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啥嘛,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是人家都说,树上留到最后的果子,吃起来最甜。你看看,我这不就是最后的果子嘛,说不定我找的老婆比谁家的都好呢。” 李牧羊用手背帮母亲抹去眼泪。 平躺着真是件痛苦的事情,眼泪无法流走,只能停在眼眶里,直到慢慢干涸。
第4章 农具和树枝的交流 “你倒是能想的开,娘也不求其他,只盼你能找个像你二嫂那样的贤惠老婆就行。 女人嘛,长得好看不好看,高矮胖瘦都没关系,就是要人好,秉性善良,这样的好女人才能旺夫。 伱碰到那些妖里妖精的人,可不要招惹,那些都是狐狸精转世,专吸男人的阳气……” “娘,我知道啦。” 李牧羊看着时间,知道不能再耽搁了。 母亲这个啰嗦起来啊,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我等下给你把炕里补点树叶,如果热的话,你就把被子掀开……” 李牧羊一边说着,一边帮母亲换了身下的尿布。 开始照顾母亲的时候,他还有点不习惯,有点难为情,可想着母亲有什么不能照顾的,自己就是她生养的,忌惮什么呢。 便也就坦然了。 他不能指望这些事情都由姐妹们或者嫂子弟媳做,那是他有。假如老娘就他一个儿子,又没有媳妇,难道还不照顾她了? 但他同意,母亲却不同意。 他的殷勤仅仅局限于换尿布,若是想上厕所,他就会去找二嫂或者大嫂过来。 二嫂一般没什么意见。 大嫂呢,总是嘟嘟囔囔,最后却也没有拒绝。 她人也不是坏人,就是话多了些。看起来强势的不得了,一点小事都不愿让步,但大是大非上,也能将水碗端平。 帮母亲处理好一切,李牧羊这才赶往二哥家。 李牧羊的村子叫李家村,是桃山下许多环山小村子之一。 村里大概一共有两三百户,一千多人。 桃山所属的山脉叫果子山,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树。 有野生的,也有人种的。 野生的例如山苹果,山桃,山梨,山栗子,山李子,山枣,杜梨,山柿,山杏,山樱桃等等…… 人工种的也分两种。 一种是村民们自种。 更多则是早些年随便乱种的品种。 主要是山杏和山梨之类的小苗子。 黄土高原最难搞的是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早些年在政府号召下,大家需要去义务工种树。 基本都是一个生产队承包几座山头,什么时候种完算结束。当时的树苗都是成车成车送过来,大拇指头粗细的苗子。 种树属实不是个简单事。 再小的树,也要挖好树坑,灌水放肥料,树栽进去后,还需要培土,将小树包裹起来。这样严格执行步骤,因气候干旱,成活率也不会特别高。 何况,做义务工这种事情,本就是磨洋工,看时间不看效果。两小时算一个工分,人们都滥竽充数混工分,树种成什么样子,到底能不能长出来,那是另外的事情。 谁管得了那么长远呢。 工分混到手就好。 工分可以减免公粮上交幅度,如果没用到,还可以换成钱补贴下来。 所以,大家种树也就很随意。 基本是随意挖个坑,不会按照要求挖到八十公分,很可能二三十公分就将树苗丢进去。懒得话,水也不浇,更不说里面放肥料。 这样一天天种下来,能活的树一半都不会有。 但也没关系。 村委会和乡镇上会一次次重复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次不行,那就下次继续补。 即使每次都只有一半的树存活下来,日积月累,整个果子岭逐渐也就被果树覆盖了。 果子岭是弯弯曲曲的小山脉,连接着着很多不同的小山。 基本是以山上的果树都名,给山起名字。 所以就出现例如桃山,杏山,梨山等等之类的称呼。 沿着山脉附近,分布着几十个小小的村庄,大点的就像李家村这样,能有一两千人。 小的村子,三四十户人家的也有,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晚些年,小村子慢慢开始合并起来,基本都会变成两三千人左右的村子。 沿着果子山向西,有个大山谷,叫马莲谷。 马莲谷不知有多长,以天堑的地势,将东西分为两座山脉。 东边叫果子岭,西边就叫西山。 西山虽然和果子岭只相隔一个峡谷,但却已经不属于清泉镇,甚至不属池县范围,而是归属于同为QY市下辖的永安县。 永安县和池县相邻,但关系很一般。 有很悠久的历史原因。 据说早些年,永安县这边还不属于庆阳,而是其他地级市,后来重新划分区域,本着便于管理的原则,从原来的市里分割出来,被划到QY市管辖范围。 但实际上,两个地方的人风俗习惯,说话的方言和口音,甚至民族都相差很远。 因此,两个县的百姓们,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 也不算特别大,就是几百个人,彼此用农具和树枝深入心扉地交流一番。 