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 一口气没说过来的李世民又裂开了:“稚奴也干了扒灰的事?!!” 长孙皇后也满脸震惊:“稚奴平日看着乖巧伶俐,怎么会……” 等等,帝后二人对视一眼:“李隆基的爷爷是稚奴?!” 那承乾呢?难道又出了个玄武门? 武周。 武则天微微恍神,又想起那个已经殡天的丈夫,是他给了自己机会,给了自己无上的荣耀。 只是这李隆基……她冷哼一声,向上官婉儿递了个眼神。 【后人常说杨妃惑主,却不曾想过,在封建时代,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她又能怎么办呢?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是李隆基选择了沉迷声色,拉着她共沉沦。 在朝事上,李隆基还将张九龄罢官。 张九龄,开元年间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颇有些魏征的遗风,因谗言被贬,后辞官归乡。至此,玄宗朝最后的贤相离开了。 张九龄文学造诣也不错,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长安院落。 李白有些许怅然:“张相风骨白亦十分敬佩,可惜他辞官后便病逝在曲江,不得拜见。” 贺知章也想起那位同僚,不由得轻声一叹。 未央宫。 刘彻顺便咂摸了一下末了那句诗,终究是没忍住心里的酸水,怎么唐朝的宰相也这么会写诗! 【张九龄辞官后,唐玄宗任用李林甫为相,就是那个为我们贡献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李林甫,这个人非常擅长揣测上意。 后来,因为杨贵妃受宠,杨家也得以鸡犬升天,她的哥哥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整个朝堂已经没有清明之象了。】 兴庆宫。 李隆基满面怒火,对皇权的危机感让他短暂清醒过来:“去,把李林甫给朕叫来,还有杨国忠,朕倒要看看他们是怎样的祸乱朝堂!” 杨玉环急忙抓住他的袖子:“陛下,臣妾的兄长尚未封相,求您……” 李隆基没好气地将她甩开:“等到他封相就晚了!” 太极宫。 李世民胸口不断起伏:“沉迷声色,贬斥忠良,重用奸佞,李隆基,好……你真是,好得很!” 咸阳。 嬴政亦是冷哼一声:此等君主,朝堂之祸,天下之祸。 长安院落。 尚不知晓许多后世的贺知章和李白对视一眼,脸色染上沉重。 “老夫只知李林甫大权独揽,气焰嚣张,却不想后面还有这许多事,唉,陛下他……何以糊涂至此啊!” 李白摇头:“浮云蔽日,希望陛下看到,能有所警醒吧!” 开元年间的欣欣向荣,怎么也不能断送掉。 【李白是一个纯粹的人,他不愿与小人为伍,而奸小必然也不能容他。离开长安后,李白终于可以将他的一腔愤懑宣之笔端,这种愤懑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两年之,在辞别东鲁友人的赠别之作中仍有回响。 或许当年入侍翰林,真的就是一场梦吧!诗中的海日山花、登山奇景、蓬莱宫殿、恰似帝阙中的繁华,而熊咆龙吟与云雷之声,未尝不是影射着庙堂之上的暗涌。一朝赐金放还,便是大梦初醒,虚幻而又怅然。 他在写梦,也在写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这时候杨玉环应该还没被封贵妃,主角这么称呼是因为现代叫习惯了1.《诗比兴笺》: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之旨也。 2.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求诗歌反映现实有所讽喻,没有讽喻的诗都是不好的,所以从上往下嘴了一遍,说李杜的一段如下——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就,蛮好玩的,爱看一些文人打嘴仗hhhhhh3……追溯前代,晚年昏聩二凤直接想到了猪,猪猪你反省一下自己(指指点点) 4.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浮云蔽日——cue了下白哥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喻指君主被蒙蔽。 6.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资产阶级的捧场却可以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出自懂的都懂!
