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景平:这不是说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吗? 他舒了口气:多心了,顾世安也没那么不靠谱。 这时候卫长海向他投来微微疑惑的目光,似乎在询问儿子:田螺姑娘在哪儿?儿砸你是不是起心思想娶媳妇儿要不然爹回头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卫景平:…… 又被顾世安狗了。 好气。 后面酒至半酣,他又听见好几家的武将都说回去就跟屋里头的婆娘商量,要将儿子送进白鹭书院念书,卫景平才明白顾世安为何来凑这个热闹,还放下身段说书,原来是借着他家宴请的台子,给书院拉生源来了! 气笑了! …… 卫景平看着他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也跟着开心起来,不过他不能喝酒,也不会大口吃肉,只能拿筷子把鸡腿肉夹成一块一块的,细嚼慢咽。 “老四,吃这个。”卫长海将一块烤得嫩滑的山羊肉夹进他的碟子里:“贴秋膘,补补。” 山羊肉可是好东西啊,他们来上林县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吃到黄羊肉。以前上林县穷得连只山鸡都不怎么能看见的,他们这几年要制墨,养了十几公顷的大松,大松成林,林中生了草,长了春笋,之后又蔓延到秃山后面去,林子大了,鸟多了,兽也多了。 有人家在后山放了百来头山羊,哪只养肥了就捉到集市上卖哪只。 “阿爹你吃吧。”卫景平看着盘子里堆成小山的肉说道。 “老四过几年也要去府学念书了吧,”卫长海感慨道:“儿子出息了,离爹远了。” 听说考中了秀才之后就要进入府城的官学念书了,到那会儿,卫景平也不经常在眼前了吧。 “我还早着呢。”卫景平安慰他便宜爹:“爹想太远了。” 老卫啊来两粒花生米吧别光喝啊,看醉得光想好事了。 席间,被问的最多的就是卫景英和卫景川的婚事,这些武人做事爽朗,但思想澄明,并不去肖想卫景平。因为卫家兄弟二人人缘好,愿意和他家结亲的人家多,又见卫景平这么争气,将来肯定是蒸蒸日上之家,闺女嫁进来不会受罪不说,也有了相互的扶持和依仗啊。 卫长海爽朗地把卫景英叫了过来:“老二,你袁叔和张叔都上着心给你做媒呢,你咋一声不吭?” “爹,我不想娶亲。”卫景英冷冷给他爹扔下一句话,转身灌酒去了。 “老二……”卫长海气得心口疼,要不是今天这么大喜的日子,他抡起鞭子就抽上去了。 “算了,算了,”武人们都比较开明,有的家里闺女二十来岁嫁不出去的大有人在:“英哥儿还不晓事,过两年再说吧。” 年纪小,哪里懂屋里头有个婆娘的好处呢。 卫长海闷头灌了一大杯烈酒,又把卫景川叫到跟前给长辈们敬酒:“老三,你也老大不小了……” 这句话非常意味深长。 卫景川觑一眼卫景英,也梗着脖子硬气地说道:“我二哥还没说嫂子呢,我急啥,爹你正好多攒几年俸禄。” 卫长海:“……”这俩崽儿今天是存心要气死他呀。 这下又绕回来了,老二老三都没说亲呢,总不好直接去给才十岁的卫景平说亲吧,这不明摆着攀附人家去的吗。 他们拉不下脸开这个口。 席间卫景平拉住卫景英问:“二哥,你跟老姚进京之后,真的暂时不打算回来了?” 听说他二哥立志要进北衙六军,问了他大哥才知道,这个部门是天子亲自执掌的禁卫军之一,除了左右羽林卫,就是北衙六军了。 天子的亲卫兵营,没那么容易能进去的吧。 卫景平心想:卫二会不会想的事太大了点儿。 “嗯,”卫景英摸了一把他的头:“哥哥先去见见世面,日后等你进京赶考,哥哥这棵大树好给你乘凉。” 卫景平却道:“二哥,我未必很快会进京赶考的。”他听说中了举人就能被举荐做官,他甚至想,如果到时候有机会,他说不住就不去考进士了呢。 就算考中进士,也未必要留在京城,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眼下如何说得准。 他又用眼神问了问卫景英:二哥真的不考虑娶亲的事吗? 放在古代,卫景英十四岁了,也不小了。 “老四,你还小你不懂。”卫景英幽幽地道:“反正我现在不想娶亲,以后再说吧。” 卫景平:“……” 卫景英:“你念书,我跟着你也识了不少的字,岂不知道男儿要有干一番大事的志向,如今连门路都没有,我何苦娶妻束缚着自己来着。何况,哪有那么多像大哥和大嫂那样自小就认识的。” 看了他大哥和大嫂琴瑟和鸣,就知道两情相悦是件多么好的事了。轮到他,就该盲婚哑嫁吗? 卫景英不想认这个命,就算以后要娶妻也得娶个自己喜欢的人才行。 卫景平:“……” 他大哥卫景明,算是给弟弟们开了个好头,也没开好头啊。开了个好头,弟弟们都有样学样,要找个心仪的姑娘,坏的是万一碰不到心爱的姑娘,这一辈子岂不是要孤独终老了吗。 卫景平是既欣慰又担忧。 他把想劝卫景英的话都咽了回去。 …… “县太爷来了。”不知是谁道了一句,惊得卫长海的酒都醒了,忙起身去迎:“呀,怎么惊动县太爷了。” 武念恩穿着玄青色的官服,上面绣着仙鹤,没有带乌纱帽,头上只裹了条纶巾,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气质,他侧首扫过一众卸甲的武官,笑了一笑:“给卫校尉道喜了。”