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这等事,李世民决定压在心底,决不能让任何人,特别是帝王们察觉到,这种手段的存在,否则贻害无穷。 赵德芳听得半懂不懂的,有些迷迷糊糊了,赵德昭反而提起了一颗心,他读书多,也知道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文字狱之事,对此等方式的害处,十分了然。 “父皇,这皇帝为何那般糊涂,竟然任由这种事,在朝堂中兴起?” 赵匡胤轻轻地扶了一下赵德芳的脑袋,对赵德昭道:“所以,得庆幸他是最后一个王朝的皇帝吧?若是这等手段,被后面的人继续模仿利用,所造成的损害,难以预估。” 虽不知天幕所说的核弹是什么,但听其描述,便觉可怖。 “可是父皇,要如何防止这种事发生呢?”赵德昭有些殷切地问。 朱棣也和朱元璋在探讨类似问题:“文字狱不可取,太容易被有心之人用来祸乱朝廷和朝纲了。要防范此类时发生。” “是啊,朝堂斗争不可避免,但不可扩大,而这文字狱,便是将斗争严重化的手段。”朱棣道。 朱元璋自从被天幕骂过后,整个人都谦虚了不少,道:“这些日子,我也找了不少大唐太宗皇帝的传记,还有唐史来看。太宗皇帝的做法,便很可取,回头,我与你分说分说。” 朱棣忙行礼道:“多谢父皇。” 这些日子,他被朱元璋派了不少活儿,修宋史的事儿,也已经铺开了,看若是再让他看唐史,他便不用睡觉了。 对于文字狱,玄烨不像其他帝王那般抵触和警惕,康熙年间也发生过文字狱。在他看来,清朝的情况过于特殊,而汉人士族,一直是满清朝廷需要警惕和防范的群体,即便是要用他们,也得小心着用,不可太过于信赖倚重。 而且,汉人士族这个群体,太多人脾气又臭又硬,从旁的下手,总不是那么顺利,所以在玄烨看来,文字狱有时候是必要手段,只是这手段,不可滥用。 看到弘历修《四库全书》,和珅便利用这个来搞事,让玄烨心又紧了起来。文字狱这等手段,对满清来说不可放弃,但也不可滥用啊! 玄烨也终于体会到了,天幕说安禄山的那句,造反是潘多拉魔盒,安禄山有打开的权力,却没有合上的能力了。文字狱也一样,皇帝一旦将它拿到了台面上来用,就很难将它收住。 【和珅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趁着修书时,要求全国将文人士族将收藏的古籍书文都送到北京,作为修书的素材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和珅趁机将那些反对他的文人,诬陷成私藏逆书的反贼,说他们禁逆书不力。有些书还要追溯到原作者,说他们书中多含反义,诋毁朝廷,心中对朝廷有诸多怨恨,这些都是他们谋反的证据。靠着这种牵连攀附,许多人在文字狱案中,被连累得抄家灭族。对于和珅来说,这就是打击报复政敌,还是群攻,这一招祭出,直接横扫一大片。至于其他无辜受牵连的人,和珅才不会在意,他要的就是在政坛上的节节高升和呼风唤雨。】 【对于和珅的所作所为,弘历知道吗?他当然知道的。可文字狱是大清的传统技能,从他曾祖父就开始用了,弘历怎么会觉得有问题呢?更何况,和珅是个会粉饰的人,即便是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也能凭着巧舌如簧的说辞,将一切都遮掩过去,甚至说成是好事,是他的政绩功劳。】 虽然早已猜到,和珅负责此事,文字狱必然会成为他大杀四方的利器,但是听到天幕的描述,帝王们还是心有戚戚焉,有不忍继续听的感觉。 毕竟,和珅这种做法,从他个人角度来说,是打击政敌,是报复其他人,可是按照那种牵连广泛的影响来看,害得最苦的不是汉人读书人吗?
