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百零六轻薄(一) 解忧听他说话,双眼里盛满了光,全是期待。他说的每个字都打动着她,如何不想去?莫要说江南的桂香诱人,即便是出雁门、往南岭或是走大漠,风沙漫漫、道路泥泞,她亦愿往。这天下这般精彩,最不该将时光平白泯灭在这后院,将浑身精力都抛进了一场又一场无声的绞杀中。 细风轻松、水面浮光闪烁,映出的是今日大婚的辉煌喜色。只是这份喜色流不进两人的眼里,自始至终,竟半句督府婚事也未谈及。本来也该如此,那是旁人的喜事,又与他们何干。解忧心中已有了成算。再过几日,待赵匡胤大婚诸事都妥了,她便要提出,自己要出门做生意。 夜幕渐深,翟清渠也不便久留,只是站在那里等她一个回应。解忧却踌躇了好一会儿也没开口。那头便见一跟着赵匡胤伺候的小厮跑了过来。行至跟前,行了一礼,又陪着笑说:“翟先生,翟先生,原来您在这里,叫人好一顿找。都督知道你来了,邀您一叙。” 翟清渠细长的眉眼轻轻一抬,咦了一声,脸上全是疑惑:“今日你们都督大喜,怎地有空寻我?” 小厮也是机灵的,急忙说:“都督说您是贵客,不易上门。今天好不容易来了,定得好好相叙。在东书房另备了一些小菜,请先生移步。” 这倒像是真心实意地邀请,解忧再想说些什么便也不方便。两人各自见礼,翟ʝʂɠ清渠便由那小厮领着往东书房去。 东书房在前厅东面,从解忧居住的小院过去,要经过一条曲折蜿蜒的回廊。此时天已黑了下来,一路走来,满目皆是华灯溢彩,酒香飘逸,正是前厅里众宾客们的欢腾。翟清渠走得不紧不慢,似乎在一路细细品评这府内的风物摆设,亦似在猜测赵匡胤今天会与他谈些什么。“无非是利益交易而已。这位赵都督眼下的日子看来过得相当艰难。”翟清渠心里这样想,又只觉得无趣得很。他心里当然想跟赵匡胤谈解忧的事,可他更知道这事自己不能谈。一谈,便又成了交易。不谈,却又不知道她何时才愿走出这座府邸。正琢磨着,眼风瞥见栏外有一丛金菊开得格外艳丽,却被人踩断了花枝,仍由得那一大捧鲜色美艳的花朵耷拉着,不由触目一惊。再一抬头,竟看到赵匡胤走出了门,正立在回廊尽头等着他。 赵匡胤已经换下了方才行礼时的喜服,头戴一顶褐色纱帽,一身简约的深色锦衣常服,依旧是身姿修长挺拔,又有一份简约自然的气度。只是那张脸上始终沉着深深的忧色。 “方才宴席混乱,怕怠慢先生,让小厨房另外备了一些菜肴,请先生品鉴。”赵匡胤客客气气地对他说。 翟清渠只觉得意外,他也算与这位赵都督打了不少的交道,知道他平素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何曾见过他有这般恭敬客气的时候。心里难免拎了几分警惕,举步入内,想要听他怎么说。 入夜之后,外间气温便清凉了下来。书房正中的小桌上放了一樽风炉,炉上咕噜噜地炖煮着羊肉,旁边四碟小菜,侧边再有一水壶,正沸着茶汤。 宾主入座,翟清渠将那小小的茶杯握在手里,笑着说:“今日都督大喜,放着一大帮有兵有权的宾客不顾,放着聪慧美艳的小娇妻不理,偏与我这一介布衣静室密谈。这样郑重其事让我很是担心,怕是待会要聊的买卖不好做。我得把话说在前头,今日赴宴我已送了大礼。” 送了大礼,便是不要再提其它要求的意思。赵匡胤对他这副话里藏针的模样早已习惯,只能当这里头的讥讽之意不存在:“先生能体会我重视的意思,那便够了。唉,实在有事压在我这里,除了先生,我也不知还能向谁请教。” 赵匡胤从前哪有这样客气委婉的时候,翟清渠心里暗暗忍笑,脸上却仍是一副恭敬的模样,“都督请讲。” 赵匡胤略略踌躇,开口道:“先生见识广博,请问世上哪种生意最能赚钱?” 翟清渠几乎忍不住要哈哈大笑,可见赵匡胤满脸认真,确实是一副诚心求教的模样,他亦不敢随意轻笑,只略略沉吟,装作思考,实则是将面上的笑意强行收敛了回去。“世上可论及为生意者,都有赚钱的门道。有些在明处,譬如兴修河道,百日工期,万两白银,众人皆知工头有利,但又不知其中风险甚大。有些则在暗处,譬如沿街卖酒郎,一罐一文,看似薄利,但每日卖出去不计其数,外人不可得知。日复一日,亦是厚利。不知道都督想问怎样的生意?” 赵匡胤颔首,双眼直视翟清渠,语言里尽是恳切,还有些无可奈何:“我亦不知该怎么问,也不知该朝何处问。赵某家中世代皆是食军俸的武馆。我不善理财,从前对黄白二物看得也轻。如今领了这一方职责,才知道花钱的地方恨不得有一万处,但能指望的税赋银子却是寥寥。若是再增派,那百姓的日子便不要过了。我想在此处有些作为,便少不了将银粮先行四个字谋在前头。” 他这样说,皆是出自肺腑之言,亦是这两年苦心经营陇西的心得。翟清渠又接着问,“都督是遇到难处了,若是银钱上短了些,万儿八千的,我倒是能想想办法。” 赵匡胤摇摇头,“就算解了一时之难,也解不开长久之困。” 翟清渠又笑着说:“理财之道,无非开源节流。若是为应事,而寻开源的法子,那眼下倒有一个现成的。府上解忧娘子的生意做得不错。都督只消助力,拿来己用。光是药茶生意一年往来钱息,不敢往大处说,但供府上开销便绰绰有余了。” 赵匡胤冷笑,“先生玩笑了,当我是何人。