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骨架子不大,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又瘦又黑,还背着个巨大的背篓,当时李檀昙就贼怕她被背篓压趴在地上。 如今养了一冬,胖了白了,人瞧着也比先前精神好看了不少。 “胖些好看,先前太瘦了,天上的风稍微大些,我都怕把你吹跑咯!” 在这个年代,夸人胖,特别是夸乡下人胖,是不带任何贬损意思的词。 人胖了说明家里不缺吃喝,日子过得也顺心,被夸胖的人往往不会出现尴尬的情绪,只会觉得开心。 李檀昙就随口一说,那知张氏却红着张脸看了眼四周后,告诉了她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娘,我这不是胖了,是肚子里有了孩子。” 李檀昙瞪大了眼,“嗯???!!!!” 孩子?这么突然的吗! “冬月那会我小日子没来,开始时没注意,时日久了才发现不对,我和当家立马就去县里找了大夫,大夫说是已经有孕一个月了。 “因还没怀满三个月,胎没落稳,就先没告诉家里人。” 今日也是话赶话说到这,不然依张氏和林更苗的想法,应是怀稳三个月才给家中众人道喜的。 李檀昙回忆一番,发现最近张氏每日起床的时间确实都比别人晚些,饭量也比之前大,之前不觉,这会才反应过来,原来都是怀孕的缘故。 “你怎么不早说?怀了孩子你还天天往工坊去?”她可是清楚的记得,前几日她去工坊时,亲眼看见张氏和帮工们一道将煮药材的锅从灶上抬下来! 这可是个孕妇啊喂! 现代女人怀了孕虽然也工作,但是人家工作是坐在办公室敲电脑,虽然耗费精神,但却不用出力气的。 而张氏呢,好家伙,怀着孕直接进工坊搬大锅? “工坊事多又忙,自然要去的。”张氏不知道婆婆惊讶的点在哪。 “这女人怀了孕就该好好养着,你要早给我说,我绝对不能让你去工坊搬大锅,不说孩子不孩子的,这般对你身子是极不好的。” 怀孕前三个月胎没落稳最容易流产,适量运动无妨,但不能进行剧烈的体力运动,免得落了胎伤身子。 张氏对此不以为意,“这有啥的,香月出生哪天我还去地里割草了呢,现在就看顾着工坊,累不着的。” 李檀昙从小受到的理念都是孕妇要好好照顾,但在林家乃至大湾沟显然不是这样的。 在这里,女人怀了孕除了肚子里多了个孩子外,其他的和寻常没啥两样,该下地还得下地,该做活还得做活。 细心呵护?不存在的。 “你听我的,先放下工坊一摊事,平日里就做些清闲的活计,万事等生完孩子再说。”大湾沟的规矩是大湾沟的,在林家,就得听她的。 林家虽不富裕,但还轮不到一个孕妇上阵做工。 “娘,真不用。” 这事没得商量,李檀昙肃着脸,“你听我的,你养好了,往后生下来的孩子才能好,咱们家有香月一个身子不好的就够了。” 张氏怀孕这事李檀昙并没有声张,怀孕未满三个月不声张的风俗古今都有,李檀昙虽不以为意,但是她尊重张氏和林更苗的做法。 林家的元宵节是同大林家一道在县城过的,住的是年前新买的院子,吃的是望江楼买回来的佳肴美味,酒足饭饱后,从院子里出去,一刻钟不到的路程,就到了惠安城主街。 这是李檀昙第二次在城中过夜,第一次是大女婿腿伤昏迷的时候,第二次就是现在的元宵节了。 时间虽过去了不久,但李檀昙依旧记得上一次过夜时城中的街道安静,深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除了偶尔飞窜而过野猫野狗,根本不见人影。 而今日的惠安城,却同那晚大不相同。
第109章 惠安城夜里有宵禁, 但逢元宵中秋重阳这些重大节日之时,县令中都会发恩典取消当夜宵禁,并加强城中的巡逻守卫,以让百姓好生过节。 李檀昙一行人刚从巷子中转出来, 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灯火辉煌、火树银花, 街上行人如织,人声鼎沸, 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只见今日长街两边的商铺中皆灯火大亮, 廊檐上的红灯笼串成串散发着喜庆的红光,长街中央不知何时拉了根根竹竿,竹竿之上挂着的是各式各样的灯笼, 每个灯笼下还坠着一张随风翻转的纸条。 除开头顶人高的花灯,各个商贩摊子前也摆满了花灯,八角绘了山兽虫鸟的, 元宝状的, 莲花状的, 有那手巧的, 更是挂上不少小动物形状的。 直引得来往孩子看得眼睛都直了, 仍由大人拉扯也不愿走。 李檀昙好奇的踮起脚看一眼头上花灯上坠着的纸条, 只见上面写着, ‘麻屋子, 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 竟是一个个谜语。 李檀昙再继续看去,旁边灯笼上挂的也是谜语, 有事谜, 物谜,字谜, 类型不同,难易也不同,她还注意到,有些灯笼下边的纸条已经被人撕走,想必是已经被猜出的谜语。 正再她躇足灯笼下之时,她身边来了两位年轻小姑娘。 李檀昙微微撇头看了一眼,很是满意,胭脂红的眼影卖了好几个月,免费的妆容教学也教了好几个月,惠安城中的小姐们总算不是当初那红红白白如跳大神似的妆容了。 “三水压倒山?这何解?” 另一个姑娘凑过头来,微微思考一瞬,道,“应是当字。” “还是姐姐脑子灵!