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杨公公弥留前的一段日子,她也是这般陪在义父身边,直至他合眼。 重活一世,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身边许多人的命运。义父比前世多活了五年。 这样想来,也不必太过伤心。 冯少君咽下喉间的哽咽,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些:“义父,你睡一会儿吧!我在这儿守着你。” 杨公公确实倦了,嗯了一声,闭上双目。被病痛折磨了许久,吃不下也睡不安稳,此时竟十分安心踏实。眼睛闭上没多久,就沉沉睡去。
第555章 回宫(三) “什么?” 太和殿的正殿里,骤然响起天子惊愕的声音:“谁回来了?” 宫中内侍众多,杨公公病后,庆安帝又提任了两个伺候了数年的内侍。此时前来回禀消息的,正是其中一个。 年约四旬的王公公在宫中也有二十多年了,同样是庆安帝身边的老人。杨公公生病后,举荐了王公公接替自己。 如今宫中内外的密探暗卫,都由王公公掌管。另外一个姓邵的内侍,则负责天子近身伺候的事宜。 王公公很清楚杨公公在天子心里的分量,有关杨公公的事,都是亲自来回禀。 今日,消失了五年多踪迹的冯三儿忽然回了宫。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王公公没敢惊扰天子和众臣议事,在殿外等候了一个多时辰,直至群臣散去,才进殿禀报。 饶是王公公也没料到,庆安帝会这般失态。 这是庆安帝登基的第七年。天子掌控朝堂,威仪日重,喜怒不形于色。像此时这般震惊失色的,几乎从未有过。 王公公心里一惊,忙低下头:“回禀皇上,杨公公的义子冯三儿回来了。是在两个时辰前进的宫,现在就在杨公公身边。” 冯三儿曾是宫中炽手可热的红人。当年众内侍都以为,等杨公公退下来,定是冯三儿接替杨公公,成为下一任天子内侍总管。 想当年,王公公也得排在冯公公之后。 后来,冯公公忽然离宫,王公公才有了出头的机会,渐渐被重用。这都五年多了,谁能想到,冯公公会忽然回来? 话说回来了。以庆安帝的城府,怎么会为了一个内侍这般失仪? 王公公心里暗自揣摩,面上半点不敢流露出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比杨公公可差得远了。好不容易爬到这等高位,行事说话得慎之又慎,绝不能触怒主子。 冯三儿回来了。 冯少君,她竟然就这么回了京城,进了宫! 庆安帝僵立了片刻,思绪纷乱,压在心底数年的愧疚自责忽然涌了出来。 当年,冯少君一怒离宫,走之前连他的面都不肯见。这几年里,冯少君和杨公公时有书信来往,对他这个天子却从无表示,别说书信了,连句问候都没有……由此可见,冯少君心中一直气愤难消。 王公公等了许久,没等来主子的吩咐。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张口问道:“皇上可要传召冯三儿一见?” 过了许久,庆安帝才张口:“暂且不急。先让冯三儿好好陪着杨景和……”过了片刻,又补了一句:“如果他要见朕,你立刻来回禀。” 这道命令,又很值得琢磨回味了。 什么叫想见皇上? 做奴才的,难道还有不见主子的权利? 按理来说,领了差事出宫几年的冯三儿今日回宫,第一时间应该是来求见庆安帝才对。偏偏冯三儿直接就去了杨公公的屋子里。 这般不合规矩的事,庆安帝不但容忍了,还准许冯三儿随时觐见,甚至语气里还有一丝期待…… 王公公心里嘀咕着,口中恭敬地应了,很快退了出去。 庆安帝缓缓坐回宽大的龙椅。过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一声。 …… 庆安帝在想什么,冯少君并不关心,也无暇在意。 她回京进宫,是为了陪伴义父最后一程,不是为了庆安帝。 杨公公病得确实重,这一睡,就是两个时辰。睁眼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天都快黑了。 冯少君用火折子点燃屋子里的几盏烛台,屋子里顿时亮堂了起来。然后,又倒了杯热水,伺候杨公公喝了半杯。 杨公公躺在床榻上,看着冯少君忙来忙去,忽地笑道:“到现在,咱家还有些恍惚,像做梦一样。” 冯少君挑眉道:“义父心情好,待会儿晚饭送来,可得多吃一些。我问过他们几个了,义父自从病后,胃口不及从前,时不时地就不愿吃饭,谁都劝不动。” 杨公公有些气短心虚:“听你的,都听你的。” 冯少君也没客气,笑着说道:“这可是义父亲口说的。从今晚起,每顿都多吃些,药也得都喝了。可不能糟践自己的身体。” 这要是那几个内侍说这些,杨公公早就瞪眼将他们骂出去了。换成冯少君嘛,那就怎么说怎么好了。 杨公公二话不说就都应了。 冯少君这才满意,去叫了太医过来。来为杨公公施针的,也是熟悉脸孔,是太医院里的李太医。 李太医的针灸之术,在太医院里也是顶尖的。庆安帝特意将李太医派来照顾杨公公,可见杨公公之圣眷浓厚。 