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战事情报这块虽然不归他们二人管,但涉及自家亲族存亡的大事, 他们师徒俩还是相当上心, 商量着明日就把柯、路两家有意投靠之事秘密上报给姜婕,献言争取抢在孙国之前,打吴国一个措手不及。 到了第二日秘密禀报时, 姜婕的反应还真被叶知猜个正着, 不仅召集了她手下最得力的一男一女两位将军,还将姜清瑜也叫到了书房内,告知了他们三人吴地柯、路两家可做内应之事,并命他们当日就商讨出一个进攻之策来。 而叶知自觉与师父柯孔先行离开、不过问具体战略细节时,顶着姜清瑜那惊叹的目光,腰板不由得也挺得更直了些,虽然官职地位不如她,但这一年看下来, 对她娘亲的行事风格还是了解了不少。 最基础的,就是不再提心吊胆地操心他会被“卸磨杀驴”了,姜婕那人姑且还是会讲道理的,知晓了他非蓄意“引诱”, 哪怕姜清瑜偶尔舞得过分了些, 她也没对叶知本人暗下杀手, 还帮着在朝臣面前遮掩,打的就是让姜清瑜“情绪冷却后自主放弃”的主意。 而在这事上, 正如叶知推测的那般,登基筹备之事近在眼前,朝中科考制初步推行,部门衙门新增扩充官制改革等等诸多事宜已经不由得姜婕再次亲赴前线。 姜清瑜作为唯一的继承人,那五年虽也曾出谋划策或上阵杀敌,但那在齐国上下眼中都是有姜婕顶在最前方,并不属于姜清瑜的个人功绩…… 文功武治上,教育建设是姜清瑜领头推进,但,尚缺一场战事提升她自身在武将之中的威望,而这一次吴国之战,就是姜婕给姜清瑜的铺路之一。 另一边,叶知二人从齐国公府上回去后,按照昨日与师父柯孔商量好的,还立刻找上徐管家,将与柯、路两家的秘密联系渠道主动交给了姜婕,不再过问此后之事。 毕竟,严格论起来,他们一老一少师徒俩,柯孔已经摸到了文臣的天花板,叶知的官职权柄也仅逊色于那寥寥几位,再加上前几年的渊源,师兄弟们或是得过柯孔提拔的官员朝野中不在少数。 文官集团中,哪怕非个人本意,两大派系彼此制衡的雏形已经渐显,一个是以高斯为中心的元老派,另一个就是以柯孔为中心汇集了自他国而来择明主的新晋派。 在这局势下,哪怕知道姜婕不是疑神疑鬼的昏君,叶知与师父柯孔也不想因此机会接触武将集团,被动吸纳导致一方独大,贸然打破了平衡,那岂不是会迫使姜婕出手打压。 反正,将心比心的,叶知自认为若他坐在皇帝的位子,是无法坦然见本就德高望重的文臣与武将密切来往,名望与兵权相加,历史上不是没出现过“黄袍加身”。 而朝堂上若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派系之别,那也不容许一方独大,“一言堂”可比彼此掰扯互相拉人下马危险多了! 因此,哪怕叶知相信姜婕不会因“同乡”身份灭他的口,不会因姜清瑜暗杀他,他也不想招摇太过,以免因派系之争冒头被姜婕“杀鸡儆猴”。 在此后连续几日未见到姜清瑜的身影,叶知即便心有猜测,在朝中同僚时不时谈及姜清瑜话题时也装聋作哑,任谁问也是半点不回,在涉军涉武之事上保持绝对的缄默。 就算是他自己偶尔突生挂念好奇时,也不曾向姜婕试探询问她的行踪,只能等着姜清瑜自己凯旋归来! 这一状态维持了快四个月,直到一份加紧战报的送达,在姜婕当众笑意盎然地公布下,满朝文武包括叶知在内,才知晓姜清瑜领兵已经占下了吴国二分之一的城池,并且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原来,关于叶知不知晓的细节,姜清瑜等人商讨并被姜婕认可的策略中,他们借着柯、路两家为切入点,拿到了吴地的部分地形图与城池兵力分布,先以潜入方式进入吴地境地,再假作柯、路两大世家的人迅速吃下两者之间的小型城市,与柯、路两家打着配合一内一外封锁城际交通联络,直到齐国大军直面柯家所在的黎城,才亮明身份。 这打了吴国上下一个措手不及,柯家则是依照计划按兵不动,立刻向吴国公与各大世家求援,知晓内情的路家也是立刻响应,领头带着节奏先一波又一波小规模地支援,由着柯家按计划将人一次又一次送进了齐国大军的陷阱,被接连俘虏。 以最小的人员伤亡代价,换取对吴国兵力的削弱! 直到人员消耗大半,吴国公与其余世家陆续琢磨过味来不对劲,但也多是怀疑柯家有意保存自家实力,便不愿再派兵支援。 柯、路两家这才接回齐军归还的自家俘虏,直接宣告投降,配合着齐国大军开展对内反扑。 于是,在齐国朝堂上,除了极个别知晓内幕的人们,大多数刚听闻战报的官员,皆为自家少主的“闷声干大事”震惊不已,姜清瑜首次以这样“独挡一面”的形象进入朝臣视野。 其威望大幅度提升,官员们也难得直面意识到,不仅是血缘身份,能力上,姜清瑜也有了一国储君的风范! 在这份震撼中,哪怕部分官员还处于蒙圈状态,但整个朝堂在姜婕的指挥下,时隔一年再次进入了备战状态,前期为了保障作战隐蔽性而停滞的常规工作开始重新启动,粮草、兵器、治城官吏等供给接连送往前线,同时,一车又一车的收获也被运输队运回齐国。 