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他坐下,朱棣忙道:“儿臣失礼了。” 这等小事,朱元璋当然不会计较,而是继续道:“梦里梦见的,我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只是以前也梦见过朱祁钰祭拜我,唠的事儿,也是我从前交代让他去做的。我有时候也分不清,真的是他们给我来回禀了,还是我偶尔想念他们,所以才会梦见他们。” 朱棣哑然,确实,梦的事你要如何去证明呢? 见朱棣有些垂头丧气的样子,朱元璋安慰道:“你先别这样嘛,反正要建水师,到时候派你哪个兄弟,随水师去倭奴国看看不就知道了?若是倭奴国没有银矿,派人去西边的欧罗巴瞧瞧……总之,活人不至于被尿憋死。” 朱棣点了点头,又道:“到时候,再派一些懂山川地理的儒生跟着,找起来也快一些。” 朱元璋的圆团团脸顿时笑得皱起来了:“也不用太麻烦,朱见深那小子贴心,还拿了倭奴国的舆图来给我讲的,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在哪里呢!” 朱棣顿时眼前一亮:“那可太好了!父皇您真厉害!” 朱元璋呵呵笑着,一边摆手:“是朱祁钰和朱见深两小子乖巧听话,没学朱祁镇那狗东西。” 朱祁钰和朱祁镇是同一个爹生的,朱见深又是朱祁镇的儿子,但两个人和朱祁镇的行事风格都大相径庭,这让朱元璋越发地相信,朱家子孙才不是倭瓜种子,就是朱祁镇一个长坏了。 朱棣忙命人去取倭奴国的舆图来。 很快宫人去库房取了落了灰的舆图,几人在朱元璋面前展开,朱元璋的视线,只在舆图上逡巡了一会儿,立马就找到了朱见深给他指的位置:“就这儿就这儿!没错了!” 朱棣忙用朱砂红笔把那个地方标记下来,才感觉松了口气。 将宫人挥退后,朱棣跟朱元璋说:“父皇,水师的事儿,得加快速度了。” 朱元璋露出了然的笑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朱棣:“你啊,恨不得马上去倭奴国找银矿吧?” 朱棣难得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让父皇看笑话了,儿臣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个孩子一样毛毛躁躁的。”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收了,有些严肃道:“即便是和倭奴国的外事交流处理好了,即便是咱们有可以直接打过去的水师,我也不会让你去的。” 朱棣顿时一惊:“父皇……”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老四啊,我老了,寿数这种事说不好的。若是我咽气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甚至不在大明,这皇位我传的不安心啊!” 虽然现在算是半过了明路,朝野上下都有共识,燕王朱棣,虽没有太子的头衔,但已是太子的待遇,可朱元璋想到削藩的事儿还没完全搞完,要彻底收尾,至少得要个两三年,就觉得要是老四不在这应天府老实呆着,到时候皇位传承怕是有麻烦。 朱元璋当然相信,以老四的手段,谁抢了他的位置,他还能抢回来,可是他知道,从朱允炆手里夺位,“得位不正”,是老四一生的阴影。他不想重蹈覆辙。 朱棣这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有继承大统这么一个大事要办,近几年,他是别想离开应天府太久了。 见朱棣终于回过神来了,朱元璋安慰道:“这种事,也不是非要你亲自跑不可的,万一倭奴国没什么银矿,咱们得去欧罗巴那边找,你也要去吗?” 朱棣只能无奈道:“当然不是。” 朱元璋安抚似的拍了拍他的手:“你的时间,得花在更需要你的事情上。” “是,父皇。” 王莽犯的错,胤禛这个熟读史书,且精通治国之策的阿哥,当然很清楚;但令他震惊的是,天幕竟然能将背后的逻辑说明白。 “皇阿玛,这天幕……学识比许多人强。”经过几次和玄烨的问答,确定玄烨的心情后,胤禛的胆子大了许多,表达起自己的意见来,也直接了一些。 玄烨嗯了一声:“在第一次听天幕时,我便听出,这天幕的学识水平,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第一次……这个说法,又让胤禛心中微微惊讶,说明这次的天幕,不是玄烨第一次听,难怪显得颇为熟稔。只是不知道如今是第几次? “儿臣想,莫非她出身于后世达官贵人或者巨富家庭?”胤禛问道。 玄烨笑了一声,轻轻地摇头:“非也非也,依我看,并非来自权贵或巨富之家。在讲述中,多次提到“教材”、“学校”、“书”,还有“义务教育”之类的字眼,说明这些是大众都普遍熟知的。大众要熟知这些,说明后世的的人,都有机会学习,甚至学习或者去学堂之类的,都是一种义务。” 胤禛吃了一惊:“义务教育?!” 养育一个孩子,已经是不轻松的事,而如今的清朝,也只有小富及以上的家庭,才能保证孩子安稳读书,更多的家庭,连温饱都做不到,更别提读书这种事了。后世竟然能有“义务教育”? 想象一下推行这个政策,会遭遇到多少阻碍,胤禛就觉得心惊不已。 而且……而且这不和愚民相违背了吗?开民智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玄烨看胤禛的表情变换,就知道他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想到了许多的问题。 刘彻看到王莽的骚操作,完全高兴不起来了,只剩下无语和心痛,大汉要被王莽搞乱搞死了!这么搞下去,还谈个鬼休养生息,谈个鬼发展啊! 王莽这个草包,还说什么勤勉好学,他学个鬼!