第179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3) 李世民定定地看了天幕好一会儿,才道:“文人士子,乃一国柱石,如此轻视欺辱,必遭反噬。” 李唐朝廷哪怕再厌恶世家,再知道世家与朝廷的对立关系,却也不敢正面冲突,直接下死手去打压,想的还是迂回的办法,想尽办法挖掉他们的根基,让他们自己衰落,而不是明面上的你死我活,就是因为这些世家牵连甚广,一个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满清时的汉人士子,与世家们的角色十分相似,都是影响朝廷统治的存在,可是又不能直接铲除,那样太过于毁伤社会的根基。 李治点头:“即便是天幕说,文人士大夫们的骨头,越来越软,但毕竟是读书人,是朝廷人才的储备,怎可如此残忍对待?” 李世民略感欣慰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虽然他在人伦上做的大逆不道,可是在为君之道上,还算不错。 这天下,还真是人无完人,李治比他两个哥哥都要听话乖巧,才能学识上也不差什么,可是为什么偏偏…… 作为老父亲的李世民,想到这些,心情更加郁卒了。 赵德昭听到这里,忍不住气愤了起来:“怎可对读书的士子们,下如此毒手?!” 赵德昭虽不像赵匡胤那样,痴迷于读书,可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尊师重道,学到了对读书人的尊敬。 他声音有些大了,把已经昏昏欲睡的赵德芳都吵得清醒了:“大哥,你怎么了?” 赵匡胤道:“没事,就是听到了奸臣做坏事。” 转而又安抚赵德昭道:“他们不敬读书人,所以下场并不好,咱们做不了什么,但后面的恶果,会给他们报应的。” 赵德昭喘着气,情绪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道:“父皇,这种事,不应发生在我中原之地。” 治国就是要靠文人,靠读书人的脑子,若是读书人遭到这样的对待,如何能令一国强盛,如何令四方安宁? 赵匡胤不仅没有因为赵德昭的失态而生气,反而有些欣慰和高兴:“是啊,外族人入侵中原,是不会珍惜咱们汉文化那一套的,甚至还要全部打落泥中,而咱们要做的,就是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要守住中原这一片地方的安宁。” 赵德昭一直冷静自持,此时因为读书人的遭遇,而被激发了心中的怒意和血性,是赵匡胤十分乐意看到的。 赵德芳毕竟年纪小,即便是嘴上说了不少次,要当大将军,要为大宋收回幽云十六州,要打北方的势力,能做到多少,没有保证。赵德昭则不然,他已经是成年人,且有一些才能,赵匡胤当然更原因相信这个儿子,若是他有了这份心,便更能做到心中所想。 朱元璋啧啧有声,甚至不惜自□□:“看上去,这文字狱搞出来的事,比我杀贪官搞得还厉害。” 朱棣也乐得做他的捧哏:“您说的是,杀贪官至少是有威慑作用,是真心为民做好事,可这文字狱,可全都是一腔私欲啊!” 都是权力场上的老油条,不难看出,弘历没有阻止和珅,甚至纵容和珅搞文字狱,估计也是存了要打压汉家读书人的想法,汉人士族的能力与能量,上位者都很清楚。人家虽不像武将那样,能明明白白地杀人,可是他们能口诛笔伐一个人,让这个人社死,让这个人死在史书上,甚至动摇一国根基。 朱元璋也算是和那些读书人周旋了半辈子,虽然厌恶酸腐文人的酸诗,却也十分清楚那些学识渊博的大儒和文人的能力,治国需要他们,皇家教育也需要他们呐。这弘历这样一搞,读书人只会与朝廷更加离心离德,更加蛰伏与潜藏起来。 有了前面的铺垫,玄烨对这部分倒是还能承受得住,甚至有心喝茶了。 【修《四库全书》这事,到现在,甚至是教科书上,都当成是正面功绩来写的。可是我个人宁愿,弘历从没修过这书。弘历修这个书,简直就是文化界的一场历史浩劫。和珅借机搞文字狱,打压文人,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前面历朝历代的古籍,甚至是秦汉以前的书,都在这次浩劫中,被毁掉了。】 【这一场浩劫,有些人会拿秦始皇焚书坑儒来类比,但这有些辱秦始皇了。不提广泛流传的说法认为,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毁掉的是歪书、乱书,坑的是术士,是六国反对大秦一统天下的人;就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推断,说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为何秦始皇做了统一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和货币之类的大事,却没有罢黜百家,独尊一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才做的事,秦始皇当皇帝十多年,做了那么多事,却没有做这件事,难道是他做不到或者想不到吗?秦始皇凭一己之力,干成了一件千秋伟业,统一思想这种事,对他来说,岂不是顺手的事?】 【两千年前的事,还有不少历史迷雾,主播只从所能接触到的资料,根据一些规律和思维方式去推断,“焚书坑儒”这件事,有被后世人夸大歪曲的嫌疑。许多人从小被灌输的印象就是秦朝□□,结果后来了解多了就会知道,秦始皇的政策并不多残忍,甚至不少还充满着人性化的光辉。】 【若是将修《四库全书》毁书一事,和秦始皇焚书一事相提并论,主播觉得是大大地侮辱了秦始皇这位开创新时代,创立新制度的皇帝,是小瞧了他的心智与手腕。不求每个人都了解和理解秦始皇,但求少侮辱他少歪曲他,毕竟是咱们的祖龙,是两千多年帝制的起点。】 嬴政有些愣住,他没料到,在这里天幕会拐过来说他一番。虽然前面天幕已经说过,能够毫无异议地被赞为“千古一帝”的,只有他和后世的李世民,但天幕深入为他辩驳,也令他心中颇受触动。 “焚书坑儒”一事,虽然他还未做,但他确实隐隐有此念头。 天下乱了几百年,如今好不容易再次一统,自然是要摒除那些杂音,也要处理掉分*裂势力,还有那些趁乱摸鱼搞事的。嬴政一腔雄心壮志,目标十分宏大,自然不能让一些人在后面使绊子做手脚,扯他的后腿。这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多少有些共通之处了。 千年后的人,依旧记得自己做过的事,哪怕她们所知的情况,与事情原本的样子有些偏差,但她们愿意去追寻去探索,去思考其中的真相,嬴政便觉得很好。 活着时,为了心中的伟业奋斗,死后,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成了子孙后代们追寻的目标,自己未完成的事,子孙后辈们也会努力去完成,这样一来,死亡好像也没有那么遗憾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