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们定能重新光复汉室!”关羽一旁安慰道。 “是啊,大哥,二哥说得对!”张飞附和。 诸葛亮眉间则带着一股忧虑。 魏国。 曹操慢条斯理地拔出佩剑,喝道:“好诗!” 但是国破山河在不会发生我魏国里! 东吴。 周瑜一边饮酒一边念着天幕上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孙权一旁看着天幕不知在想什么。 晋朝。 司马炎有些着急,怎么一个我晋朝的人都没有?难道我晋代一个人才都没有?不可能吧。 隋朝。 “不知这个唐是什么时候的朝代?前面那个颜真卿也是唐的,这个唐倒是人才出众啊!”杨坚对独孤皇后道。 “陛下不急,我朝的人才还没出现呢。” 杨坚不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唐朝。 李世民一开始看到唐很高兴,结果那首诗一下子给他打击得差点坐不住。 “国破山河在?我大唐已经国破了?烽火连三月……竟是战争不断吗?”李世民觉得有点头晕。 这大唐后面的皇帝是怎么当的?一个个都是废物吗!先是个安史之乱,现在又是国破山河在,这叫他情何以堪? “高明啊。”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子孙后代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你明白吗!” 李承乾羞愧地站起来:“儿臣知道了。” 难道是他以后的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大唐的衰落? 那他怎么对得起阿耶? 宋朝。 赵匡胤点点头:“杜工部确实大才。”入选后世人学习的课本实至名归。 不知道那位苏东坡的诗有没有入选课本?想来应该是有的,天幕上可是念了的,要不然也没见念其他人的诗啊。 元朝。 “杜甫……前朝是有这么一个人。什么诗?后世人这么喜欢诗?”忽必烈想到当今朝堂上蒙人和汉人的纷争就头大。 阿合马眯着眼睛,不过一介文人罢了,诗被后世学习又怎样?活着的时候还不是穷困潦倒,颠沛流离?! 所以有什么好羡慕的! 真金自小就受到儒臣教导的汉文化,因而对杜甫之名也是如雷贯耳,后世人记得杜甫倒也不奇怪。 明朝。 “杜甫啊。”朱元璋意味不明地拉长了声音,看向朱标:“标儿,文人自来傲气,你若礼遇他,他便得寸进尺。你若冷落他,他便说你不识忠奸。且文人的嘴比那将军的刀还要厉害。所以你对待文人的态度一定要慎重。” “父皇,儿臣明白。” 清朝。 康熙垂眸想着不知道抽到大清的人会是什么问题? 乾隆倒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笃定必定会抽到自己,要知道现在距离后世也就两百多年而已。 后世毕竟还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当皇帝,朕身为他的老祖宗,自然是被抽到的人。 自个想完一圈,乾隆便召集众位大臣商议要问些什么。 至于没抽中,那完全不在他的念头里。 看着天幕上的杜甫,众多读书人再次确定人生的目标不只有科考这件事情了。 看看杜甫,那叫一个落魄,但是诗写得好啊! 看看多久了,后世人都记得他,学的课文还有他的诗! 这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名垂千古是什么!
第22章 排排坐看热闹 “第六位,宋朝高怀德。”周瑾玉话音未落,赵匡胤激动得站起来:“藏用!” “臣在。”高怀德站出来,向天幕行礼:“末将见过周姑娘。” 赵普急忙上前:“陛下,看看高将军问些什么合适呢?” 高怀德也向周瑾玉表示稍等。 周瑾玉理解地点点头,心里却在嘀咕:宋朝啊……他们要是问宋代的历史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赵匡胤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题,什么都想要问,但又不知从何问起。 想到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咬咬牙,让高怀德问大宋将来是否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高怀德一喜,他本就是将军,对与至今未收回的燕云十六州也是耿耿于怀。 将问题向周瑾玉问出后,整个朝廷的人都屏息敛气盯着天幕。 这个问题还真是直切要害啊…… 周瑾玉叹口气,找了个宋朝的视频:“整个宋朝的历史就在这里了,你们慢慢看。” 看见周瑾玉叹气,赵匡胤心里顿时一沉,为什么叹气?宋朝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没收回就没收回吧,叹什么气……叹气我大宋是诸多王朝里没有大一统的朝代? 秦朝。 嬴政眼前一眯:有问题!莫非这个宋的王朝并没有收回什么燕云十六州吗?燕云?可是幽云那边? 汉朝。 刘邦靠在椅子上:“燕云十六州?是幽云那地带吧。这个宋居然没有将其纳入版图?哼!废物!” 张良一旁悠悠说道:“大一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做到的!” “哪是!我大汉也不是什么人能比得上的。”刘邦得意洋洋。 汉武帝时期。 “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收回?窝囊废!”