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入冬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冒着寒风蹬三轮车去买蜂窝煤,一次买一大车,咱们南方没有暖气,全靠煤炉子和抖腿取暖,那会儿家里还有一间房专用来堆煤饼。 小时候的冬天,是被炉火温暖的日子。 寒冬腊月,家里生一个煤炉子,小屋里没一会儿便暖融融的,窗玻璃上的雾气会慢慢地融成水滴淌下来,奶奶总会在窗沿放一条毛巾吸水。 那时…… 奶奶养来抓老鼠的大橘猫还在,我就抱着胖猫坐在温暖的煤炉旁边写作业、看课外书,炉子上我爷爷还会架上铁网或者陶盘,烤烤花生和栗子,满屋都是香味。 说来也好笑,家里那只大橘猫是在外头捡的,它在外面抓田鼠、抓鸟厉害得很,结果被我家养了以后也不抓老鼠了,就成天蹲灶头等奶奶喂它,都喂得比煤炉子还圆了,二十来斤,可壮实了! 可惜我家猫猫活了十五岁走了。 奶奶也走了。】 林菱说着说着,难免生出了一些怀念的伤感。 南宋,正拎着苎麻、芝麻、大枣、小鱼等“彩礼他先前养的一只猫猫也因病亡故,今儿便是去猫母家中,再聘一只它的同胞兄弟姊妹归家。为此陆游还精心写了一份聘书,在聘书上写明了猫猫之毛色、花纹,为其取名粉鼻儿。 他还在聘书中写下了对即将到家的猫猫之期盼: 愿粉鼻儿康健、长寿,常伴吾终老…… 陆游又请道士择选了聘猫的吉时,这才出门,谁知后人家中也曾养猫,而林菱说起与猫相伴的冬日温软,也令他格外心喜——他也是如此啊!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汉武帝朝。 刘彻听完蜂窝煤之事已无睡意,一边张着双手由宫人穿衣,一边凝神细听,屏风之外,雕花长窗上映着外头鱼贯而入的内侍,正高举漆案轻手轻脚地为他摆膳,而在他身边能观看到仙迹的人已经手持竹简跪坐在蒲团上奋笔疾书。 “仔细记下这煤饼之配方,随即便送到长安城外的铁官中,命铁官长、丞即刻研制…… 他话音未落呢,就听林菱接着说: 【不过我记得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个典故,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蜂窝煤雏形,就诞生自2000多年的西汉汉武帝时期,好像是河南一家汉代冶铁遗址里出土的,他们已经会在煤炭里掺黄土,还用模具做成饼状,还能成批量制造,除了没挖洞,其他都差不多。】 刘彻:“…… 原来他本来就有吗!他怎么不知道?? 于是立刻改口:“即刻命河南郡铁官长入长安拜谒! 有此等好东西怎的没有献上来! 秦朝,嬴政也分外欣喜——既然汉武朝便出现了这样的煤饼,说明制作并非难事,大秦也能造!他即刻命刀笔吏将记录了蜂窝煤配方、图样的竹简送到了火匠手中,命其全心制煤。 而后面的朝代对煤炭的利用已非常成熟,因此看到林菱那蜂窝煤,都不用林菱再多介绍,被皇帝们找来的工匠都恍然大悟—— 直接做个带十二个孔洞的煤饼模具,将配置好的湿泥煤团放进去按压成形,再晾晒几日不就得了? 还有林菱灶台里内嵌的蜂窝煤炉子也不错,后人似乎又是用钢铁做的炉子,但他们可以用便宜的陶土烧制一模一样的! 简单易得,又能节省煤炭,于是纷纷下旨推行。 古人们对蜂窝煤感兴趣的时候,林菱已经把面线糊的配料都切好了,加了海蛎香菇等配料的汤汁也熬好了,将面线碾碎放入沸汤中,再调上淀粉,加了盐、胡椒粉、芹菜,没一会儿就好了。 唐朝,李世民看到林菱随手打开装胡椒粉的盖子,撒下一把胡椒粉的时候,也不禁感叹:“后人不仅人人都吃得起雪盐,连昂贵的胡椒也如此寻常啊,真是物质富饶之盛世!” 唐朝的胡椒十分金贵,非达官贵人不能食。 林菱把面线糊端上餐桌,油条也切成一段一段盛在不锈钢盘子里,装好后就到楼上去叫爷爷起来,然后还跑去隔壁叫五叔爷爷过来吃早饭。 林爷爷洗漱完下楼,五叔爷爷也推着他鼓鼓囊囊的巨大行李箱过来了,林菱见了吓一跳:“五叔爷爷,你咋带那么多东西啊?” “都是给你堂姑带的东西,她在外面吃不到家乡菜啊!”五叔爷爷嘿嘿一笑,将行李箱艰难放倒,拉链拉开,那么大的行李箱,属于五叔爷爷的只有三套夏天薄薄的衣服,其他都是食物。 真空包装袋里分别装了刚刚杀好的土鸡、土鸭;一大包平日自己都不舍得吃的红菇、大干贝;连夜亲手包的燕皮、扁肉;用来拌面一绝的沙茶酱……满满的都是一个老父亲的爱。 古人们见了也不由感慨:“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老父也是如此啊!” 清朝,乾隆却对那个行李箱感兴趣,忙叫人画了下来,送进宫中造办处:“后人在行李上装轮子和拉杆?倒是有趣,也能给奴才们省点劲,叫造办处的太监做上一个来瞧瞧。” 林菱吃完饭,约的私家车也来了。 她帮着两个爷爷放行李,顺便和直播间说: 【我们要先搭车去镇上长途车站坐大巴,到了市里才有动车站。所以一路上要换乘三次呢,这还不算,我们这儿去西安就算动车也得坐十三个小时,所以我特意买了商务座,至少还能躺一下休息,不然怕老人家受不了,这么算一下,到西安北都晚上十点了。】 【白鸟:哇,那一整天都得在车上了,确实辛苦。】 