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魏晋,实在是太过古老,这些青铜器我们都没见过。”宋朝时期,本就流行金石学,看到天幕上的青铜器,不少金石收藏家心情复杂,又是遗憾,又是惭愧,比如宋朝金石学家刘敞。 刘敞在长安任职,长安多古墓荒墓,每次出土文物之后,刘敞会亲自去研究,搜集到先秦鼎彝十多件。 搜集到之后,刘敞还会认真地考订文字,请工匠摹勒刻石、绘象. 1063年,刘敞撰成《先秦古器记》一卷、里面有图录、铭文、说及赞,记录了先秦青铜器的模样。 但是,并没有后世那样的深入研究,毕竟也没有后世这样的条件。 刘敞这时才发现,原来古董上面的纹饰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那么多文明,相比之下,文人在书籍里编的传说或者神话,实在是漏洞太大,完全不严谨,他还是得更深入地研究研究。 “我家中也有些古董,其中也有青铜器,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商周时期的真品。还是得好好研究研究。” 金石二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表情严肃地说道,以后下朝之后的任务又多了一项。 欧阳修同样写了金石书籍,同样是1063年,撰写《集古录》,此书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学术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学专著。 此书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而且这本书收录了刘敞《先秦古器记》的内容,后来刘敞的书失传了,还得从欧阳修的《集古录》上阅览内容。 但是宋朝金石二大家并没有刘敞,是欧阳修、赵明诚、洪适。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的评价,无形之中,又开始暗暗竞争起来,也让未来的金石作品记载了更多后世失传的信息。 【也就是说,恒我盗取不老药,若是能化为蟾蜍,反而是一次成功的偷窃行为。】 【图腾从吉祥变为不详,不止是蟾蜍、还有许多,比如狐狸。】 【狐狸在先秦两汉时期,也曾经是吉祥图腾,与龙,麒麟,凤凰并列为四大祥瑞。不仅起义者要借着狐狸之口喊“大楚兴陈胜王”,汉代画像砖中经常有九尾狐、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的座旁,以示吉祥。 汉朝以后,文人各种将狐狸与妖妃结合后,狐狸就成了狐媚祸水的象征。或者是跟各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结合,成了淫/乱的象征。】 【狐狸做错了什么? 既要被人射猎扒皮做狐裘,就算是死了也得被文人在书里骂,还要背负一个国家的兴衰,真是倒霉催的。】 弘历摸摸鼻子,怀疑天幕又在影射自己。 大清围猎就会射狐狸,不过多是牧场养殖的狐狸,到了秋冬打猎,长得肥肥的,比鹿好射,他也没少射。 而且狐狸皮暖和,尤其是腋下的狐狸毛,又长又暖,集腋成裘,那可是精品狐裘,他也有不少。 嘲讽祸国妖妃,比如妲己为狐妖,他也有…… 嗯,天幕怎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呢? 魏晋时期的文人,看着笔下的狐妖,面色犯难。 他们笔下的狐妖,要么是丑陋不堪,要么害人性命,都是比较险恶的形象。 难不成,后世对狐狸的不喜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
第173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3 【不仅女娲、西王母的神话形象被扭曲,日神羲和与月神常羲原本是一对姐妹,也被后世扭曲,甚至连性别也改了。】 【羲和成为了太阳的母亲,后来直接改了性别,从“日母”变成了“日御”。 也有学者认为,“羲和”与“常羲”是同一人,是日月女神。】 【还有水神宓妃,在《天问》、《离骚》里还是河神雒嫔,后来成为了“宓妃”,又跟后羿成了一对。 而且原本也是没有配偶,后来先是配“羿”,没错,就是配给嫦娥的“羿”,又配曹植。】 曹植:“啊?” 他是写了《洛神赋》,是赞美了洛神宓妃,但是也不至于因为这样就成为洛神夫君吧? 他还不知道,在文人的笔下,他的嫂嫂甄宓成为了与他生死绝恋的洛神,更不知道恃才傲物、风流无度的自己在后世的爱情传说中成为了痴情才子。 曹操看向自己疼爱的儿子,眼神闪烁。 曹植自幼多才,他非常疼爱,一度想过让曹植来当世子。但又嫌弃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曹植常常任性而行,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屡次因为醉酒误事,但依然丝毫不改,个人风格可谓是后世所谓的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作风的鼻祖之一。 但曹操还是没想到,后世竟然还能传出儿子跟洛神的“配对”。 这岂不是更加说明,曹植只适合当风流才子,不能委以重任? 曹操的心里彻底有了决定,哈哈一笑,朝曹植举杯:“来,子建,为父因为你多了一位女神儿媳,可喜可贺!” 曹植脸色僵硬,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丕笑着也跟着举杯,心里却安心了许多。 曹植,果然更适合当风流才子,日后就这么高高捧着,当河神之夫,当河伯,或者当才子,都行。 