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嬴政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些温和的笑容。 【好了,主播情绪略有些激动,所以偏题了一下,回到修《四库全书》一事。这个项目,弘历是挂名的项目经理,只负责监工和催进度,不干活,而干活的就是和珅等大臣,另外还有咱们熟悉的纪晓岚,这个团队的成员高达360多个,都是高官和学者,另外负责抄写的有三千八百多人,时间上更是耗费了十三年的时间,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才搞完。整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有三万六千多册,共计约八亿字,真的是一个超级大项目了。】 【《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文章数量庞大,但毁掉的也数量惊人,收录的图书三千五百多种,但毁掉的有三千种左右,几乎快要留一半毁一半了。这个毁掉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全由弘历说了算,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触犯本朝”和“违背儒家道德伦常”。大家仔细品品,这帽子有多恶心,能扣上的范围有多广。就说“触犯本朝”一条,前面的朝代,如何会预知到,后世会出现清这样的朝代?又如何触犯清朝?只不过是自己做贼心虚,所以就觉得是在骂自己,这和别人都开了枪了,你再拿着靶子去接有什么区别?】 【这一点所荼毒的重灾区,就是明朝历史,特别是明末清初和建州女真部分。《明史》中这一部分的内容,遭到了严重的删除和篡改。他们不是普通的删除篡改,而是严格地审查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确保不仅要记录的事逻辑通顺能糊弄人,而且用字用词也十分小心,不让人有引申和做文章的空间。除了汉文版本的史书,连蒙古文版本的、契丹文版本的、女真文版本的,都经历了这样严苛的审查和篡改删除,真是将这份活儿做到了精细极致。】 【另外明朝自己官修的史书《明实录》,记录的是从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一直到明熹宗朱由校的250年里,明朝发生的事,全文共一千六百多万字,也被弘历下令篡改删除,整本书被修改后,原版被弘历直接下令烧毁。删除修改篡改的,还是比较官方的史书,民间读书人和大儒们所写所著之书,都被直接销毁。明末时,有一大批文人恨大明之亡,也恨满清鸠占鹊巢,不少人都为此激愤留书著述,结果被弘历利用修《四库全书》一理由,钓了出来,毁掉了绝大多数。经过如此疯狂、细致的篡改,明朝的史书已经面目全面,尤其是越往后越偏离事实。】
第18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4) “哗啦——”,朱元璋猛地将眼前的桌子掀翻在地,朱棣要不是一身武艺,反应灵敏,恐怕也被直接波及了。 “好你个……好你个……”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这满清真是欺人太甚,欺他大明太甚! 朱棣看了看满地狼藉,稍微庆幸了一下,虽然砚台被摔飞,墨汁泼洒一地,但他记录的那些纸张,只沾了一些零星的墨迹,还没有将他的手记毁掉。 “父皇……”朱棣想安抚朱元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安抚起。 后朝对前朝的史书修撰,有些偏颇,会模糊甚至抹黑前朝一些人和事,是难免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官方和民间史学家,都会尽力去收集资料,复原那些被扭曲抹黑的历史。天幕讲其他朝代时,从未提过这件事,讲到清朝,却着重骂这一做法,可见清篡改、扭曲明史,有多厉害,给后世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大明当然知道,自己本朝也有许多问题,史书中记录下不光彩之处,是正常,但如果故意扭曲和抹黑,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朱元璋双手坐在那里,用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去一些:“将东西都拾起来吧!” “是,父皇。” 朱棣小心地将桌子放回来,又将碗碟笔墨纸砚都捡回来放好,这次有了经验,碗碟都换成了金银制的了,倒是没摔坏,就是一方上好的砚台,被摔成了两半。 看着朱元璋那阴沉得像风雨欲来的脸色,朱棣道:“父皇,儿臣听到了……” 朱元璋抬手,让他别往下说了。 “老四,往日只觉得,天幕所说的大明的盛世,是本可以而未实现的愿望,今日才发现,那是大明不得不去做的事!即便是成为最后一个帝王王朝,也好过被那种东西篡改抹黑。大明所做的所发生的事,会有错处,会有见不得人的,但一切都应该交给后人公正品评研究,而不是被人拿去,锦绣搓成破烂布,还要被踏上几脚!” “是,父皇!”朱棣只感觉,格局一下子打开了。他本来还只惦记着那个势力的名字,被朱元璋点醒后,才发觉,自己重点错了。 大明被抹黑,作为大明储君,最重要的不是从对手身上找原因,去报仇,重点是要考虑到己身。就算是提前灭了建州女真,若大明的国运依旧腰斩,往后还是那般经济不稳,贪腐横行,还是有别的势力能趁虚而入的。天幕也说了,有些事,就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选择了谁,而不是谁创造了历史,一如安禄山。 李世民也脸色难看:“此等手段,未免过于小人了。” 谁人不知,发生的事就是发生的事,记下来就是要给后人评鉴的,是要给后人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的,被篡改扭曲过后的史书,如何给后人看?