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现代情感

哈啰,熊猫饭店

时间:2024-06-24 16:10:02  状态:完结  作者: 圆月四九

  秦椒神色如常,甚至唇角还朝上翘了翘:“我发现了,英国人既不爱午饭,也不爱午休,不过这不重要。”

  她晃了晃手中忘记放下的勺子:“重要的是,这里有人能接受正宗的川菜。”

  “据我所知,在这里工作的华裔并不多。”

  “我知道。小谭——就是刚才买了双份辣子鸡那位,告诉我,这里大约有10.5万人工作,其中华人不到一万。”

  秦椒抬起手,将勺子指向绿树荫后的高级公寓:“但是这一带的公寓,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住户都是华人。小谭说,前两年有一次全国普查,金丝雀码头这里持有中国护照的居民,比例是全英第一。顺便提一句,小谭的工作就是数据分析。”

  傅亚瑟忍不住轻哼:“你结交朋友的速度倒是很快。”

  秦椒瞟了他一眼,没搭理,只是将周边公寓一一指点。

  某几座楼是香港财阀开发的,某几座楼是国内集团收购的,那一片华裔金融精英集中租住,哪一片又是中国留学生最热衷的置业地段。

  赵杰森皱皱眉:“这又能说明什么?这里离熊猫饭店……”

  “1.9公里,步行时间平均三十二分钟,我走过好几回了。”秦椒挥勺在半空画了一圈,“至少在中国,一家普通餐馆方圆三公里内都是可以引流的范围。”

  “既然你调查得如此细致,就应该知道这一带有足够多的……”

  “足够多的中餐馆!一共九家,其中五家亚洲融合料理,包括H记餐厅。三家粤菜馆,一家北平烤鸭店。”

  秦椒笑得越发灿烂:“只可惜,除了粤式茶点,这些店没有一家能提供正宗的中国风味。”

  她认真地看向赵杰森:“时代不同了。注意到了吗,刚才队伍里的华人都很年轻,普通话都很流利。他们中很多人是最近这些年才到伦敦留学和工作的。”

  赵杰森做了个手势,示意她继续朝下说。

  “老亨利告诉我,傅老先生开办熊猫饭店时,客人都是莱姆豪斯码头一带工作的华人,有水手、有搬运工、有洗衣妇,也有手工艺人。那时候提供的饭菜都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很多原材料在英国没有,傅老先生也会设法托水手从国内捎带,或是在本地找相近的代替品。”

  的确如此。

  成为受托人后,傅亚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向父母打听过熊猫饭店的过往。

  现在书房里那个被修补过的陶瓷大肚坛,就是曾祖父傅登科留下的“古董”。一百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而来,曾经在熊猫饭店里装过一种四川风味的小菜。

  据说是用盐水腌制的蔬菜,中国话的发音是“泡菜”,却同现在餐馆中的韩式泡菜完全不同。

  这口泡菜坛原本是有盖子的,可惜毁在了伦敦大轰炸里。

  父亲说,曾祖父从废墟里只找到两样东西:熊猫招牌和这口破损的坛子。当时饭店里还有好几口更大的坛子,全部成了碎片。

  曾祖父最痛惜的却不是坛子,而是坛子中流失的盐水。

  据说那是他十几岁离家时就带在身边的“老水”,在英国发展成好几坛,最后却一滴不剩。

  “老水”似乎很神奇,能确保熊猫饭店的“泡菜”同四川老家的味道一模一样。不过大轰炸之后,也不再需要这种“老水”了。

  莱姆豪斯绝大部分华人迁往现在的唐人街,不肯搬迁的熊猫饭店迎来了新的客流——从远东作战回来的士兵,他们喜欢中国菜,但英国舌头始终不同于中国舌头。战后的物资匮乏,也让熊猫饭店的菜品不得不变化。