最后,因为柯、路家的暗地配合,在齐军亮明身份的前期,孙国都不知道齐国已经在吞并吴地城池,等他们调动军队也开始进攻,终究是晚了一步,最后只占下了五分之一的城池,其余均被齐国先发制人地吃下! —— 再次站在城门迎接,目送大军进城,叶知默默掐指一算,他到齐国八年,已经见证了三次大军回朝的盛况。 也不由得感慨姜清瑜也从他被忽略藏在姜婕身后的“小萝卜头”,成长为了威风凛凛的一军统帅,真是世事变迁,难以预计! 针对百姓的游街之后,汇聚大臣们的宴席本承担着接风洗尘和嘉奖的作用,而在姜婕的有意而为之下,姜清瑜作为继她之后的主人公,更是大出风头。 因为这声势,叶知只是安坐于堂中,就已经不只一次耳尖地听闻大臣们议论,虽听闻主公还有一个在孙国的儿子,但依据姜婕目前的态度,这带在身边女儿的储君之位多半是稳了! 慢悠悠地品着果酒,瞧着姜清瑜如以往姜婕那般被簇拥着敬酒喝得面红耳赤,叶知再扫过端坐不下主位、但眼底毫不掩饰满意之色的姜婕,心头只觉好笑,这女主本就不是土著人,那个书中只有一面之缘的原身儿子,恐怕压根就不在姜婕的考虑范围之内! 一直以来,叶知都清楚姜清瑜就是姜婕的唯一继承人,也就这些没见过姜婕渐渐习惯手把手养闺女、只听闻她有一儿一女的新官们,才按固有思维地以为储君之位未下旨就未定,那个儿子的优先级别会不弱于姜清瑜…… 就在叶知暗自好笑他们想太多之际,紧急递上的孙国情报及来信,就告知了他,不仅是朝臣觉得那位儿子有机会,那位自己恐怕也是抱着类似想法。 负责情报的官员在接收了一封突然到来的情况后,读过欣喜之下,直接出列扬声道, “禀报主公,下官刚收到孙国情报,有喜讯来报!” 热闹的宴席被那明显喜形于色的官员打断,不仅是叶知,满堂文武皆是满两脸疑惑地看向正中央带着细微醉态的情报司副职。 姜婕微微皱眉,看着突然冒出头的官员,也有些好奇什么样的情报能让一个部门副职失态,不顾这是姜清瑜庆功宴场合,就等不及地要嚷嚷出来。 虽然不是很想让这不知是何的情报抢了便宜闺女的风头,但人都这样克制不住地在群臣面前要求禀报了,还说是喜讯,姜婕也不好将人压回去,只能正色道, “是何喜讯?” 于是,叶知就眼睁睁地看着,那官员以夹杂着自豪的愉悦语气大声禀报着新得的情报。 源头正是姜婕原身的儿子孙清璟,其通过宴席毒杀了孙国一众宗室,上至自立为帝的祖父,下至蹒跚学步的庶弟,灭了父族满门,导致孙国大乱,还放言自改姓氏为“姜”,现在正朝着齐国逃亡! 宣读完情报还不够,那官员还将手中一直握着的信封递了上去,说这是那位“儿子”写给姜婕的。 听着官员汇报的姜婕,脸色变幻莫测,最后慢慢维持住了平静,对于侍从呈上来的信封,没第一时间接过,而是命人先做了检查,隔着衣布拆封后,她自己才远远地读起了内容,毫不掩饰对信件被下毒之类的怀疑猜测。 读了信件内容,虽然大篇幅都是“卖惨”,但姜婕也算是解了惑,那她只有一面之缘的原身儿子怎么搞了这么大的一出。 原来,孙清璟虽然以嫡子的身份留在了孙家,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原身前夫很快续弦有了新的嫡子,地位大不如从前。 而在齐、孙、吴呈三足鼎立之后,他的身份就更尴尬起来,祖父不喜忽视、亲爹泄愤打骂,直到孙国在吴国之事上吃了大亏后,他直接被幽禁了起来,拿他这姜婕亲子的性命威胁姜婕,下齐国的脸面。 拿孙清璟威胁她这事,确实属实,不过,姜婕在收到后选择了按下不表,朝中甚至都没有传出风声。 她是不可能为了一面之缘的原身儿子向孙国低头,对于用了原主身体的恩惠,她可以通过壮大齐国、养好姜清瑜来报,但绝不是将她辛苦打拼的基业受制于人! 对于孙清璟搞出的这一波,姜婕此刻心情也甚至是烦躁警惕多于“幸灾乐祸”,吞下吴国后,齐国将在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拉大,拿下孙国只是时间问题。 孙清璟这一举动,虽然导致孙国大乱,势气低迷,进攻难度大大降低,但这人居然还改了姓,投奔齐国而来,明晃晃地想认她这个娘,姜婕就跟吞了个苍蝇般的难受! 姜清瑜那便宜闺女她都是从十岁养起,才慢慢习惯的,突然多了十八九岁的儿子,还疑似心思难测,对于如何处置此人,姜婕只觉得脑袋都大了! 而越听越精神的叶知,已经忍不住多次偷瞄姜婕和姜清瑜的脸色,对于女主突然多了“儿子”的心情他共情不了。 但对比着显得有些“傻白甜”的姜清瑜,即便不知道那孙清璟的过往,只看他“灭满门、改姓姜”的狠劲儿,很难说,这不是个“狼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2 首页 上一页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