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要达到自己钱权两手抓的目的,在没有背景家世做靠山的情况下,他唯一能攀附的大腿就只有弘历了。要给皇帝制造一个信息茧房,就要摸透皇帝的脾性,要根据他的喜好来说话做事。这一点,和珅就是做到了极致,所以才能够脱颖而出的。】 【弘历的人性的弱点,前面说过,就是自恋,以自己为中心。皇帝有性情弱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出大问题的,就是被别人拿捏住了。】 嬴政深以为然:“人心皆有所求,有所求便会有自己的弱点,只是做了皇帝,弱点就不能暴露出来。” 刘彻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不为别的,他从信息茧房到弱点这一条,都有些触动,总感觉条条都能跟自己对应上。 李治听了笑了:“要说性情上的弱点,父皇我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李世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道:“那是你眼拙,我的弱点,便是心太软。” 李治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可不觉得自己的父皇有什么心软的地方,当初玄武门之变,惊了多少人啊?他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不心软啊。 李治那点小心思,在李世民面前根本藏不住,李世民道:“我只对你们兄弟几个心软。” 他对李建成是有点愧疚,但不后悔,后世都赞他是天选帝王,说明他就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在当皇帝上,没有对不起任何人。甚至在想起四弟李元吉的时候,还有些庆幸和高兴,终于弄死了那个搅屎棍。可是太子李承乾和儿子李泰的事,总让他难以释怀,让他觉得对不住长孙皇后。 李治也想到了自己几个哥哥和姐妹的事,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赵匡胤想了想,统一的王朝中,只有他们赵家这个皇室的弱点,最为明显了吧?徽钦二帝软骨头,赵构也是软骨头,要不是一脉相承的软骨头,也不至于被辽欺负完又被金人狠狠欺负。要不是贪生怕死,赵构也不能被秦桧那样的奸佞拿捏得死死的。 想到这些,赵匡胤心中对赵匡义的防备就更深几分,要不是怕做的太过,让手底下的人和天下人都逆反,他有点想直接移灭弟弟一脉。只是……他确实狠不下那个心。 赵德昭没有赵匡胤想得那么深,但他也想到了赵匡义及其后代,当皇帝都当得窝窝囊囊的,心里想着,难道这弱点还能以血缘相传不成?可是这清朝的皇帝,却是一朝皇帝一个样,父亲不像爷爷的性子,儿子也不像父亲的性子。 朱元璋被“性情的弱点”这个说法一戳,更觉得天幕是意有所指地说他农民思维了。 朱棣这回却想到了自己,忍不住问朱元璋:“父皇,您觉得,我有没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 朱元璋从自己消极的思绪中抽出来,有些迷茫地应道:“啊?” “您去过朱祁镇那里,应当知道我后来所作的所有事,您觉得我哪里做的不好?说明了我性情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觉得这问题没头没脑的:“你做得很好,没有地方做的不好,要说做的不好,是我做的不好,后人一直因为你抢了侄儿的皇位,诟病你,骂你,这事儿,都成你心病了。” 朱棣被老父亲一夸,还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亲爹可不爱夸人,只会骂人,骂起人来才真是花样百出的。 被朱棣这样一打岔,朱元璋也忘了感伤自己的事儿了,有点不耐烦道:“好了好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说到弱点,玄烨能想到弘历的一大堆,不过也想到了自己,弘历好大喜功的毛病,那自恋的毛病,喜欢大排场的毛病,真的是因为自己么? 【这么一说,大家肯定就都懂了,弘历的弱点,很好地被和珅拿捏了。按照道理,弘历这样一个自恋、且毫不掩饰自己自恋的人,胤禛去世后无人压制,本性显露出来后,身边聚集的必然都是会逢迎拍马的人,而以弘历的性子,不至于对谁都很专情,连富察皇后,也是因为死的早,才成了弘历一直怀念的人,和珅又凭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了弘历身边最红最长情的人?】 【前面说过,能模准弘历的心思,能顺着弘历的心思说话,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做事也能顺弘历的心。相对于说话的功夫,做事能做到顶头上司的心坎上,才是最重要的。这点放在不论哪个领导上司身上,都是一样的。这其中的差别,是领导和上司的心思,是不同的。】 【好的皇帝,像胤禛这种,怎么做事做到他心坎上?那就是出色的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个评判标准是客观的,比如丈量土地这个事,胤禛想看到的是下面的官员,排除万难,拿到了精确的关于土地和人口的数据,如果要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对各地土地质量的分析报告,估算一下每年的粮食产量,提一个合理的收税建议之类的,就能获得胤禛的赞赏。可是像弘历这样的皇帝,你拿着这份工作成果给他,他会嫌你啰嗦麻烦,即便是你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他心里对你也不会有多好的印象。但是你若把分析部分,换成对他的赞颂,每次提到优秀之处,都把功劳归到他的头上,弘历才会欢喜。】 【主播做了个粗陋的举例对比,不是史实,是为了让大家体会一下,给胤禛打工,和给弘历打工的区别。胤禛要求严苛,容错率低,但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好老板,因为你知道那个清晰的标准在哪里,只要按照领导的需求,好好干活就行。