我瞧瞧,咱两已经猜中了十二个谜题,可以去换一盏莲花花灯!” “你不是想要那鲤鱼的花灯嘛,咱们再猜对十八题便可换了。” 两人说着边往前而去,而李檀昙也知道猜中头顶的谜语应是能换彩头。 “好热闹!”两家人脸上隐射这灯笼的光,赞叹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林家人和大林家第一次在城里过元宵,村里往年过元宵节时只有前村长田向贤家会在门前挂两个大红灯笼,村里其他人家是没那闲钱买灯笼的,所以即使是过节,村里人家除了把家里的火堆拨亮些,是万没有城中这般亮如白昼的。 虽是过节,但在生活的重担下,除了比平日里稍丰盛些的饭菜,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 “还是城里好,过元宵节多热闹,瞧这街上,亮堂堂的!不像咱们乡下,黑乎乎一片。”崔氏格外兴奋。 通过婆婆的一番努力,她总算是过上了梦想的城里人生活! 而且自家城里的院子可比自己两个妹妹的婆家那挨挨挤挤的破落院子亮堂宽敞得多。 就光从这点来说,自己就甩了两人八百条街。 “今日街上这么多人,早知道就备些料,在街边支个小摊卖手抓饼了,生意肯定比码头好。”大林家的黄氏拉住谢氏窃窃私语,语气中满是懊恼后悔。 同样在码头支过摊子卖吃食的谢氏点点头,脸上也出现后悔之时,是啊,今日要是摆摊,肯定比寻常两日赚的银钱都多! “累了一年,今天咱们也歇歇,别想摆摊的事了。” 李檀昙真的很佩服每日都惦记着做活摆摊的林家人,她的性格向来懒散,能有摸鱼躲懒的机会她绝对不会放弃,家里的事一向是能支使其他人做的就支使其他人做,林家人实在没法解决的事她才会想着去解决。 如今她也忙,但都是事到跟前不得不忙,像其他人那般没事也要找点事做境界,她实在做不了。 “都自己逛去吧,但是人多,千万要记得看好几个小的,莫让人群走失了。”这种人多的地方,小偷和拍花子的也多,走上街上,最最重要的就是看好装银钱的荷包和自家孩子。 李檀昙并不想和一大家子一起逛街,这种玩乐的日子她只想一个人清闲的看看花灯逛逛街。 一路走一路看,花灯看了不少,从百姓口中,她也知道不少花灯节的由来内幕。 惠安城每年的花灯节并非民间活动,而是县衙牵头和城中富户一道筹办,这街上的花灯有两个来源,百姓家中为过节图个喜庆自己做的为一部分,但更多的花灯则是县衙和富户一道出钱寻人做的,包括猜谜的彩头也是由县衙和富户共同提供。 也是,若无县衙牵头,光靠民间自发,这元宵节灯会不能办得这般隆重。 李檀昙答了几个灯笼下的谜语,便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再美的景色,总有看够的时候,她顺着人流,缓缓朝着洺江的方向而去。 今日洺江之上也热闹得很,一艘艘花船飘在江上,便是隔得远但依旧可以听见丝竹声和推杯换盏的欢笑声。 在江的下游,有年轻的姑娘公子相携在江边宽敞之处放花灯。 在无声的祈愿下,一盏盏承载着愿望的花灯在黑夜中冉冉升起。 江边有摊子专门卖花灯的,因在节里,价钱也稍微贵些,五文钱一个,李檀昙买了七个,数了三十五文给了卖花灯的老妇人。 元宵节放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和清明中元节放河灯思念不在世间亲朋家人不同,元宵节的花灯更多是祈愿生活顺遂家人平安。 现代社会因担心随风而动的花灯引起山火,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放花灯此举都是不被允许的。李檀昙环顾了一番被白雪覆盖的山林和屋顶,又看了往洺江上飘的花灯,彻底放了心。 一个人放花灯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一阵忙乱后,李檀昙目光平静的看着七个花灯晃晃悠悠的升至空中,又被风吹向远方。 如果花灯真的传递愿望,那便飘去父母梦里给她报声报平安吧。 她在此处万事皆好,只祈愿不在一个时空的父母亲人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永远健康长寿快乐。 也盼望原身,来生不受贫寒之苦,有疼她爱她之人相伴,永远喜乐平安。 林家人今日都玩疯了,归家之时街上商贩的摊子都收了大半。 林家大人难得大方,没在今日抠抠搜搜这舍不得买那舍不得买,回到家中时家里的孩子两手拿满了街上所卖的小食和各色玩具。 几个大人手上也拎了不少东西。 “厅里灯亮着,娘应是回来了。” 榔头今日可威风,答中了一家卖糖人摊子老板的谜语,得了个免费的糖人。 “当时摊子前围着的孩子好多个,还有不少年纪比我大的呢,不过这些人光长了年纪,没长脑子,脑瓜子还没我灵光,一个人都答不出摊主的谜语,还是我厉害,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就想出了答案!” 就这事榔头已经炫耀一晚上,逢人就说。手中的糖人也珍惜得很,向来嘴馋的他,今日却一直忍住没动,一直捏着它逛了一晚上。 “奶!奶!我今儿可厉害了,答中了摊子的谜语,得了个免费的糖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