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读书的时候完全没注意】 【所以小弟张飞才是最有钱的那个?】 【都说穷文富武,想想也正常?张飞要是家里穷,也长不到猛将那种体格吧?】 【他家最多是没什么地位,但是应该是挺有钱的】 张飞闻言只觉得哭笑不得:后人究竟对自己是什么印象?家里吃不饱饭没脑子但是打仗很厉害的猛将? “张飞的祖先是汉朝的文官,张阿。”伍爱华解释道:“因为家境殷实,他收到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县官,十分注重家教,张飞不仅擅长武艺,而且书法、文学修养也不低。” “而且张飞不仅文武兼修,说出来可能会颠覆大家印象的是,他还是个情商很高的外交家。”伍爱华好笑地说道:“他多次被派去出使孙吴和孙权谈判,咱都知道,外交这方面不仅需要情商,脾气也不能太急,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绝对是个OOC的同人。” 虽然不知道OOC是什么,但是大家忽然都理解了。 【咱就是说,同人代替正史,三国演义也不是头一个了】 【可怜咱们文武双全的张飞,洗脑包传了几百年,近几年才开始有人给他正名】 被正名的张飞:…… “程咬金也是同样的情况。”伍爱华继续说道:“程知节,曾用名程咬金,是一个出身显赫的唐初名将。” “他家在北齐的时候就是名门望族了,世代为官,从小就是个小少爷。” “经常有不读隋唐历史的人因为‘程咬金三板斧’的传说,将程咬金的形象和杀猪匠挂钩,对此咱只能说,不能说毫不相干,也是越级碰瓷了。” “程咬金曾祖父是兖州司马,祖父是晋州司马,父亲是济州大中正,他老婆出身清河崔氏。” “没错,”伍爱华肯定地点头:“就是小说里特别喜欢用的那个清河崔氏,隋唐第一梯队的顶级世家。” “那时候世家嫁女儿是什么德性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看我之前的直播回放,总之,程咬金能够娶到崔氏女,他家的门第绝对是受到崔氏认可的。” “最起码,崔氏不会觉得把女儿嫁给他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他也不是世家所鄙夷的那种暴发户。” 被世家鄙视,找皇帝赐婚都被委婉拒绝的某暴发户:…… 伍爱华在说的时候,明清之人疯狂记下程咬金的身世,毕竟新旧唐书都没有记载,明清之人也有很多不清楚程咬金的出身,只是根据史书中的情形,觉得他并不是莽夫罢了。 现代也是因为程咬金家的墓被挖了才确定他的身世。 当然,老程家祖坟被挖这种事情伍爱华觉得就不必告诉古代人了…… 偏题了的伍爱华连忙回归正题:“因为隋朝末年的乱世,经历过农民起义的唐高祖和唐太宗都有了对于农民的深刻认知。” “唐太宗的执政理念,就是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在制定律法的时候,唐朝立法的原则就是德主刑辅,主打教育感化,感化不了的再重拳出击。” 说起这个,伍爱华又有了一点挑事的欲望:“如果始皇知道后面百世皆行秦法是这么个行法,可能会拒绝承认他们搞出来玩意儿和秦法有一丁点的关系。” 突然被CUE的始皇:不是你怎么回事儿?! “唐朝时期,最知名的就是《唐律疏议》。”伍爱华挑完事就跑:“主要编订人是长孙无忌,在永徽年间成稿。” “在《唐律疏议》颁布之前,唐初已经制定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议,其实是对于简要法律条文的详细解释,唐律疏议,就是律法和司法解释的合订本。” 【合订本?笑死】 “这本法典的影响非常深远,后来宋元明清都抄了相关法条和原则,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可能也是因为他晋身之阶在于世家出身、秦王潜邸大臣、本身具有才华,所以后世人倒是没有过于强调过他的外戚身份。” 【难道不是因为他和外甥关系不好?】 【奇怪的是,和皇帝姐夫皇帝妹夫关系好的大小舅子数不胜数,但是和皇帝外甥关系好的实权舅舅好像不多?】 伍爱华忽略了弹幕,继续说道:“唐律疏议有多牛呢?不仅宋元明清抄了作业,东亚文化圈几乎都抄了它。” “首先就是受到唐朝深刻影响的日本,他们制定的《大宝律》和《养老律》都用了唐律疏议的内容模式,准确地说,大宝律就是全文照抄,再根据日本国情删改了一下。” “不仅日本抄,高丽和越南也抄。” “朝鲜高丽王朝的《高丽律》、越南李朝的《刑书》、越南陈朝的《国朝刑律》,都是照抄唐律疏议。” 【原来那时候他们就喜欢抄我们了】 【好笑地是抄也抄不像】 “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牺牲一个人,幸福全东亚了。” 李治露出白莲花的微笑:怎么不是呢?