可惜,杨公公患的是不治之症。李太医医术再好,也治不好杨公公,只能施针,缓解杨公公的头痛之苦。 施针结束后,冯少君送李太医出去,低声问道:“烦请李太医和我说句实话。义父的身体,到底还能撑多久?” 李太医自然认识大名鼎鼎的冯公公,捋了捋胡须,才低声答道:“不敢瞒冯公公。以杨公公现在的情形,随时可能闭眼西去,再也不会睁眼。如果他按时喝药,心情缓和,或许能再活两个月。” 也就是说,杨公公最多再活两个月。 冯少君眼眶发热,声音还算平静:“多谢李太医实情相告。这段日子,要劳烦李太医了。” 李太医忙应道:“皇上亲自下口谕,我奉皇命来为杨公公施针,当不得劳烦二字。” “总之,要多谢李太医。”冯少君诚恳地低语:“没有李太医尽心尽力,义父或许早就闭眼西去了。” “还请李太医尽力为义父缓和头痛,让义父临走前,少遭些罪。” 说话间,一个荷包塞进了李太医的手中。 李太医哪里肯要,忙要推辞,冯少君却已转身回了屋子。 李太医略一犹豫,只得将荷包塞进袖中的暗袋里。反正,在宫中为贵人看诊,贵人赏赐也是常有的事。就是被人知道了,也算不得什么。 这个冯三儿,对杨公公倒是一片孝心,有情有义。
第556章 回宫(四) 冯少君回了屋子里,坐到床榻边。 刚施完针,杨公公头没那么痛了,精神也比平日好得多,张口笑问:“你是不是问李太医,咱家还有几日可活?” 没等冯少君张口安慰,杨公公又道:“你不必瞒咱家了。自己身体什么样,自己最清楚。半个多月前,咱家硬撑着写信给你之后,就知道大限已至。” “这般活着,日日忍着头疼欲裂,实在遭罪。咱家不止一次想过,干脆早些这么去了,也落个清静。” “可皇上时常亲自来探望。咱家一个内侍,得主子这般关切恩宠,哪里敢轻易合眼。生生又撑了这么些日子。现在你回来了,能亲眼见到你,咱家合眼也安心。” “你就直说吧!我还能再活多少日子?” 冯少君目中闪过水光,却没再隐瞒,低声道:“李太医说,只要义父每日喝药,还能再活两个月。” 杨公公竟笑了起来:“还能再有两个月吗?这也足够啦!” “咱家知道,现在让你回去,你肯定不会走。也罢,咱家就私心一回,留你在身边。咱家活了一辈子,临走之际,也盼着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三儿,你也别替义父难过。咱家这几十年,活得也算风光。寿元也不算短了,走了也没遗憾。” 冯少君将头扭到一旁,过了片刻,才转回来。除了眼角微红,看不出半点异样:“义父心胸豁达,常人难及。” 杨公公笑了一笑,还要说什么,敲门声响起。一个内侍端着晚饭进来了。 说来也奇怪,杨公公都几日没好好吃饭了,今晚忽然有了胃口,嗅到了饭菜的香气:“三儿,咱家饿了。” 冯少君抛开所有纷乱的心虚,笑着应一声,将晚饭端至床榻边的矮几上,慢慢伺候杨公公吃晚饭。 杨公公的身体十分虚弱,不宜荤腥,晚饭也十分清淡。一碗熬得浓稠的粥,还有几样素菜。 杨公公吃了半碗粥,素菜也吃了几口。之后就吃不下了。 杨公公叫了内侍过来:“去厨房,端些热菜热饭来。” 这是专门为冯少君叫的晚膳了。 他病成这样,吃不了什么荤腥。可不能让冯少君跟着吃这些。 内侍麻溜地应声去了。杨公公虽然病着,宫中上下却没人敢怠慢。身为内侍,能在太和殿里养病,皇上还时常来探病。圣眷之浓厚,人人艳羡。 太子养伤的时候,也就是如此了。 过了一会儿,内侍就拎着大食盒进来了。 三荤三素,羹汤面点俱全,冒着热气,闻着香极了。 冯少君大半日没吃东西了,饥肠辘辘,确实饿了。当下也没客气,在桌子边坐下,运筷如飞,吃得格外香甜。 杨公公看得也舒心,呵呵笑了起来。又吩咐下去,令人将隔壁的屋子腾出来。以便冯少君晚上休息。 冯少君却道:“这里有一张矮榻,晚上我就睡在这儿。” 杨公公看了她一眼:“白日你陪着,晚上不必你伺候。我夜里睡不安稳,得起来个两三回。” 诸如擦洗方便之类的事,冯少君总得避让。再者,白日晚上的熬,万一将冯少君累出病来怎么办? 杨公公这般坚持,冯少君只得点头应了。 冯少君一路奔波赶路,此时精神松懈下来,倦意阵阵袭来。在杨公公的催促下,冯少君到隔壁屋子里歇下,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杨公公也是一夜好眠。 倒是庆安帝,心绪纷乱,辗转难眠。 隔日是大朝会。 庆安帝打起精神上朝。 太子朱昀今年二十九,蓄起了短须,沉稳持重,一派储君风范。 太孙朱栋,今年十岁,面容俊秀,聪慧过人。两年前庆安帝册立太孙,太子是帝后独子,太孙是东宫嫡长孙。朝臣们纷纷拥护,无人反对。 如此一来,大齐储君早立,且连下一辈的继承人都选定了。人心安定,朝堂愈发安稳。 庆安帝十分喜爱太孙,从今年年初起,便让太孙一并参加大朝会了。 一个月两次的大朝会,庄严肃穆。朝臣们上奏折,也会斟酌着报喜不报忧。真正的朝政琐事,都是平日的小朝会商议解决。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64 首页 上一页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