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我打算做个面线糊配油条,再买点芋头饼带和水果带去车上吃,所以非得来这个大市场不可,家门口的小菜摊那么早是不会有刚出锅的芋饼的!】 林菱自顾自往人堆里挤,准备直奔目的地摊位,但因为人多,她走得挺慢,于是各朝的人都能看到两边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各种肉类。 “那可是落苏?好大一根!而且……后世都是昂贵的紫落苏啊! 发出感叹的是匆匆奉诏入宫来的赵光义。 在宋时,茄子不叫茄子,被称为“落苏,且大多是圆形的,不像后世那般细长,模样倒像个鸡蛋,还大多是白色、黄色的,宋朝的菜市里也有人担卖紫茄子,只是数量稀少,卖价也贵——宋时以朱紫为贵,便是茄子也不能幸免。 “观音婢你瞧!那是牛肉吗?朕看到牛头了,想必是现宰的,的确是牛肉! 唐朝,贞观年间。 时辰还早,干脆坐在床榻上与长孙皇后一起看仙迹的李世民也惊异道:“后人竟能当街贩卖食耕牛?在唐朝杀耕牛可是要坐牢的! 长孙皇后先前也在内宫中默默观看,揶揄道:“莫不是摔死的牛? 李世民无奈。 达官贵族为了能享受那口腹之欲,常常编出些令人不解的借口来,摔死的牛,如今都成了长安城内外的笑谈了。 这时,林菱走到了一家相熟的海鲜水产小店,很自然地用当地方言与坐在竹椅上扇苍蝇的店主阿公对话。 【阿公哩厚哇!呷崩了没?蚵仔就哇卖?】 (阿公你好呀,吃饭了吗?海蛎怎么卖?) 【哩厚哩厚!依困拾捂哇!】 (你好你好,一斤十五哦!) 李世民忽而就觉得——这口音耳熟啊! 与大唐中原地区的声调极为类似! 实际上,若非系统有“在线翻译和自动匹配字幕的功能,只怕唐朝以前的古人们,听林菱直播都会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闽地方言根子上脱胎于中唐古音,又因“十里不同音各地差异也大,因此李世民听得也很吃力,只是觉得音调很熟悉,他既惊喜又难过——林小娘子的先祖,果然是唐时为避祸乱,才迁徙到闽地的吧? 她如今说话的语调,甚至还有唐韵! 而唐朝以外的朝代,大多听林菱说方言都一脸懵,好似在听“叽里呱啦滴里嘟噜叽里又嘟噜噜……” 清朝,雍正更是闽方言pdst都犯了。 对对对,没错!那个来给他述职的官员也是这样说话的! 叮不懂啊!真的叮不懂! 这头,林菱已经飞快地买好了海蛎、豆腐、细面线,又去另一家买了现炸的油条、醋肉和芋头饼。其他配料家里还有就没买,然后就拐到了另一家卖水果的摊位,对着一堆圆溜溜的西瓜左拍拍右拍拍,然后选了一个,还理所当然和摊主说:“老板娘哩厚,这个西瓜帮我切一半,我只要一半哦,然后再帮我去皮切块,放三个叉子,谢谢!” 昨天西瓜都给小朋友吃完了,林菱想切新鲜的带车上吃。 宋朝以前的君臣都瞪大了眼:“什么,这是西瓜?” 明清的西瓜外形颜色与后世已很相似了,但他们也跟着瞪大眼:“什么?只买半个还给切块?”
第35章 吃瓜群众 在古人以及北方人眼中容易挨揍的龟毛要求,在南方菜市场却是无比合理的要求,摊主早已习以为常,清脆地答应着。 【幼儿园扛把子:主播早!话说我每次看南方人买菜总心惊胆战,生怕主播会被打哈哈哈。】 “早啊!”林菱笑眯眯将手机往其他摊位扫过去: 【不会啦,你看看旁边,买一根玉米也可以要求剥粒、活鱼杀完免费切片、芭乐买一个也可以切块,还送酸梅粉、葱也可以只买一根……】 随后镜头又回到水果摊。 【这很正常啊!以前我看水浒传的时候就很惊讶啊,鲁智深刁难镇关西,要他将十斤精肉、十斤肥肉分别剁成臊子,这不是很合理的要求吗?我们这儿要是一次性买那么多肉,摊主别提多高兴了,别说帮你用机子搅好,还会送你一两块猪肝。】 什么?这不得剁上一个时辰?那生意还做不做?噢……用机子绞肉?后世连绞肉都不需人力了吗? 诸朝也是中原及北方政权诸多,都不由赞同那位路人的话:这样真的不会被打吗?念头还没消散,而林菱又对卖瓜的老板娘提出了新要求: “阿姨,切开的时候不要帮我全部切下去哦,用掰的,比较好吃。” 摊主也不生气:“放心了啦!” 然后古人们就见那摊主用锋利的钢刀沿着翠绿色的西瓜皮只是轻轻一划,整个西瓜就像融化的冰层般发出了裂开的哔啵之响,再沿着裂缝一掰,便露出了里头通红饱满的果肉。 更因为是掰开的,充沛红润的汁水沿着瓜皮滴落,微微带沙感的瓜瓤即便只是映入眼中便好似传来了鲜甜清香,真是令人口舌生津。 林菱看着那半厘米都不到的西瓜皮厚度,忍不住得意对着直播间小声炫耀:“哇,这个瓜!看啊,这就是传说中的梦中情瓜啊!皮薄肉厚,连白色的小籽都几乎没有!我挑西瓜的手艺厉害吧!” 看到了瓜瓤,这下诸朝不再分你我,都不约而同惊叫出声。 “这是西瓜??” 林菱前天在家和小朋友吃西瓜时没有开直播,因此古人们今日才一睹后世西瓜之真容,不由纷纷惊诧出声。 “寒瓜怎会如此鲜美?” 西瓜在古代也被称为寒瓜,但他们吃过的西瓜压根不长这样啊! 