第103章 长孙无忌看到说皇帝和舅舅关系不好,再结合王皇后、萧贵妃和武昭仪的处境,心里已经有了点不妙的预感:李治那个小兔崽子该不会又干出了什么好事吧? 长孙无忌此时倒是没想过自己会死,只是觉得李治可能做了一些打压世家的事情。 虽然如此,长孙无忌也觉得正常,毕竟皇帝嘛,肯定想要所有权力都在自己手里,但是李世民也就算了,李治算什么?谁会听他的? 伍爱华这么一说,深知李治黑莲花属性的后人都露出了意会的笑容。 “唐律的主要形式包括律、令、格、式。”伍爱华回归正题,继续说道:“律法的制定主要集中在唐初,包括高祖的《武德律》、太宗的《贞观律》、高宗的《永徽律》,以及那个粉和黑粉都盼着他能早点死的男人在位期间颁布的《开元律》。” 一听这些律令的名字,就能够明白是根据年号来命名的,所以刚刚改元为开元的唐玄宗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个男人指的是自己?早点死是什么梗? 虽然有在弹幕上了解历史情况,但是此时已经非常自负的唐玄宗可不会特意了解自己的过错,只是关注自己的功绩和大唐的结局罢了。 得知还有上百年大唐才被灭,李隆基根本没想过自己任内会出现叛乱。 拜托,这可是盛世大唐哎! “令的记载没有律那么多,但是唐朝的资料保存做的还可以,所以有很多令都保存了下来,例如户令、考课令、田令等等,开元时期林林总总就有二十七篇。” “格就是对皇帝圣旨的编订,所以也有武德格、贞观格、永徽格、垂拱格、开元格等等。” “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包括了吏部事、户部式、礼部式、兵部式、刑部式、工部式等等。” 【懂!搁在现在,就是组织部选人用人办法、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XX税的规定这一类的】 【别的都有对应,就是礼部搁在现代是干啥的?】 【教育部就归礼部啊!他们负责组织考试的】 “说起行政法规,唐朝也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制度。”伍爱华继续说道:“对于官员,唐朝就已经规定了录取、考核、退休的标准。” 【古代也有退休吗?不是活到老干到老吗?】 【肯定也有吧!不过好像没有限定年龄,不是有很多乞骸骨的老臣?】 【想想古代也不怎么好,能干也要干到七老八十老眼昏花才能退休】 【别的不知道,我就知道唐朝只需要干半天工作!】 【人家那时候,说的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也就是说可以从五十岁才开始干活,直到七老八十】 【呜呜呜在延迟退休的当下我真的很需要】 【这不就是我理想的生活吗?领退休金到一把年纪,然后才开始工作到死】 伍爱华看到弹幕,想想自己未来还不知道65能不能退休,就是眼前一黑。 黑归黑,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伍爱华继续说道:“在录取官员的时候,唐朝采用的是科举制度,当时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很多科目,包括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等。” “这种考试,基本是地方保荐推举考生参加,称为常举,如果地方不推荐,考生是没办法自己参加的。” “所以古代科举也需要拼家世和人缘,没有靠山,可能连考试都没办法参加。” “这种模式其实不只是唐朝有,明朝也有,”伍爱华说道:“虽然明朝贫苦人家也有机会读书科举,但是能不能参加科举,也要看书院老师和当地县令、教谕的评价,唐伯虎等人似乎就曾经因为经常聚众喝酒,有一年就没获得考试资格。” 忽然被cue的唐寅:怎么说起我了?还说的是考试?难道后面还要说我被卷入作弊案吗? “在常举之外,还有一种制度,叫做制举。”伍爱华继续说道:“这是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在唐朝开设过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词清丽科等等科目。” 【咱们李白大大就是没赶上好时候,不然文词清丽科能没有他】 【这其实就是皇帝想要啥就考啥是吧?】 【这种是不是萝卜岗很多啊?】 【怎么可能呢?如果有合适的萝卜,皇帝就不用让人考了啊!这不是没找到合适的萝卜吗?】 【说起来,那时候皇帝考的都很正经吗?】 【你想考什么?】 【比如干饭最厉害科?闺怨诗写得最好科?】 【干吃不胖科?最会花钱纨绔科?最抠门科?】 【拍马屁第一名科?举重科?】 看到弹幕上的内容,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已经不认识“科”这个字了。 【你们都在嘻嘻哈哈开玩笑,只有我真的觉得应该开设种地科、养殖科】 【还有母猪产后护理科!】 啊这……古人微微沉默地看向天幕。 这些识字的人怎么可能懂?懂的人又不识字,谁会去考啊? “在明清,只要当了进士,一般至少有个小官当,但是唐朝不是这样,在唐朝,考中了也就是有一个当官的资格罢了,你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拿到官职。” “从这一点而言,有科学也有不科学的地方,”伍爱华说道:“科学是因为考中了进士明经那些,也不代表会做官,所以有一个吏部试考核专长和业务水平也很好。” “不科学则是在于,没钱给吏部官吏打通关系,连考试都报不上名。” 【还有人敢不让人报名?那可是天子脚下!】李世民打了条弹幕。 “我还真不知道他们敢不敢不让人报,”伍爱华好笑地说:“但是报不上名又不代表就是不给报这种方式,就比如我们现在个别单位招聘,虽然要求要公开招聘,但是公告都放在官网首页某个小角落点开进去的通知里,报名时间又很紧张,往往两三天就截止,没人传递消息的考生,就只有运气好的,正好看到,才会报名。”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