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曹操带领的这种在诗歌中反映现实和抒发壮志的现实主义传统甚至被后世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魏晋风骨。】 曹操挑眉。 如此美名,倒也配得上自己的作品。 他算是看出来了,此女什么话都敢说,对谁都无偏向。 就连多智如孔明都被她这样评价。 今次无论女子如何细数他的缺点,对于他的肯定也是一分不少的。 如此,足矣。 【哎呀,扯得有点远。】 女子像是不好意思似的冲着众人笑了笑。 【总之呢,那个时候的文学繁荣与曹氏父子肯定是分不开的。】 【其实他们父子三个的文学成就都是很高的,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很能打,但是咱们今天讲悲情文人嘛,最悲情的那就还得是曹植。】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 她说着手往旁边一点,巨幕上就又出现了她上次走前出现的那些画面。 但又有所不同。 【咱们从预告中也可以看到,从184年光和七年黄巾起义过后,整个社会进入一大动荡时代,群雄混战。】 看着巨幕中那些头戴黄巾的人们,许多人的心中都无比痛苦。 他们不想战争,可官逼民反,他们不得不战,以至于到现在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这世道艰辛,战争何时会结束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作为亲自参与这些战争的人,在《蒿里行》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用质朴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也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现实的不满。】 【后来经过各种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统一北方,曹□□后,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建立曹魏。】 画面中出现一个男子站在王座前朝见百官,其旁书:魏文帝曹丕。 众人还没来得及惊讶,女子又说出惊天之语。 【次年刘备称帝建立刘蜀,到229年,太和三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政权,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这一句说完,像是平静的天空炸响一道惊雷。 让整个建安十七年的春日大地都为之一颤。 巨幕上出现一张舆图,舆图将如今天下一分为三,上面各写了三个大字:魏、蜀、吴。 所有的人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张图。 汉果真亡了! 许都。 汉献帝刘协坐于寝殿之内,他其实早知自己无力回天,可心终怀有不甘之心,看到这巨幕之言便觉悲从中来。 他回想自己这一生,这憋屈的帝王之位。 还不如做一个寻常百姓来得畅快。 “欺人太甚也!” “陛下!” 伏皇后上前劝慰,两人相对而泣。 如今伏皇后之父付完已逝,两人孤立无援,毫无办法。 而此时,邺城的曹操亦是心中复杂。 女子虽未说明自己具体何时去世,但却很清楚的言明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子桓称帝之前,距今最多也不过八年耳。 他自知年岁渐长,身体大不如前,可就这样死去他如何甘心? 更重要的是,他死了,刘备、孙权一个个地称帝,那这曹氏江山还能守住吗? 狡诈贼子,口口声声说他狼子野心。 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腌臜货! 曹操手按额头,仿佛头风症比往常更厉害了,他莫不是头风发作而死? 简直岂有此理! 自己既没有几年好活,他定要为这曹氏江山肃清敌人! 他抬眼又看向巨幕中的地图。 轻笑忽而转为大笑。 “吾为周文王矣!①” 一向最为稳重的曹丕看了巨幕此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了。 他手握茶杯,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建安二十五年以后他就是九五之尊了。 “恭贺公子!” 曹丕起身,“吾去拜见父亲。” 他要与父王商讨对付孙刘二人之事! 说毕带着众人一同往曹操处而去。 曹植见此状况,早已将幕中女子今日论己之喜淡忘了大半。 果然,称帝的是兄长,兄长多疑,也难怪自己后面的日子难过了。 可这孙刘二人也称帝…… 如此一来,他曹家难办。 他快步来到堂上。 阻止了众人的见礼,说道:“三国鼎立,刘备、孙权二人有那般势力?” “公子,现如今此乃次要,若公子手握权柄,届时再与他二人计较,现在防着二公子才是。”丁仪在一旁劝道。 杨修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如今丞相犹在,依吾之见,丞相自喜过于怒,如今最重要的是歼灭与曹家为敌之人,只要公子此行立下功劳,那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曹植深以为然,遂带着几人也连忙往曹操处去了。 而天下各处得此消息,反应也不尽相同。
