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稚宁落在后面,看了看手上的板栗,觉得赵淮徽不仅油盐不进,还有些阴晴不定。 “公子,您不爱吃钱三儿家的板栗?”程普走在赵淮徽身边,有些犹豫,“那昨天怎么还排了半个时辰的队,专门来买啊?” 赵淮徽挑嘴,平城的食物很少有他能看得上的。好不容易遇到一家卖炒板栗的很合赵淮徽的心意,起了兴趣亲自出来买,结果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却只剩最后一份儿了,他还让了出去。 这样前后不一的行为,让程普想不通。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平江笑笑生的文章。”赵淮徽敛下眉眼,“我发现老师说的对,她的笔下有我缺少的那份民心。” 说着,他忽然站住脚,往身后瞥了一眼。 长街之上,周稚宁拿着板栗转身离开。她的清瘦的身影穿梭在如织的人流之中,显得影影绰绰。 赵淮徽微微眯起凤眼:“所以我想试着找一找。我想知道,民心究竟是什么样的。” * 既然板栗已经塞到手里了,周稚宁干脆就坐在街边现磕了几个吃。 这时头顶上忽然投下一片阴影,一道温和却无奈的男声响起:“总算找到你了。” 周稚宁抬头一看,发现是周明承。 “承堂兄。”周稚宁拢袖行礼,面上有些歉意,“给你添麻烦了。” 周明承眉眼润朗俊美,像是一杯带着热气的君子茶。 闻言,他摇摇头:“街上人太多了,被冲散是难免的,我也找不到有为他们了。” 周稚宁对唐衔青这些人并不在意,嘴上敷衍着问了一两句,当做客气。 和这位宁堂弟相处久了些,对于她假意敷衍的态度,周明承其实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这样虚假客气,想是对唐衔青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吧? 周明承唇边挂起一抹亲和的微笑:“今日民俗也算看过了,不日就要岁考,不如我与宁堂弟还是先回府内温习吧。” 周稚宁点头答应。 大明朝的民俗不多,鞭春牛就算一项,她现在也看够了,是该回府了。 两个人随即并肩而行。 走了约莫十来丈,周明承忽然笑道:“我记得七录书斋里又到了几册不错的举人文章,我让茗雾买了之后送一份儿到你哪儿去。” 周稚宁对周明承温和特别的态度有些惊奇。 要说周明承是想在她面前演“世家公子”人设,现在对她的这种态度也演的太过火了些,这分明对她比对周连玉这个周明承正儿八经的亲弟弟都要好了。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谦虚一两句,拒绝周明承的提议,周明承就已经把茗雾唤来,凑近他耳畔低语了几句。 周稚宁看木已成舟,再推拒就显得矫情,干脆闭了嘴。 既然周明承现在是这么个人设,不管对方是真的温润如玉,还是演的世家风度,她总归是有点好处的。 而茗雾得了周明承的吩咐,神色一点没变,转头就朝一个方向走了。 周明承对周稚宁温和微笑:“好了,宁堂弟,我们走吧。” 周稚宁点点头。 另一边,茗雾却没有去七录书斋,反而脚步匆匆地转去了一条热闹的大街。 街尽头,一个面容风流俊美的少年正坐着喝茶,面色很是不耐。 他已经听从周明承的话,在这里干等了三炷香的时间了。 周明承说好找到了周稚宁就来与他会合的,结果现在半个人影也不见。 正要让店家再上一壶茶,茗雾终于姗姗来迟,走到了他面前。 “唐公子。”茗雾对唐衔青见礼。 见到茗雾来了,唐衔青才双眸一亮,就要起身:“找到周稚宁了?快带我去。” 谁料茗雾摇摇头,清秀的面容上是一派平静:“大公子没找到宁公子,许是前来看民俗的百姓太多了,一时间找不过来。不过大公子听说有人看见宁公子往城北去了,唐公子可要去寻一寻?” 城北? 唐衔青皱眉看了眼天色。 周府在城南,周稚宁不往城南走,去城北干什么?这一来一回的,再回到周府肯定都要过了戌时了。 但他又问:“子瞻兄呢?” 茗雾低下头:“已经先行一步了。” 唐衔青闻言,一下子皱紧了眉头,当下也不管什么城南城北了,从腰封里掏出一锭银子往桌面上一扔,转头就往城北走去。 另一边,周稚宁与周明承到了周府。 周稚宁正要进门,眼角余光却瞥见周明承往城北的方向看了一眼,唇边的微笑有些奇怪。 “承堂兄这是在看什么?”周稚宁问。 “哦,没什么。”周明承唇边温柔的笑意加深,“我只是在想,也许今天府里可以省一顿晚膳了。”
