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展开这张薄薄的纸,入眼是一片血红刺目的文字。 “这是长安盛行的《文选报》,长安百姓花费五钱即可购得一份,以往都是黑白着墨,谁能想到,这头一回用红墨,就是那长安'天子'的血诏呢?” ----- 兖州鄄城,临时指挥部。 曹班案上摆放的,是被人连夜从长安送来的衣带诏。 诏书以天子血书于衣带上,小黄门深夜将其秘送出宫,意欲交给时文报的记者杨布。 书信内容字字泣血,感情充沛,让人读之落泪。 因此情报部的特勤在截到这封私密书信后,就将衣带还给了小黄门。 甚至还拍了拍小黄门的肩膀:“这可是大事!快去吧,别让杨状元等急了。” 天子本就是疯的,用血书写情书,不就是疯子会做的事吗? 特勤嘴里哼哼着什么少年情怀总是诗,深宫天子也不能免俗,抬头望月,只觉得这样好的月色,难怪令人情难自抑。 小黄门头一次见到外界传如阎罗般的情报部特勤现身,紧张得腿都站不直,接过衣带,见那特勤三两步攀上屋顶,消失在黑夜里,这才回魂,终是不负陛下所托,将衣带交到了杨布手中。 于是第二天,这条被特勤认为是情书的衣带诏,就以杀曹诏书的形式,公开刊印在了文选报的头版页上。 “刊印了三百份,售出一百五十三份,目前已收回一百二十一份,余下的恐怕……”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曹班当机立断,命符柯护送贾诩回长安稳定局势,自己坐镇鄄城。 现在跟着曹班身边的,是因兖州战功连升两级,暂时兼任秘书官的武都尉蔡琰。 “文选报的印制无须过礼部,杨布虽然受聘与时文报,但因她状元的身份,文选报众编辑也有意与其交好,情报部和尚书台都有失职之处。” 礼部大力宣传状元,本意是希望借标杆人物,鼓励科举,虽难免有人借机牟利,但权衡利弊,暂时还不到因噎废食的地步。 文选武举出来的学子都是礼部重点关注的对象,更何况是有些“传奇”色彩,与诸葛亮并称为“考王”的杨布。 但是她多次婉拒尚书台任命,随着科举步入正轨,文武状元也不如早年“稀罕”,早几年,礼部就将她划出了关注名录。 直到她主动和刘辩接触,情报部再次将她列入关注名录。 刘辩是在北学府认识的杨布,曹班没有刻意控制刘辩的交友,否则也不会放他出去读书了,杨布最开始,也只是在众多接触名单中不起眼的一个。 但当不爱读书的刘辩,忽然开始吵着要去北学府,杨布的名字,就被又一次送到了曹班案前。 “恕下官直言,早知如此,当时为何不处理呢?” 曹班捏了捏眉心,衣带诏她看了,情报部也查过了,确实是情书无误,刊载的那版“血诏”只能是出自杨布之手。 当时是想着,最坏的情况,好像也能接受嘛,曹班内心腹诽。 “曹侯心软了。”蔡琰用目光抓住曹班不放。 曹班手撑着下巴,眼神飘忽地偏过头:“总不能,他接触的人我都杀了。” “属下是说对陛下。” 曹班看蔡琰,蔡琰坦然回视。 曹班叹气。 她原本不想走到这一步,两世的礼法教育在这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上发生激烈的碰撞,她希望将文明和希望带到这片土地,但越往前走,道路却愈发狭窄,她的心善将她狭隘的傲慢暴露无疑。 “好吧,我会书信交待符柯。” 自此起,长安大小宴会节日,再无人见过那位称病的年轻天子。 于此同时,作为此次事件主谋的杨布,则被符柯从狱中领出来。 临近午时,杨布被外面的天光刺痛了双目,她眯着眼,视线模糊不清,看向符柯,微微张开干裂的双唇。 “我真是很羡慕你啊。” 符柯有些愕然,见杨布仰头,直视天光,面上既无恐惧也无悲伤,更无目的达成的得意。 事到如今,还是没人能摸清,这个女郎的真实想法。 当情报部的特勤们持刀闯入她家时,她跪在昏暗的房间里,背向众人,面朝一方案台。 月光洒入室内,密布的丝线泛着流银的光,层层叠叠,相互交织,如同蝳蜍编织的巢穴,令人头皮发麻。 杨布垂首,双手护于腹部,屋内隐隐散发着血腥气味,那封衣带就摊开在她的腿上,特勤斩断丝线,抽丝剥茧般,露出案台上方的画像。 画像失去束缚,滑落在地上,被特勤当做案证,连同血书一起带走。 符柯将杨布领到皇宫一处偏僻的院落,曹侯没有下令处死的她,她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只是问符柯—— “她没有回来吗?” 没有提及姓名,但符柯知道她问的是谁。 “呵,我们的俸禄都是白领的,这点小事就要惊动她了。” 一直到了院门口处,见到门口的持刀护卫,杨布脸上才终于露出一丝裂痕。 符柯抱臂冷笑:“要再看看吗,我陪着你,毕竟以后都看不到了。” 杨布后退两步,看向左右护卫,情绪有些失控,捂着小腹惊叫:“这,这可是皇嗣!” 见符柯无动于衷,杨布也勉强稳定情绪,道:“她当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虽然能站在这里的人,都是情报部提前交代了的,但此事牵涉甚广,城门尉因为帮助涉案的文选报编辑以及印厂工人逃脱,导致军部也牵涉其中,审讯压力颇大,符柯不愿多谈,只是讥讽道:“你不关心孩子的父亲,倒是那么在意曹侯,可知曹侯知道你谋反,是何心情?” 