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快来人!” 李亨连连摇头,眼神散乱。 他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李亨猛地回神,顾不得臂膀的刺痛,反身扑到亭边。伴随着高力士尖锐的“护驾”声,李亨认出了水幕上那个说话的男人。他指着石潭,高声呵道: “这是史思明!这是史思明!” 对!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这安禄山倒是提了,那史思明呢?! 众人心下一惊,李隆基三步并两步,探头望去—— 只见水幕中,一个其貌不扬的突厥人身着战甲,手提砍刀。他看上去约莫六十岁,一张面孔长得甚是平淡,此刻却疾言厉色,横眉怒目,正是平卢兵马使、安禄山的同僚史思明! 安禄山“啊”得一声,猛地扑到石潭边。 就在他探出脑袋的那一刻,水幕再次发生变化—— 镜头缓缓拉远,露出全貌。这原来是在军帐中,史思明站在帐子最前方,身侧都是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看模样正是他军中的手下。 史思明的对面,正跪着一群人。 为首的男人身形肥胖,如一团融化的蜡油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他缩着脖子哀求地望着史思明,声音虚弱、不停发颤:“大圣周王……你不是来救我的吗?看在太上皇的情面上,你、你就饶了我吧!我愿上表称臣、奉上玉玺,拜你为帝!” “啊!我儿!”安禄山大喝出声,既惊又痛。 那个跪在地上对史思明苦苦哀求的男人,正是他的儿子安庆绪。安庆绪此刻哪里有刺杀安禄山时的得意傲慢,他畏缩在尘土里,如一只哈巴狗般对着史思明奴颜卑屈、百般乞讨。 安禄山又气又恨。 他才从被儿子宰了的悲痛中恢复过来,这会儿又要看着儿子被人宰! 贼老娘的,他老安家真是倒了血霉! 安禄山心痛如绞,但在场其他人却松了口气。 的确是皇上杀了皇上……不过都是伪皇,无人在意。 太子李亨激烈喘气。 大起大落间,他像是被瞬间抽干了力气,手臂一软,靠着亭栏的身子缓缓滑落…… 或许是出于心虚,李隆基这次居然伸手捞住了儿子。 李亨恍恍惚惚地抬起头,看到刺目的明黄,他虚弱地喊了一声“父皇”。 他知道自己此刻应该说些博得怜爱的话语,又或者干脆哭几声……但不知为何,李亨却觉得无比疲惫,像是肩上压着山、嘴里堵着绳,他无法开口,也不愿开口。 他蓦地想起了那个夜晚,那个太子妃哭着收下和离书的夜晚。 韦氏攥着和离书,声声凄厉“我父兄清白”。而他背对着她,连说一句“我都知道”也不敢,只能沉默地望着窗外,在哀戚的哭声中紧紧握拳。 他当时也很累,他现在也很累……他好像一直都这么累! 父皇啊……父皇! 李隆基尴尬挥退上前“救驾”的侍卫,亲自把李亨架到了椅子里。 见儿子垂泪不语,李隆基讪讪坐到李亨身边,拍着他的手背以示安抚。 李亨麻木地提起一个谦卑微笑,眼睛却始终没有望向李隆基,只是木然地盯着不远处的石潭:“父皇,我们接着看吧。” “好、好。”李隆基赶紧应声。 见亭中父子气氛僵硬,众人心下叹息。但天家之事,他们做臣子的哪好插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默契地调转目光,将注意力放回了逆贼“史思明”身上…… 水幕中,安庆绪苦苦哀求,但史思明却不为所动。 他狞笑一声,将手中砍刀丢进一旁的卫兵怀里:“把他推出去,斩了!” “周贽!周贽!”安庆绪被人架起,他急得两腿乱蹬,朝着熟人的方向拼命挥手呼救。 周贽一身戎装,如今身为史思明帐下宰相的他颇有地位。 听到安庆绪求救,周贽居然当真上前一步,向史思明拱手“求情”:“大王,安庆绪虽杀父夺位,但好歹也是大燕国君,怎能斩首呢?” “是、是!周贽说得对!我当过大燕皇帝!你不能杀我!”安庆绪顿时狂喜。 史思明眸色渐深,向周贽的方向走了一步,阴恻恻道:“丞相,那你说,我当如何?” 周贽不慌不忙,淡定转身。迎着安庆绪感激的目光,他露出温和笑容,慢悠悠道: “理、应、赐、死!” 史思明仰天大笑。 “宰相说得对!那就赐死——” “来人!拿根麻绳,帮我们的陛下自缢吧!”