林菱跟着叹气:“没办法,确实距离太远了,一千七百公里不是开玩笑的哎!不过,因为我俩爷爷都没坐过动车,还是想带他们体验体验,等我们从北京回程的时候还是坐飞机算了。” 诸朝的人却满脸问号:? 什么?从闽地到西安,一千七百公里,只要十三个小时? 在林菱没有直播的那两天,诸朝反复看了她群发的私信,因此都因系统的观看时长提醒学会了如何换算后世的时间单位。 30分钟,是两刻钟。 一个小时,便是半个时辰。 那如今林菱说,他们横跨一千七百公里,竟然只要六个半时辰!! 虽然每个朝代的度量衡不大相同,但是闽地与西安这个两个地方在哪儿终究是不会变的,于是各自稍稍换算便也知晓这“一千七百公里”在本朝是多少里了…… 秦朝,嬴政也不禁有些晕眩。 “世上竟有如此神速之车架……” 若是在大秦,如此遥远的距离不走上一年半载又怎么可能到达呢? 先前所见的后世车辆,好似没有那么快速啊…… 只近距离见过林菱骑三蹦子那颠簸摇晃、轰隆隆作响的嬴政怎么也想不到日行千里的“动车”究竟是何等模样呢? “日行千里原来并非梦境……” 汉朝,刘彻曾有效仿秦始皇率群臣前往泰山封禅的念头,只待自己征伐匈奴有功便施行,故而早已下旨泰山极其旁邑、途径郡县年年修缮驰道,他对长安前往泰山要走多长的路、花费多少时日一清二楚。 长安前往泰山,若换成后世那“公里”,足有八百多公里,便是日日不停歇,日行百里,也得花费尽九十日。 而后世“一千七百公里”,只需要六个半时辰! 刘彻早膳用得都不香了:他想立即看到那日行千里的动车! 唐朝,作为一个征战半生的战神皇帝,李世民对这个距离更有感触,他打过不少“速战”,也指挥过不少急行军的战役,距离最近的便是他正月命李靖率领3000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山西朔州)直奔恶阳岭,打得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措手不及,李靖得以一举进击定襄(山西忻州)攻入城内。 马邑离定襄145公里,李靖率军驰如闪电片刻不歇也耗费了五个时辰!而李靖手下的精锐骑兵也几乎是大唐手里最快的兵种了。 而后世日常出行便已能达到一日千里…… 那他们的战争又该有多么的快! 李世民神色严肃了起来。 宋朝,最激动的人却是赵光义。 他先前便对后世的各类车辆都颇感兴趣,如今知晓竟然还有更快的车,顿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亲眼睹之、亲身乘坐。 “真不知那是何神物啊!”赵光义对埋头批阅奏折的赵匡胤感叹,又为自家兄长的平淡而奇异,“官家为何不奇?” 赵匡胤只笑了笑:“如此神物不得朕所用,又何必惊奇?何况林小娘子必会带吾等领略那动车之神奇,稍安勿躁便是。” 作为与李世民一般戎马半生的皇帝,赵匡胤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脑中也将这时速估计了一遍,却格外冷静:就是辽人的骑兵也达不到这样的急速,他们连林小娘子的三轮车都造不出来,何谈如此神物? 既然无法肖想,也不必激动了。 他的心就像渐渐熄灭的蜂窝煤——蜂窝煤倒很好!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却震惊地想:“林姑娘竟然还嫌这动车时间太长?” 若是给咱一辆动车,咱从南京出发攻打北元,朝发夕至,咱甚至能追着北元打过那罗刹国的都城去! 朱棣更眼馋那飞机了:“爹,因为后世乘风而起的飞机比那动车还更快!您没听天灵灵地林林姑娘说嘛,她觉着一连坐六个时辰的车太辛苦,回头要坐飞机回家呢!” 朱元璋听了不由嘀嘀咕咕:“实在娇气。” 六个时辰又什么好抱怨的!咱一路乞讨的时候,可是凭着一双脚从凤阳一路走到山东!而且每到一处都是饿殍遍野,他不仅连个能落脚的地儿都没有,还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在皇觉寺落脚,黄河却又决了堤! 元廷征调了数万民夫挖河道,却不给民夫吃饭,累死了人就地掩埋,民怨沸腾,起义的星火瞬间燎原。 看到那么多民不聊生的痛苦,当时年轻的朱元璋也会感到胆寒与心戚,因此他的梦想就是能一辈子当安生的和尚,谁知他收到了汤和邀请他一块儿造反的信。 朱元璋本来也不想去造反,谁知,不知哪个该死的秃驴去元人的官府告发了他,他不得不跟着汤和起义,又是一路颠沛流离、生死难料。 就是当了皇帝,他也不忘过往,时时放在心里。 这才对林菱出个门坐车都嫌累挑三拣四。 “小姑娘啊,这日子够好了!得好生珍惜才是啊! 朱元璋忍不住对着仙迹一顿唠叨。 清,乾隆朝。 “若能造这样一车辆,朕南巡岂不格外便捷? 虽然他已成了太上皇,但乾隆却还想着那江南美景,两眼闪闪发亮,招招手命贴身太监把工部侍郎叫来。他心中想着,不求做得如后世那般快捷,便是能得后世一两分,也好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4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