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能怎么背时? 被截了粮草虽然是个大败点,但也不到背时的地步吧,毕竟双方都是真刀真枪干的。 只能说技不如人。 【南军决定不做休整,第二天吃饱了立刻撤退,约定突围命令为三声号炮; 那么巧的是,朱棣这边做出决定,决定第二天进攻,约定进攻命令为三声号炮。 然后,朱棣这边进攻的时间比南军突围的早,三声号炮一响,南军还以为是突围的命令,争相出城,本来久混乱,还撞上攻城的北军。 那惨状,我都不忍形容。】 一群人脸色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困惑不解,羡慕嫉妒,想不通…… 这种乌龙是怎么发生的啊? 这相当于大军弃城的时候撞上杀进来的北军,都不说争相的踩踏,这要怎么打啊? 天幕还说朱棣没有得天眷顾,仗是这么打的吗? 一次次的,赢得都叫他们恍惚,日后若是再亲身上阵,怕是都忍不住和这位燕王做对比。 【南军的主力军一下子没了,高级将领除了何福逃走,其余全被生擒。 朱棣率军平安渡河,更是大败盛庸。 紧接着,盱眙、扬州,长江,一个个地点势如破竹,朱棣遥望南京,大业将成!】 【建文帝在一江之隔的南京真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南京城虽然还有军队,但要调集还有筹备粮草需要时间,然后,那个假模假样的和谈又开始了。 朱棣也配合着,主要是他的北军也需要休整啊。 不过,谁都明白,这和谈完全不可能谈的。 不过,两人之间还有一条长江,长江不是那么好渡的,朱棣的北军试探了好几次都被盛庸打回,但统领南军水军的陈瑄釜底抽薪,率领水军反水。 哦豁,天险没了。】 “怕是朱棣进京前就已经反水了。”李世民犀利的指出,这怕也是那位燕王敢进京的原因。 什么都不打点妥当的话,难不成还真凭借着一腔热血孤勇莽啊。 陈瑄前边可能还在犹豫,但燕王都打到皇城底下了,自然没话说了。 【六月初,朱棣渡过长江,距离南京城还有三十里的距离。 这次,朱棣他又开始和谈,反正就是杀奸臣那一套。 一边谈,他还鸡贼的开始收买建文帝身边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景隆。 怪不得被称为最大的奸细。 这会儿方孝孺又想出来个馊主意,让建文帝处死李景隆。 若是李景隆败兵时完全没有问题啊,但你偏要挑这个时间点,不是逼着李景隆反水吗? 果然,李景隆守卫的金川门不战而向,南京城破。】 朱元璋已经被气得无话可说,这都是一群什么蠢货? 老子那样的家底居然还能被燕王打败,废物都不足以概括。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未来的他为什么会看得上这样的孙子? 【最后和朱棣周旋巷战的居然还是他大舅哥,不过只不过是徒劳而已,只能说,前边那些年建文帝的怀疑都怀疑了个寂寞。 自己的大舅哥还能真杀了不成,还是回家乖乖待着吧。 建文帝的踪迹却是成为谜团,下落不明。 朱棣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遮掩说谎,藏着也没意思,更何况后来他还派人找过,也是怪有意思。 建文帝居然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第156章 达成十族消消乐成就 不见了? 众多皇帝里面死因成谜的不在少数,但就这么不见的还真是难得。 正如天幕所说,朱棣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说谎,而且不见了容易诱发某些人打着建文帝的名义反叛。 都到这个地步,朱棣也不需要顾忌建文帝的处置撒这么个谎。 那真是奇了怪了。 【接下来就是咱们朱棣登基了啊,不过建文帝这个人操作很迷惑,但却是文臣心里十分好的皇帝,毕竟好摆布糊弄啊,咱们Judy的名声啊,简直是臭得可以。 他对自己手底下得将领还不错,像是张玉朱能这些大将家族,甚至伴随着明王朝到灭亡。 抛开对其他将领的怀疑,当时嘴巴最硬的当属方孝孺啊,他也是达成了一个古往今来唯一的成就。】 雍正听到这话很想说一句无礼,但想到天幕本身的性格,抿着嘴坐在那。 他自然知晓是什么事情,但那成就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厚照看着身边的英国公都没法忍住,嘎嘎嘎的笑,英国公绷着脸当作没听见耳边变声期难听的笑声。 笑吧笑吧,他现在只想着能不能联系到先帝,皇上他是真教不了了。 前人则是好奇,方孝孺不是那个专门出馊主意的嘛,还能达成什么第一人的成就? 难道是他们眼拙了,或者是方孝孺虽然在兵事、国事上不擅长,可还是点亮了其它技能? 【朱棣的首席军师姚广孝对方孝孺比较推崇,主要是他在文人中的位置很高。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还是愿意听从姚广孝说的,决定给个机会,亲自劝慰并且让方孝孺起草他登基的诏书。 方孝孺那叫一个直接啊,把‘燕贼篡位’四个字就那么大咧咧的摆在那,可是戳了朱棣的肺管子。 