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东家认为越热闹越好,大人就在边上笑看孩子们闹腾,真是欢声笑语。 苏城的婚礼和其它有些地方不一样,正餐是在晚上吃的,只有二婚的是在中午办正餐的。 所以中饭相对于晚饭,吃的就相对简单点。 吃好饭,大家就要出发去接新娘子了。 这时候,请来的吹打班就开始上岗了,二胡、笛子……拉的拉、吹的吹,热热闹闹的,增添了不少喜气。 除了新郎外,要有一位长辈,一般是新郎的舅舅,还要有新郎的哥哥或弟弟几位,这相当于后世的伴郎,还要有新郎的姐姐或妹妹几位,这是去搀扶新娘的。 小美这次有幸跟着一起去接新娘了。 新娘小美见过,袁文明特意领到王家来让老师师母还有王奶奶等人认识。 新郎进门也要开门钱,还要发香烟等,这倒和现代的差不多。 不同的是新娘,是盖着红盖头出门的,而且是由她的哥哥(或弟弟)抱到船上的。 新娘在被哥哥(弟弟)抱起来前,一般都会和妈妈哭上几声,这是有讲究的,舍不得父母家人啊。 等新娘出门时,她的父亲拿了一盆水泼了出去。 当然,一点不伤心,反而跟着大家一起笑。 新娘妈妈也笑,这时,就有人对新娘妈妈说:“你要哭的。”于是新娘妈妈掩面假哭。 船是搭了棚的,等新娘在船舱坐稳,只听鞭炮声响起,船开始离岸。 这娶亲的船,除了装上船棚,摇的橹也是安装了两副。 于是摇船的小伙子们开始表演,一边用力摇船,一边用脚跺船,嘴里还喊出了号子。 十几下下来,船就晃得很厉害了,船舷上的人东倒西歪的。 这时候媒人就会笑骂:“好了,骨头轻的了,把新娘子吓坏了新郎要担心了。” 于是新郎就派烟,大家哄笑着开始正常摇船。 因为新娘子就是村里人,两家离得还不算远,所以这娶亲的船就摇出了村,到外面的大河里转了一圈,等媒人说吉时差不多了,才又摇进村里。 此时,新郎父亲就在岸边等着呢,一看船马上要靠岸,马上用水桶打了一桶水,拎到厨房,烧饭,据说吃到的会有好运。 到新郎家,新娘子还是要被人抱上岸的。新娘是由新郎的哥哥或堂哥抱到新房的。 等新娘和送亲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喝了点茶以后,就开始举行结婚仪式。 这时候,吹打班子吹的更起劲了,整个袁家一派喜气洋洋。 吹打班子是有主持人的,当时叫主婚人,只听他说了一段吉祥的话后,就请出了证婚人,就是王培根。 在这个场合,王培根是不能讲普通话的,否则要被村民骂“假比三眼”(苏城话,装模做样的意思),所以肯定是阳澄湖本地话。 等王培根讲好后,就是三拜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就是送入洞房。 这时候就是新郎官用红绿丝巾牵着新娘子,进入洞房去了。 客堂里,村里来看结婚的人,都在叫吹打班:“唱一个。” 然后,只听一个女声在唱《红楼梦》宝玉结婚时唱的“金玉良缘”,大家听罢不罢休,还在叫“再来一个”。 这种时候,闹得越厉害,家里人越高兴。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202章 小美又喝喜酒了(二) 小美作为陪客,这时候在新房里呢。 这时候的新娘子,是不像后世那样,要出去敬酒的。 不仅不去敬酒,连房门都不出的。 女方来了十多人送新娘。 男的在客堂里坐两桌,男方派了些人作陪,俗称“陪阿舅。”那是相当重视的,先上水果、糖果、点心,茶,大家喝喝茶、吃吃点心、抽抽烟,互相聊聊。 到了晚饭时候,就席开两桌,丰盛的酒菜招待。 新郎家为表诚意,特意安排一人站旁边,做服务员的工作:端菜上桌、倒酒、派烟、盛饭…… 新郎家所用的碗筷,都是事先一一检查过的,不能有缺口的碗,如果用了缺口的碗,就会被认为慢待了新娘家。有的人家,新娘娘家人就会拂袖而去,闹得大家都脸上无光。 小美是陪新娘子和她的姐妹们的,就在新房里摆了两桌,流程和新娘子兄弟们那边一样,先是吃点心,再是吃晚饭。 新娘子很安静,但是她的姐妹们大多是本村的,和来作陪的大多熟悉,倒是讲的很热乎。 只有小美,一来年纪不大,二来,她不是这个村的,除了新娘子谁都不认识,倒是有点无聊。 那就多吃点吧,反正小美胃口好,这大锅烧的蹄胖、鸡、鱼等菜都很入味,小美吃了不少。 这天,王家人回家比较晚,因为都在等小美呢。 小美是要等送亲的那些人走了才可以回家的。 年初二是袁文明结婚,年初三是小美大阿姨娶媳妇。 是的,小美表哥宗香年初三和小双结婚。 小美大阿姨顾绣娥特别高兴,大儿子婚事有点曲折,先是该订婚的时候,找不到姑娘,于是小姑子把女儿许给了儿子。 但后来说近亲不能结婚,儿子要退亲,搞得小姑子夫妻俩很不高兴,外甥女也是哭哭啼啼,让他们夫妻俩觉得很对不住小姑子一家。 没办法,把村里的小店也让给小姑子家开了,好在自己家在甪直、车坊开了店,倒是没多大损失。 但两家还是生分了。 外甥女年纪不小了,最后选的人家不太满意,但也拖不起了,不久就结婚了。 儿子倒是自己找了一个。 开始顾绣娥是不大同意的,那姑娘比儿子大了三岁,感觉相差太大了。 而且,听儿子的意思,两人老早就有意思了,这让顾绣娥更加难以接受。 后来是宗香请了王奶奶做说客,说服了顾绣娥。 