但给弘历干活,你一半心思在干活上,另一半心思还要想着如此拍马屁,如何唱赞歌。】 听着天幕的帝王们,都是有才能有追求的,所以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弘历那么喜欢别人拍马屁说好听的话,难道听了一辈子还听不够吗?听多了只会腻,只会觉得厌烦吧? 玄烨这个时候,都有些自我怀疑了,难道是因为,自己老年时放纵了一些,那时爱听一些软和的话,做事的手段也温和了一些,所以给弘历做了错误的示范? 玄烨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爱新觉罗家,往上数几代,都未曾出过这样的人。 最后,玄烨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可能便是爱新觉罗家的命吧,他自己一口气生了一溜儿儿子,个个都挺出色,但这一波好像耗尽了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运似的,从老四后面开始,就明显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177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1) 玄烨还在为弘历emo的时候,其他帝王已经忍不住对照着,天幕对胤禛的夸赞,对照起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是不是和胤禛一样,比较在意结果,而不是底下人的表面润色与功夫。 觉得自己和胤禛比较接近后,帝王们又纷纷放下了心。 只是想到弘历的办事风格,都有些嫌弃和无语,明明他亲爹是个工作狂,是个办事极为有条理的人,是个将国家与朝廷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的人,他却走出了与他亲爹截然不同的工作风格。 要说是雍正帝没做到位吧,可是他对弘历的教育挺到位的啊。 想起天幕说的,弘历被爷爷玄烨带在身边养了一年多,难道,真的就都是跟玄烨学的? 可是如此一来,显得玄烨有点冤枉啊,他当皇帝六十一年,弘历只看到了他最后一年多的情况,结果只学了他最后那段最懒政最精力不济时的做派,这锅要给玄烨也挺磕碜人家的。 想来想去,还真是应了本期标题的“好的不学尽学坏”。 玄烨身上有许多优点,胤禛在政务上更是突出,结果弘历就是不学他们两人好的地方,却把坏的地方学了一个遍。 就连朱元璋这个深深憎恶清朝的人,想到这里时,都对胤禛生出了一些同情之心来。呕心沥血十几年,结果儿子走歪了,就满盘皆输。 【纵观和珅作为权臣的一生,确实是做了不少恶事,是个彻彻底底的奸臣。可和弘历放在一起说,乾隆年间他作为奸臣,横行无忌、败坏朝纲的责任,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前面说了,和珅刚开始也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可怜,刚当官时,也是一个清廉的好官,然后一步步走上了奸臣之路的。】 【当一个清廉小官时,和珅得罪了朝中不少权贵,为了保住官位和财富,也为了不被打压,他凭着洞察人心的天赋,摸到了弘历的喜好后,就开始借此上位了。在他发现,抛弃过往的行为方式,做一个坏人,做一个党同伐异、踩低捧高的官时,权力、财富、一切他想要的,来的要容易得多得多。】 【这对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过得十分艰难的和珅来说,如何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和吸引力?如果李侍尧案是他整个人黑化的开始,那么,弘历将十公主指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让他儿子当额驸,对和珅来说则是另一个阶段性台阶。公主下嫁,代表着他和皇帝就是姻亲了,也就是除了朝堂上那层关系,还多了一层私人关系。想想现在,多少公司企业单位,都会有一些老总的亲戚,就是来光拿钱不干活的,就能体会到,和皇帝有了这样一层私人关系,特别是弘历这种公私不分的皇帝,到底是多么大的一个优势。】 在天幕点明弘历公私不分这点之前,听到弘历将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皇帝们就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 隋唐及以前,公主们在朝堂甚至都挺有势力的,公主下嫁权臣之家,对皇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从宋时起,公主们的地位,随着女性地位的下降,一落千丈,“后宫不得干政”也成了一件越来越明朗化的要求,甚至有些朝代,尚了公主的驸马们,就标志着失去了进入权力中心的资格。 公主们婚事的变化,也说明了公主们婚事对朝政的影响力。 而天幕点出弘历公私不分,更加重了帝王们心头的危机感。虽不知公主婚事,在清朝时,是个什么分量,但以弘历的做派,估计是因为私心里十分喜欢和珅,才想要在私人关系上拉近一些,否则以他自恋的作风,哪里会主动去指婚?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婚事不是重点,这桩婚事,大概只是弘历和和珅的君臣关系上的锦上添花。 这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十分骇人的。 【历代统一王朝中,大约除了北宋末年那些皇室公主帝姬,最苦最难的,大约是清朝的公主们了。因为清军入关,更像是捡漏,所以刚开始他们对全国的控制,是没有那么强的,为了稳定振全,就要借助外力了。而满清借助蒙古势力的主要方法,就是联姻,清朝的皇帝,从努尔哈赤,一直到清末皇帝,都免不了要娶几个蒙古妃,而且要平衡地娶各部女子。除了娶进来,还有嫁出去,那些男的是不可能自己去草原上受苦的,去受苦的,当然只能是那些公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