朱棣也是被打脸打得脾气上来,恶狠狠得问,“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显然是要诛九族了,虽然时不时听到诛九族诛九族,但这个牵连的人数太多,不是谋反啥的还真没哪个皇帝这么干。 但方孝孺嘴巴那叫一个硬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婆孩子都死了,还顶了一句,“便十族奈我何!” 十族:我真谢谢你啊。 您骨气没问题,那是您的风骨,但能不能稍微把我们先撇开啊? 朱棣干脆成全他,因为还没有这个先例,把他的学生单列成一族,方孝孺成为古往今来达成诛十族成就的唯一一人。】 朱元璋都被诛十族这个范畴惊讶到了,虽然他杀的人不少,但是这事还真没法草草了事,方孝孺嘴巴硬成这样,还轻轻放下的话,岂不是日后谁死前都得逮着皇帝骂啊。 有人问那些被皇帝处死的大臣为什么不干脆趁着临死前过过嘴瘾。 嗯,九族:你真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朱标眼里显然是不赞成,而且,这么一番,他四弟本来就是从他儿子手里抢走的江山,名声可真是臭上加臭。 或许他在位的时候还能有所控制,但只要松懈,得被读书人骂死。 口诛笔伐,他算是明白天幕所说他四弟名声很臭的缘故。 这还能好才怪。 少年朱棣则是被另外一个自己吓到,十族,那得多少人啊。 可是那个方孝孺说话真的很气人,他都听不惯。 朱棣这边却是没有任何动摇和后悔,骂? 他都起兵造反难道还怕骂? 【只不过,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史书上有所出入,因为还有记载方孝孺的学生为他收敛尸身。 不过也不用抱太大希望,死的范围应当是没有问题的,顶多是晚死一会儿。】 方孝孺这会儿却是承受不住这个残酷的消息,他还在求学,冷不丁听到日后自己被诛十族,换谁都承受不住。 【齐泰和黄子澄自然不可能逃过一死,建文三智囊就此身灭。 不管三人的能力如何,但对建文帝的忠诚和自身的道德操守确实是有,带着一股倔强和执拗。 有趣的是李景隆,这个被称作朱棣奸细的人,朱棣封他“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还真是带着一点黑色幽默,不过说他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大功臣恐怕都没有反对。】 李文忠只差直接死过去,立马跪下请罪,心里头想着要是能活着回去,立马把儿子的腿打断。 丢人丢到家了。 日后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行走,只要谁刺他一句家有麒麟儿,就能憋屈死他。 【朱棣生气啊,因为文人都跟他对着干。 咱们Judy委屈啊,都抓着他造侄子反这一点来做文章,当初建文帝杀几个叔叔的时候怎么不吭声,难道他们就得怪怪洗干净脖子被杀吗? 存着一口气,朱棣觉得一定要开创一个永乐盛世,证明他就是比朱允炆强。】 【别说,咱们Judy还怪小气的。 他登基以后如何处置建文帝的年号等问题就很棘手,也不知道该说他天真还是蠢兮兮的,想要人为的抹掉建文四年的存在。 我真哭笑不得,他建文四年改称为洪武三十六年,朱元璋可能都没想到,他儿子能出来这么一招。】 朱元璋眼里闪过嫌弃,什么天真?就是蠢兮兮的。 这是能抹平的吗? 你都造反了,还在乎这些细节干什么?唐太宗不是有个先例在那吗? 李世民:你说自家儿子就说自家儿子,别捎带上我。 不过李世民倒是觉得朱棣挺亲切的,无论是对付得位不正,还是打天下,都叫他很有共鸣。 【朱标被朱允炆追封为兴宗孝康皇帝,朱棣这个小心眼的把他大哥改称懿文太子,还有许多朱元璋对他看好的事。 反正一切的动作都是想要体现:我爹爱我,我是从我爹那里合法继承来的。 我只想说,Judy别那么执着于太宗啦。】 朱标笑容收敛,低头看着一脸惊恐的弟弟,觉得教育弟弟这件事,确实得趁早。
第157章 朱棣:当皇帝事好多 【怒火过后,朱棣还是得干好皇帝这份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赦免诸王,毕竟他靖难之役打的名头就是反削藩的大义,之前被废除的兄弟倒是又成了王。 不过,削藩不单单是建文帝的工作,也是朱棣的工作,只要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就绝对不可能允许地方藩王享有行政权和兵权。 显然,朱棣的态度就是,钱可以给你,名头可以给你,但也就这些了,比起建文帝跟个莽夫一样的削到底,他就是软刀子来。 两人在这上面倒是调了个个。】 确实,建文帝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理解,他削藩的倚仗是大明江山的稳定和实力,只是没想到出了他四叔这么个不讲道理的赢家。 他处置藩王的手段放到现在来说,也不过是众人没想到他下手那么狠,真就一点情面都不留,往死里削啊。 大明其他几个兄弟听着听着脸色根本好不了,还不敢摆脸色出来,不然他们老爹不得以为是在给他摆啊。 弄半天,无论是谁上位,这削藩都得削啊。 朱元璋瞧着也觉得这分封不对,基本上后代子孙谁上位都得如此,相当于给他们留下个代代相传的任务。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