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王莽说话,墙头草们思考了一下,觉得有道理,虽然对王莽防备了起来,但是面上都没有再说什么。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继续说:“周公为什么会提出明德慎罚这项原则呢?” “这和我们之前说过的商朝律法有关,商王一直强调自己是君权神授,连判刑都要神判天罚,将自己摆在了天神代言人的位置上,而周朝想要推翻商朝的统治,就必须要推翻商王确立下来的神权思想。” “所以周公是怎么做的呢?他聪明地提出了一个政治思想原则:以德配天。” “按照周公提出的这个原则,他推翻了商王朝所谓的商王是神之子,认为天下众生人人平等,谁拥有更多的德行,谁才会拥有天神的青睐,天命所归。” “周朝提出的德,即为敬天、保民,而明德慎罚就是一项保民的举措,杜绝刑罚滥用,以此来获得民心。” “秉持着这种思想原则,西周对于刑罚适用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规定。” “首先,西周区分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并且区分了惯犯和偶然犯罪。”伍爱华赞叹道:“这一原则在我们现代依然适用,延续了几千年,在当时能够提出这一观点,不得不说太厉害了。” “现代大家都知道,故意判刑一定会比过失严格,将犯罪动机纳入量刑考量,这都是几千年浸润的价值观,”伍爱华说着:“对于夏商和之前的华夏人,可并不会将这件事情作为常识。” “这项常识早就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子告状都会说‘他是故意的!’‘他不是第一次了!’,政府执行相关政策的时候更是会考量动机和次数。”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行政处罚对于第一次触犯会有一个‘首违不罚’制度,国家印发了‘首位不罚’的清单和执行要求,对于符合要求的违法行为,第一次触犯的时候,都不予处罚,”伍爱华解释道:“例如马路上交警叔叔问你是不是第一次的时候,只要你别傻乎乎地说自己不是,一般都会处罚地比较轻。” 【第一次什么?第一次忘记带头盔?】 【可是我第一次违章停车,交警蜀黍依然给了我罚款啊】 “首违不罚?”汉文帝琢磨着这个政策,觉得很有意思:“有些影响不大的行为,第一次的时候不处罚,确实是一项仁政,第一次还能说是不知者不罪,第二次就是明知故犯了,我大汉或许也可以试试?就是要确定一下到底哪些可以用,总不能第一次杀人都不处罚了吧?” “除了这一项适用原则之外,西周还有无罪不杀、罪疑从轻、众疑赦之的处理原则,”伍爱华继续说道:“周公严格要求,不能滥杀无辜,对于无罪的人,不应该罚。” “此外,如果犯罪侦查的时候对于嫌疑人是否是罪犯有疑惑,应该从轻审判,如果非常多的民众都觉得这个案件有问题,那么应该赦免嫌疑人。” 说起这件事情,伍爱华突然提到:“其实大家有没有觉得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和西周这个众疑赦之很像?” “西方陪审团制度也是通过抽样的形式,抽取陪审庭成员,这些陪审庭成员都是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别的民众,律师和检察官会在他们面前展示证据、说服他们,最后由他们决定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 “如果陪审团觉得被告人有罪,法官才会宣判对于被告人的定刑。” “如果陪审团觉得被告人无罪,那么就和西周的众疑赦之一样,释放被告人。” “此外,根据考据,西周的刑法原则中还有一条,‘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其实我一开始对这条的感受很意外,他说父子兄弟之间,有罪不相互株连,但是我们都知道,古代法律最喜欢的就是株连,满门抄斩、夷三族、诛九族,比比皆是。”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父母和兄弟姐妹犯罪的,对自身的政审都有影响,但是当时西周律法却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不得不说周公和西周的立法者思想是非常先进前卫的。” 【为什么都是父母影响孩子,没有孩子影响父母的吗?】 【可能是因为入编考试基本限制在35周岁,那个时候孩子还来不及犯罪?】 【啊这,确实是,有几个人35周岁的时候孩子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 伍爱华看到弹幕已经给有疑问的人解释清楚了,便没有多说,而是继续后面的内容:“在明德慎罚的原则下,西周确立了五刑和五罚。” “五刑还是大家熟悉的老一套,墨、劓、刖、宫、大辟,五罚则是大家第一次听说?” “其实五罚就是罚钱,因为原本应该处五刑的案件有疑点,所以可以通过交罚金代替刑罚,其中墨要铜百锾、劓要二百、刖要五百、宫要六百、大辟要一千。” “锾的意思是六两,换算一下,百锾就是六十两,但是我查了半天,也没有办法确定西周时期铜确切的购买力,如果观众朋友们有研究这方面的,欢迎来和我探讨~” “说起古代和现代货币换算这件事情,我们就经常很头疼,”伍爱华说着还不忘抱怨:“虽然大家一直是按照粮食价格换算,但是粮食价格也不准啊!” “不说别的,我们总说一两银子在古代能买多少斤大米,在现代能买多少斤大米,来换算当时一两银子多少钱,比如我之前算苏轼给侄女的嫁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计算的,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问题。” “大米在古代是细粮,但是在现代不值钱啊!”伍爱华挠头:“为什么换算的时候按照米价?古人又没有多少吃大米的,吃的都是豆子、高粱、糙米、杂粮,但是这些在我们现代都比大米贵,如果按照粮食换算,要怎么确定品种和比例呢?” 伍爱华感慨:“这问题就不能细想,不然可能还要先计算一下GDP再确定换算比例……“ 听到伍爱华的话,古人都不可思议:“那些精米,竟然卖得比糙米杂粮还要便宜?!” “这不可能!”