第30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9 “说得好!” 曹植拊掌大赞。他本来就是当时一等一的诗人,魏晋时期去古未远而又文学蓬发,楚棠将写作背景一一述来,以他的识见,感悟自然是更加入木三分。 只见他神情激动,眸中光彩熠熠:“李太白纯然是骚人之笔!‘雷公砰訇震天鼓’,便是“雷师告余以未具”之意,‘帝旁投壶多玉女’,又与“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同调,而所谓梦游天姥,便是远承屈子《远游》之旨,国士之心、志士之心,何其相似也!” 有这样感受的不止一个曹植,楚骚与《诗经》同为中国诗学的两大起源,屈原忠于故国、沉江汨罗的气节令无数人叹服,而屈作的奇伟瑰丽与深沉广博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他们轻而易举就读出了李白诗中的骚人神韵。 刘宋。 谢灵运吟诵起屈原《远游》中的词句:“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离开长安的李白,是失意之人啊!” 他又想起自己,那谢家宝树,嬉游乌衣巷、纵横朝堂的日子,回头望去,原来也像一场梦。 谢灵运惨淡一笑。 未央宫。 刘彻有些可惜地摇摇头:“庙堂檐牙,困顿仙人脚步。” 长安院落。 贺知章叹道:“果然李太白最懂李太白。此前那后辈设问,目睹山林战栗之景时,你会是何种感受。老夫觉得有趣,便问询于你,你答恍惚。如今看来,长安一场繁华,有若梦游,醒来回首,怎会不觉恍惚?” 李白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没有经历那长安三年的庙堂生活,只是那诗笔确实纯然似从他心中流出,或许冥冥中中,文字当真与心灵交契。 他提酒,且斟且问:“楚姑娘亦问,白所梦是美梦还是噩梦,贺监以为呢?” 贺知章一笑:“美梦也好,噩梦也罢,老夫只知晓,不管什么梦境,都困不住你李太白!” 天子近臣、出入相随是美梦,权奸排挤、帝阍不见是噩梦,但李白最后都醒了,而且是他自己选择醒来,后人说得不错,李太白始终保持着清醒而又独立的人格。 贺知章对李白的欣赏又深了几分,他竟从写诗中生出了共鸣,回想自己的长安路,何尝不是恍惚如梦呢? 只是梦境不如李白的激烈罢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梦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的隐喻,对仙境的描述正是宫廷生活的映照,与后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发愤之言”相呼应。 但,如果仅仅是这一层,那未免就太小看李白和他的诗了。】 啊这…… 水镜下的人愣了,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他们见到了盛唐最耀眼的谪仙人和他那飘然不群、上天入地的才思,同时又连带出不为人知的宫廷秘闻、朝堂波澜。 李白的诗,李白的人格,早就倾倒了无数的诗人学士、王公贵族、市井小民,可原来即使到这种程度,也仍然是小看他了吗? 众人心中惊疑不定,而诸如曹植、谢灵运、元白、苏轼苏辙等诗人却是微微一笑,显然已经预料到楚棠要说什么了。【大家还记得最开始对标题的讲解吗?题目中的留别,说明这是一首赠别之作,但文题中又有“梦游”二字,天姥山还有仙人传说,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这是一首游仙诗。 游仙诗这个名字大家看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它的创始人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千万学子的噩梦——《离骚》的作者,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 “屈子!” 天下文士沸腾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辞章瑰玮,人品高洁,汨罗一跃更令当时后世无数人扼腕,是无数仁人志士心中的白月光之一。如今水镜提起,并对他如此肯定,这说明他们和后人的情思是相通的啊! 说白了,楚棠讲过的人,或来自几千年后,或在魏在唐,东汉以前的诸人其实是不曾知晓的,虽则赞叹,却终究隔了一层。 但屈原不一样,他是战国时代的人。秦世不文,整个汉朝的文学就是笼罩在楚辞之下的,而汉以后诸人学诗,又莫不是从诗骚起,如果需要一个诗人来打通这几千年的情感通道,那么非屈原莫属! 猜中答案的曹植等人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愉快地喝了杯酒。 连刘彻都心情颇好,汉朝文士多学楚辞,他自己作诗也是沿袭楚歌形式,如今听楚棠提起屈原,不觉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朕就说李白诗作多仙人故事,同《离骚》是一样的嘛!”猪猪陛下骄傲地扬起脸。 众臣配合地开始恭维:“陛下慧眼如炬,臣等不及也!” 猪猪陛下笑得矜持:“好说,好说。” 咸阳。 嬴政的感情有一点复杂。当年七国征伐,楚国是秦国最强劲的对手之一,惠王时,张仪用计谋离间齐楚,而屈原却极力维护齐楚联盟,虽然后来张仪计谋成功,楚国最终也为秦所覆灭,但对于屈原这个楚国宗室,他却不能说毫无芥蒂。 可后人却将对屈原冠以“伟大”之称,一个人的词章,真的可以比帝国更长久吗? 【大家知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里就有很多升天入地的想象,可以说和“洞天仙境”的描写十分相似。但除此之外呢,屈原还有一篇很重要的作品叫《远游》,主要描写想象中的仙游情景。 诗的开篇即说: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因为有感于世俗扼杀人的自由,所以他想弃世而去,遨游天际。很明显,屈原之所以选择游仙,是因为尘世困厄,遭受挫折。 这世界好烂,好想成仙啊!】 明朝。 嘉靖深以为然:“是极是极!凡俗污眼,唯有成仙,才能不为俗务所累。”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2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