解忧的生意是她傍身之依,我的主意从不在这上头。” 翟清渠笑问:“既然都督不愿取现成的,那就只有新起炉灶。不知这炉灶想做多大?” “正是如此,眼前便有安置燕云盟一众人等的急务。数千盟众,要遣散,要安置,为他们置地安宅,处处都是花银子的事。再远一点,与党项、与契丹,无论是战是和,归根结底处,都是人与钱。如今,我是诚心请教,先生能为之谋划多大?”赵匡胤的声音极冷静,竟让翟清渠这个早就历经世事的人也产生芒刺在背的感觉。 翟清渠沉默半晌,垂着眉眼紧抿着唇,像是在揣测赵匡胤此话之后的深意。末了,他又笑了出来,“没想到都督会这么缺钱。”玩笑说完,下一句便带着尖锐的锋芒,“不过生意之道,收益、风险、时间三者相依相存,舍去其中任何一个,其余二者都将放大数倍。” “没有时间。”赵匡胤断然说道,满脸肃然,停了停,又补充一句,“不惧风险。”这句话说完,赵匡胤起身,对翟清渠便是深深一揖。 翟清渠亦起身还了一礼,略略思索,说道:“若论厚利,自古而今,非盐铁莫属。陇西山中有矿,开采得当,运至关中,三五年内可得利数十倍,便是人人争抢的好生意了。” 赵匡胤一边点头,心里却不满意,这些他自然知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不过,盐铁早有世代经营的官商,动起来麻烦。采矿之事,多年来被燕云盟所把握,也未见得能顺利接手。黑衣军从前赚钱的路子实在太损阴德,到了陇西也不敢轻易使用。这才逼得赵匡胤低三下四,希望能从翟家寻条路出来。 翟清渠的话说到此处,急急转了一个弯,“但这些都不适用都督。一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二则是这些不过是民间谋利的法子,都督是做官的,动静大了,反而搞得四处不宁,岂不是得非所愿。三来,燕云盟都逼到眼前了,着实紧迫。” 赵匡胤见他直接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想必有解决的办法,急急问:“先生请赐教。” 翟清渠也不再卖关子,徐徐说道:“如今唯有一法,可解燃眉,便是由都督府来印发钞子。” “钞子?”赵匡胤不甚了解,只知道这是各大钱庄银票的别称,上面印有通兑字样。譬如在汴梁的钱庄存入一百两银子,可拿到一张写有通兑一百两的字样,在别处指定的钱庄便可将银子取出来。翟家钱庄遍布四海,翟家钱庄的银票钞子当然也为最多人所使用。只是这钞子如何能生钱,他却不甚明白,只好继续问,“愿闻其详。” “都督以为银票为何能代表银子?”翟清渠先问。 “是因为先存了银子在钱庄,银票只是一份凭据。”这个问题太过简单,赵匡胤想也没想便回答。 可翟清渠却摇头,说,“非也,只是众人相信在钱庄真有这么一笔钱而已。相信有与确实有之间,看似雷同,实则相差甚远。钱庄发一万两的钞子,当然得保证有一万两的银子摆在那里,以防兑无可兑。但其实经年累积下来,则会发现,一万的钞子发出去,最终也不过半数的钞子真将银子兑了去。这期间的余地,只要运转得当,便是新生的利钱。” 赵匡胤似乎听懂了一些,但又未完全听懂,只好目光恳切地看着翟清渠,只等着他能继续往下说,说的更加详细些。 “但是钱庄没有这份勇气,更没有这份信用,敢把这余地谋划在先。可若钞子由都督府印发,上面盖有陇西府大印。那发万两钞子,便不需万两银子的准备,这其中有了腾挪空间,一个钱自然也就化作了两个钱。”翟清渠徐徐解释道。 赵匡胤此时算是听懂了,大惊之余,亦有几分不敢相信,再问一遍,“当真可行?” 翟清渠说:“如何不行?都督请想,发一两银子的钞子,百姓可用此钞买柴买菜,亦可用来完粮纳税,从前的银子该怎么用这钞子便怎么用。钞子可换银子,银子亦可换钞子。换来的银子都督该用于募兵、用买粮草,亦可如是。只要操作得当,在陇西境内由督府担保,出了陇西,便在翟家钱庄可以自由兑换。少了火耗、分文不短,只是凭空多生出了一笔钱息而已。” 赵匡胤听得心中大喜,直呼此法甚妙,但他ʝʂɠ还是谨慎地对“操作得当”四个字留了心,想了想又问:“可若是有一天,钞子兑不出银子,又该如何?” 翟清渠也知道他必有这样的担心,亦必有此一问,只缓缓说:“那便是不可收场之祸。但都督方才自言没有时间、不惧风险,翟某才敢据此提议。” 赵匡胤沉默了许久,似乎在考虑其中风险,但到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嘱咐道:“如何得当,还请先生详细谋划。” 这便是应允的意思,翟清渠又宽慰他一番,“此事细节处如何将钞子与银两钩挂,具体如何通兑,得容我些日子好好琢磨。但大处只有两个,一是发钞子之前,还请都督先备下一笔现银存在钱庄,这笔银子平时不动,备的是未来不时之需。二是需通告陇西全境,可以钞子代替银两,但决不可浮支滥用。范围愈广,风险则愈小。”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9 首页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