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点点头道,【后人的猜测多少有些没道理了。】 【是这样了。 朱高炽继位之后,朱瞻基其实很快就被立为太子了。 不过在洪熙元年四月,因为南京屡次发生地震,再加上朱高炽又想要还都南京, 所以这个时候的朱瞻基就被派到南京去,一边安抚震后工作,一边帮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并拜谒明孝陵,也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 所以在朱高炽五月病重的时候,朱瞻基还在南京, 哪怕他快马加鞭往北京赶,也没能来得及,在他到达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去世了。 六月,朱瞻基接受朱高炽遗诏,入宫发丧。】 【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 他放弃了朱高炽把京城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成长在此地,因而与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 在这一点上,朱瞻基的胸怀和气魄其实要比朱高炽大得多。 不过朱瞻基的登记之路其实也有点不顺,因为还有根搅屎棍。 那就是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 【这家伙还在呢?】嬴稷忍不住问,【这朱家人倒是有意思啊,对待别人动不动就是灭十族,杀全家的,一下子就血流成河。 结果对待自己人,哪怕是想要谋反也都要留着啊?】 嬴稷倒也不是觉得非得杀完自己的亲人才可以了,但是他不明白这种明显就是要谋反的,还留着干啥。 觉得不够乱是吗? 【……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兄弟情深吧。】陈曦沉吟片刻,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释了,【也有可能是在他们眼中,他们朱家人才是人,其他人只不过是朱家人的奴隶? 要低人一等,所以在杀他们的时候毫无感觉,在杀朱家人的时候就各种不忍吧。】 这话一出,老朱家的皇帝们背后都冒出了一层汗。 哪怕他们真的是这么想的,但是也绝对不能这么说。 现在陈曦这么说出来了,不是给他们找麻烦吗? 虽然她的话给各朝各代的皇帝们找的麻烦已经不少了。 除了几个昏庸的皇帝之外,这个时候明朝的皇帝都开始焦头烂额的考虑要怎么开始安抚大臣了。 【在南京的时候,朱高煦就已经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了。 不过他没有成功,朱瞻基还是安全抵达了京城。 回到北京之后,他一方面妥善处理了朱高炽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 然后第二年八月的时候,汉王朱高煦便公开谋反了。 他派一名官员抵达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当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 然后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以济南为应。 结果还没开始,阴谋就被朝廷知道了。】 【这事落在其他人身上,就如同昭襄王说的那样,肯定要开始灭九族了, 但是因为是自己的叔叔,所以起初的时候,朱瞻基甚至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朱高煦,规劝他罢兵。 这种爱真的是……】 朱家的皇帝们:“……” 行了行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他们真的麻烦大了。 【不过朱高煦对此并不领情,面对朱瞻基派来的人,他是这么说的: “永乐中信谗,削我护卫,徙我乐安。 仁宗徒以金帛饵我,我岂能郁郁居此! 汝归报,急缚奸臣夏原吉等来,徐议我所欲。” 简单的说就是,我被贬谪都是你的错,而且你还只给了点钱就把我打发了。 你回去告诉皇帝,将奸臣夏原吉等人送来,然后再慢慢商议我的要求。 他谋反,他还委屈上了!】 朱高煦:“……” 他知道陈曦看不上他,但是这也太偏心了,他哪里说的不对吗? 若不是朱高炽那个死胖子,太子就是他的! 所以他也只是想要得回自己应有的东西,有什么错? 【面对如此嚣张的朱高煦,朱瞻基决定亲征,立即召张辅下谕亲征。 朱瞻基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之后敕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但是朱瞻基却不这么觉得。 朱瞻基认为,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 不得不说,朱瞻基还是非常聪明的,正如他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在乐安束手待毙。 朱瞻基令平叛大军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 他还是心软了。】