第37章 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能够实行那么多年,就是因为粮食总是不够的。 每当有更多的粮食,就会生更多的孩子,人□□发之后,粮食又再次不够,直到有番薯土豆等良种出现,或者战争消耗一定数量的人口,才再次达成人口和粮食的平衡。 古代农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饱穿暖,古代朝廷想要维持安定的统治,也要保证粮食供应。 按照资本主义的理论,统治者收税应该卡在一个临界点,就是既不会让劳动者吃饱、又不会让他饿着,只有这样劳动者才会努力奋斗,并且不会随便掀桌。 所以伍爱华明明在说的是物价的换算,古人的关注点已经纷纷都到精米比粗粮还便宜这件事情上了。 【为什么粗粮会比精米贵?】有古人发出了弹幕。 伍爱华一眼看到,挠挠头:“可能是因为一些供需关系、运输成本活着规模化种植的经济原因?我也不太明白,虽然目前水稻产量很高,但是番薯和玉米的产量应该比水稻还高才是?可我之前去超市,三根玉米就要十块钱……” 提问的古人看着同样不太明白的博主,着急了。 【不觉得粗粮比精米贵不合理吗?!】 【觉得啊,但是就是这个价格,不行不买就是了】 【精米也不是所有的都便宜,五常大米、泰国香米什么的还是贵的】 【之前什么蒜你狠、豆你玩,不都是因为经济原因价格疯涨?】 蒜你狠、豆你玩?看到字面意思,古人就联想到大蒜和大豆,这些随便在家门口种一点就好,还能价格疯涨? 秦与汉初期,大豆还是主要粮食,看到豆子涨价,很多普通人都开始着急:“豆涨价了,当地的人会不会因此饿肚子?会不会有我们的商人给豆涨价?” 不过很快,古人又看到了弹幕: 【那些外国资本也就是在这些上面能搞出花头,我国主粮价格一直都是稳定的,后面我们也看透了他们的路数,现在农产品的价格基本都是稳定在一定的区间了】 【这就体现了耕地红线的重要性,首先要保证在不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情况下,我们能够自给自足】 “进口粮食?”帝王将相的目光被吸引了:“竟然有国家出口粮食?” 坐拥华夏的帝王们想不到,究竟是哪种国家才会出口粮食?这种战略物资难道不应该好好地攥紧在自己手里吗? 【出口粮食,不怕自己本国国民饿死吗?】 终于有心怀天下的人忍不住问。 这个伍爱华倒是知道一些。 “一般情况下,出口粮食都是本国供应有剩余,比如地广人稀规模化作业的国家,自己人口几千万,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上亿人,国家进行了粮食储备,但是太多粮食总不能烂在仓库,所以会对外出口。” “除了这种情况外,确实也有不做人的政府,不怕自己国民饿死,唯利是图。”伍爱华摇摇头。 听到伍爱华这话,司马光不禁思考:“看来这兔子所在的地方,也不是全然美好。” “看她的说法,其他国家有过得好的,也有过的很不好的。” “恐怕这兔子真不是什么仙人,而是我们的后代。”苏轼对着弟弟说道, “不是早该知道了吗?这兔子除了能够在天上讲话之外,还有什么神通?”苏辙好笑地反问。 “粮食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去问问我们学校农学院直播科普的同学,”伍爱华开始给同校校友拉人气:“我们先把西周法制给大家说完~” “学者们对于西周的刑罚罪名进行了归纳,目前主要是分为几大种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安全、危害人身安全、危害财产安全、危害家族伦理等。” “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自古以来都有,包括我们之前有提及,很多朝廷都会禁止诽谤君王,西周也有这条罪名,诽谤周王是为犯罪。” “周王的权威就和后世皇帝的权威一样,不容亵渎,要维持高高在上的形象。” 伍爱华这么说的时候,已经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私底下不由探讨:“周王如今,哪里还有什么权威?” “西周的危害社会安全的罪名,则是比大家想的要严格地多,”伍爱华说起这个就笑了:“按照西周的标准,我们现在的人至少要抓一半关进牢里。” “西周有疑众罪,凡是以言语、奇装异服、奇特技艺蛊惑民众的,都是死罪!”伍爱华举例道:“所以现在的那些爱豆、魔术师、coser在西周都要去牢里走一趟,运气好的不被判罪,运气差的化为黄土。” “除此之外,西周还有聚众罪,为了防止群体一起谋划什么事情,有群饮罪,不允许聚众饮酒。”伍爱华说着摇摇头:“所以后代那些什么文会,搁在西周你是在聚众,还有流觞曲水,这不就是在聚众群饮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