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其余七七八八的物品,检查的四位衙役仔细翻查一番,见没问题,几人就开始切沈弈单独放在考篮一层的食物。 乡试是要在贡院中待上三日,受苦挨饿是不可能,因此学子都会携带一些点心、食物进考场中,在考试时充饥。 家境好一些的,可以携带包子、细点心、小菜,乃至烧鸡、板鸭、火腿等肉食,保证自己在贡院内吃得好。还有土豪学子会携带莲子、参片等养生食品,考试时口含参片,起到补气提神的作用。 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学子,只能自己携带干粮,或者米、面、油盐酱醋等,再带上小炉子,在贡院里自己动手做饭。 还是出于防止夹带作弊的目的,学子携带的所有食物,在进入贡院时都必须经过仔细检查。 检查的方法也简单粗暴:馒头、包子之类的,掰开;烧鸡、板鸭等熟食,切块。确保任何食物里都不会藏有小抄。 故而追月流星打听清楚后,为沈弈准备能撑过三日熟食和易煮食材等。他们没有去切,衙役会主动把熟食切好,更符合乡试要求。 四位衙役化为膳夫勤勤恳恳地把沈弈的带来食物切完后,他就可以进内院。 内院有核实学子身份的书吏,和监察考官。 “汝为何生人?”书吏一板一眼问。 沈弈行礼答:“学生湘省潭州府善化县离阳村:沈弈。” 姓名一出,令监察考官侧目。 翻阅点名册,停阅一处,书吏与监察考官一齐目光凝住,抬眼看向他,后低头看向点名册。 重复近五次后,站立不安的沈弈没有受到提问,被放行。 他在经过书吏时,点名册还没翻页,好奇用余光瞟一眼,上面写着:“湘省潭州府善化县离阳村沈弈,年十六,高八尺(1.8米),似有病容,无须....” 前面都很正常,和县试时差不多,后面就变了。 “肤白、貌美,容貌甚佳,民籍。” 沈弈:“...” 肤白?貌美?他怎么看着怪怪的。 点名册由学子所在县、府学编制,汇总交上去,若不是还记得科举,沈弈一定要问是谁给他写的! 乡试搜检的严苛,更甚于童试。 时隔四年,沈弈再一次尝到久违的披头散发,不是很想念。在几位军士严密的检查下,他感到一丝微妙,搜检时长有点久,不是他的错觉。若不是最后有被放出来,沈弈还真怀疑,自己有没有干坏事。 贡院是有人引路的,在手握腰刀的魁梧军士陪同下,满头雾水的沈弈前往自己的号舍。 途中有经过贡院中最高的建筑:明远楼。 “楼凡三层,作四方形,下檐出甍,四面皆窗”,明远楼是贡院的中心。是乡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发号施令、指挥全场、监临、监视考场之处。 在路途中,沈弈想到一个原因:那搜查军士该不会认为自己是女子吧?他沉思数秒,觉得荒诞,不再去想,反正也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 明远楼与至公堂之间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天开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鹏程万里、状元及第等。 祝福之语,是科举学子们爱听的。 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为学子考试食宿之所,一屋仅容学子一人。 沈弈所要渡过三日的号舍,在东部偏右,分到此处学子较少,端看号舍有几间紧闭、几间敞开就知。 待沈弈一进到自己的号舍内,随着门从外面被军士锁上,顿时有一种狭窄窒息之感。 号舍有木门,顶部有一通气口,同时提供舍中白日照明。待夜幕降临,学子做题就须借助蜡烛。粗糙的木门上多出个显眼小孔洞,是用来军士往舍内递考题。毕竟号舍门一关,学子三日不得出去。 号舍木制,左右两壁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板下放有小木桶,供学子解决生理所用,真正做得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一小天地之内。 沈弈没有休息,他先把考篮中的物品目前需要用的拿出,除了必备的笔墨纸砚,追月流星与沈常安商议,又给他准备卷布、油布门帘、号顶。 逢餐小叠如藏拙,下笔先开预效勤。* 卷布既可以充当做题书写时的毡布,在贡院中吃膳食又可作为桌布。 它在考篮上层,沈弈拿出铺好后,下面就是笔墨纸砚,无需翻找,省力摆上木板。 油渍为防秋雨骤,布粗难禁晓风尖。* 而油布门帘则是挡在号舍门口防风的,南方的八月不仅多雨还多风,这一点在院试夜晚,沈弈深有体会,不过从诗句上投露之意,它的防风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号顶,则是罩在号舍顶上的布,和油布门帘性质相同,也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两层防备,多多少少也会安心点。 把这些弄好后,考篮居然还剩一半,沈弈感叹回去后,要问问他们是如何塞怎么多东西进来的。 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每场都于头一天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点名入场。每场后一日即初十、十三日、十六日交卷出场。 考生依次入闱。入闱后,每巷栅门都上锁,同时贡院大门也封闭,并鸣炮三响,临考之日,子时(23-1点)发放试题。 午夜时分发卷,也不知是那一位“国之栋梁”想出来的。 待沈弈用一天功夫勉强适应在号舍生活,接着黄昏来临,他没有事干,将上面木板取下,与下面的木板一起搁放在下层砖托内,组合成一张床板,早早入睡,养精蓄锐。 醒来是被叫醒的,昏昏沉沉中,木门外响起敲门声和粗犷的一句:“起来,接题。” 随后,不待沈弈反应,小孔洞塞进一封厚厚密装好的考题,沉重的脚步抬起,外面的军士离开,去隔壁号舍。 被打搅睡眠的沈弈随手把考题放在肚子上,继续睡觉,丝毫没有趁夜做题的想法。 再一次醒来,天已大亮,通风口照进来一束阳光。