第17章 葭萌。 “可喜可贺啊!” “恭喜主公!” 刘备一行人先时只听到曹丕父子得了天下,心中早已经忿忿不平,如今一看,原来还有后续。 三国鼎立。 如今天下已有三方鼎立之势矣。 而主公乃刘家子孙,匡扶汉室,自然是名正言顺。 只要主公坐上那个位置,他们就有信心与曹操、孙权一战,只要想到成就大业的那一天,他们就感觉热血沸腾。 刘备与在旁的庞统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吾当真未曾料到……”刘备声音微微发颤。 “定是那曹贼触怒天下百姓!” 众人十分坚定,“主公众望所归耳!” 建业。 孙权亦目瞪口呆。 身处这个世道,有几个人没想过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但先时曹操一家独大,眼看着就要统一天下,所幸有了赤壁一战。 心中想起那时,孙权一阵后怕,差点就让他得逞了。 看了一眼幕中女子,孙权勾唇。 如今就各凭本事了! 【曹植就主要活动在这一时期。】 【以公元220年为分界点,我们可以把曹植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受曹操喜爱志得意满,而曹操丨死后,遭受曹丕父子猜忌凄凉悲怆。】 巨幕中又放出两个图像,前面是少年鲜衣怒马跟着军队征战沙场,而后面是一个中年在瑟瑟落叶下孤寂望天。 看到两幅图的对比,曹植眉头紧锁。 他不大相信自己最后会是那样的下场,幕中女子说不定是在激励自己! 虽似乎也无法怀疑。 可怎会有如此落差? 【那为什么原本深受宠爱的曹植会落得那个下场呢, 这还要从曹植随意洒脱的性格说起。】 【我们说曹操喜欢曹植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洒脱气质与优秀才能,然而,让他与世子之位失之交臂的原因也正是他的随意任性。】 【根据《后汉书》记载,“几为太子者数矣。”曹操在被封魏王后,几度想立曹植为魏王世子,但后面都没成。】 魏王? 曹操竟成了魏王。 他个姓曹的,凭什么晋封王位? 但一想,谋朝篡位的事他都做得出来,现如今天子都听他的,要个王位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 巨幕放出了《三国志》中的一段文字,女子将上面的小部分标成了红色。 而后画面中出现一道宫门,宫门打开,年轻的翩翩少年乘车而来,场景中的“曹植”笑容满面,足以见其春风得意。 【曹植曾醉酒后乘车在皇帝专用的道路上行驶,曹操一看肯定气坏了啊,老子都还没这么猖狂,你一个毛头小子搞的什么东西!】 【再加上曹植平日里言行举止不羁,又爱酗酒,故而曹操慢慢地就对这不靠谱的儿子失望了。】 曹操的脸沉了下去。 他一直觉得子建过于随性而为,心中只想着自己儿时也算不得规矩,没想到未严加管束竟成了那副样子。 养不教,父之过也! 他当好好地教育教育此子!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仁在樊城为关羽所困,曹操本想让曹植带兵支持,谁知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没办法带兵。】 【其实曹操也是一个爱酒之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他自己定没有因酒误过事,甚至在公元207年的时候还曾经因粮食歉收而颁布禁酒令,为此孔融还跟他争吵过,而孔融的下场并不怎么样。】 【三月大胆猜测,曹植干的这些没品的事,如果换成其他人来做,可能已经被曹操亲手解决了。】 听闻此言,曹植怔了一下。 他是爱酒不错。 但自己真会做出那等事来吗? 还有,此女是在吓唬他? 他脑子里浮现父亲挥手将自己斩于刀下的画面,此真惊悚也。 【我们可以看出,在曹操心中一切都比不过成就大业,而曹植即便再讨他喜欢,可是在这基本原则上与他背道而驰了,最后只能是选择放弃。】 【曹丕显然比他沉稳些,再加上曹丕身边还有司马懿这种万年的狐狸在,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封为了魏王太子。】 正行走间,众人望向被女子成为狐狸的司马懿。 司马懿心中咯噔一下,露出一脸疑惑的神情。 “吾难解此女之言也。” 众人自然更不明白。 但如今,女子所说的消息于他们而言都算是好消息,所以他们心情都挺好,根本没去在意此等细节。 有人正要调笑一下,却见曹植一行人也朝这边走来。 两兄弟视线对上,气氛莫名古怪。 【所幸,曹丕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他曾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由此可见其对文学的重视。】 【于是在他当储君的这一段时间,也不断地组织文学活动,所以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依旧是不错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曹植自然不服,甚至穿丧服为汉朝哭丧,要说呢曹植就是个文学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他压根不懂得审时度势,这时候明显曹丕掌权,他没本事夺权,这样惹怒曹丕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此问正问到了曹氏父子的心坎上。 尤其是曹操,他已经无暇顾及自己是建安二十五年逝世了。 他现在只想稳固住曹家的地位,对于曹植这样的行为他暗骂一句愚不可及! 既然天下已经是曹家的了,他不说为曹魏而奋斗反而做些蠢事落人话柄,不让他做这储君之位,真是正确之举,不然说不定曹家就要败在他的手上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