果然,一提曹班,杨布就像霜打了一样闭了嘴,被押进院中。 大门落锁。 杨布不愧是官报记者,刊印在报纸上的血字诏书所声讨的,几乎都是曹班的死穴,夺权、篡汉,以及——谋害皇嗣。 她是最早进入格物院,接受曹班教导的孩子,几乎是曹班看着长大的。 但她和其他的孩子不同,她聪明、努力,又不失野心。 曹班鼓励有野心的孩子,在她的治下,努力就有回报不是神话,是必然。 她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对曹班教导的一切找单全收,又利用自己的学识人脉,努力收集关于曹班的一切。 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发现自己似乎离曹班越来越近,曾经的遥不可及,曾经的水中月,似乎也落入凡尘,变得触手可及了起来。 可就是这么触手可及的一小段距离,却无论如何也达不到。 她们之间相隔的到底是什么呢? 她坚信是皇权,是这世间绕不过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只要控制了皇帝,她就一定能得到答案! 难道……她错了吗? 杨布用血诏的方式公开皇帝有后,原本是一个无解的阳谋。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个疯子,没有后代的疯子。 如今有人说,皇帝有后嗣,并且曹班意图谋害后嗣。 那哪怕皇帝无后,曹班也不得不变出一个,来自证清白。 只可惜,自证不是曹班的风格。 …… 长安,贾诩领着尚书台六部长官,跪于邓太后宫前。
第210章 “号外!号外!” 长安城内, 一名报童高举手中的报纸,风一样穿过人群。 “司隶校尉真实身份大揭秘!头版头条!先到先得!先到先得!” 司隶校尉的名头,在长安可是比天子还要好用, 居然会出现在特刊上! ? “身份大揭秘”? 这是什么意思? 有热衷八卦的百姓立刻反应过来什么,追上去拦住报童:“给我来一份!” 若说是有关司隶校尉身份的传言, 那还真有一个! 难道是…… 难道是! ! ! 报童很快被一拥而上的人群堵住, 手中的报纸也被一抢而空。 “别堵着,别堵着,让我去看看其他报社还有没有剩!” 报童刚拿到的这几份是长安的官报——时文报,官报的消息百姓都是深信不疑的, 整个特刊版面非常简单, 只有短短两行字。 ——邓太后于无己殿宣孝桓皇帝遗诏。 ——不其县侯曹班, 孝桓皇帝之长女也。 司州、青州、凉州、并州、交州、兖州,凡长安朝廷所管辖的州郡,大小报社同一时间刊载了这条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论起利用舆论的功夫,杨布当然远远不及曹班。 杨布担心被曹班发现自己有孕,想先下手为强,在曹班发现之前,将刘辩有后一事曝光在世人面前,令曹班骑虎难下,以此获得皇室入场券,投身最高权力的厮杀博弈。 却不曾想,正是她的这一选择, 让曹班迈出了迟迟未决的最后一步。 特刊印发后, 曹班纵容舆论发酵了三日, 三日后,又添一剂猛药, 一篇时文报主编许劭对太后邓猛女的特别专访横空出世。 汉室专访!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啊! 专访完整记录了邓猛女的口述回忆,包括她的长女真是如何被费亭侯曹腾偷出皇宫,曹腾是如何肆意妄为,意图毒害皇嗣染指朝政,皇女真又是如何死里逃生,一路访名师求学问,讨贼寇建功业,成为今日的司隶校尉,不其县侯“曹班”的。 “许主编真是本事通天,不仅将宫中贵人'请出山',还请到了'荀氏八龙'之一的慈明公,致仕的故交州刺史、名儒郑玄,还有,还有……哎呀,总之这一期的时文报,你们赶紧去买,我买了一份自己看,还囤了两份收藏!” 长安的酒肆人满为患,接二连三的爆炸新闻让百姓应接不暇,这些平日不足为外人道的皇室秘辛被暴露在阳光下,终于让百姓有了一点和天子同在一片土地的实感。 “早就买了,还要你说,玄女在上,谁敢相信,当年曹侯离开曹家,才十岁!” “十岁!?曹家这是造孽啊!” “啧啧,看看人家的十岁,我家女郎也是十岁,让她去学堂,她还不乐意呢。” “哎,那你可要好好教导教导,不去学堂怎么行呢?不过话说回来,我看专访上说,慈明公为当年瞻前顾后,没有接纳讲经的曹侯、郑玄一行而感到万分懊悔啊!要是他接纳了郑玄,曹侯或许就是荀氏门生了!” “嘿嘿,你怎么还在叫曹侯?” “不叫曹侯,那叫什——” …… “封齐地,封号就取'齐'吧。” 曹班将那些劝她“一步到位”的文书都扣了,从贾诩拟定的几个封号中圈出一个,盖章封装。 所谓名正言顺,对于“曹班”来说,不仅仅是需要“正血统”这么简单。 在这片土地千百年构筑的框架之下,每个人都是被阶层牢牢锁定的一环,对上绝对服从,对下绝对权威,人人都是他人的奴隶,才有人从事劳动和生产,人人都是他人的主人,压抑的情绪才能得到释放,天之下,是“序”,是“纲”。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3 首页 上一页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