如何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和经验?这不仅仅是要抹黑大明,断大明生机的问题,更是误导后人、给后人指错路的问题! 李治也十分愤怒:“即便是厌恶前朝,想要使得自己入主中原更合理,也不可这般下作行事吧?果然这些没文化的外族人就是可恶。” 这话启发了李世民一些,缓缓道:“或许正是因为那边的部族势力,此消彼长,今日看上去还是横扫诸部,明日便可能成为他人手下败将,甚至整个部族都消失,所以才不知道,后人需要这样一份前人用命用血试出来的经验。” 李治一想,觉得也对,许多蛮夷之族,在了解到大唐竟然或记录几百上千年前的历史后,都十分吃惊,可见他们都是没这个习惯的。他们别说记录历史了,有些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还学了中原的文化,回去以后再创制出自己的文字。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部族历史太短,未能生出这些文化来。 至于他们这些前人的经验,对后人多重要,不用看别人,看天幕所说就知道了。天幕时常提起一些王朝的事,对她们所在时代与国家的影响,便可知,这种事,确实是有着长长久久的影响的,不仅大唐的盛世在千年以后,依旧令人向往流连,相隔两千年的始皇帝也能被后世一直推崇铭记,可见记录是有用的。纸张虽脆弱,但亦能携往事穿越千年。 “父皇,我发现,天幕对这个弘历皇帝,评价倒是挺精准的,十分自恋,十分好面子,好大喜功。若非在意他人评价,在意后人说法,又如何会费那么大功夫,篡改史书,毁掉古籍呢?”李治似笑非笑道。 若不是中间隔了差不多千年的时间,李治也想让这个弘历好看。 李世民赞同道:“你说的不错,所以做帝王的人,不仅要才能高,品性性情亦十分重要,不可愚蠢,不可胆小自私,也不可这般,自恋至极。” 若非爱面子,怕后人骂他们爱新觉罗家,弘历又何至于搞那大规模的篡改扭曲抹黑的动作?而且,为何他爷爷和父亲都没有做这种事,弘历这个百多年以后的皇帝,却突然跳出来做这种事了?说白了,还是弘历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 天幕说得极对,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是一份高难度工作,并非人人可做的,除了专业技能要高,还时时刻刻考验着人心人性啊! 听到弘历大规模毁书、篡改历史的操作,赵家父子都怒了,怎么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 “此种人,果然是我们读书人与士子的天敌!”赵德昭拳头都攥紧了。 赵匡胤也十分愤怒:“毁书?最该毁了的是那个皇帝!” 这几期天幕下来,除了赵构为苟活而卖国这事,让他气血冲顶,恨不得能直接要了赵构的小命,弘历是第二个让他动了杀心的人。 朝代更替,皇位也在换人坐,只有书,只有书里的道理,才是能一直流传下去的,才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瑰宝! 赵德芳被父亲和哥哥的怒意,惊得瞌睡都散了:“父皇,大哥,怎么了?” 赵德昭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恨恨道:“没什么,就是这无能昏庸的皇帝毁书,让我生气。” 赵德芳一下子就知道,这不仅是戳了大哥的怒点,也戳了自家父皇的怒点了。再看父皇的脸色,果然难看得要命。 赵德芳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父皇,既然后世的皇帝那么坏,那么咱们可以做点准备啊!” 赵匡胤和赵德昭都还在气头上,也不信赵德芳这个不爱读书的孩子,能有什么好法子,只随意地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赵德芳道:“那还不简单?就把古籍和重要书籍,都刊印一些,多发行一些,一部分藏于民间,总能流传下去的。另外呢,父皇可以偷偷搞个书库嘛,不要透露给别人,藏起来。天幕不是说了,后人喜欢在地下挖来挖去嘛,日后肯定有机会挖出来的,嘿嘿……” 赵德芳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赵匡胤和赵德昭二人听了,第一反应是不太行,这两个法子都不能保证书一定会好好传下去。 可是两个人再仔细想想,这两个办法似乎有些难,可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赵德昭先平抑了怒气,对赵匡胤道:“父皇,芳儿的说法,听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并非全然没用。” 赵匡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个事儿,还是交由你去完善吧,回头给我上份手书,讲讲你的构想。若合适的话……” 赵德昭郑重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力!” 有些东西,不可丢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毁在小肚鸡肠之人手里,不可被奸人抹黑扭曲。华夏民族的古籍,闪耀的是民族的智慧光芒,后人不仅要哀之鉴之,更要好好保存,好好传承下去。 赵德昭心中的怒意已经压下去了不少,但他心头泛起了无数的想法和涟漪。这一次,他慢慢地明晰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赵德芳凑过来道:“大哥,你别不开心了,反正以后那些地方咱们都会打下来,哼,都由你说了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