只要别来抢自己的位置就行。 【还有精卫,女娃是唯一一位没被配夫君的女神,但是篡改了死因。】 【哦不对,在明清小说里又给配了夫君。嗯,古代的男人真的好忙。】 天幕再次放出精卫的演变史。 “精卫故事”现存最早版本是在晋代郭璞整理注释的《山海经》中:“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时主要是记叙了女娃是炎帝的女儿,游东海溺死后化为精卫,填海复仇。 魏晋时期,西晋张华在《博物志》里写道:“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曰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到此时,精卫故事没有了海难变鸟的情节,“填海”变成精卫鸟的生物特性。 张华另外还记录“君山,洞庭之山是也。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帝女遣精卫至王母,取西山之玉印,印东海北山”,精卫除了填海,还受帝女湘夫人的驱使,成为了被人役使去取玉印的使者,英雄性变弱。 而发展到了明朝,在余象斗重编的《列国前编十二朝》里演变成求仙路上因难舍儿女之情遭遇海难、坚守婚约,反抗龙王而化鸟的故事,精卫成为了一位贞节烈妇。 【嗯,怎么能说没有明清特色呢?】 余象斗,是明末清初人,重编的余邵鱼创作的历史小说《列国志传》,余象斗是余邵鱼的族孙,自己重编,自己刻印,自己发行。 此时,余象斗被说得十分尴尬。 以余氏为代表的建阳书坊主坚持不涉艳情作为刊刻底线,为了抵制万历年间已经十分盛行的□□,根据市场喜好特意刊刻的贞洁烈妇小说,这本《列国前编十二朝》很受欢迎,没想到此时被天幕这番话一说,感觉有些丢人。 此时天幕还没明说女娃和精卫的真实身份,余象斗只能暗暗希望,不要太离谱!不要太离谱! 【那么女娃和精卫到底是什么人?女娃又为何化鸟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女娃,的确是炎帝的女儿。】 【但是,女娃的死,并非所谓的游玩溺水而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甲骨文来看。】 天幕放出“游”的甲骨文,也可以写作“遊”,字形似一个人执旗行走。 《说文解字》中解释:“游,旌旗之流也。”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认为:“遊:声符斿。斿表示竖起氏族之灵寄宿之旗出行。为‘遊’、‘游’之初文。神灵宿于旗帜,神灵之出行、神灵之任意而行,谓遊、遊行。” 什么情况下会举着旗帜巡游? 放在封建社会,是帝王或者将领出巡; 放在远古氏族时期,旗帜不止是王者的象征,带着神灵,那只有一种情况——祭祀。 女娃的东海之游,带有巫祭意味。 而结合女娃炎帝女儿的身份,女娃有炎帝一样的属性——火。女娃来进行祭祀,是为了治理水患。 此外,结合精卫鸟的图腾,女娃死后化身的尸神精卫,也是一种太阳鸟。 汉朝,班固等人编纂的《白虎通义》记载:“炎帝者,太阳也”。 相传“日中有三足乌,故以金乌为日之代词”。 现代史学家段玉明认为:“精卫实为一只太阳鸟。” 现代考证,炎帝部落生活在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女娃所在部落应该处于庙底沟文化时期,根据当地出土的彩陶推断,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炎帝所在的庙底沟类型正属于鸟图腾。 天幕特意放出庙底沟的彩陶,不仅仅有许多鸟的图案,日鸟结合的纹饰非常普遍。 这也是炎帝所代表的太阳崇拜的结合。 山西大禹度遗址就有出土“金乌负日”纹饰彩陶,从鸟图腾崇拜,延伸出去的“金乌”和“精卫”,同音异注,被认为同为太阳崇拜。 女娃化身精卫,承载着鸟图腾意识,还寄托了部落子民对日光的渴求,延伸出太阳崇拜的意识。 【其次,女娃化为精卫真的是因为怨恨不平才去填海吗?】 【将“精卫填海”放在《山海经》的故事整体看,结合夸父化桃林等尸山、尸水、尸体的“化神”故事,可以得知,精卫具有“尸神”身份,女娃生前如据比之尸等人一样,身份高贵。 死后如刑天之尸“操干戚舞”、奢比尸“人面犬耳兽身”、夏耕之尸“操戈盾立”、祖状之尸“方齿虎尾”等一样,都是人身兽身或者兽身兽首,符合当时人格化的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这也是当时氏族部落制的特色;】 【女娃死后化为精卫继续填海,与其说是怨恨,不如说是尽职尽责。以尸神的方式,继续治理水患,保护子民,这才符合《山海经》中众多尸神依然保持生前战斗力的风格。】 嬴政点头,认为这才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刑天之尸依然可以操干戚舞,女娃化为精卫依然聪慧自由,身为炎帝之女,这才符合女娃的身份。” 【再结合现代科技,根据古气候学研究考证,在炎帝部落所生活的仰韶文化中期,是有一段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时期。我国东部海域存在着+2m至+3m的高海平面,渤海到黄海、东海一带,都发生过海侵现象。此次海侵波及了大半黄淮平原,其中包括炎帝部落的发鸠山东南部。】 天幕放出一则现代海平面上升图。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85 首页 上一页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