王奶奶说小姑娘人品挺好的,而且性格也好,做人儿媳妇挺不错的,说宗香眼光好。 两家都同意后,考虑到两人年纪不小了,就订在了年初三结婚。 顾绣娥夫妻同意后,倒是对小双越看越喜欢了。 小双还答应,结婚后,就不在王家做了,去自己家开的店里上班。 王奶奶还笑着对小美说,这是赔本的买卖。 好在王家要找个店员还是很容易的。 顾绣娥除了大儿子结婚这事高兴,还有一件喜事也让她笑逐颜开。 那就是小儿子这个春节也回来探亲了。 不仅他回来了,还带了个女孩子一起回来的。 小美这表哥军校读了两年,毕业后,分到了兰州空军医院工作,找了个当地姑娘,这次回家喝哥哥的喜酒,把女朋友也带了回来,让家人见见。 所以你说顾绣娥要不要开心的嘴都合不拢的。 还是几年前,人家攀小亲,她家两个孩子就是无人肯攀。 她放出话,小儿子出去做女婿,也没有人家来请,真正是气死人。 现在好了,大儿子结婚,小儿子对象也有了着落。 小儿媳妇是兰州人,尽管讲的话顾绣娥一句也听不懂,一定要小儿子在边上做翻译,但人家那气派,一看就是大城市的姑娘。听儿子说,是医院的护士,你看,小儿子是医生,娶的是护士,多登对。 唔,先帮大儿子看孙子,等小儿媳生了,再去兰州带孩子。 顾绣娥想的还挺远。 这个春节,龙根也结婚了。是的,现在的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女十八就可以结婚了。 龙根结婚,王家当然没有去喝喜酒,看都没去看。 王奶奶担心夏花,还带着小美和夏花,去沪市王艳琴家去了。 王艳琴生了个儿子,王素英夫妇、他们的小儿子陈卫国都在沪市。 陈爱国在沪市的房子就一间集体宿舍里的房子,厨房没有,就在过道里煮饭烧菜。 苏城来了那么多人,一下子就显得拥挤不堪,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煮饭也没有煤气,用的是煤炉,那烧饭的时间慢得可想而知,难怪有人说:“吃到城里人的饭,坐的屁股要烂。” 王奶奶问两个小的,敢不敢去饭店买菜,小美想有什么不敢的,夏花想,小美还比我小一岁呢,她都敢,我有什么不敢的。 当然最后是二表哥陈卫国一起去的。 吃好饭,王奶奶把陈东阳夫妇和陈爱国叫到一边,问三人,是不是就一直住这么小的房子,孩子谁带?带孩子的人住哪里? 陈家人的意思是,孩子由王素英来看一年,等孩子大一点,断了奶,或者带回苏城,或者请人看。 房子的事,那是公家分的,分多大就住多大的房子,小也没办法啊。 王素英在沪市的一年中,陈爱国决定晚上就去学校研究生宿舍挤挤,这一年怎么也要挨过去再说。 王奶奶摇了摇头:“衣食住行,四样一样都不能缺。爱国是我外孙,艳琴更不用说,是我干闺女,我是当亲生女儿看待的。 他们两人结婚时,我也没出什么力,那时候条件不允许,不是钱的方面啊,我是说政策方面,有钱也不敢花。 现在形势好了不少,我就想着,爱国平时留意着,如果有房子可以买,马上买下来,钱我来出,就当我给艳琴的嫁妆。 在房子没有买到之前,可以先去租个房子,离艳琴学校近一点,她要喂奶的,这样方便。 这沪市租房子也不便宜的,租金我来出。 你们不要插话,听我说完。这几年我也挣了不少,这些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就是想着为孩子们做点事。 你们放心,三个女儿加艳琴四个,还有培根,你们五人的孩子,结婚时,我是都要拿点钱出来的。 所以这沪市的房子,你们给我先租,大家住的舒服点,晚上休息好了,白天才有精力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 一有机会买房的,不管什么房子,房改房也好,商品房也好,都立马给我来个信,我送钱过来。 不要跟我客气,爱国第一个跟我客气,后面的孩子们怎么办? 这沪市的房子,我看以后还有的长,快点给我先买一套。”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203章 1983年王家新年第一件事——助学工作 新年过后,小美就是初二下学期的学生了。 这半年比较微妙,班里也好、村里也好,女孩子们都是虚岁十六岁左右的大姑娘了,对自己的未来或多或少有些考虑。 王家是肯定要让两个孩子读书的,用顾花娥的话就是“读到他们读不进为止。” 受王家影响,亲戚家的孩子们也是要读下去的,象顾长生家两个儿子,老大宗兴是学霸,目前读初三,王培根是班主任,他的建议是考苏城九中,那是苏城最好的学校,在中专之前录取的。 按宗兴的成绩,考苏城九中有点难度,学校能够录取一位已经很好了。宗兴在班里处于前五的位置,好的时候前三,一般就是第四第五这样。 但是,前几位都是女生,而女生往往是考中专的,因为读中专,户口就会迁出去,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会选择走这条路。 这样宗兴就考九中的把握大了不少,这个寒假,他就在家里埋头读书,父母家务也不让他做了,抓鱼摸虾这些,更是都不要考虑了。甚至表哥宗香结婚,他都没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