有趣的是,永安县县城离马莲谷很远,如果交流的太过彻底,需要去医院看看战损度,永安县的人还要忍辱负重,跑到池县人民医院去检查。 仿佛是一场黑色的荒诞幽默喜剧。 李牧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对这里的人文环境早已见怪不怪。 他曾在一些小说里看到过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表述,觉得不是很公正。 小说里为激发矛盾,总将很多平淡的事情做了艺术加工,变得极端。 事实是,这里的人们没有书中描写的那般无知愚昧,但也没有书里那么多善良和容忍。 简单来说,果子山周围的人,就和山上的果子狸一样。 你不要惹我,我就懒得理睬你。 你要是把我逼急了,我就算死,也要咬着你不放。 最原始的朴素就是真实,善良是真实善良,小人嘴脸也是奸诈的真实。 不管好与坏,反正与虚伪没有关系。 李牧羊所在的村子叫李家村。 村里除了嫁过来的小媳妇大姑娘,个别入赘的上门女婿,其他人全部姓李。 李家村的院子布局就像是一袋子棉花从空中洒下来,随随便便散落在地上。 有的团大,几户人家挨得很近。 有的团少,那就是两三家。 还有一些个别的小棉花粒,那就是单户单院,离周围人家都保持一段距离。 反正地广人稀,庄基地也很随意。 不需要纠结谁家的树又遮住谁家的太阳,谁家的鸡又吃了谁家的青苗。 有事情聚在一起,无事各自归家。 这就是李家村人们日常的生活状态。 李牧羊来到一处靠山而建的院子,大概有一亩多地,院墙是红砖,房顶是灰瓦,房檐上有飞角,墙背后有槐桑,显得很是气派。 这就是李牧地,他二哥的家。
第5章 送礼能送破产 李牧地是一个泥瓦匠,还是一个大工。 所谓大工,便是可以执瓦刀敲砖的匠人,区别于只能抱砖丢瓦的小工。 任何时候,大工的工价基本都是小工的两三倍左右。 这个年代的工价整体相当低,一个大工每天大概能赚到五块钱,小工的话就一块多,不到两块的样子。 如果乘以三十天,似乎听起来还挺不错。 但实际上,泥瓦匠的工作并不是每天都有,常常是做几天就要停几天,遇见刮风下雨,或者农忙的季节都没办法做。 做完之后,一时半会也要不回工钱,只是相对种地来说,多了一门赚钱的手艺罢了。 李牧羊来到李牧地家,李牧地正在拉粪。 池县看起来名字里有“池”,好像不缺水的样子,但实际上,只要处于黄土高原,他就没有不缺水的地儿。 所以,池县的老百姓厕所都是旱厕。 坏处是到了天热的季节,厕所味道特别冲,人都进不去。 好处是可以沃肥。 这个年代大家伙都没有多少钱买肥料,种地施肥主要靠人工大粪,大粪是很重要的种地材料。 要是谁家人口少,产生的肥料就少,地里就会因为肥料不足而没有啥收成。 走在大路上,会发现每家的厕所都会在大门外靠近路边,为啥呢,当然不是真好心到为过往行人解决问题,而是希望行人要是有肥水,没必要带回家去,直接留到这里便好。 大有一副从我门前过,留下买路肥的味道。 二哥李牧地是个矮小的汉子,身高最多不超过一米六五,而且很瘦小,整个人看起来干巴巴的。 上辈子二哥去世的早,李牧羊每次回想起二哥的模样,不知怎地就很很容易想起蚂蚁。 二哥的长相和身材,就很像一只蚂蚁。 黑瘦黑瘦。 李家并不是所有人都矮,例如大哥李牧天就超过一米八零,两个小点的弟弟也都一米七五朝上。 李牧羊不高,脱掉鞋子就一米七二,算是兄弟中比较矮的。 他和二哥都比较矮,是因为当初他们正在长身体时,刚好遇见最难的几年,总是饿着肚子,身体没有发育开。 能活下来已算是幸运。 别看李牧地身材矮小,但是力量可不小。 一架子车粪起码有三四百斤,他一个人也能拉的动,仿佛身体里蕴藏着无限力量。 他刚将粪拉到地产边倒掉,看到李牧羊来了,有些意外,转瞬又变得紧张起来。 “老五,你来干嘛,是娘又出事了?” 李牧羊笑笑,“娘好着哩,二哥,我二嫂呢?” “去娘家了,说是娘家有个表侄女定亲还是什么的,一天天的不着家,就知道往娘家送钱,这个家迟早要被她给折腾个干净!” 李牧地的意思是,妻子又要给人送礼了。 这边的人把红白事的礼尚往来叫“行情(xingqing)”,行情不仅要背着馒头,还要带点钱什么的,虽然不多,但也架不住亲戚多。 这年头,谁家不是有一堆的亲戚。 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持续个两三代后,亲戚就多的数不清。 就以李家来说,他们亲兄弟姐妹就有九个,九个就是九个家庭,那他们九家下一代任何一个孩子,刚出生就有九个上一辈的亲戚,几十个同辈的亲戚。 这还只是父亲或者母亲单方,若是另外一方的家庭同样有这么多兄弟姐妹,那亲戚的数量就会翻倍,可能有一百多位。 如果同辈们结婚呢,又生了孩子,这个数量就会出现恐怖的增长。 所以这个时代,村里过红白事,都是吃流水席,那可真的就像流水一般。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