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不同的时空,李治和赵德昭同时倒吸了一口气:“嘶——” 两人惊奇的是,要做这些事,得耗费多大的力气去做啊?而且能看到什么收益呢? 赵德芳也不解:“父皇,山上的树,水里的鱼,还要人去管啊?怎么管啊?” 赵匡胤厘清了一下思路,才道:“树和鱼,怎可能管得了?他们又不懂人言。管树应当是不让人乱砍树,管鱼,就是不让人乱捕鱼,禁渔期、休渔期,应当就是不准捕鱼抓鱼的时间。” 赵德昭受到了启发,感觉事情没那么难理解了,而赵德芳还在问:“为什么要管?渔夫、樵夫都是要吃饭的呀!” 赵德昭反应也快急了,回答道:“你忘了上次看那个清,一百年人多了三亿!再过几百年,谁知道人又增加了多少?那么多嘴要吃饭,不是上山就是下水,不把山吃秃,把鱼吃绝种才怪。”
第209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7) 赵德芳还有点迷迷瞪瞪的,赵德昭已然明白了后世人如此做的缘由,和赵匡胤感叹道:“父皇,后人的国家与政治,怕是又复杂许多。” 在一般人朴素的观念里,山河湖海都是天然存在的,山上的水里的东西,都是天生地养的,所以它们不应该归属于任何人,谁去弄就是谁的。 要扭转这样的观念,要将这广袤的国土上,所有的山林川河都有条有理地管理起来,也属实是个繁杂的工作。毕竟,在清朝是,要丈量一下田地都麻烦得很呢! 越琢磨,就越觉得这后世人手腕了得。 当然,作为前人的他们,无法想象到,后世的科技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对于管理这些山川湖海,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能省下多少人力,避免多少错误和偏差。 其他的帝王们,也琢磨到了赵德昭这一层,甚至更深,可是他们很清楚,后世人这种方法,不适合借鉴,主要原因还是成本太大,收益又不确定,又容易激起民心逆反,所以他们听过之后,记在了心里。 【至于盐、铁、酒、铸钱等行业,在科技水平不够高,且各方面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确实是关系到民生的命脉。除了铸钱,也就是如今的发行货币的权力之外,其他行业如今都已经向普通人开放。所以,大家可以代入理解为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粮食、通讯、公共交通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细细相关,又需要巨额投入的产业。这些产业必须掌握在政府和国家手里,是因为他们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是这些资源的价格,因为天灾人祸而发生波动,影响的将是每一个国民的生活。】 【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这些命脉行业就必须掌握在国家和官方手里,他们凭着强大的政治能量,像调节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一样,调节这些民生基础产品的稳定性。当然,第一个将盐铁和酒收归国有的,并不是王莽,而是汉武帝,而且汉武帝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极为广泛的争论,甚至催生了《盐铁论》这样的政论散文集,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盐铁收归国有,几乎是所有朝代都会做的事,盐是每家每户日常所需,若日常饮食缺盐,则会出现肌肉乏力、神经衰弱等症状;而铁则是因为其应用十分广泛,不仅能用来铸造兵器铠甲,日常的比如犁田用的农具、平日用的菜刀、柴刀等,都需要铁,古代时中国冶铁技术虽是世界领先,但相对于现代来说,还是有些落后了。 嬴政听到汉武帝这一举措,顿时眼睛一亮:“是诶,盐铁如此重要,若不归朝廷管理,容易出乱子,还是得官方出力气去管才行!” 关键是,这两个也是拿捏天下的命脉,对于巩固统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嬴政十分高兴地将这一点记录了下来。 其他帝王倒是习以为常,管好盐铁就是历朝历代的经验,只是,为何到了后世,盐铁不重要了,反而换成了其他?天幕说的那些,又是什么东西? 别人倒还好,胤禛却觉得十分惊讶,因为玄烨告诉过他,天幕上的后人,大概是三百年以后的,可是三百年后的世界,就有了那般天翻地覆的变化吗?连盐铁都不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资源了,变成了那些不太能懂的名词。 胤禛本想把问题埋在心里,可是想到皇阿玛已经承认,把皇位传给了自己,而且这个疑惑,实在是令他有些守不住,所以他忍不住问了出来。 听到胤禛的问题,玄烨又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近百年后,那些留学儿童给自己带回来的消息,带回来的西方的变化,即便只是听他们描绘那些图景,也令玄烨心中震撼又骇然。 “因为,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这个世界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玄烨也想给胤禛描述一下,可是他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都没有办法让胤禛切身感受到那些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胤禛脱口而出地问:“为什么?怎么会?” 胤禛勤奋努力,读过的各家经典不比许多帝王少,他觉得自己算是比较了解这个世界的了,也了解国家运作的规律与方法,心中还构想了一些改革的方案框架。 这个世界还会如何变?胤禛觉得有些想象不出来。即便是和传教士们接触过,看过一些欧罗巴的东西,了解过欧罗巴的一些事,胤禛还是觉得,虽然民俗风物大相径庭,可追索根本,许多道理和规律是相同的。 