第213章 第二百一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到达城外之后, 朱瞻基命人放箭书到城中,对谕党逆者宣以祸福,城中於是很多人想要逮捕朱高煦献给朱瞻基。 朱高煦非常狼狈, 于是密遣人上奏宣宗,乞求宽解, 明日早晨将出城归降,这件事得到了宣宗许可。 当夜,朱高煦取出积累的兵器与凡谋议交通文书, 全部毁掉。 为了把自己谋反的证据给毁掉,城中是通夕火光照明。 朱高煦将要出城时,王斌等人坚持阻止, 说宁可一战而死,束手就擒是耻辱。 朱高煦则称城小无法获胜。 之后出城,大臣纷纷上疏请求用重典。 朱瞻基却阻止了, 并且将群臣弹劾奏摺展示给朱高煦。 朱高煦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 生杀惟陛下命。” 朱瞻基命朱高煦写书, 召诸子同归京师。 罪止牵连至倡谋数人,其余城中被胁迫者一律释放, 至于王斌等则是被逮捕下锦衣狱。 之后,朱瞻基令薛禄等人巡抚乐安,改乐安州为武定州。】 【至于另外一个谋反的藩王,赵王朱高燧, 当然这个时候也被提起来了。 就在处置完朱高煦班师回朝的路上, 户部尚书陈山在跸献县迎驾,并进言应当乘胜移师向彰德, 袭击赵王朱高燧。 因为他和朱高煦共谋逆很久,若不捉拿朱高燧, 他日赵王也可能谋反,给朱瞻基制造麻烦。 不过朱瞻基还是犹豫不决,正如昭襄王所说的,这帮明朝的皇帝们对自己的亲戚那是相当宽容。 朱瞻基说:“先帝和二位叔叔甚为友爱。汉王谋反,朕不敢赦免。但赵王没有谋反迹象,朕不忍心辜负先帝。” 后来朱高煦至北京,亦说尝试遣人与朱高燧通谋。 户部主事李仪及尚书张本请求削赵王护卫,朱瞻基不听。 次年,朱高燧放弃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 朱瞻基倒是收回了护卫,但没有收回仪卫司。】 【不过这两个从朱高炽时期就开始谋夺皇位的人,也就在这里落下帷幕了。 接下来便是朱瞻基的时代。 在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政局趋于稳定。 宣德三年二月,明宣宗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嗯,自从秦始皇这第一位皇帝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之中最恶心的皇帝在这个时候被立为太子了。】 众老祖宗:【???】 众皇帝们:??? 这样的评价,就算是在说宋朝那几个窝囊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过,所以这个朱祁镇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天怒人怨的事情。 竟然都比得上宋朝的靖康之耻了? 【陈姑娘,虽然知道你肯定会继续说下去,但是老夫已经有些等不及要听这个朱祁镇了。】 李昞长叹一声道。 不能现在就听,真的是他的损失啊…… 朱瞻基本人这个时候看着自己的太子也很懵逼。 他现在还觉得朱祁镇挺好的,不然也不会直接将其立为太子了。 这什么情况? 朱祁镇也很懵逼。 朕英明神武,怎么就是最恶心的了? 这天幕对我大明的恶意到底是有多大! 朱元璋这个大明开国皇帝也显得很茫然:“不是,我老朱家的后人到底是做了什么,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从元朝末年的水深火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朱元璋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比这宋元的皇帝更让人愤慨的。 哪怕是金人皇帝没有细说,都没有这个评价呢。 朱元璋恶狠狠的看向朱棣:“你看看你的后人!” 朱棣冤枉。 他现在不光看不到自己这个重孙子,就连孙子他都没看到呢,就开始说他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不过…… 他实在很好奇,这个后人到底做了什么,能让陈曦有这样的评价。 【虽然儿子不行,但是朱瞻基本人其实很有朱棣的风采。 宣德三年八月,朱瞻基亲自率军巡视北边。 九月到达右门驿,适逢兀良哈侵掠会州,朱瞻基亲自率领精骑三千人前往。 出喜峰口,于宽河大破兀良哈部。 朱瞻基亲自射其前锋,射死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兀良哈。 兀良哈望见黄龙旂,下马请降,明军斩杀其首领,之后朱瞻基班师。】 【这倒是当真有他祖父和高祖的风采啊。】嬴稷感慨道,【都是上马能战的。】 虽然嬴稷也开疆拓土了,但那纯粹是白起的功劳,和他自己没什么关系。 这点自知之明,嬴稷还是有的。 【是这样的,朱瞻基的庙号是宣宗,也是一个很好的庙号了。 从他刚登基就御驾亲征就能看出来,朱瞻基其实是很像自己的祖父和高祖的。 他多次与臣下分析探讨前代帝王为政的得失,以此为镜鉴,反复告诫朝臣及沿边守将: “天下虽安,不可忘武”,“毋谓已安,虽安不可忘危”,“今国家无事,边塞无警,可以安逸。然居安虑危,乃保邦之道”。 只有常保戒虞之心,武备不弛,才不会招致祸患,国家与社会的安宁才能得到长久保障。】 【宣德三年二月,朱瞻基颁布了《御制帝训》,里面明确写了: 善于统治天下者,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因为祸乱常常起于不测,不戒不虞,就无法应对危机从而维护好政权。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4 首页 上一页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