卫长海躬身作揖:“多谢大人,大人快请坐。” 武念恩没有动,他身后的衙役忙提了个篮子奉上:“这是给卫四公子的贺礼,请卫校尉笑纳。” 卫长海深深地吸了口气:“谢谢,快倒酒来。”武念恩压低声音,咳嗽了声:“不必了,明日请卫四公子到府上喝一杯清茶,卫校尉,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 卫长海干笑了两声:“是,我一定让犬子登门谢谢大人。” 武念恩面色寡淡地点了点头,转手和众人一拱手,走了。 卫长海眼皮跳了跳,进去找卫景平:“县太爷让你去他府上喝茶,不会要问咱家在后山伐大松烧制松烟的事吧?” “是也没事。”卫景平神情微微一僵:“这件事早晚要摆在明面上说的。” 随着墨铺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的松烟日渐增多,卫家频繁地在后山伐大松的事很难不叫人知道。 之前是忙着下场应试没顾得上,稀里糊涂的,这回正好是个契机,要彻底把这件事各方掰扯清楚了才行。 听他这么说,卫长海才放下心来:“明日你给县太爷带些东西过去。” 卫景平想了想,没什么好送的:“知道了爹,我去铺子里看看,咱们新出的那套紫玉光墨,挺适合送人的。” “醉别”系列墨卖得好了之后,韩素衣受此启发,说还可以制一些寓意更明确的,更适合送礼的名头,想着新近读的刘思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么一句“白玉赤鸟之符,黄金紫玉之瑞。”,觉得寓意实在是好,由此便拟定了“紫玉光墨”这个名字。 这套“紫玉光墨”一共有七锭,墨形、色彩均选一处咸州府下辖七个县的名胜古迹、大小、特征而制,拆开时是咸州各县,独立成景,拼合起来,恰好是一副完整的咸州风物图。 墨模一出来,卫景平就觉得单就这个名头和画面,在咸州的地界上送礼就非常拿得出手。 “墨铺这边,”姚春山一边包装着紫光玉墨一边说道:“我去京城之前最不放心的也就是伐大松烧制松烟的事了。” 墨铺的其他事情都是一是一二是二了,就这一件事还悬着,没有着落。 作者有话说: 卫四:老顾今天做人了吗?答曰没有! ①出自《新唐书》。
第68章 送别 (“外公你看这锭墨,和我祖父制的墨是不是很像?”) “当初本打算去外地采购大松的, ”卫景平说道:“后来顾夫子说让咱们用着后山的大松,本着给他拿分红的打算, 就这么应下来了。” 姚春山每次算账都把给顾世安的银子留出来, 可是至今他也没提过这件事,卫家正打算忙完这阵子,就将银子送到顾家去呢。 “平哥儿你先去探探县太爷的口风,”韩素衣说道:“回来咱们再做计议。” 第二日, 卫景平带着各色果品、点心、连同紫玉光墨一块去了武念恩府上。 武双白看见他来了特别开心, 一蹦老高:“卫四我好想你啊。” 他在书院念书的时候盼着放假, 放假了又开始盼着回书院, 总觉得每天没和卫景平他们打个照面, 这一天就缺了点什么似的。 “白白,好久不见。”卫景平和他打招呼:“过几天就开学了。” 两人眨巴眼睛表示到了书院再说体己话。 武家书房。 “这件事我和顾夫子合计过, ”武念恩不屑于和他一个孩子绕圈子:“你们卫家要伐大松可以,但是每年要给上林县好处, 否则就算本县有心帮你们, 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太爷请说, ”卫景平平静地道:“卫家确实想过这个事。” 武念恩点点头:“本县上山查看过大松林的情况。” 他就是不说想法, 比如一年打算从墨铺要多少两好处银子的话。 卫景平在心里想了想道:“不知太爷怎么个想法?太爷您给卫家指条明路,俺家这满门只会使蛮力的武夫机缘巧合之下才做个小买卖, 万幸走到今天却不懂这些,还请太爷提点一二。” 武念恩这才吐出实话,他拈着稀疏的八字胡说道:“不瞒你说,本县一直想在上林县修所县学。” 武念恩自从到了上林县当父母官以来,只图个稳, 并没有在兴文教方面有所作为, 他甚至有些看不起上林县, 觉得这是一群莽夫聚集之地,只要让他们安稳不闹事就够了,至于兴学堂什么的,他先前从没动过这个念头。 原本想着过几年自己就能高升上去,离开上林县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结果每次吏部考核,他能拿出手的政绩都不起眼,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以致于这么多年了,他依旧在上林县县令的位子上蹉跎打转,仕途毫无出息。 自从前年开始,就有师爷给他出点子,说上林县文风不盛,正是他大有作为的地方,要是能办一座县学,这岂不是能明晃晃地摆在功劳簿上的嘛。 可是师爷忘了,兴办县学哪里是容易的事情,一个县里要攒够30名秀才和16名举人才能开县学,数一数上林县的读书人里面,秀才等个一两年可能就够了,举人差得可就太遥远了。 目前只有区区5名举人老爷,这要攒到猴年马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7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