  几十年来,熊猫饭店和其他中餐馆一样,都只有迎合英国舌头才能生存。

  “不是把皮鞋卖给土著,是现在就有需要皮鞋的人,就在这里!”秦椒说着,勺子指向周围那些高大的玻璃建筑。

  “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中国人,他们长着地地道道的中国舌头,他们想要原汁原味的中餐,只要味道正宗,哪怕站在街头吃盒饭。”

  看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傅亚瑟竟有一瞬间感觉被说服了。

  他回过神时,秦椒已经拿出一个小本子,向赵杰森展示自己这一周的市场调研结果。

  傅亚瑟旁观后不禁皱眉,对过去的一周她的作息隐隐感到生气。

  摆摊车白天开遍狗岛,晚上停在莱姆豪斯码头。小本子上的营业额每日变化不齐,错落如心电图,还是特别不健康那种。

  这些心电图充分表明:熊猫饭店附近的公寓里大多是本地白人,他们更倾向于在家用餐,喜欢物美价廉,适合家庭共享的食物,对新口味接受度不高。

  游客倒是乐于尝新,但无论是徒步、骑车还是游船,只要天气变糟,游客就会大大减少。

  “所以,从金丝雀码头争取客人才是上策。他们喜欢美食,消费能力也强。我想为他们烹饪正宗的川菜。”

  赵杰森翻看着小本子,眉头渐渐放松。

  “看得出花了一番功夫,可惜是个外行。”他随手指着一页,“车流绝不代表人流,请记住,车速只要高于五十迈就可以忽略不计。”

  再翻到下一页:“你记下了周边的停车场,但是车位占有率在哪里?”

  他一页页翻下来,指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秦椒的双眼却越来越亮。

  最后,赵杰森严肃道:“如果这就是你的客人,范围实在太局限。留学生来得快,去得也快。新移民也一样,你可以调查出他们买了多少套房子,却并不知道他们一年能在这里呆几天,又能吃几顿饭。”

  “包括你的朋友小谭。”傅亚瑟忽地插话,“拥有职位的精英也未必可靠,几年前一场金融海啸就把你背后那栋大楼清空了三分之一。”


第87章 粤菜可以,川菜为什么不行?

  话一出口,傅亚瑟就暗自懊恼。

  果然,他收获了一记白眼。

  “傅医生放心。”秦椒斜睨过来,唇角微弯似笑非笑,“小谭就是从那波金融海啸挺过来的。”

  她转向赵杰森,抛出了一个问题:“请教老行尊,伦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家粤菜馆?”

  这是个好问题。

  唐人街几乎是粤菜和粤语天下。傅亚瑟记得自己小时候还奇怪过,为什么唐人街的中国话和自家祖辈发音完全不同。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很有兴趣。”他看向赵杰森。

  赵杰森很意外:“你才是本埠华裔,我一个半路出家的……这一百年来的伦敦的华人历史你向我要答案?”

  傅亚瑟无奈地一摊手,旁边已传来秦椒脆生生的嘲讽:“可能伦敦人不算华人。”

  锐利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视片刻,赵杰森脸上便多出一丝古怪的笑意:“这事说来话长,”

  他们沿着水边,信步朝码头博物馆方向走去,听赵杰森讲述伦敦中餐的往事。

  傅登科老爷子是个罕见个例,其实最早聚居在莱姆豪斯的华人,大多来自广东。英国最早的华人社团,成立于1906年的四邑总会馆就是由广东开平、恩平、台山、新会四地的广东侨胞和香港同胞组成。

  一百年前,普通英国人还没有养成下馆子的习惯,伦敦的餐厅其实很少。莱姆豪斯有好几家粤菜馆,和熊猫饭店一样,也是面向码头聚居的同胞。

  那时候,莱姆豪斯是英国人眼中的贫民窟和犯罪天堂,华人是黄货,不是抽鸦片就是在犯罪,华人所吃的中餐当然也是邪恶的,下等人的饮食。

  “天啊,他们连猪大肠和鸡脚都不肯放过!”