第14章 【纪实诗】杜甫石壕吏 水幕光影渐渐散去,月兮的声音再次传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二位主要叛贼,史思明。他是安史之乱后期叛军的主要领导人。】 【757年,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投降大唐,而他的儿子安庆绪则继承了他的事业和军队。但安庆绪耽于安乐、不善作战,唐军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收复众多失地。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20万大军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似乎即将到来!】 听到这里,石潭边众人纷纷屏住了呼吸。 武将们纷纷朝着郭子仪和李光弼投去赞许和钦佩的眼神,心里默默希望自己也能是那个“等”字中的一员。 但文臣们的脸色却有些复杂。听到这一段,他们习惯性地交流眼神,随后惊讶地发现,对面人的眼里也都压抑着阴云般的担忧——出于对字句的敏感,他们没有错过胜利后的“似乎”一词。 而且水幕的话语也颇多冲突。月兮先是说史思明乃战争后期主要叛将,但随即又说他投降大唐……事出反常必有妖,史思明投降之快,简直让人担心这就是一场阴谋! 想到这里,文臣们心里一沉。尽管他们也想从水幕中听到大获全胜的好消息,但大多数人还是为接下来的变故做好了心理准备。 【倘若这场战争可以到此结束,那唐王朝或许仍有喘息再起之机。可惜,史思明其人阴险狡诈、野心勃勃,他虽然表面归降唐廷,私下却不断招兵买马、与叛军多有来往。他的异常引起了唐肃宗和李光弼的怀疑,他们派出乌承恩伺机除掉史思明。但乌承恩行事不慎,不小心漏出马脚,最后被史思明所杀。】 众臣深深叹息。 就连安禄山都气得一锤泥地,咬牙切齿。 【758年,在邺城内被围攻的安庆绪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允诺以皇位相让。史思明趁机再反大唐、在魏州自立为王。魏州与邺城相距不远,都在河北,但史思明并没有急着出兵,尽管他想要大燕的皇位,但老奸巨猾的他在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很快,这个时机就到来了。】 【安庆绪守城不出,拼死顽抗。而唐军中亦是矛盾诸多,士气低迷。或许是对九位节度使齐聚一地感到不安,肃宗皇帝派遣阉宦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令他监军。在鱼朝恩的干扰下,各路官军不仅无统一指挥,行动还要处处受掣。李光弼被迫错失进攻史思明的好时机,而围攻安庆绪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久攻不下,最后士乏卒疲。】 【见状,史思明果断出兵。他先是派遣精锐骑兵日夜袭扰,随后又派出死士抢夺粮饷,一番侵袭,令唐军人心涣散、疲惫不堪。759年的3月,史思明与唐军会战。前方,李光弼、鲁炅等人与史思明正面交战,双方激烈厮杀;后方,郭子仪排兵布阵、以期进攻。】 【可惜,时乖运拙,郭子仪还未来得及布阵完全,突然天色骤变、妖风突起。一时间,吹沙走石交横飞,两军皆惊,各自溃逃。这一战后,唐军元气大伤,各节度使相继领兵回属地,而郭子仪也只能退守河阳。】 听到这里,众人哗然。 而其中声音最大的要数两拨人:武将和太史局。 武将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战术,他们围着被天幕提到名字的李光弼和郭子仪议论纷纷,怎么进攻邺城、如何防备敌袭,会战如何布阵……武将们争执不休,恨不得当场拿来沙盘,各自演兵备战。 而这边的太史令也被文臣们团团围住。 太史局素来负责天文气象、历法推演之事。文臣们一会儿责备太史令挑选的动兵时日不对,一会儿又觉得是他们占卜气象的功力不足。气得太史令面红耳赤,恨不得当场拿来测盘一证清白…… 臣子们故意围着郭子仪、李光弼、太史令三人争论不休,但众人心里一清二楚:邺城之败,说到底坏在擅权的宦官鱼朝恩,坏在多疑的肃宗李亨……但,有谁敢说呢? 谁敢当着高力士的面痛骂宦官? 谁敢转身指着太子的鼻子质问他为何偏信奸佞? 谁敢?谁敢?! ——玄宗敢! 李隆基豁然起身,亭内外几乎同时一静。 李隆基盯着李亨,一字一顿:“告诉朕,你是怎么想的?” 李亨嘴唇动了动,他惶然地盯着地面,摇了摇头。半晌,他似乎下定了决心,猛地抬头,迎着李隆基既惊又怒的眼神,高声道:“二兄!” 这一声,震惊四座。尽管李亨与李隆基目光相对,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声“二兄”并不是在喊李隆基。众臣一时间战战兢兢,目光却不由瞥向那站在角落里的、真正的“二兄”—— 高力士。 “二……兄?” 李隆基困惑地重复。 他的眉头先是缓缓蹙起,直到顺着李亨的视线望见高力士那身红色长袍,他的瞳孔像是被那身红衣点燃,顿时亮起熊熊怒火—— “荒唐!荒唐!” 李隆基愤怒咆哮,猛地抬手给了李亨一巴掌。他如被激怒的野兽般扶着桌子不停粗喘,颈侧的青筋如虬蛇般炸开游走。 李隆基扶着桌子深深吸气,试图平静下来。几秒后,他光速放弃压抑,任由怒火吞噬自己——他猛地掐住木桌边缘,用力一掀。 茶盏碗碟飞了出去,噼里啪啦地碎了一地,好些个果子糕点砸在了高力士身上,糊了他满头满脑、狼狈万分。 高力士又悔又急,心里暗恨太子竟扯自己下水。但面对盛怒的李隆基,高力士“砰”得一声下跪,面若金纸,浑身颤抖:“圣人!老奴、老奴对您、对大唐,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简单的掀桌举动就耗尽了李隆基的全部力气,年迈的他不得不踉跄后退,跌坐回椅子,被迫平静。他审视着跪在远处的高力士,胸中怒气盈胀: 高力士素来为自己宠信,偶也参与裁决政事。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平日里自然对他另眼相看、多有奉承,诸王公主称他为阿翁,驸马大臣称他为爷——这些李隆基都知道,但当时听完,他不过一笑了之,从未放在心上……他以为高力士跟在自己身边时日已久,想必知道进退,可现在看来,这阉货知道个屁!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5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