花不育野生稻的稻蔸,也就是水稻的根,还不能洗泥巴,避免根伤了无法栽活。 李必湖只能脱下上衣,将稻蔸包起来,差不多有20多斤重,一路搬回农场。 东西太重,路又太太远,李必湖搬运途中,又是歇了几趟气,才把它搬到试验地栽在空白处。 再之后,李必湖摘取几朵未开放小花,带回住地用显微镜检查花粉的育性情况。 最终,确认了,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就是他们此次海南之行的目标——花粉败育型不育株。 也就是说,这株野生稻,不仅仅能保证自己雄性的不育,也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都雄性不育。 为这一刻的胜利,来,我们鼓掌!!!] 讲了那么多的挫折,那么多的失败,如今终于讲到了这个好消息,虞美人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愉悦,更是带头鼓掌。 掌声那叫一个响亮。 太开心了,也太激动了! 各朝代众人也瞪大眼睛,仔仔细细确认了天幕的消息。 其他的他们听不懂,但他们能够明确一件事情。 杂交水稻,要成功了!!!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袁隆平团队胜利了!!! 各朝代,无论帝王百姓,都为此刻的胜利振奋。 掌声整整持续了几分钟,才渐渐停止。 紧接着,他们又有些好奇,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呢。 袁隆平是否也会成立自己的公司,赚这一份钱呢。 毕竟,这些都是他应得的,不是吗? …… 虞美人也轻轻吐出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才继续说道。 [但由于搬动过程中,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根还是多少受到了些影响,第二天没有开花,第三天开始开花,但不集中。 李必湖没办法,只能选择坐在野生稻旁,选择守花待开。 一有花开,李必湖就马上用“广矮3784”水稻进行杂交实验。 大家也别问我这水稻又是个啥,因为我也只知道这是一种籼稻品种,这里照例给大家放上图片。 但我知道李必湖为什么选择“广矮3784”进行杂交实验。 原因还蛮简单的,其他的花期都过了,就它还开着花呢,所以只能选它。] 唐朝。 二凤:说话这么耿直,就大可不必了。 随着天幕对于袁隆平的深入解说,二凤陛下只觉得共鸣越来越多。 只觉得,他们同样是,在跃龙门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挫折。 袁隆平是一次次实验失败,被人不相信,十几年里风里来雨里去,怎么都不放弃。 他是一手策划起兵造反,但路上屡次被背刺(划掉),收拾烂摊子(划掉),被亲人下毒(划掉)。 但最终,结局都是好的。 他虽然被伤害,但终究翱翔九天。 唔,怎么办,突然有了灵感,想写一篇这样的赋。 决定了,天幕结束后就写。 名字起什么好呢。 思索.jpg。 …… 李世民正思索之际,虞美人开口,打断了二凤的思路。 [在开花后的连续4天内,李必湖共做了65朵小花。 但后因起风、鸟害、落粒等因素,收获的种子却仅仅只有5粒。 在李必湖做完杂交水稻的实验后,袁隆平才从北京赶回来。 他一回来,又是学生又是助手的李必湖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袁隆平。 袁隆平闻言,又接连询问了几个专业问题,直到看见了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后,更是高兴极了,连声说,“高级、高级、高级!” 这里解释一下,“高级”在当时,是用于赞赏的流行语。]
第109章 震撼世界的乡村教师 虞美人讲到这里,又翻了翻手中的资料,把预备的最后一点资料讲完,算是收个尾。 [后来,袁隆平将这株野生的雄性的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起名为“野败”。 是不是特别好听又霸气。 野败的种子,说是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有了“野败”后,袁隆平的一切理论,终于可以变成实践。 他用野败的种子培养出了两百多颗不育的种子,如此,水稻的种子就可以保持百分百的不育,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不育保持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