  直到1924年,英国举办了一场全世界实业大赛。中国的爱国实业家也想为国争光,但限于当时国力和技术水平,大部分选项都只能放弃。最终决定由香港的粤菜名厨出战。

  三名粤菜主厨带了一支超过五十人的团队来到伦敦。实业家和侨胞慷慨解囊,耗费五十多万银圆,在赛场兴建了一座红墙碧瓦的古典酒楼,从气场上就震慑了一众洋人。

  这是粤菜第一次在英国扬名立万。

  看中国菜和东方面孔都一样的英国人,从此知道了中餐之中还有粤菜,而粤菜居然非常精致,连餐盘都是细瓷器,据说连中国皇帝都会享用。

  不过粤菜在伦敦真正兴盛,还是1950年之后。一大波香港移民涌入。这波移民中不乏在香港有头有脸的华商名流。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们掷重金,聘名厨,在唐人街开起了“正宗”粤菜馆。

  彼时餐馆常客仍是华人,只有喜欢猎奇或东方文化的英国人才会偶尔进一次中餐馆。

  第一位,Mr Chow,人称华裔食神。

  中文名是周英华,父亲是京剧大师周信芳,母亲则是家资巨富的上海滩名媛。他十三岁留学英国,年轻时走的是艺术路线,在英伦文艺界结交了一群好友。

  1968年的情人节,他在武士桥附近富人区开了第一家餐厅“Mr.Chow”。

  “Chow”既是“周”,在英文俚语中也有“食物”之意。

  他的艺术才华在餐厅设计上得到了充分发挥。华丽、优雅又时髦,充满令英国人迷醉的贵族情调。红木桌椅是中国风的,餐具是定制的德国骨瓷,手推车是法国手工,墙壁上的挂画来自他的艺术家朋友,每一幅都值得美术馆收藏。

  就连侍应生,都是面孔英俊又会讲流利英文的意大利青年,周英华说,他是想让英国人知道,中餐绝不是廉价的下等人饮食。“我想让西方了解东方,中国菜很了不起,我要让中国菜来担当文化的使者。”

  有意思的是,周英华祖籍宁波,生在上海,“Mr.Chow”的菜品却以“北京菜”为主打。

  当然,是混入粤菜和江浙菜并加以改造的“北京菜”,比如切块而非片的北京烤鸭,裹着厚重酸甜汁的“虾球”,龙虾碎炒米饭或粉丝……堪称早期的“融合料理”。

  “Mr.Chow”让伦敦名流和文艺人士知道吃中餐可以很高贵,与此同时,在一个平民居住的街区,有家个卖广式腊肠的小商铺也在改变伦敦。

  腊肠铺的老板潘伟廉在香港时就是大厨。他的腊肠是传统地道的广东口味,很快就风靡伦敦,甚至还卖到了格拉斯哥。

  对腊肠的喜爱,让英国人开始尝试煲仔饭:“你保证,这口小锅里真的没有煮过孩子?”

  三年后,潘氏夫妻把腊肠铺升级成粤菜酒楼,又过了几年,潘记酒楼被授予米其林一星,许多政要名人都是酒楼常客。

  复制“Mr.Chow”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像潘伟廉一样开家粤菜馆并非难事。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大小小的粤菜馆开出了唐人街。

  恰逢其时,初代华人的后裔也凭借读书和工作崛起,同手握资本的新移民一起步入主流社会。

  伦敦人开始习惯粤菜、喜欢粤菜,甚至举办了“用筷子吃粤菜”的娱乐性比赛。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Mr.Chow”的天价账单,装潢有浓郁的中国风,相对物美价廉的粤菜馆就成了伦敦大众的时髦选择。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 纵火弱水千流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纵火》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言情

  • 九零之兽语者[刑侦]胡六月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九零之兽语者[刑侦]》是一本情节与文

  • 引狼入室璧辉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引狼入室》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言情

  • 满级厨神的魔法小镇游戏荔箫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满级厨神的魔法小镇游戏》是一本情节与

  • 入戏妄鸦已完结仙侠魔幻小说《入戏》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言情小说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