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吧!但凡跟着大儒好好学学,都不会这样瞎搞啊! 刘彻不担心王莽能真的取刘氏皇帝而代之了,他现在担心的是,刘家祖祖辈辈想方设法拉拔起来的国家,又被这无能又自大的东西给搞残了,心血都付诸东流! 刘彻体会到了老朱家的心塞,虽然王莽不是他老刘家的人,可是这江山是他老刘家的啊!王莽还真是舍得祸祸啊! 刘彻整个人都不好了。 【除了币制和官制,王莽乱搞的还有各地方机构,还有对外政策等等,各方面的政策,不像是一个深思熟虑以后的政治成果,倒像是心血来潮搞的东西。所以让本来就乱糟糟的西汉末年,变得更加乱七八糟了。】 【西汉末的时候,中央朝廷政治腐败,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享乐无度,地方豪强趁机盘剥搜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帝制时代最常见的土地兼并严重的后果,农民作为社会的绝对主体,失去了土地就是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这些劳动人口失去劳动资源和机会,自然会造成经济凋敝、社会衰败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一个朝代的末期都会上演,社会上的矛盾,最后都会转化成尖锐的政治矛盾,从而导致政权的更迭。】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王莽这个奇葩,他为了获取上下的民心,各种画饼,各种给好处,不同的阶层他都按需满足,所以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救世主的形象。这个时候,他以新代汉,不需要政变不需要搞流血斗争,就坐上了皇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被寄予厚望的王莽,根本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能力。他上位以后的改革,十分全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可惜他的改革就没几条靠谱的。而他不靠谱的原因,主要是他太信奉周朝的制度了,他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许多东西被抛弃,被改革掉,被新的东西取代,只是因为它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适应如今人们的需要了,厚古薄今是非常要不得的。为什么始皇帝嬴政创立新制度是一种进步?因为许多制度和措施,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都为塑造一个完整的国家和民族,奠定了基础。相对于嬴政这种开辟新天地的政治体制,王莽老想着学古人的,未免太偷懒了。】 嬴政再次被夸,感觉良好,每次天幕夸奖,都能让他对心中的规划再坚定几分。 就是,他才是那个开辟新时代的人,所以才被尊为千古第一皇帝!这种开天辟地的功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刘彻轻嗤了一声:“拿他和始皇帝比?未免有些辱始皇帝了吧?” 虽然汉是取秦代之,却也承袭了许多秦的制度。汉高祖刘邦创立汉朝时,没有想过要恢复商周的制度,而是学了短命的秦朝,不也是因为,秦创立的新制更符合需要吗?连这点都看不明白,还想鸠占鹊巢,还想自己坐这个大汉江山?真是想得美。 刘彻这个时候,真是嫌弃死王莽了。 玄烨对胤禛道:“你听到了吗?土地兼并这个词。” 胤禛点了点头,每个字每个词,他都认真听进去了。 天幕这番新代旧的理论,也让他觉得耳目一新,许多事确实是要看眼下的情况,才能做出决定的。 玄烨语气很缓慢:“天幕说,这个,就是帝制时代,最主要的矛盾,最主要的社会矛盾。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就要改朝换代。” 胤禛吃了一惊,这实在是颠覆了他的认知了,以往读史书,只觉得是朝廷腐败无能,百姓艰难困苦,活不下去,就会发生政权的更迭。 “这个说法,应当如何理解?”胤禛有些急切地问。
第211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9) 玄烨本想按照生产力生产关系一样,直接先按下不表,听天幕再说。 可是看到胤禛那热切的表情,急切的语气,知道他估计很挂心这样的问题。毕竟胤禛在位时期,实行的很多政策,显然就是很想彻底解决社会上的矛盾,能建设一个安宁稳定的大清。 玄烨心一软,便道:“土地兼并,便是生产资料,都集中在了极少数人手里,而绝大多数的贫民农民,没有土地,无法生产,为了求一条生路,就会纠结到一起,去抗击那些让他们活不下去的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朝廷。” 胤禛感觉玄烨的说法很新奇,而且信息量很大,颠覆了不少他往日读书时,所学到的东西。 生产资料的概念,他大约懂了,一般人确实是靠劳动来活下去的,但是靠什么劳动,在什么上劳动,也很重要。 以往读史书,看历史上的王朝,短命的几十年不到一百年,长命一点的,也是三百年左右,好似这里面有个无形的限制似的,没有哪个王朝能够坐稳江山四百年五百年,甚至更长久。以往觉得,不同王朝的覆灭,各有各的原因,最后都会归结于朝□□败,可玄烨的这个解释,给了他一些新的想法。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