玄烨也想不到合适的解释方式,只好用天幕的说法回答他:“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个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生产力是什么,生产关系又是什么,玄烨自己也是琢磨了好久,又对比了东西方的不同,才逐渐领悟到一些意思来。 有时候,天幕不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在听,也不是什么好事,她就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解释一些东西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天幕那个时代,应该是许多普通人都理解和明白的东西吧? 胤禛果然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陌生的词语给难住了,追问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是何物?” 见胤禛终于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不再那样闷着埋在心里,玄烨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道:“有什么问题,你先记着,待天幕讲完了,我再来回答你。” 看着玄烨用那样的眼神,看着天幕,胤禛都有些意外了。 这天幕,在皇阿玛心中的分量,比想象的要重很多啊。 【听完这三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王莽“穿越者”的身份去魅呢?这三条确实是和现代社会制度和政策,最为相似的,但仔细分析探索后,就会发现,王莽具体的操作,和现在的措施与目的都不一样,王莽的制度,深究起来,更像是恢复周朝的一些制度,并摘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新制度,进行了融合,他并没有多少创新,也没有考虑西汉末年时的具体情况,所以施行的时候很失败。】 【除了以上三条,还有些制度,则体现了王莽在政治上的修养不够高。比如频繁改变币制,频繁更改官制和官名。官制和官名所造成的政治混乱,这点不用多说,想想宋朝时,那冗杂又繁多的官职官名,大家就知道会有多大的坑了。更何况,宋朝还只是官多,头衔多,王莽这还变来变去的,更加把人搞得头晕。币制频繁改动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不仅仅会影响到物价,还会影响到国计民生。货币制度的不稳定,会导致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混乱,货币一紊乱,整个经济只会乱套,因为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钱到底值多少钱,该如何做交易。这样混乱的后果就是,官方发行的货币,会失去公信力,当民众都不信你这个政府发行的货币时,谈何其他方面的信任?政权又如何稳定得了?】 【货币出一点问题,会带来多大的风险,国外的可以看美国仅仅是超发美元的时候,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历史上的,可以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各种超发乱发货币后,出现的各种乱象和社会动荡,太多的例子表明,货币制度就是经济的压舱石,因为货币本身代表的就是信任。】 嬴政直接哂笑,是他对王莽这人抱的期望太高了,连货币的重要性,都没能理解明白的人,在政治上是做不出多大的成绩的。 失望的同时,又有些惋惜,从这人身上学不到多少东西。 赵德昭再次听到宋,也平静多了:“父皇,咱们大宋还有的问题,就是冗官?” 赵德昭直戳核心问题,让赵匡胤有点羞愧的同时,又很欣慰:“是的,冗官、冗员、冗兵。” 赵匡胤和赵德昭说过自己在赵构时期的见闻与作为,提到过宋的一些问题,只是他没深入说,因为他决定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些问题。 赵德昭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所以日后施政,要避免这些问题。” “正是如此。” 这些日子,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都没有少学宋朝的经济以及唐朝的外交政策,现在天幕说起经济相关的东西,终于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听不大明白了。 “货币,也就是金银和铜钱了,既不能太多了,也不能太少了,堪堪好才是最好。”朱元璋对朱棣说。 虽然父子两没什么搞经济的基因,但好在脑子活,愿意学,再和懂的人交流交流,进步还是不小的。 朱棣露出苦笑:“父皇啊,您操心什么太多啊,也就是天幕说的超发吧?咱们银矿少,现如今还能看看满足民间各活动所需,日后再进几步,咱们的白银可就不够了,只能多多铸铜钱。可是这铜钱容易被仿冒不说,带在身上又沉甸甸的,十分不便呢!” 朱棣都有些怀疑,大明的商业发展不起来,也是因为钱不够多,流动的银钱不够,出了问题还得朝廷来兜底啊! 朱元璋顿时皱眉,很快又舒展了表情:“有个事儿,我倒是忘了告诉你,前几天做梦,我梦见朱见深祭拜我……” 朱棣吃了一惊:“朱见深……是……是朱祁镇那狗东西的儿子?” 朱元璋点头:“是啊,他在梦里与我说,大明的水师壮大了,勇猛无敌,还杀去了天幕说过的倭奴国,直捣老巢,在倭奴国老巢发现了银矿!”
第210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8) 朱棣吃惊得直接站了起来:“真的么?可信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