第58章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通风口缝隙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昏暗的号舍照得通亮。 起身有一段时间的沈弈先把昨夜床板拼接回书案,拿出笔墨纸砚摆上。 贡院内有士卒充任取水生火之役使,称为号军。大约一名号军管二十名考生的杂务。 他叫来一位号军讨要一瓢水,充当洗漱与蒸煮所用。 号舍不大,五脏六腑俱在。小炉飘着一缕缕生烟,下方是燃烧的炭火。木炭是昨日在木桶旁侧寻到的,用以学子做膳食。 学子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学子在号舍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不过远离庖厨,双手不沾阳春水的科举学子哪会做这些?勉强下咽算好,更有甚者一团黑泥。因此每逢乡试总会有学子吃坏肚子,或是饿混头,丧失科举机会。 家中开食肆,沈弈耳熟目染中和幼年在寺庙自己动手的经历,这些不成问题。 静等片刻,在收拾完东西的同时,蒸煮的食物可以吃了。 早膳吃的是南瓜饼,本应该圆圆的南瓜饼被衙役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其颜色如黄金般璀璨,像是吃糕点。 这是追月做的,听闻沈弈喜好离山糕点铺,她特意跟那家阿婆学了三年的手艺,让他离开家乡也能吃到熟悉的味道。 吃饱后,沈弈也没有忘记科举,拆开密封考题,里面有数十张的试卷,有草纸。 试题卷首写着“宣武十六年++第一场所用”,试题右侧题头为“恩正并科鄂省乡试题目”,左侧是《春秋左传》中的一段话。 每道题目的旁边有很多小字,十几行,皆是对卷面要求。 渭朝乡试以第一场为重,第一场又以三篇四书文为核,对于学子中榜有决定性因素,另择本经考题三道。 三篇四书文: 不以规矩 生而知之者,上也 徵则悠远,悠远而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第一道“不以规矩”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白话解:孟子说: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等工具,就不能制成圆形与方正的器具。 意指为政者当遵循效法先贤圣王的典章制度,以治国。 不由自主,沈弈联想三位主考官,除了湘省道监察御史侯朗,其余两位可是站位改革派。 过几年朝廷要打仗,守旧派必然主和,改革派主战,端看渭帝派遣各地考官就知他偏向哪一方。 因此这道“不以规矩”不是让你赞美,是让你质疑。若是不明所以,不清楚考官为何人的学子,第一题就能结束乡试。 摸清上位者出题的心思,考题也变得简单。 下笔如有神,沈弈破题: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 三道四书文,一道需做二百余上字,合计八百多,加上在草纸构思与誊写正确无错,沈弈需三个时辰。 在此方圆中,时间的流逝不为人所知,只能每日午时鼓声响起,才能得知到吃膳食的时辰。 待到他完成四书文,鼓声仍未响,不做停留,拿出经义题。 沈弈治易经,考得也是。 四道经义题: 忠信所以进德也。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形而上者谓之道。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忠信是忠诚、信实,第一题出自《易经•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心身进入德,“得一”而“德一”要靠忠信。 《易经》是一部供人修身明德和江湖立足的高级工具,而忠信就是能否运用这个高级工具的先决条件。 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在沈弈写到首题一半,远去传来一阵鼓声,午膳时间到了。 午膳吃的是盐水鸭,一开小炉,便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沈弈抵着诱惑,更加小心地用缠着衣衫的手拿出热腾腾的大碗。 ,切成一片片的盐水鸭依旧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他配着先前煮好的大白米饭狠狠饱食一顿。 做了一上午,沈弈也一些累倦,伏在书案上,放松脑袋半刻钟。 重新起来做题,他把考篮中流星准备的搁脚板拿出,安放在脚下,放松身体。 做题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临近傍晚,沈弈将将做完,还剩检阅,留着明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7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