虽然也是绿皮丹瓤,但根本没有那么大,切开里头大多都是白色的,只有凹陷部分有红色瓜瓤包裹着无比硕大的西瓜籽,当然瓜瓤也不像如今这脆甜水润的模样。 正因为西瓜不大好吃,所以在明清以前,历朝历代的老祖宗们都更爱吃甜瓜,还给甜瓜取了甘瓜、蜜瓜、美瓜、香瓜等名字。总之一切形容好吃的名字,都给了甜瓜。 就算是明清两朝,西瓜外形已有了后世的模样,而且有了不少优越于前朝的西瓜品种,但他们也没见过没籽的西瓜。 “这西瓜种的真好啊,种瓜的瓜农定然也是个好把式!” 朱元璋先是羡慕,后是疑惑道:“可这西瓜没有籽,后世之人是怎么把这西瓜种出来的?” 其他几个朝代也是这么想的,莫不是这西瓜就像是骡子与马,只能结了一回,下回没了种子,是不是就结不了了? 不过,这次和林菱一块儿逛后世的早市,显示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又何止是西瓜呢?后世几乎不管是什么蔬菜瓜果都比他们大!而且模样也和他们所见多有不同,还有很多蔬菜瓜果更是压根都没见过,更奇怪的是这乡野间有些简陋的菜市里却一年四季什么菜都有。 宋朝,赵匡胤盯着一摊卖鲜莲藕的摊子奇怪道:“藕不应当是秋季才能丰收采摘么?怎么溽热的夏季,就已有人卖藕了?” 赵光义看着隔壁小摊上一堆红彤彤、圆滚滚的蔬菜,那个篮子正前方还有手写的字:“西红柿特价1.8元/斤!” 西红柿?什么是西红柿? 不过生得的确有些像柿子,鲜红圆润看起来便觉着津甜,但柿子不也是秋日才熟么? 还有许多朝代正蠢蠢欲动想开口询问这西瓜如何种出来的,但抠抠搜搜的帝王们又觉着将发言机会浪费在这上头似乎有些不值,毕竟上回他们想要弄清楚自己的王朝日后有何劫难又是因何灭亡,直接被仙迹以“网络中断”为由,硬生生吞掉了一次发言机会! 之后莽撞过的皇帝们便都谨慎了起来。 不过在历朝历代纠结犹豫的皇帝中,却还是有两个不一样的烟火不在乎次数地询问了: 【人间富贵花乾小四:这无籽瓜是如何种出来的呀?】 【快活小三郎:这瓜怎么种?】 已八十岁的乾隆先前观看仙迹一声不吭,一是他自认自己文治武功都与爷爷康熙看齐,励精图治了一辈子,做得极好,没什么好问的;二是他忙着写诗,这等仙迹降临之奇遇,怎能不写诗纪念?如今才两日就已写了三首“咏仙诗、一首“咏薯因此,等到此时才没忍住一问。 反正他先前没有耗费发言机会,问一问又有何关系? 乾隆年轻时也算个明君,过得还算勤俭,但如今年纪大了,愈发有些好大喜功,衣食住行也极尽奢侈,故而看到这西瓜如此清甜可口的模样,便很是心动,这瓜水润脆爽、皮薄瓤多,瞧着便正合他老人家的口味! 虽性寒不能多吃,但如此美味,怎能不尝一口? 至于有没有籽,其实对他而言不大重要,毕竟那么多伺候的奴才在,西瓜递上来之前,就已经挑过籽了。 而快活小三郎李隆基则是排好了一部新戏,浑身热的冒汗,正命高力士为他多多摇扇,他已退位,那些国事不想多管,儿子李亨也不愿他管,便只好对吃喝享乐有兴致。 更何况……李隆基兀自叹了口气。 “玉环啊…… 想到昔日杨贵妃最喜爱吃清甜多汁的荔枝,若是贵妃还在,将此瓜献给玉环多好,可惜玉环已殒命马嵬坡,再也无法陪伴在他的身边……李隆基兀自想着想着,又不免长吁短叹了起来。 高力士卖力地给皇帝扇扇子,看见李隆基变幻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有个念头冒了出来,高力士想起当初马嵬坡上禁军哗变的那一刻……陛下命他勒死贵妃时,那属于帝王的绝情冷静。 为求自保,总归是“不得已啊。可是……既然杀都杀了,如今又何必再做出一副情深之模样呢? 这念头实在大逆不道,高力士不敢泄露心中所想,连忙垂下了眼眸。 林菱等着老板娘切瓜的时候,看了眼直播间,便挠了挠头回答求知欲格外旺盛的网友: 【无籽西瓜怎么培育出来的?你们的关注点总是那么歪!我以为你们顶多会问我这边是哪个菜市场准备过来买……借一句钱钟书的名言回复大家:“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单的母鸡呢?”好吧其实是我不懂是怎么种的啊! 我怎么可能懂! 不过我知道我们种花家的西瓜奶奶吴明珠她被誉为我们种花家的‘西瓜之母’在新疆扎根了数十年一心致力培育和研究西瓜我们现在能当上自由吃瓜的吃瓜群众多亏了她哦! 巧的是我现在买的这个8424麒麟瓜就是这位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顺便一提她还是咱们袁老的同学呢!厉害吧!】 古人们恍然原来是那位水稻之父袁老的同窗……那就不奇怪……不不不等等她也是女子啊! 即便之前已经知晓后世让女子读书、入仕为官、准许女子抛头露面外出谋生后世出色的女子未免也太多了些!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4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