刘彻鄙视这个叫宋的王朝,也不知道离他的大汉有多远,可千万别在他的大汉后面,他会觉得晦气的! 连国土都不完整的小王朝! “那个宋没有个能干的武将吗?”卫青奇怪。 “失去幽云那片地方的掌控,这个王朝就不怕很快就灭亡?”霍去病瞬间想明白燕云十六州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国时期。 刘备又想要哭了,这个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他呢?和这个宋又有什么区别? 高祖啊……不孝子孙刘备愧对列祖列宗…… 曹操笑了一声:幽云如今是寡人的国土! “燕云十六州?是幽云吧。”想到那地方如今是谁的地盘,孙权干笑了一声。 晋朝、隋朝和唐朝面对这个燕云十六州倒是坐下喝起了茶。 作为大一统的国家是没有这种烦恼的。 都端着茶杯看后面朝代的热闹。 宋以后的朝代。 元朝冷笑一声:“废物!” 明朝哈哈大笑:“燕云十六州是我大明收复的!!” 清朝:“朕的天朝上国没有这种烦恼。” 视频开始播放。 【纵览华夏五千年风起云涌,不难发现,300年是道坎,强盛如唐朝也不过289年的国祚。】 等等!谁?谁才289年国祚? 本来喝着茶和群臣们一起看后世王朝热闹的李世民,没料到头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身上。 “我大唐才289年国祚?!”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在消化这个数字,还是被前面那句强盛如唐朝的话给惊喜到。 “陛下,历代王朝更替乃正常的现象。”魏征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李世民又想起前面的安史之乱,杜甫“国破山河在”诗句,长叹一声坐下来了。 不过得一句强盛唐朝也不错,至少我的大唐还是好的!李世民这么安慰自己。 【可人们眼中的弱宋,竟是唯一一个历史超过300年的朝代。】 此话一出,所有王朝顿时破防了! 秦朝。 嬴政大怒:“寡人的大秦居然连300年都没有!扶苏!”嬴政看向他:“你的后代子孙败光了我大秦几代君主的基业!” 嬴政的怒火让扶苏大汗淋漓,急忙跪下:“是儿臣不孝!” 嬴政没看他,而是暗自思索:莫非是扶苏儒家那一套不适用? 汉朝。 早就知道自己的大汉国祚多少年的刘邦感兴趣地看着天幕:“弱宋?这可不是个好的称呼,一个被冠与弱的王朝能强盛到哪里去?可它偏偏是所有王朝里国祚最长的,子房,你说这是为啥呢?” 张良分析:“莫非这个宋是依附于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还有什么国家能比中原地区的王朝还要强盛?”萧何思索。想想天幕上那宋的人问到那没有收回的燕云十六州,那边靠北,而北边是匈奴的地盘…… 汉武帝时期。 刘彻很不爽,既然都叫弱宋了,凭什么国祚最长? 我大汉虽然分了东西两汉,但是两汉加起来足足有405年!所以要我说我大汉才是国祚最长的! 至于什么东,什么西的,呵,那都是我的大汉! 说起来后人也是不懂事,老祖宗的大汉好好的分什么东西! 三国时期。 刘备眼睛一亮:这都叫弱宋了居然还能有300年的国祚,我倒要看看这宋的君主是如何能干的! 曹操嗤笑一声:“国祚再长还不是叫弱宋?既然弱,那就是他为鱼肉,而人为刀俎!一个鱼肉,再长的国祚也不过是煎熬!” “主公慧眼。”荀彧一旁赞叹。 孙权奇怪:“一个弱宋竟有如此长的国祚,这君王到底是能干还是不能干?” 你说他能干吧,却被后世叫弱宋,你说他不能干吧,又有如此长的国祚,怎么不被其他国家给吞并? 晋隋两朝正襟危坐,准备看看这个弱宋国祚是如何长的,居然汉都被比下去了! 宋朝。 赵匡胤差点站不住,弱宋?弱宋!! 但后面那句唯一个国祚超过300年的朝代又让他缓了过来。 不急不急,想来子孙后代还是有出息的。 朝上的群臣们此刻鸦雀无声,心里却在嘀咕:怎么会是弱宋?莫非是因为后面的君王都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高怀德显然也是这样想的,一时间恨不得立马出兵将燕云十六州收回大宋。 元朝。 忽必烈倒了杯酒慢悠悠地喝着。 阿合马一边殷勤地倒酒,一边想着那琼州的荔枝不知道送到大都还新不新鲜。 真金则很认真地看着天幕,虽然前朝的历史他也知道一些,但是他更想看看后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前朝的弱宋的。 明朝。 朱元璋摇摇头,宋除太祖外,其他未有能及太祖也。 朱标想到宋后面历史,叹息一声,也不知道那个时期的太祖看了会不会被气死。 清朝。 康熙开始批奏折,时不时看一眼天幕。但一旁的官员时刻都在记录着天幕所说的每一句话。 乾隆招呼群臣:“来来来,都看看后世是如何评价宋朝的。” 自个坐在王座上喜滋滋地想,啥时到我大清,到时候叫后世的君王给我这个老祖宗见个礼,指不定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宋以前的百姓们其实不太想看这个什么弱宋,国家都弱了,贪官污吏、强盗什么的肯定很多,那时候的百姓都不知道多苦。 生活已经够苦了,真的不想看这些。 就想看看周姑娘的后世,不管白天黑夜都车水马龙的街道,精神矍铄的老头老太欢声笑语地一起跳舞。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8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