第14章 嫁姐 嫁姐的重大责任 听说唐衔青因为回来的太晚,错过了晚膳不说,还得了一场小风寒。 府里很重视他这场病,特意请了名医来看,周明承也去慰问了。 周稚宁随便听了一耳朵,心里倒是觉得让唐衔青病一病也好,这人属实太过于风流浪荡了些。 至于之后唐衔青即使是在病中也总来拜访她,她又老是以病气为由推拒见面的事情,就可以暂时不提了。 一转眼几天过去,岁考的时候到了。 此次岁考只不过是为了测验学生们的水准,所以难度接近童生试。当然,为了避免周明承这些取得秀才功名的做无用功,他们的试卷是另外出的。 考试就在学堂里进行。 周稚宁拿到题目后觉得不难,但为了不暴露,她控制了一下,将文章的水平稍稍提高了一丝,看起来比往日写忠奸论的时候有点进步,但进步不多。 很快写完了,周稚宁交了卷。 林老师从不以正眼看周稚宁,连带着她的试卷也并不重视。倒是牛老师在她交上来的那一刻拿起卷子看了几眼,随即脸上就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样的水平去参加童生试,除非是今年的试卷难度不高,否则难以过关啊…… 牛老师摇摇头,看向周稚宁。 周稚宁朝他拢袖行礼,面色如常地离开了。 林老师冷哼一声:“孺子不可教也。” 李老师在一边不言不语,只是默默看着周稚宁的文章。 片刻后,学生们都把卷子交了上来,几位老师各自分得了一份回去批改。 李老师拿走了周稚宁那一份,转身出了学堂。 * “老爷,这就是周稚宁岁考的成绩。”李老师将试卷递过去。 周府的书房里,屋内的碳火煨的很旺,橙色的火舌舔舐着火盆四周,将铜盆烧的发红发亮。 周允能端起面前的茶盏轻呷一口,扫了一眼放在自己面前的试卷,皱起眉头:“水平太差,难堪大用。” “是啊,本以为周稚宁被评为西河村第一,总该有点子文墨功夫在身上,没想到那些言论居然都是谬赞。”李老师摇摇头,“这样一来,咱们的计划就落空了。” 四皇子与太子分庭抗礼,风头一时无两,但太子是孝贤皇后所生,四皇子是普通宫女所生。即使孝贤皇后因难产去世,可太子的出身到底比四皇子高贵。就算如今四皇子隐隐有盖过太子风头的趋势,但若想圣上真的改换东宫,恐怕又没那么容易。 周允能作为四皇子一党,受了四皇子诸多恩惠,自然要尽心尽力为四皇子办事,好让圣上能渐渐厌恶太子。 这关键的一子,就押在周稚宁身上。 “本来想先拉拢周稚宁,再使手段将她逐出周府,给太子那边的人造成一种,周稚宁虽与老爷出自一家,却彼此不睦的假象,好将这棋子安插进去,以待来日再用。” 李老师叹了一口气:“谁料这周稚宁也太不中用了些。就这般水准,我尚且看不顺眼,又如何布局将她引见到太子面前?” 周允能将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放,发出砰的一声:“罢了,再想想其他办法。” 李老师捋了捋胡须,沉吟道:“既然从前朝暂且打不开局面,不如就从后宅入手?据我所知,太子手下有个人正缺一位夫人……” 周允能长眉一挑,正要细问,门却忽然响了起来。 一个小厮恭恭敬敬地走进来,垂头道:“老爷,二老爷的夫人杨氏想来面见老爷,现下就在门外侯着。” 周允能与李老师对视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一个笑:“快请。” * 周稚宁注意到杨氏近来心情愉悦了许多,也不再催促周巧珍没事儿就往邓氏的院子里去了。倒是周巧珍自己总爱出小院,不过每每都有周巧秀陪着,也让家里人略微放心。 家中无事,课堂之上也算安宁,周稚宁收敛身心耐心温书,很快,两个月一晃而过,童生试即将到来。 这是周稚宁第一次下场,家中为此都忙慌了。 为了给周稚宁一个全然良好的温书环境,周允德勒令家里所有人过了戌时就不许再走动,以免发出声音搅扰了周稚宁睡眠。 除此之外,周允德还将自己全部的私房都拿出来,吩咐杨氏去农家买上好的土鸡,每日炖汤给周稚宁补身子。 杨氏条条都严格遵从,甚至连鸡汤都是等晾好了以后才给周稚宁端进去,就怕烫伤了她。 几个姐姐也是各出心力。 周巧珍给周稚宁绣了一套护膝。 童生试是在号房里考,考生们要在巴掌大点地方待上好几天,虽说现在开了春儿,可天气还冷,为着不让周稚宁受冻,护膝是必不可少的。 周巧慧和周巧秀女红没有周巧珍精巧,一个给周稚宁绣了鞋袜、香包,另一个就陪着杨氏日日去拜文昌神君,甚至还花了十两银子,从文昌神君的神位前请了一支紫木羊毫回来,慎重吩咐周稚宁一定要在考试当天用。 周稚宁对家里人这团忙碌感到哭笑不得,可心中又有些发软。 特别是周巧珍的护膝,是用碧绿料子绣的,上面的团榜花纹寓意周稚宁登榜成功,一针一线,紧密不已,可见是花了许多心思。 周稚宁细细抚摸护膝上的花样,想去找周巧珍道谢。 结果走到房外时才知道原来周巧珍又出去了。 周稚宁有些疑惑,大姐这些时日往外跑的次数也太多、太勤了些。 她想了想,留了个心眼,向周巧慧问了周巧珍去的方向,顺着小路去了。 其实周巧珍也没出宅子,只是跟着府里管事家的老婆到周府西边的小巷子里见货郎去了,可能是要挑点女儿家用的物件。 周稚宁达到西巷子的时候,正看见周巧珍一个人挎着一只篮子,漂亮的眼眸中透露出女儿家的绵绵情思,白玉般的脸颊微红,唇边带笑,脚步轻盈地往回走,腰肢体态与往日截然不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5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